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即位初期并无实权,此后通过一封诏书改变格局

汉武帝即位初期并无实权,此后通过一封诏书改变格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69 更新时间:2024/1/19 16:52:07

汉武帝刘彻被很多人认为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不过汉武帝即位时只有15岁,还要靠窦太后垂帘听政,掌管大权,汉武帝并没有实际权利。而且当时朝中更是有三方势力相互比拼,但没有一方是站在刘彻这边的,此后刘彻却通过一封诏书成功改变格局,从而拿回大权,那他究竟是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当时汉朝朝内的格局,以及汉武帝的处境,一起来了解下吧。

汉武帝时,汉朝亦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可以说,没有实权的帝王一样受制于人,即位初期的汉武帝,就因此“憋屈”过一阵子。那时的朝廷班底虽有三方势力,但是,没有一方是真正属于汉武帝。

第一方代表人物是握有先帝遗诏的窦太皇太后和窦婴,窦太皇太后一直控制着国家的军队调遣,这就决定了她不但必然插手国家大事,而且,压根就没将年轻的汉武帝放于眼中。

第二方贵为汉武帝生母的王太后,由于,忌惮自己的“再嫁史”被窦太皇太后拿捏,所以,一直表现的很“收敛”,其和汉武帝的亲舅舅田蚡形成了另一方势力。

第三方势力就是没啥靠山的大臣了,基本处于“观望”状态。

后来,由于一件事,几经发酵后,让汉武帝彻底扭转了局势,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公元前140年,丞相卫绾由于身体有恙被免职,空出的职位让窦婴和田蚡都眼馋不已。这时一个门客站出分析利弊,劝田蚡不要和窦婴争。田蚡采纳后,并由姐姐转告给了汉武帝他的意思。窦太皇太后虽对自己的这个亲侄有所不满,但是,也不愿看到丞相之位落于旁人之手。于是,窦婴和田蚡,一个成了丞相,一个被封为太尉,皆大欢喜。

二人虽身在不同阵营,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崇尚儒家学说。窦婴和田蚡不但推出了一些新政策,还推荐了不少亲儒家学说的人做大臣。可以说,他们的一些所做作为,让喜欢道家黄老学说的窦太皇太后极度不喜。公元前139年,儒家学派的御吏大夫赵绾上书,请汉武帝亲政,这让已经非常不满的窦太皇太后果断出手“干政”。

于是,窦婴和田蚡成了“闲人”,只有一个列侯的空头衔。田蚡虽没有了任何职务,但是,亲舅舅的身份,让汉武帝依旧很信任他。而窦婴则可以用“无人问津”来形容了,门庭日渐清冷起来,以前那些溜须拍马的人都纷纷“投靠”田蚡了。公元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窦婴彻底成了“被冷落”的人了,身边只剩下一个叫灌夫的人。

此时,已为丞相的田蚡,依仗自己身份高贵,欺负皇帝年轻,一心想通过礼法来约束朝纲,在建议采纳上和推荐人才上很是强势,一时,田蚡的权势几乎要超过汉武帝。公元前131年的夏天,田蚡迎娶燕王的女儿为夫人,王太后下诏令,要求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身为列侯的窦婴当然得去,并带上了灌夫。由于身份的落魄,窦婴和灌夫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冷落。

灌夫因此借酒耍酒疯,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还执意不愿意道歉。田蚡非常气愤自己的喜宴被弄砸了,于是,就扣留了灌夫,以侮辱太后诏令为理由弹劾灌夫,将其关进了特别监狱,并走了司法程序,判了灌夫灭族之罪。窦婴于是找到汉武帝,希望可以救灌夫一命。哪知,汉武帝并没有以为这事有多严重,就直接让窦婴去东朝公开辩论此事。

只是,在厅辩时,窦婴却不敌对方强大的言论团队,无奈拿出了汉景帝临终前给他的一份“诏书”,内容为:“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帝。”事情自此开始有了大反转,这份“免死诏书”非但没有给窦婴带来任何机会,反倒直接将他送上了不归之路。

由于,在尚书房没有找到此诏书的“原件”,就不得不让人生疑,此诏书是不是伪造的?

