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心腹下场怎么样了?李世民并没有赶尽杀绝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心腹下场怎么样了?李世民并没有赶尽杀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656 更新时间:2023/12/28 22:25:07

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有很大的争议,因为李世民等于是通过大义灭亲的方式强行上位,甚至还威胁到了皇帝李渊的位置。但李世民又是唐朝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所以玄武门之变并没有被强烈的抨击。虽然李世民对自己的兄弟能下狠手,但他也有宽心的一面,因为李建成有几位心腹,李世民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四位,看看他们最后的下场都是如何。

玄武门之变,作为改变唐朝历史的一大历史事件,也深深影响了我国之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高祖李渊建唐初期,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俩还算和谐相处,太子李建成总管后方,秦王李世民率军征战,一家人合力创下大唐基业。但是渐渐地,双方开始了博弈,李世民背水一战,在玄武门击杀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着父王李渊立自己为新太子,继承大统。

很多人说,李建成的失败,是因为他没有弟弟那么多的能人将士。其实并非如此,虽然当时李世民一方有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能臣,但是李建成的一方,其实也有很多能人。李世民如愿以偿获得储位,原太子系成员全部被清除,李建成的四大心腹干将也被迫投降李世民。这4人在投降后最终结局如何?

1.罗艺。熟悉隋唐历史的人,对罗艺一定不会陌生。罗艺出生将门世家,隋朝末年罗艺投靠李渊,他率领的燕云十八骑,为李唐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李渊建立唐朝之后,拜他为左翊卫大将军。罗艺原本是太子和李世民都想争夺的大将,不过他自己认为太子的势力更强,就跟从了太子。

玄武门之事后,李世民刚开始并没有想要清算罗艺,反而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但是因为自己是李建成的亲信,罗艺内心恐慌不已,便发动了叛乱。最终叛乱被平定,罗艺被人斩下首级送到了京中,被朝廷挂在市集中悬首示众。

2.薛万彻。薛万彻是隋朝名将薛世雄第四子,以骁勇善战闻名于世。薛万彻与自己的哥哥都曾经依附于罗艺,后跟随他一起投降唐朝,在李家的队伍中也得到了重用,担任车骑将军。在后期的战役中,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一举击败了窦建德。后来因为被刘黑闼抓获,逃出后他投奔到了李建成的阵营中。玄武门之变中,薛万彻率东宫卫士力战,险些进攻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向他出示李建成的首级,薛万彻才停止战斗,逃入终南山避难。

李世民欣赏薛万彻的忠勇,屡屡派人招降,说服他为自己效力。在消灭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征讨高句丽等战事中,薛万彻屡建奇功,官拜右武卫大将军,武安郡公,还娶了李世民的妹妹丹阳公主。后来到了唐高宗时期,宰相长孙无忌因与薛万彻不和,便诬陷他“谋反”。永徽四年的二月,高宗在没有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薛万彻斩首。

3.李瑗。李瑗是李家宗亲,李渊的亲侄子。在二子争储的斗争中,李瑗早早站队太子李建成,帮太子堂哥出了不少力,让李世民吃了许多暗亏。玄武门之变时,李瑗在幽州任都督,辅佐他的将军王君廓骁勇善战,是一名猛将,若是他们在长安,定要拼死搏杀。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召李瑗回京,李瑗惶恐万分,在王君廓的煽动下起兵造反,阴险的王君廓顺势将李瑗拿下并杀害了。李世民气他造反就下令废了他的宗亲身份,贬为庶民。

4.魏征。魏征早年间参加瓦岗军起义,后跟随李密一起降唐,并投入太子李建成帐下效力,担任太子洗马。此人是一个非常有头脑有才能的人,他认为李建成虽然已经是太子,但是皇位一天没到手,就一天不能松懈。为了帮助太子树立名声,魏征建议李建成出兵征讨窦建德余党刘黑闼,从而平定河北、山东等地,使得太子名望大涨。

魏征还看出李世民不甘居人之下,曾力劝李建成早日对李世民动手,可惜李建成没听,最终身死玄武门。李建成死后,李世民问他为何要离间他们兄弟情时,他直言不讳,说“如果太子听了我的,也不会有今天的事”。结果,李世民看他如此耿直,反而没有杀他,随后他的官还越做越大。

