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中的毒箭上是什么毒?为什么要刮骨才行?

关羽中的毒箭上是什么毒?为什么要刮骨才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27 更新时间:2024/1/19 22:49:20

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流传的已经很广了,很多人敬佩关羽这样的勇气,没有麻醉剂,割开胳膊上的肉,刮去骨头上的毒,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忍下来的。只不过,虽然很多人知道关羽中了毒箭,却不知道那只毒箭上面到底是什么毒?毒性有多深,竟然要靠刮骨才能够清除毒素?三国演义里的华佗怎么解释的?

中国历史上出了很多的名将,三国时期出的也非的多。提到三国的武将,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关羽。关羽一生有很多的事迹,至今为止也广为流传,而他还是武圣。大多数人了解到的三国都是从演义中了解的,小说毕竟是有虚构成份的,比如刮骨疗伤,确实有这件事情,但是不是大家所了解的那样。

真正的历史中关羽确实是中过毒箭,关于这件事情《三国志》中专门的描写过,也确实是在刮骨的过程中边喝酒边和将士们聊天,但是有个最基本的那就是在演义中说的是神医华佗为其疗伤,那现实中果真如此吗?自然不可能,因为在关羽受伤的时候,华佗都死了十一年了,那他怎么可能去为人做手术呢?其实实际历史中,刮骨他也不是第一例,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奇,随行的军医就能办得到,当年替武圣治疗的也不是华佗,只是个不知名的随行军医罢了。

那么关羽是中了一种什么样的毒呢?毒箭射上中的毒,弓箭在历史上兵器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武器,上面涂抹毒药也是很常见的,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这招了,对付野兽的时非常好用,到了后来人们就把它用在战场上了,一般毒箭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动物毒,一种就是植物毒。那么关羽中的什么毒?

最起码不是致命的,有专家根据他当时所在的战场分析他中的应该是“乌头”毒,关于这种毒箭记载是非常多的,而且演义中也提到过乌头,虽说是毒,但是远不止于刮骨,根据猜测应该是第一次治疗的时候没有处理好,后来毒到了骨头,只能破开伤口,将里面的毒素全部刮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的胳膊。

至于关羽当时到底是不是谈笑风生,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估计可能性不是很高,因为那种痛苦没几个人承受的了,但是刮骨了确实事实,历史上古人们写东西都喜欢夸大一番,而且主人公还是一代武圣,夸一番也无可厚非。

关羽在没有任麻药的情况下,可以非常自如的让华佗给自己刮骨疗伤跟别人下棋,而且脸上不带一丝异样,这非常能体现出来关羽的忍耐力之高强。那么可能有读者朋友们非常好奇,关羽中的到底是什么毒,接下来就让我来为您解答。在孤单的战场上,有很多中毒药,第一种被用在剑上的毒药就是金汁,这个名字虽然听起来比较的高端,但其实换句俗话说他就是粪水,在打仗的时候士兵们把收集起来的粪便混在滚烫的开水里面,泼在敌人的身上。

这会让敌人被烫破皮肤,从而使粪便中的细菌让敌人感染,虽然他的精确度不像现在的武器那么高,但是根据古代的医疗技术非常落后的情况来看,一旦被沾染上金汁的毒箭之后,生病的概率就会大大加大。但是从三国志的记载来看,关羽中的应该不是这中毒素,因为如果关羽中了这中毒素的话,那么他的伤不应该是仅仅伤到了骨头,而应该是从皮肤开始溃烂,一直到整个胳膊都可能要报废了。

而第2中古代十分常用的毒素,就是中国彝族非常善羽使用的动物毒素。比如牛角蜂和七里蜂尾部的毒素,就经常被用来制作商人的毒箭,但是这个毒是非常厉害的,我们大家都知道,被这中蜜蜂蛰很有可能会丢掉姓名,如果关羽真的中了这中毒的话,那么按照当时落后的医疗水平,即便是华佗给他救治也没用。

还有一中毒就是植物的毒,比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见血封喉树,它的毒性是非常强烈的。而根据古籍判断,射中关羽的毒箭很有可能是乌头毒箭,但是这个说法目前还没有被得到证实。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齐本有机会一统,却仅存27年便被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北齐一度被认为是南北朝时期最有可能完成一统的国家,但最后却仅仅存活了27年便被北周拿下。当时北齐拥有六镇流民还有关东世族,其军力十分强大,而且农业、盐业以及瓷器都发展旺盛,是当时最富裕的国家。不过北齐主要还是提倡鲜卑文化,并没有选择汉化,武成帝上位后更是一位昏庸好色之君,好不容易达到鼎盛的北齐就此走

