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太后每天早晨是如何度过的?慈禧每天早上吃什么?

慈禧太后每天早晨是如何度过的?慈禧每天早上吃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069 更新时间:2024/2/2 19:47:38

作为满清政府最后实际的掌权者,慈禧太后的很多事情也都让人很感兴趣,毕竟她所处的清朝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个朝代,她又是手握大权的太后,身为皇家中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或许慈禧的日常生活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认知,皇家代表富贵、高贵,我们单靠想象是想不出来他们的生活的,那慈禧太后的每天早晨,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话说每日的寅时,大概相当于咱们今天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这段时间吧,储秀宫的宫女们就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忙活什么呢?自然是为了伺候太后起床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了。因为每天的这个时间,慈禧太后基本都已经睡醒,睁开眼了,身为奴才,总不能等着太后下了地,再挨个儿的喊着来伺候吧,那弄不好可就是要挨板子的。据后来的宫女回忆,慈禧太后无论是刮风下雨,也无论心里有多大的事儿,头天晚上睡得多晚,常年雷打不动的都是这个时间起床,当时也让她们佩服得紧。

身为偌大一个国家的掌权人,要说心里没事儿,那是不可能的,区别只在事儿多事儿少而已。当年大明朝开国的洪武皇帝曾经赋诗一首,形容过这里面的辛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上三竿犹拥被。可见身为掌权者,除了我们面儿上看到的荣华富贵,其中的辛苦也还是不少的。

到了寅时,各处的宫女们各司其职,统统的动起来了,卧室外伺候的宫女早已在门口跪好,就等着太后屋里有动静了,赶紧进去伺候着;宫外做活和值夜班的宫女们,拿着伺候太后的各种物件儿,太监们点起火炉子给太后熬银耳羹,慈禧太后有个习惯,每天起床先进一碗银耳羹,据说能够青春永驻,这个习惯是风雨不变的,所以负责此事的太监,必须每天掌握好时间,在太后起床的第一时间把银耳羹送上去。

与此同时,卧室外等候的宫女们也进了慈禧的卧室,先是得给太后请安,通常是请跪安即可,也有特殊的时候,那就是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者是已经几天没见到太后,再或者是太后染病身体康复之后,这些时候,不光要下跪,还要磕头的,这都是太后身边的礼数。宫女扶着太后下了地,把卧室的帘子挑起一半儿来,这是一个信号,示意外面的人可以进来了,于是外面的宫女捧着热水盆子进来,把太后的双手用毛巾包好,然后放在热水里泡着。

这个泡手的时间很长,往往要换上两三盆热水才算完,把手指头上的关节都泡软了。据宫女回忆,正是用了这个法子,慈禧晚年虽然人老了,但一双手还是圆润柔和,细腻无比,今天如果哪位姑娘想保持双手细嫩,大可试试老太后当初的这个办法。泡完了手,就用热毛巾敷脸,三番五次,保持毛巾的温度,这样做也是为了减少面部皮肤的皱纹,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今天就不得而知了。

洗完了手和脸,接下来就是化妆,由专门负责的宫女给太后的脸上抹水粉,涂胭脂,而据传这胭脂水粉的配方,那都是慈禧太后本人亲自参与研发的。

化完妆以后,负责给太后梳头的太监就进来了,今天我们看影视剧里表现慈禧太后的日常起居时,每天给慈禧梳头的就是一个李莲英,事实并非如此,据宫女回忆李莲英其实并没有给太后梳过头,负责给太后梳头的是一个姓刘的太监,大家都叫他“梳头刘”,这个刘太监可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儿,而且为人随和,在宫女太监当中人缘也是极好的,慈禧太后每每还会吩咐宫女给他上一杯茶,惹得刘太监扑通跪倒,口中连称:“奴才不敢,奴才不敢。”一面梳头,慈禧也会跟刘太监谈论一些琐碎,比如近来有没有听说民间出了什么新鲜事儿啦,之类的,用我们东北话说就是“唠闲嗑儿”。

