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何能兵不血刃成为开国皇帝?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何能兵不血刃成为开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42 更新时间:2024/1/16 23:47:35

赵匡胤作为宋朝开国皇帝,他的登基方式却和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有着很大的不同。赵匡胤在乱世中,还能兵不血刃成为一国之君,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周世宗驾崩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继位,此后赵匡胤和石守信等人掌控了兵权。赵匡胤看准时机密谋发动兵变,逼迫周恭帝禅位,就这样赵匡胤和他的同谋里应外合,兵不血刃控制了开封,顺利替代后周建立了宋朝。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兵变夺权事件。原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禁军统帅,军界一把手)赵匡胤在全军将士们的拥护下黄袍加身,顺利夺取后周政权,并建立了大宋王朝。历史上的兵变夺权事件基本都伴随着惨烈地流血冲突,然而“陈桥兵变”却成为了和平夺权的典范,整个过程只用时4天,期间仅发生一起极小规模的流血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短短4天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960年正月初一,正在大家还沉浸在过新年的喜悦气氛中时,后周朝廷突然接到了一份紧急情报:辽国入侵。经过朝臣们的一番商议,最终由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当朝宰相拍板决定,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战劲敌。

关于辽国入侵这件事情,后来大家自然都知道是赵匡胤导演的一场好戏。当时后周京师有能力统领大军出征的只有两人,分别是赵匡胤和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是一位资历丰富,极受先帝柴荣信任的老将。过去柴荣御驾亲征的时候,往往会留韩通镇守京师,保卫大后方。因此对开封的百姓而言,只要韩通在,大家就不会心慌,开封是离不开韩通的。赵匡胤正是料定了这一点,所以他知道能被授予权力带兵出征的唯一人选就是只有他了。

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去迎战并不存在的辽国大军。在行军途中,赵导演手下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他就是殿前司军校苗训。

当军队一路向北行进的时候,精通天文占卜之术的苗训却突然站住不动了。只见他抬头望天,盯着太阳的方向观察,似乎那里有什么天文异象。苗训的奇怪举动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也纷纷抬头去看天上到底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这时,赵匡胤的资深幕僚楚昭辅突然喊道:“天上有两个太阳,下面的太阳正在驱逐上面的太阳,此乃一日克一日之像。”听到学识渊博的楚昭辅竟然表现地如此大惊失色,军中这些大兵们更是瞪大了眼睛去看怎么回事。很快,一些人就拍着胸脯说自己也看到两个太阳,而且描述地绘声绘色。另外一些人什么名堂都没看出来,但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眼拙,所以也跟着。于是,“一日克一日”的说法就迅速在军中传了开来。不过,此时大家并没有想到,这一幕子虚乌有的“天文异象”,其实是赵导演为晚上的“大戏”在做气氛铺垫。

当晚,赵匡胤率领大军行至离开封约四十里的陈桥驿后下令全军扎营休息。赵匡胤早早就把自己给“喝醉”了,然后进中军大帐睡觉,接下去发生的所有情节,他说自己一概不知。

不久,军中一群高级将领群情激昂地闯入赵匡胤身边的第一谋士赵普军帐中。大家一看到赵普就立即齐声喊道:“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此处太尉即指赵匡胤,他此时兼任检校太尉)作为这部兵变大戏的副导演,赵普心里明白这事有戏了。不过,在这些将领中,有的是赵普早已安排好的“演员”,有的则完全是被带节奏的“吃瓜群众”。“演员”都是自己人,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吃瓜群众”变化无常,所以得小心行事。因此,赵普立即厉声斥责,将众人打发了出去。

然而诸将们心里明白,兵变这种事情要么就别说,如果说出来了就一定要做。否则将来秋后算账,个个都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这些将领们很快又来到赵普军帐中,这次大家就没那么文明了,各个手持白刃,看这架势似乎是只要赵普再敢反对,就先拿他来祭旗。赵普一看事情已水到渠成,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当晚,赵普就派人连夜赶回开封通知“协助”韩通守城的赵匡胤亲信石守信、王审琦,让二人做好策应大军回师的准备。而众将则各自回营,向自己属下的将士们解释早上看到的“一日克一日”异象寓意着什么意思。当时的大兵们既迷信又没什么文化,因此对长官的说法自然深信不疑,很快大家就明白了一点:要变天了!