  • 夷陵之战刘备不愿带诸葛亮?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决定蜀汉国运的关键一战,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惨败,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刘备此番伐吴过于激进,一早便踏入陆逊设下的陷阱,诸葛亮又不在刘备身边,所以刘备并没能及时撤出。不过刘备此次出征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呢?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像演义中说的那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

  • 魏忠贤掌权的时候,为什么努尔哈赤一直打不进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如题目所说,很多人在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的时候,把崇祯杀掉了魏忠贤也算在内,认为只有魏忠贤活着,明朝的朝廷才能够相对正常的运转,有人去做事,而且当魏忠贤还活着的时候,努尔哈赤一直都没能打进来,他死后明朝也没有存活太。那为什么当时努尔哈赤打不进来?这足以说明魏忠贤对于明朝来说很重要吗?当真是不是不报,而

  • 司马懿篡位后,三千死士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私底下养了三千死士,所谓死士,就是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安排自己做事的人,不管他让自己做什么,都会跟随他一起,而且他们的武功一般都还不弱。这三千死士之后就跟随司马懿一起参与了高平陵之变,夺取了曹魏政权。不过,司马懿没多久也死了,而在他死后,这三千个死士又到了什么地方去呢?公元249年,七十岁高龄的司

  • 长安城的西市东市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的繁华的都市,总是人流不息,高楼大厦林立,经常有国际进行的业务,而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一座古代的城市,又会给大都市一个什么样的定义呢?或许是因为见惯了影视城,所以很多人以为古代的都城其实并不大,里面也没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但其实并非如此,《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长安城,算是满足了很多人对于古代大城市

  • 三国辽东军阀公孙渊是如何陨落的?他本有机会建立第四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公孙渊是三国时期辽东军阀,他曾自立燕王而且还有机会建立第四国,但最后却惨败在了司马懿的手上。公孙渊是公孙康之子,公孙康死后因公孙渊年纪尚小,所以由其弟公孙恭为辽东太守。此后公孙渊逼迫公孙恭传位,成为了新一任的辽东太守。魏明帝派毌丘俭讨伐公孙渊但不敌,此后公孙渊自称燕王割据一方。公孙渊的才能实际上被很

  • 清朝皇帝用膳有多奢华?平日一餐有几个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皇室的生活多数时期都是极其奢侈的,相信大家多多少少也有些耳闻。今天就以清朝皇帝用膳为例,为大家讲讲这其中的规矩是怎样的。其实皇帝用膳最重要的不是口味,而是安全,所以每次用膳前一定要确保食品的安全性,而这也是最费钱一道程序。当然也有皇帝每日吃的比较清淡,不在乎有没有山珍海味,但御膳房基本每天都是要

  • 木匠皇帝叫什么名字?其实历史上有两位木匠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木匠皇帝,可能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都会是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16岁即位,在位七年时间,但这段时期明朝却是冤案不断,而且官民矛盾日益严重。因为朱由校整天痴迷木匠手艺,根本不在乎朝政大事,所以一直被后人所诟病。其实历史上除了朱由校,还有一位著名的木匠皇帝,这个人操弄手工活也是一把好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

  • 谁帮助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重耳,可以说也是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般的人物,原本晋国国君的位置和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奈何宫中遭遇了一些变故,他不得不出逃,辗转走过了很多国家,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国君竟然都很愿意跟重耳结亲,把自己的女儿、妃子等嫁给他,重耳也收获了不少夫人。那么,在这些夫人当中,谁又是那个最能够帮助重耳的人呢

  • 庞统弟弟庞林,为什么要背叛蜀国投靠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庞统是三国时期著名军师,有着“凤雏”之称,也是早年刘备身边不可或缺的一位人物。其实庞统还有一个弟弟叫庞林,原本他也会蜀汉官员,但最后却选择投靠魏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根据史书记载,庞林在夷陵之战后就和黄权一起投降曹魏,此后成为魏国官员,难道是因为兵败被擒所以才顺势归降么?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