吃早饭之前,慈禧太后会吸上两袋烟,说起太后吸烟这个事儿,这里面的讲究,完全可以另写一篇文章,今天咱们就简单地通过宫女的回忆,看看老太后吸烟是怎样一个排场:

火石是门头沟的好,像蛤蛎片那样薄;蒲绒是隔年的好用,不灭火。火纸,现在市面上见不着了。它比小学生写仿影的纸(指元书纸)色深一点,也粗糙一些,恰好一张搓一个纸眉子,上宽下窄。搓纸眉子可是个细心的活,搓紧了,灭火,搓松了,火冒火苗子点不着烟,最容易洒火星子,真吓人。

烟丝是南方来的,分到我手的是像现在洗衣服肥皂那样大的长方形的小包,一律用青绿色的纸包着,烟丝比现在的纸烟丝长,有一股香味。这种烟丝如果潮一点,灭火;如果发干,呛人。所以侍弄起来比较麻烦,潮了不能晒,必须晾。晾的时候,要在太阳晒不着而又烤得到的地方。我托着水烟袋,如果老太后坐在炕上,我就必须跪下,把烟管送到老太后嘴里,老太后根本不用手拿,就这个送烟的火候最难掌握。烟锅是两个,事先(前十来分钟)把烟装好,吸一锅换一锅。

老太后随便坐着,轻轻地用眼一看我,我就知道要用烟了,于是拿出火镰,把火石、蒲绒安排好,转过脸去(务必背过身子去),将火石用火镰轻轻一划,火绒燃着后贴在纸眉子上,用嘴一吹,把火眉子的火倒冲下拿着,轻轻地用手一拢,转回身来,这再用单手捧起烟袋,送到老太后嘴前边约一寸来远,等候老太后伸嘴来含。当老太后嘴已经含上烟筒了,这时就要把纸眉子放在左手下垂,用左手拢着,伺候太后吸完一袋烟后,把烟锅拿下来,换上另一个。

您瞧瞧,仅仅吸烟这一个事儿,里面就有这么多的门道,慈禧太后生活的奢华复杂可见一斑。抽完了烟,就该吃早饭了,现在都说慈禧当年一顿饭要一百多道菜,此事是真是假,咱们今天暂且不表,今天咱们就说说慈禧太后的早餐,那样式之多,也是让人瞠目结舌的:

有各种粥,如稻米粥,有玉田红稻米、江南的香糯米、薏仁米等,也有八宝莲子粥;有各种的茶汤,如杏仁茶、鲜豆浆、牛骨髓茶汤等。用大提盒盖好,外罩黄云龙套,俗称包袱。这该李莲英献殷勤了。他守在寝宫门口里,崔玉贵站在寝宫门口外,张福站在老太后桌旁。崔玉贵先接过太监的包袱,传递给李莲英,再由张福解开包袱,由李莲英捧到太后面前。

宫里有个特别严的规矩,不当太后的面食盒是绝对不许打开的。太后坐在明间有条山炕的地方,坐东面西,摆上炕桌,地下抬过一张花梨木茶几,这个茶几和炕桌不高不矮正合适。食盒里有二十几样早点。除去前面说的之外,还有八珍粥、鸡丝粥,有麻酱烧饼、油酥烧饼、白马蹄、萝卜丝饼、清油饼、焦圈、糖包、糖饼,也有清真的炸散子、炸回头,有豆制品的素什锦,也有卤制品,如卤鸭肝、卤鸡脯等等。

看完慈禧太后的早餐食谱,再想想自己每天早晨挤公交车时手里的包子,真是欲哭无泪啊。

以上就是慈禧太后每日从起床,到吃完早饭这段时间的光景,仅仅一个早晨,伺候的人之多,程序之繁琐,就已至于如此,足见慈禧天后对自己的起居饮食是何等的在意,何等的讲究排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商鞅变法成功商鞅却被牺牲,商鞅究竟有没有办法自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但商鞅本人最后却落得一个满门抄斩的下场。秦孝公本是商鞅最大的靠山,不过秦孝公去世后,商鞅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秦惠文王为了平息宗亲的怒火,只能下令缉拿商鞅,商鞅明知自己活不了,为什么还不寻求自保呢?其实商鞅本打算逃到魏国,但魏国念旧怨不让商鞅入境。商鞅只能回封邑商,结果战死沙场。