这个事件表面上是看汉武帝如何定调,但是,实质上却是暗藏了几方权势的较量。汉武帝当然不会放过这送上门的机会,几经思索后,决定除去窦家对于朝政的影响,同时,借此事“震慑”其他势力。只是,汉武帝要的远远还不止这些,王太后的颐气指使早已让他想摆脱母族的“控制”了。于是,事态发展就如设计好的按照汉武帝的想法进行。

这个“遗诏”就变成了“伪诏”,窦婴被斩首弃市。

在舆论的“压力”下,汉武帝又将“火”撒在了田蚡身上,罢了他的官,还给王太后下了“禁言令”。而目睹窦婴惨状的田蚡,很快就在极度惊恐中魂归西天了。自此,三方势力中,就剩下那最没实力的一方了,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对汉武帝“死忠”。

汉武帝此时真正掌控了国家的大权,一往直前开辟疆土,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也成就了自己为一代名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诛灭桓范三族,却漏掉一人导致晋朝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桓范是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也是一位著名画家。曹睿死后,桓范充当曹爽军师,帮他出谋划策限制司马懿。结果司马懿却利用装病躲过怀疑,此后又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朝政大权。桓范因为是曹爽的人,最后被司马懿诛灭三族,不过司马懿漏掉了一位桓范后人,导致桓氏通过几代的努力最后灭晋建楚。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历史背景

  • 揭秘康熙晚年废太子的前因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康熙其实很多人应该知道这个人的,话说他还是非常的给力的一位皇帝了,在历史上也是非常的著名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话说就算是这么厉害的人其实晚年一样是有一些步为人理解的事情,这其中就有一件事情是话说这个康熙晚年把太子给废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

  •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何能兵不血刃成为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作为宋朝开国皇帝,他的登基方式却和其他朝代的开国皇帝有着很大的不同。赵匡胤在乱世中,还能兵不血刃成为一国之君,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周世宗驾崩后,年仅七岁的周恭帝继位,此后赵匡胤和石守信等人掌控了兵权。赵匡胤看准时机密谋发动兵变,逼迫周恭帝禅位,就这样赵匡胤和他的同谋里应外合,兵不血刃控制了开

  • 唐玄宗李隆基进行了哪些兵制改革?对唐朝军事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而且他在位期间,唐朝一直属于极盛时期。这次重点为大家讲讲,李隆基对大唐做出的一些兵制改革。其实唐朝的军事力量已经十分强大,不过当时由于均田制的破坏,导致逃兵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所以军队战力降到了低点。李隆基此后将府兵制改为雇佣兵制,经过十多年的运营,终于是改变了军

  • 万历皇帝为什么要对张居正清算?万历皇帝和张居正恩怨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拜某些热播影视剧所赐,好些剧中“放飞自我”的“作精”形象,也是迅速深入人心。连带着“放飞自我”这词,也有了全新意义:专用形容“作精”。而放在明朝历史上,如果问哪个皇帝最符合这“放飞自我&rdq

  • 乾隆的棺材金丝楠木,真的是从朱棣陵墓偷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盗墓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自古以来盗墓贼的身份虽然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般都是一些地位比较低的人,一来是偷盗行为,而来这种事情在古人眼中很损阴德,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去做,更不要说皇帝了,虽然也有,但是极少,而乾隆却是这极少当中的一个。相传他棺材的金丝楠木,就是从朱棣陵墓里面偷过来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战国七雄了。这七个国家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在对位进行着兼并战争,同时这七个国家之间也拥有着战争。可以说是这七个国家争的是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被称为虎狼之师呢?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

  • 钩戈夫人的手没人能打开,为什么汉武帝一碰就开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钩弋夫人的传说,最出名的就是她的来历了,相传她自从出生开始,手就是握着的没有打开,但是当汉武帝经过此地,听说了这个传闻,去见了这位奇女子之后,只是一碰,她的手就自己打开了,而且手中还握有一个玉钩。因此,她被汉武帝带回宫中,封为钩弋夫人。这到底是真是假,为什么只有汉武帝一碰才会打开呢?钩弋夫人的一生都

  •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却能够有真情实感的爱情故事吧。不过,松赞干布当时并非只娶了文成公主一个人,或者说这一个和亲公主,另外还有一位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两位公主当时究竟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

  • 五胡十六国中的十六国是指哪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正式西晋之后,中国北方出现了许多政权,之间相互混战,这些政权大多数都是由匈奴、鲜卑、羌、汉、巴氐族和氐族建立的。自东汉之后,中国北方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开始迁入内地开始生活。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国力迅速衰退,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也开始松懈,后来撤值南方改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