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为何无法战胜曹操?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袁绍为何无法战胜曹操?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4/1/20 22:08:11

我国历史上的东汉莫纽铵,汉室已经衰败了,不少的诸侯都割据一方,开始了自己的称霸之路。不过经过长年的战争之后,中原地区就仅剩下了袁绍曹操两个集团了。这队儿时就已相交的旧友,由于各自利益的需要,终究是兵戎相见了。此时的袁绍,雄踞青、冀、幽、并四州之地,无论是地盘上,还是从实力上,都要远胜于曹操。但令人奇怪的是,袁绍却因为重重原因,没能拿下曹操。

当然,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不过从客观角度上看,袁绍之所以没能拿下曹操,却是因为另外一支力量的屡次侵扰。这支力量名唤“黑山贼”,其领头人张燕,竟然还是赵子龙的同乡,也是出自常山真定。当然,倒不是说曹操合纵连横的手段过于高明。只是黑山军出没的地方,恰好是在袁绍势力的腹地。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绍手下最有远见的沮授曾给袁绍提出过一处战略大计:“将军弱冠登朝,则播名海内;值废立之际,则忠义奋发;单骑出奔,则董卓怀怖;济河而北,则勃海稽首。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虽黄巾猾乱,黑山跋扈,举军东向,则青州可定;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

沮授的这个袁绍版“隆中对”,不可谓不高明。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针,沮授也比曹操早了一年多。从这份战略中来看,公孙瓒、张燕等人才是袁绍要首先解决的目标。就连袁绍手下的谋臣都将张燕看做是心腹大患,可见黑山军的存在,对于袁绍的战略目标是有着多大的威胁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张燕的黑山军,会给袁绍带来这么严重的纷扰呢?首先要解决的是,黑山军出没的范围。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联想到张燕出身于常山郡,可以肯定的是,张燕黑山军出没的范围正是袁绍的腹地冀州。据《太平御览》记载:“犊子、邺人在黑山,常牵一黄犊来邺城沽酒。”在《元和郡县志》中,也曾提到过黑山军的来历:“黑山,在县北五十五里,汉末眭固、白饶等起黑山,聚众十余万,号黑山贼。”

可以看到,黑山军活动的范围,恰好是在邺城、河内等地。黑山贼在这个范围内的数次侵扰,也让袁绍无法真正的统一河北诸郡。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有张燕领导的这一支黑山军在自己的老巢四处作乱,袁绍又怎么会安心的集中精力去对付曹操呢?

说到这,或许还有读者会感到疑惑,黑山军的实力肯定是比不过袁绍的兵马的,那为什么袁绍到最终覆灭,也没能剿灭这支流寇呢?其实也很简单。一方面,袁绍也要受到公孙瓒、曹操等人的势力制约,他无法抽调出大部分人马来去围歼区区一支山贼部队。而且精明的张燕也知道与其他势力联合,共同抵御袁绍,甚至想把他赶出去。据《三国志·张燕传》记载:“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可以看到,张燕曾与公孙瓒联合,一同进攻袁绍的冀州,可惜为后者所败。

另一方面,张燕充分利用了黑山险要的地形,与官府玩起了“游击”策略。而这也是张燕率领的黑山军,能在汉末舞台上活跃这么久的原因。此时的黑山军,无疑让袁绍进退两难。一旦袁绍发兵进攻,张燕就让手下化整为零,纷纷躲进深山老林之中。当袁绍外出征战曹操、公孙瓒之时,张燕便会派黑山军进入河北诸郡四处作乱。

就这样,在张燕无心的牵扯之下,袁绍、公孙瓒、黑山军以及曹操无疑形成了一种相持性的状态。直到公孙瓒、袁绍相继败亡之后,曹操顺利占据了整个中原地区,成为了一统北方的霸主。聪明人张燕知道自己无路可去,最终选择了归顺曹操,反而落得了善终的结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后刘备虽占领荆州四郡,但此后却被迫割地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吴蜀联军顺利击败曹操,也使得曹操一统天下的计划只能搁浅。刘备虽然出力最少,但却是这场战役的最大赢家,因为刘备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曹操占据北方最大的南阳郡和江夏郡,孙权只有部分江夏郡和大部分南郡。不过孙权肯定是对这个结果不满意的,但当时又没办法向刘备直接宣战,所以暂时舍弃了荆州的权益。等刘备入

  • 李世民放400死囚回家探亲约定秋后问斩,第二年为什么没人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死囚被无故放出监狱之后,会是什么结果?很多人可能觉得,死囚都是犯下了大罪的人,一旦放出来,肯定会造成无法预料的可怕后果。然而李世民曾经做过一件事,他将四百个死囚放出大牢,允许他们回家探亲,并且告诉他们第二年秋后将会问斩,但结果竟然出乎意料,这些死囚犯竟然一个人都没跑,全都回来了,这是怎么回事?众所周

  • 汉武帝即位初期并无实权,此后通过一封诏书改变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刘彻被很多人认为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不过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5岁,还要靠窦太后垂帘听政,掌管大权,汉武帝并没有实际权利。而且当时朝中更是有三方势力相互比拼,但没有一方是站在刘彻这边的,此后刘彻却通过一封诏书成功改变格局,从而拿回大权,那他究竟是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当时汉朝朝内的格

  • 司马懿诛灭桓范三族,却漏掉一人导致晋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桓范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画家。曹睿死后,桓范充当曹爽军师,帮他出谋划策限制司马懿。结果司马懿却利用装病躲过怀疑,此后又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朝政大权。桓范因为是曹爽的人,最后被司马懿诛灭三族,不过司马懿漏掉了一位桓范后人,导致桓氏通过几代的努力最后灭晋建楚。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历史背景

  • 揭秘康熙晚年废太子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其实很多人应该知道这个人的,话说他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一位皇帝了,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的著名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话说就算是这么厉害的人其实晚年一样是有一些步为人理解的事情,这其中就有一件事情是话说这个康熙晚年把太子给废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何能兵不血刃成为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作为宋朝开国皇帝,他的登基方式却和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有着很大的不同。赵匡胤在乱世中,还能兵不血刃成为一国之君,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周世宗驾崩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继位,此后赵匡胤和石守信等人掌控了兵权。赵匡胤看准时机密谋发动兵变,逼迫周恭帝禅位,就这样赵匡胤和他的同谋里应外合,兵不血刃控制了开

  • 唐玄宗李隆基进行了哪些兵制改革?对唐朝军事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而且他在位期间,唐朝一直属于极盛时期。这次重点为大家讲讲,李隆基对大唐做出的一些兵制改革。其实唐朝的军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不过当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导致逃兵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所以军队战力降到了低点。李隆基此后将府兵制改为雇佣兵制,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终于是改变了军

  • 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对张居正清算?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拜某些热播影视剧所赐,好些剧中“放飞自我”的“作精”形象,也是迅速深入人心。连带着“放飞自我”这词,也有了全新意义:专用形容“作精”。而放在明朝历史上,如果问哪个皇帝最符合这“放飞自我&rdq

  • 乾隆的棺材金丝楠木,真的是从朱棣陵墓偷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盗墓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自古以来盗墓贼的身份虽然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般都是一些地位比较低的人,一来是偷盗行为,而来这种事情在古人眼中很损阴德,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去做,更不要说皇帝了,虽然也有,但是极少,而乾隆却是这极少当中的一个。相传他棺材的金丝楠木,就是从朱棣陵墓里面偷过来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战国七雄了。这七个国家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在对位进行着兼并战争,同时这七个国家之间也拥有着战争。可以说是这七个国家争的是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被称为虎狼之师呢?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