  • 溥仪退位的时候,清朝的铁帽子王都没有反对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的“铁帽子王”,是一群在清朝历史上很重要的人,“铁帽子王”是对他们的尊称,也道出了他们的尊贵,类似于“铁饭碗”一样,爵位可以世袭。这些人从清朝初年一直到清朝末期溥仪退位,时代更迭但是他们的爵位却一直都存在,对于皇家来说,

  • 三国时期有哪些有趣的名字?这些奇葩名字你听说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名字,虽然说只是一个人的代号,但是却是一个伴随一生的,最常见的代号,任何人称呼他的时候都会叫他的名字,所以名字对一个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三国时期因为受到王莽的政策影响,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叫单字名,双字名是很少的,但是不管是几个字的名字,总会出现一些非常好玩的名字,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三国时期那些很奇葩的

  • 唐高祖李渊在位时间多少年?玄武门之变迫使李渊提前禅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开国皇帝,但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和受到的关注度统统被儿子李世民给比了下去,而且李渊本能当更久的皇帝,却因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所以不得不提前禅位。李渊在位仅有8年时间,退位后又过了9年的退休生活。要不是李世民弑兄夺位,恐怕李渊也不会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李世民会如此激进,李渊需不需要附上

  • 陈平和张良谁厉害?为什么后世称赞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张良与陈平,这两个都是秦汉时期,刘邦手下的谋士,但是现代很明显陈平的知名度不及张良,说起张良人人都称赞,但是说起陈平,却有人还不知道陈平是谁。那么,在当时,根据他们给刘邦出的计谋来看,究竟谁的能力要更厉害一些?为什么后世陈平的名气会那么低,不及张良呢?张良和陈平之间究竟谁要更厉害一些?陈平作为刘邦旗

  • 清朝灭亡之后为什么还有人在守陵?守陵人有工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个很特殊的职业,皇陵的守陵人。守陵人一直都在与陵园打交道,这听起来有点可怕,毕竟与“坟墓”相关联的任何职业都是让人感到有些可怕的。不过,其实守陵人的职业也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以接受吧。而清朝灭亡至今也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为什么却一直都有守陵人在帮助守陵?守陵人的工资

  • 刘备究竟有没有埋没赵云的才华?赵云真的被轻视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赵云是蜀汉五虎将之一,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刘备没有重用赵云,难道刘备真的看走眼埋没了赵云的能力吗?实际上并非如此。刘备看人的能力整个蜀汉无人能及,这也是刘备最大的有点,凡是由刘备选中的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十分厉害的人物。赵云跟随刘备那么久的时间,刘备自然也不会对赵云看走眼。其实作为

  • 和珅被抄家之后,他的钱为何嘉庆用了一年就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和珅作为历史上一个很著名的大贪官,他所拥有的财富差不多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这可绝不是一个小数字,毕竟和珅只是一个人,但是他能够操控的财富竟然有这么多,最终给自己招来祸患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既然和珅有那么多钱,最后这些钱又都被皇帝抄走了,那为什么这些钱嘉庆才用了一年的时间既就没有了呢?

  • 大唐盛世时期,安禄山为什么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正是大唐最繁盛的时期,唐玄宗将唐朝带入了一个盛世时期,而经过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一蹶不振,即便还能再有一些小的盛世,却也无法达到唐玄宗时期的水平了。那么,既然当时的唐朝正处在最厉害的时期,为什么安禄山还敢造反?安禄山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胆子,他又是如何造反的呢?安禄山造反的原

  • 李渊身为唐朝开国皇帝,为何存在感却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祖李渊身为大唐开国皇帝,但他的存在感在后人眼里似乎并不高,根本就比不过他的儿子李世民。其实这种现象一般来说还挺少见的,毕竟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应该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存在,好像也只有唐朝是个例外。其实李渊也是一位好皇帝,虽然他统治的时间并不长,但他毕竟是开唐的奠基者。只是李渊夹在隋炀帝和唐太宗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