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棺材金丝楠木,真的是从朱棣陵墓偷来的吗?

乾隆的棺材金丝楠木,真的是从朱棣陵墓偷来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2 更新时间:2024/2/5 5:38:56

盗墓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自古以来盗墓贼的身份虽然不明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般都是一些地位比较低的人,一来是偷盗行为,而来这种事情在古人眼中很损阴德,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去做,更不要说皇帝了,虽然也有,但是极少,而乾隆却是这极少当中的一个。相传他棺材的金丝楠木,就是从朱棣陵墓里面偷过来的,这是真的吗?

皇帝盗墓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少有,毕竟有损阴德,而乾隆皇帝可不这么认为,人家玩的不叫盗墓,叫偷梁换柱,这事在清史稿中完全没有记录,但是现代考古学家们却在乾隆的陵墓中发现了明十三陵的木材,这是结结实实打了乾隆爷的脸,坐实了他盗墓的身份。

乾隆五十二年,曾下令修葺明十三陵。

《清史稿》记录“乾隆五十二年,三月癸酉,上回跸。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临阅,申禁樵采。”

这修葺明陵看着是对前朝的尊敬而,明陵是越修越小,尤以长陵定陵为甚,这裕陵是越盖越大,其中不言而喻。而实际上却是将明十陵中的木材运回了北京。这一点也在现代考古学者那里得到了证实。

如此“铁板钉钉”的事实,史书上却不见一点笔墨,乾隆确是中国盗墓者中身份最显贵的嫌疑犯。

明陵里有什么好木材,竟然让大清皇帝想出了偷梁换柱这样的方法,来盗取呢?

乾隆爷也不缺银子,为什么非要拆人家墓呢,这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木材,因为木材是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金丝楠,几百年才能长成那么一点,可遇不可求,有银子也未必有地方买去。

《五杂俎》中有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之,色不变也。”

古人认为,做棺材最好的木料是乌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最后是黄金柏木。有“黄金万两易得,乌木一方难求”的说法。

楠木材质细实、抗腐蚀性效果好,自古就被认为是最优质的木材。

楠木属于软木,容易刮擦,所以做家具不适用,但是做成大殿柱子或者棺材确是非好的材料。毕竟常年埋在地下,耐腐蚀才是最重要的指标,而金丝楠木,可以做到几千年都不会变质糜烂。

成祖朱棣决定牵都到北京,宫殿的修建以及陵墓都非常受到朱棣的重视,还专门成立了置办金丝楠木部门。只要在职的官员朝廷进贡金丝楠木就能立马升官,平民进贡都能马上得个一官半职。

而金丝楠木的黄金生长周期需要60年,由于前期的过度开采,到了清朝的时候,已经很难找到笔直成型,可用于建造大梁的楠木了。

所以皇家规定,金丝楠木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普通平民如果用了就是僭越。

所以到了乾隆时期,有“1克金丝楠木价值等于10克黄金”的说法。

乾隆更是把金丝楠木比作“天地至美“,宫中做金丝楠木家具时,他还要亲自去审阅定制的。

明十三陵地面建筑中,最为壮观的就是祾恩殿,建立高大富丽,这里面的木结构都是上等的楠木,殿内的 60根巨柱,都是用整根金丝楠木制成的,直径很粗,得要两人合抱。

这大概就是乾隆皇帝惦记明十三陵木材的原因吧,不过盗墓毕竟不祥,乾隆盗别人的墓修建自己的陵寝,结果百年后,他自己也被人盗墓了,落了个尸骨不全,也算是因果循环,轮回报应。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战国七雄了。这七个国家是当时历史上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在对位进行着兼并战争,同时这七个国家之间也拥有着战争。可以说是这七个国家争的是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师,为什么其他国家没有被称为虎狼之师呢?其实战国时期的并不是只有秦

