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是怎样灭亡的?昔日东方霸主最后却被秦国轻取

齐国是怎样灭亡的?昔日东方霸主最后却被秦国轻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914 更新时间:2024/2/5 5:37:38

齐国是春秋四强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曾一度霸占东方霸主地位。虽然齐国被分成姜姓吕氏和田齐两个时代,但基本国力还是有保证的。秦灭六国之战,最后灭的就是齐国,当时秦始皇贲率军伐齐,齐王急忙集结40万兵力准备在西部抗秦。结果秦军根本就没打算和齐国正面交手,而是绕道从北面攻来,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后齐王知道大势已去,便不再反抗出城投降,齐国也正式宣告灭亡。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一段大乱世,这一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虽然此时还属于周朝,不过周天子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周天子已经是成为了傀儡,剩下的就是诸侯争霸的局面。经过了上百年的征战,出现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虽然是战国七雄,不过仍然存在其它一些小的诸侯国。战国七雄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七个诸侯国是当时最强的诸侯国代表,是其它小的诸侯国无法相比的。除了这七个诸侯国之外,还有其它比较强大的诸侯国。

比如说越国、巴国、蜀国、宋国等等。这些诸侯国的实力无法与战国七雄相比。当时的秦国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同时秦国也付诸了实际行动。秦国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最终在秦始皇39岁的时候,一统六国,建立了秦朝。

秦始皇在这时候,第一个将韩国打败。这时候的战国七雄局面已经失衡。每一个诸侯国都开始积极备战,准备与其它诸侯国一决高下。韩国灭亡之后,秦国将目标转向了赵国,其次是魏国、楚国、燕国。这些诸侯国都相继灭亡。

燕国灭亡之后,那么战国七雄只剩下了秦国和齐国。那么此时的齐国心里是怎样的呢?或者说其它强大的诸侯国都被秦国所灭,那么齐国的心理阴影面积肯定是非常大的,假如这时候不赶紧与秦国交谈,恐怕齐国结局与其它诸侯国一样。

六国只剩下了齐国,此时的齐国肯定是非常庆幸的,毕竟其它五个诸侯国都已经不存在了。这就让齐国少了五个对手,从这个角度来看,齐国是可以这么想的。只不过齐国高兴的太早了,齐国的国力此时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

秦国打败燕国之后,齐国的国君肯定是非常庆幸的,幸好是先打败了燕国,否则倒霉的就会是自己了。这样的心理肯定是有的。齐国之所以没有被打败,就是因为齐国的外交很厉害,其次就是齐国没有与秦国为敌。

更为主要的是秦国距离齐国是非常远的,假如秦国第一个想要齐国,根本不现实。秦国要是第一个想要攻打齐国,那么就不会有以后的一统六国了。五国灭后,自然就有了秦国如果对待齐国的问题。这时候的齐王肯定是非常惧怕的。

秦国经过了商鞅变法之后,不断的变强,这时候没有了其它五个诸侯国,那么就剩下了秦国和齐国征战。秦国消灭了五个诸侯国,自然是不会放过齐国的,那没问题来了,齐国只能够充满希望的活着了。对待齐国的问题上,秦国没有手软。

眼看就要一统天下了,秦国肯定是要将齐国消灭的。这时候的齐王建肯定是抱有希望的,他希望的是齐国不会被秦国消灭。秦国灭五国的时候,齐国一直袖手不管。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才没有将齐国消灭,一直是让齐国存在的。

齐王建此时的心理阴影面积肯定是非常大的,毕竟其余的诸侯国都已经被消灭了,这时候的齐国肯定是岌岌可危的。不过齐王建肯定是抱有侥幸心理的。秦国消灭了其它五个诸侯国,但是秦国没有立即对齐国发动征战,反而是派出了使者。

秦国使者向齐国晓以利害,这时候的齐王建还抱有幻想,就是说秦国不会消灭齐国。这就是无稽之谈了,更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了。后来齐王建决定投降,他没有听从大臣的劝阻,直接在使者的说服下,选择了投降。这让很多大臣不满。

齐王建最后的心理阴影面积就是绝望,虽然当时的秦国使者给予了齐王建许诺,可是齐王建投降之后,没有一点兑现。这一点是齐王建想不到的,就这样秦国没有费一兵一卒就消灭了齐国。这时候秦始皇一统六国,成为天下霸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几岁?两年后却被子所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安禄山是唐朝著名人物,也是造成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在突厥部落生活,后来建立起了以安氏为首的藩镇割据势力。唐玄宗十分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想以此稳定唐朝边疆疆域,但他却小看了安禄山的野心,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也让唐朝就此步入衰落。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已经52岁,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他便被自己

