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只是演义杜撰出来的情节,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只是演义杜撰出来的情节,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2/3 22:06:03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算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名场面,就算你没看过三国,肯定也会知道这个故事。不过正史上关羽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情节,目的是为了将关羽的人物形象给放大。毕竟关羽可以说是演义前半部分的第一男主角。当时关羽被曹操缉拿,但曹操十分欣赏关羽想让他归顺自己。不过此后关羽和曹操之间却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当时的真相是什么吧。

刘备破黄巾有功,辗转担任了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好友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兄弟关羽相随。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攻打陶谦,欲夺取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关羽等前往救援。曹操因故退兵后,陶谦再三相让,刘备领徐州牧。后来,徐州被吕布所占,关羽随刘备被迫投奔曹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刘备与曹操攻破徐州,并将吕布围困在下邳。吕布无法取胜,只好派下属秦宜禄,前往袁术处求援。袁术很喜欢秦宜禄,便留在身边,死活不让他回去,并让他娶了东汉王朝的宗室女子,而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一直留在下邳,成了寡妇。关羽听说了这件事后,在围城的时候请求曹操,希望破城以后将杜氏赏给自己,曹操当时破城心切,想也没想,便一口答应了。

后来,下邳快要攻破的时候,关羽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曹操,别忘了之前的承诺。曹操一看关羽这么心急,当下便起了疑心,怀疑那杜氏是个绝色佳人,内心也蠢蠢欲动。破城以后,曹操命人将杜氏先带来。曹操一看,惊呆了,发现杜氏果然是个大美女,虽然身怀六甲(后来杜氏生下一子,取名秦朗,曹操对这个假子非常宠爱),但风姿绝代,当下便据为己有。

对于这件事,史料颇丰。《三国志》载:“曹操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吕布使秦宜禄诣袁术求救,袁术留之。关羽屡请曹操,欲得秦宜禄妻。曹操疑其有色,及城陷,曹操见之,乃自纳之。”《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载:“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除了正史,其他史料记载也几乎是一致的。《魏氏春秋》载:“宜禄为吕布使诣袁术,术妻以汉宗室女。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布之被围,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华阳国志·刘先主志》载:“初,羽随先主从公(曹操)围吕布於濮阳,时秦宜禄为布求救於张杨。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纳宜禄妻。公许之。及至城门,复白。公疑其有色,自纳之。”虽然所载地点不同,但故事情节是相符的。

早就答应了关羽,却又出尔反尔,曹操此举,颇有些横刀夺爱的意思。其实,这事儿多少也怨关羽,那么心急干嘛?惹得曹操色迷心窍。曹操霸占杜氏后,关羽大怒,甚至要伺机杀曹操,被刘备拦下。据《华阳国志·刘先主志》载,“后先主与公(曹操)猎,羽欲於猎中杀公。先主为天下惜,不听。故羽常怀惧。”关羽虽然没能杀掉曹操,没能报夺妻之恨,但从此对曹操有了看法。关羽是刘备倚赖的爱将,他的想法刘备不能不考虑。后来,刘备毅然脱离曹操,或多或少掺杂着这方面的因素。

曹操击败刘备后,关羽被生擒。由于刘备生死不明,关羽只好违心地归顺曹操。关羽很勇猛,是当时少有的万人敌,故曹操提拔了他的官职,待他也非常好。关羽觉得过意不去,也为曹操卖过几次命,杀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算是对曹操的一份回报。由于之前因为争抢杜氏,二人已经结下怨恨,故关羽对曹操心不在焉。后来,关羽听说刘备在袁绍那里,于是执意离开曹操,千里去寻故主。

“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这不过是关羽的冠冕之语,其实,真正的问题还在于那个被曹操抢去的寡妇杜氏。曹操与关羽两位英雄,竟为一个寡妇闹到分崩决裂的地步。后来,杜氏被曹操封为夫人,在众多老婆中排第五位,并为曹操生下了曹林、曹衮二子。另据《关侯祖墓碑记》一文,其谓:“……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生子关平。”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常何在玄武门之变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不叛变或许李建成不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明发动玄武门之变能顺利成功,有一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就是常何。常何先后跟随李建成、李世民等人作战,玄武门之变当天李世民故意将常何安排在玄武门值守,最后才成功将李建成等人困在门内。不过常何当时算是李建成的人,如果他不叛变的话或许李建成还有可能活下来,那整个历史也将会改变。为什么常何最后会选择