魏征以直言敢谏著称,大事小情上对唐太宗屡屡犯言直谏,后者虽然常常被冒犯,但每每都能虚心纳谏。魏征最终官至宰相,封郑国公,官爵、名望之高,达人臣之极。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因病去世,终年64岁,死后被追赠为司空、相州都督。这几人不是将才就是相才,全是有大本事的人物。李世民也算是明君,不计前嫌给予重用,知人善用也是其一大优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隋国是如何灭亡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初期,湖北随州封了一个姬姓诸侯国,名为隋国。隋国早年是周天子在南方的重要邦国,专门负责替周室控制金属资源的运输,还要遏制南蛮的发展。巅峰期的隋国曾是楚国的保护国,吴国伐楚,楚昭王就曾逃到隋国避难。不过隋国最后却在战国初期亡于楚国之手,当时楚国晋升为五霸之一,对于周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亚致力。下面

  • 关羽和赵云为何很少同时作战?两人风格并不搭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和赵云都属于三国中十分著名的人物,两位也都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不过细数蜀国的战役,会发现关羽和赵云很少同时作战,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说两人的武力值应该不分伯仲,只是关羽地位肯定还是在赵云之上。有人觉得赵云天生不适合团体作战,这肯定是对赵云的误解。关羽虽然性格高傲,但是对赵云应该没有太多想法。而且在

  • 楚怀王为什么会死在秦国?楚怀王竟成了敌国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觉得楚国的衰落就是从楚怀王开始的,楚怀王在位29年,他亲眼见证了秦国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强大起来的。不过楚怀王继位早期,还是推行了一系列的良政,而且重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此后进一步扩充了楚国的疆土。但在后期楚怀王开始犯糊涂了,他被秦昭襄王扣押在秦国三年,最后还客死他乡。不过楚怀王致死都没有做出对楚

  • 商山四皓指谁?为何刘邦都要听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能够保住刘盈的太子之位,还要多亏商山四皓的帮忙。正是因为有商山四皓出面说服刘邦,才让他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那这个商山四皓究竟是什么来头呢?商山四皓是汉初十分有声望的四位隐士,既然称为隐士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随意露面的。商山四皓信奉黄老之学,各个都学识渊博,所以刘邦也要敬让他们三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

  • 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了哪些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这在历史上也算是史无前例的壮举,不过也可能给很多人造成误会,认为秦国当时就只是灭掉了六国。事实上,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林立,除了战国七雄之外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的国家,也就是说,秦国灭掉的远远不止六国,只不过战国时期他们是主角而已。那么,除了六国之外,秦国还灭掉了哪些小国家呢?秦灭六国之战

  • 明朝三厂一卫有多神秘?能控制明朝所有官员的一举一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三厂一卫是明朝独有的特务机构,分别是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和锦衣卫。他们的职责就是负责监视官员,可以说整个明朝官员的一举一动基本上都在他们的监控当中。其中锦衣卫专门负责官员,而东厂和西厂负责锦衣卫和官员,内厂则监视东西厂还有锦衣卫。这一套完整的侦查机构可以脱离明朝的司法制度,所以权力相当之大。不过也

  • 张飞的燕云十八骑都有谁?燕云十八骑下落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曾记载张飞有一支亲兵部队名为燕云十八骑。不过燕云十八骑总共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吕布偷袭徐州时,他们及时保护了张飞。第二是在长坂坡之战,正是燕云十八骑利用树木刮起尘土,才让敌方以为有伏军,使得张飞能够全身而退。不过小说中并没有仔细说明燕云十八骑都是谁,有人推测这燕云十八骑只是号称十八

  • 司马懿伐蜀有什么顾忌?他有比伐蜀更重要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明明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每每面对诸葛亮都要当缩头乌龟,无论用什么激将法都拒兵不出。诸葛亮病逝后,理论上来说司马懿已经消除了最大的心病,为何他还是不敢伐蜀呢?其实司马懿的才能从来就不在战场上,何况当时他还有比伐蜀更加重要的事情。司马懿自保的警觉性要比常人多出数倍,凡是需要冒险的事,

  • 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国君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在此之前的春秋时期,大家虽然相互之间也有打架,但是打架却还会给对方一线生机,让它重新复国,但是战国时期的打架就是要把对方打得再也起不来,以灭国为最终目标。而晋国作为被韩赵魏分割的一个大国,在国家灭亡之后,晋国的国君又去了什么地方呢?魏、赵、韩三

  • 萧何是如何让刘邦对自己放心?揭秘萧何的自保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萧何是初汉三杰之一,也是三人中最早跟随刘邦的成员,只是萧何最后却依然没能逃脱刘邦的猜忌。其实萧何早期是刘邦的上司,此后却成了刘邦的下属,依照刘邦多疑的性格他应该很难跟萧何相处,为什么萧何却能安然无事的跟随刘邦这么多年呢?这就要夸夸萧何的高情商和他的自保之道了,萧何并没有变现出太强烈的功利心,这为他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