次日清晨,也就是960年正月初四,“睡”了一夜的赵匡胤走出中军大帐。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非常震惊”。只见众将手持白刃列于大帐两侧,看到赵匡胤后众人齐声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这边大脑回路还没转过弯,赵普就拿着一件黄袍来到赵匡胤跟前,他也不跟赵匡胤废话,直接就把黄袍套在了赵匡胤身上。于是,赵匡胤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就被众人拥立为皇帝了。

不过,这个情节有一处很明显的破绽,成为了整个“陈桥兵变”大戏的唯一硬伤,那就是黄袍哪来的?要知道,黄色在古代是帝王的专用颜色,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按照赵匡胤和赵普的剧本,他们两人事先都不知道众将会逼赵匡胤当皇帝。可是,这时赵普却不知从哪找来一件精心准备好的黄袍,你说你没预谋?鬼会信吗?当然,此时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家都已经和两位赵导演绑在一根绳子上了,所以也不会就这些细节问题去吹毛求疵。

于是,赵匡胤在离开京师一天后,又带着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了回来。此时的开封城已完全被赵匡胤的亲信所控制,因此赵匡胤的大军在没受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开封。当赵匡胤的手下将范质、王溥、魏仁浦这几位宰相“请”到赵匡胤跟前的时候,赵匡胤迅速发挥了一个“戏精”的基本素养。他呜咽流涕地对众人说:“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几位宰相看着赵匡胤身边将士手中紧握着的大刀,“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同日,后周世宗柴荣的遗孀符太后带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躲进了天清寺,他们给赵匡胤留下了一份文件,那是盖着后周皇帝宝玺的禅位诏书。于是,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大宋王朝的统治时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李隆基进行了哪些兵制改革?对唐朝军事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而且他在位期间,唐朝一直属于极盛时期。这次重点为大家讲讲,李隆基对大唐做出的一些兵制改革。其实唐朝的军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不过当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导致逃兵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所以军队战力降到了低点。李隆基此后将府兵制改为雇佣兵制,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终于是改变了军

  • 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对张居正清算?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拜某些热播影视剧所赐,好些剧中“放飞自我”的“作精”形象,也是迅速深入人心。连带着“放飞自我”这词,也有了全新意义:专用形容“作精”。而放在明朝历史上,如果问哪个皇帝最符合这“放飞自我&rdq

  • 乾隆的棺材金丝楠木,真的是从朱棣陵墓偷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盗墓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自古以来盗墓贼的身份虽然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般都是一些地位比较低的人,一来是偷盗行为,而来这种事情在古人眼中很损阴德,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去做,更不要说皇帝了,虽然也有,但是极少,而乾隆却是这极少当中的一个。相传他棺材的金丝楠木,就是从朱棣陵墓里面偷过来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战国七雄了。这七个国家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在对位进行着兼并战争,同时这七个国家之间也拥有着战争。可以说是这七个国家争的是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被称为虎狼之师呢?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

  • 钩戈夫人的手没人能打开,为什么汉武帝一碰就开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钩弋夫人的传说,最出名的就是她的来历了,相传她自从出生开始,手就是握着的没有打开,但是当汉武帝经过此地,听说了这个传闻,去见了这位奇女子之后,只是一碰,她的手就自己打开了,而且手中还握有一个玉钩。因此,她被汉武帝带回宫中,封为钩弋夫人。这到底是真是假,为什么只有汉武帝一碰才会打开呢?钩弋夫人的一生都

  •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却能够有真情实感的爱情故事吧。不过,松赞干布当时并非只娶了文成公主一个人,或者说这一个和亲公主,另外还有一位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两位公主当时究竟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

  • 五胡十六国中的十六国是指哪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正式西晋之后,中国北方出现了许多政权,之间相互混战,这些政权大多数都是由匈奴、鲜卑、羌、汉、巴氐族和氐族建立的。自东汉之后,中国北方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开始迁入内地开始生活。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国力迅速衰退,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也开始松懈,后来撤值南方改成为

  • 关羽如果投奔曹操,能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虽然不是三国最厉害的武将,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能要比其他的武将加起来还要大。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仅次于刘备,五虎将中也是排名首位,如果关羽投靠曹操,他能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呢?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关羽如果在魏国其竞争性肯定要比在蜀国激烈很多。虽然曹操本来就很欣赏关羽,但他在魏国的日子可能会更加凶

  • 朱元璋两个发小来求官,为什么关系好的被杀关系差的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人在飞黄腾达之后,总是会出现各种亲戚朋友,这些人以前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甚至从来没见过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有一些曾经的发小来求他做官,一个是关系很好的,一个是关系不好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反而是关系不好的当了官,那个关系好的却被杀了呢?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在闹

  • 历史上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有关晋文公的故事。晋文公为人谦虚好学,而且十分善于社交,虽然被迫在外流亡19年时间,但依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国能在此后的百年间称霸中原,晋文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历史上对于晋文公的死因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竟然缺失晚年的记录实在有些蹊跷。那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