  • 钩戈夫人的手没人能打开,为什么汉武帝一碰就开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钩弋夫人的传说,最出名的就是她的来历了,相传她自从出生开始,手就是握着的没有打开,但是当汉武帝经过此地,听说了这个传闻,去见了这位奇女子之后,只是一碰,她的手就自己打开了,而且手中还握有一个玉钩。因此,她被汉武帝带回宫中,封为钩弋夫人。这到底是真是假,为什么只有汉武帝一碰才会打开呢?钩弋夫人的一生都

  • 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谁在吐蕃的地位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和亲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虽然说和亲公主大部分结局都不怎么样,但是人们也一定还是期待一个,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却能够有真情实感的爱情故事吧。不过,松赞干布当时并非只娶了文成公主一个人,或者说这一个和亲公主,另外还有一位尼泊尔的尺尊公主,这两位公主当时究竟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

  • 五胡十六国中的十六国是指哪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咱们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分裂时期,正式西晋之后,中国北方出现了许多政权,之间相互混战,这些政权大多数都是由匈奴、鲜卑、羌、汉、巴氐族和氐族建立的。自东汉之后,中国北方地区很多少数民族都开始迁入内地开始生活。在西晋八王之乱之后,国力迅速衰退,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也开始松懈,后来撤值南方改成为

  • 关羽如果投奔曹操,能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虽然不是三国最厉害的武将,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力可能要比其他的武将加起来还要大。关羽在蜀国的地位仅次于刘备,五虎将中也是排名首位,如果关羽投靠曹操,他能否成为五子良将之首呢?曹操身边最不缺的就是人才,关羽如果在魏国其竞争性肯定要比在蜀国激烈很多。虽然曹操本来就很欣赏关羽,但他在魏国的日子可能会更加凶

  • 朱元璋两个发小来求官,为什么关系好的被杀关系差的当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人在飞黄腾达之后,总是会出现各种亲戚朋友,这些人以前可能是八竿子打不着甚至从来没见过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也有一些曾经的发小来求他做官,一个是关系很好的,一个是关系不好的,但是为什么最后反而是关系不好的当了官,那个关系好的却被杀了呢?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在闹

  • 历史上晋文公怎么死的?晋文公的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有关晋文公的故事。晋文公为人谦虚好学,而且十分善于社交,虽然被迫在外流亡19年时间,但依然成为了一代霸主。晋国能在此后的百年间称霸中原,晋文公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不过历史上对于晋文公的死因却没有明确的记载,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竟然缺失晚年的记录实在有些蹊跷。那历

  • 尹嘉铨为什么会被乾隆皇帝处以绞刑?尹嘉铨死的冤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尹嘉铨是清朝乾隆时期大臣,他曾向乾隆请奏让旗籍子弟读朱熹《小学》,获得了乾隆的赞同。此后他还重新编写出《小学大全》,因此得到乾隆嘉奖。尹嘉铨70岁时已致仕回家,他让自己的儿子给乾隆送了一个奏章,但乾隆看后大为生气,本想治他的罪,但看在父子私情这次就算了,如果再犯必定严惩。但尹嘉铨还是上奏了第二本,结

  • 关羽大意失荆州,换了赵云还会丢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大意失荆州,不仅是给蜀汉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自己也命丧孙权之手。虽然说这次荆州三郡的丢失,关羽是逃不开责任的,毕竟如果不是他要去攻打襄樊,三郡空虚,孙权也没有机会乘虚而入。但是,如果将关羽换成谨慎小心的赵云,荆州还会丢吗?事实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其实不管换了是谁,荆州都是不可能保住的。三国时期,

  • 张飞真的喝退曹操百万大军吗?历史上真实情况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张飞一直以来的形象就是一个黑脸大汉,脸红脖子粗,一脸大胡子,嗓门还很大,《三国演义》中有张飞在长坂桥一嗓子喝退曹操百万大军的描写,可以说是十分精彩了,这个时候的张飞绝对是威风凛凛。不过百万大军仅凭一个人就能喝退,还没有出手,这实在是太戏剧化了,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公元207年,曹操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