  • 刘备托孤为什么不回成都,而是要在白帝城过完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后,刘备惨败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此后刘备退守白帝城,并且在白帝城走完了自己最后一段路。很多小伙伴不理解,刘备为什么没有选择回成都,他身为蜀国皇帝托孤一事最好是回到都城说明,但刘备却执意留在白帝城。难道是因为刘备当时没听劝阻,还一意孤行伐吴,所以没有脸面回到成都吗?实际上刘备有不回成都的理由,

  • 李煜和陈叔宝都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李煜受到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亡国之君的命运一般来说都不太好,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灭亡了,任谁心里恐怕都不会好受吧。而在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就有很多位亡国之君,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两位,一个是李煜,一个是陈叔宝。李煜的遭遇总是有更多的人同情他,然而陈叔宝同样也是亡国之君,为什么大家却更同情李煜,而不同情陈叔宝呢?可能很多朋

  • 诸葛亮明知马谡没有经验,为什么不派姜维守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失街亭,虽然只是没有守住一个街亭,但其实给蜀汉带来的却是北伐失败的后果,街亭那么重要,诸葛亮却派了马谡去守,到底是想让他守住,还是不想让他守住?其实马谡有几斤几两,诸葛亮是很清楚的,可以说,他明明知道马谡能力不强,却还是要派他前往,究竟是什么道理?为什么不派有能力的姜维去守呢?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战

  • 乾隆皇帝对古代文化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揭秘编撰四库全书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也是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总共长达63年。因为康乾盛世的存在,所以历史上对于乾隆皇帝也有评价很高的一面,也正是在乾隆和雍正期间,才进一步完成了对民族的统一,还有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过乾隆在位期间,他所采用的方式对古代文化也产生了不小的负面作用,例如《四库全书》的修

  •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是一个怎样的人?慧贤皇贵妃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是乾隆皇帝的后妃之一,也是乾隆时期的首位贵妃、皇贵妃。可能大家对慧贤皇贵妃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通过各种影视剧。而在影视剧中,高佳氏往往都是扮演反派角色,也就是经常欺负主角的人,所以观众们都不太喜欢慧贤皇贵妃,认为她既刻薄、嫉妒心也很强。那历史上真正的慧贤皇贵妃究竟是怎样的呢?可能并没有

  • 刘备临终为什么要任命两位托孤大臣?诸葛亮一个不够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以诸葛亮当时在蜀国的地位,刘备死后他就是绝对的第一人,不过刘备临终前任命托孤大臣除了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有人觉得这是因为刘备对诸葛亮还达不到100%的信任,所以想用李严牵制诸葛亮,并且还把最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实际上刘备真实的想法应该并不是这样,他也绝非是小肚鸡肠的君主,蜀国的未

  • 北伐失败诸葛亮也无可奈何,浅谈北伐中的宿命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北伐从结果来看是以失败告终,不过事先又有多少人相信诸葛亮能在北伐战役中占据优势呢?当时魏国国力要强于蜀国,而且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便吃了败战,此后毕竟更加谨慎。所以魏国只要以防守的姿态应对诸葛亮,诸葛亮便会无计可施。北伐或许一早便注定不会有结果,这点诸葛亮也是心知肚明,但他为了先帝的理想,还有蜀

  • 扶苏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秦始皇一步错造成秦朝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扶苏是秦始皇长子,他本来应该是秦始皇的继承人,但中途却遭到奸臣赵高和李斯的陷害,最后被逼自杀。扶苏为人正直宽仁,而且十分具有政治远见,是不可多得的治国之才。秦始皇在位期间,扶苏曾多次直言劝谏,因此惹怒秦始皇,因此被派去修建长城,所以造成扶苏最后的悲剧,秦始皇也要担负一定责任。如果秦始皇能好好培养扶苏

  • 罗成为什么不让燕云十八骑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隋唐英雄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了,在里面罗艺带领着燕云十八骑给观众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十八个人可以说个个都伸手不凡,就像是现在的特种兵一样。这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的,很少会来到中原,但是只要有他们的出现,那就必定是一张腥风血雨。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存在着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