  • 朱元璋死后,为什么被朱允炆火速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人死之后都要先停几天,不会立刻下葬,称之为停灵,家属亲戚好友都回来祭拜,向死者做一个告别仪式,之后才会安排下葬。普通人是如此,那些皇宫里的人就更不例外了,比如皇帝,死后需要停留更长的时间。但是当年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却并没有下令要停灵,而是马上就把朱元璋下葬了,这是为何?天气原因是其中之一,

  • 三家分晋之后,为什么韩国是最弱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被看做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经历了三家分晋之后,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不过,三家分晋既然是分,最终为何会分出一个最弱小的韩国?难道是实力不均造成的吗,而且韩国还是第一个被秦国灭掉的国家,可见韩国的确是太弱了,究竟为何韩国会那么弱,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晋、楚两国是春

  • 魏忠贤是奸臣吗?为什么魏忠贤一死明朝也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魏忠贤,可能很多人觉得,只要杀掉他就好了,明朝将会起死回生,会有一个新的生机,就有机会重新回到往日的风采,但是实际上,魏忠贤的死,甚至还对明朝的灭亡起到了一定的加速作用,如果魏忠贤能够撑明朝十年,那么没有了魏忠贤的命呢,其实只是会对明朝的灭亡有更加速的影响而已。但是魏忠贤不是奸臣吗,为什么他死了

  • 甄宓曾经很受宠,为什么后来争不过郭女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关甄宓,或者说甄夫人的传说,一直都有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她与曹植的故事了,但是尽管这已经被证明是假的,但是却还是有不少人愿意相信,大概只是因为这很符合他们心中“才子佳人”的悲剧故事吧。不过,甄夫人一开始受曹丕的宠爱也是真的,可是后来却为什么争不过郭女王呢?郭女王明明

  • 唐朝和胡人是什么关系?胡人对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把唐朝的衰败,归结于重用胡人,导致爆发安史之乱,如果唐朝没有将胡人内迁是否就能避免走向衰落呢?实际上很多历史学家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起点,而安禄山是胡人又是安史之乱的发起者之一,所以才会把这个锅推给胡人。假如安禄山是汉人可能他也会发动叛变,但胡人内迁的确也带来了一些危害

  • 荀彧为什么不帮汉室拿回政权,而是选择辅佐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荀彧帮助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变相将汉室政权交给了曹操。不过荀彧此后又跟曹操摊牌,表明自己汉室忠臣的身份,那他早年为什么还要为曹操做事呢?或许荀彧在当时也没有其他的选择,汉室地位每况愈下,天下诸侯都想趁势分一杯羹,所以只能扶持曹操抢先入住朝廷。荀彧舍弃袁绍,转投曹操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考量。只是没想到曹操

  • 司马懿篡位和曹操有什么区别?为何两者评价天差地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夺了汉室,而曹氏又被司马懿所灭。虽然曹操和司马懿都没有称帝,但他们却为自己的后代铺好了上位之路,所以篡位的罪名才会扣到他们头上。但曹操和司马懿两人的评价却是天差地别,司马懿的名声远逊于曹操,甚至后人对司马懿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为主。而曹操则为乱世枭雄,文才武略都是顶尖的水平,为何他们做了差不多的事

  • 老子西出函谷关写下道德经就不见了,老子究竟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道德经,作为老子的代表作,但是它的内容却并不是“道德”,而是分为“道经”和“德经”,是一本书的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才称为道德经,与我们现在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完全是两回事。《道德经》是一部哲学作品,所以读不

  • 唐朝状元为何得不到重视?唐宋状元的待遇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现代高考各省的第一名,会被称为省状元,而状元也是古代科举最高的荣誉和头衔。不过古人要是考取了状元,今后的各种待遇可是高考状元不能相比的。状元等于是由皇帝亲自选取的人才,一夜之间便能从普通百姓变成达官显贵。不过唐朝的状元好像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唐朝一共出过144位状元,其中有11位还当上了宰相,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