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飞在结拜之前是什么职业?真的是屠夫吗?

张飞在结拜之前是什么职业?真的是屠夫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907 更新时间:2024/3/6 20:32:49

张飞无论是在《三国志》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对他形象的描述基本都是一致的。张飞不仅武力过人,而且嗓门还很大,所以很多人就认为张飞在结拜之前可能是从事屠夫行业。其实这都是对张飞的误解,张飞并非是一位大老粗,反而他文武双全。张飞会书法也会画画,更有人夸奖张飞的草书比钟繇的造诣还高,当然这个说法存在争议。如果张飞仅仅只是一位屠夫,那他应该也能做的很好。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古至今受到了很多书迷的追捧,然而书中最主要的三个主角刘关张三兄弟,却都是出身寒微。今天我们讨论的并不是波澜壮阔的战争,也不是三国政坛的权谋,我们只谈三兄弟中的张飞卖肉,仔细分析一下张飞究竟是不是一位好屠夫?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当阳桥上一声吼,喝退曹军百万兵”,这句话形容的便是三国猛将张飞,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好嗓门,估计也与张飞曾经卖肉吆喝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张飞字翼德,是涿郡中一个大型猪肉摊点的小老板,正所谓“英雄多是屠狗辈”,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屠猪的张飞身上。

自从张飞与刘备关羽相识后,三人便在桃园中结下兄弟情义,由张飞出资打造军械购置马匹,形成了刘关张初期的创业小团队。随着不断的扩大经营,蜀汉政权逐渐形成,张飞的火爆性子也被世人知晓,丢下杀猪刀的张飞,靠着一杆丈八蛇矛,硬是在乱世中打出了自己的名气,成为了蜀汉政权的上将军。

张三爷原来只是一个“猪肉佬”,这是毫无疑问的,虽然生意还不错,但也只能屈居于涿郡,不算见过太多的世面。

对于张飞来说,可能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位大将军,但是现实却不容许他如此,毕竟太平盛世无仗可打,只能老老实实卖自己的猪肉。

既然张飞已经屈从于现实,他的卖肉生涯也必然变成了糊口的行当,而非自己的爱好与专长。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张飞就不是一个好屠夫,毕竟卖肉行业相对较为简单,张飞还是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屠夫”的。小编查阅了不少资料,关于张三爷征战的记载可谓比比皆是,而那段卖猪肉的岁月却寥寥无几。

既然在史料中很难找到关于张三爷卖肉的记载,是不是就代表着我们无法推断结果了呢?当然不是!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无论到什么时候,其性格和行事风格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张三爷原来是杀猪的屠户,后来变成了领兵征战的将军,究其本质来说,二者都是“玩刀子的”,只是一个杀猪,另一个是杀人而已。

民间有句玩笑话曾调侃过刘关张,叫做“不管你是张一刀,还是关一掏,都得看我刘一挑”,估计这句话大家都不太明白,其实也很简单。

“张一刀”说的就是张飞卖肉只切一刀,“关一掏”说的是关羽卖枣只掏一下,而“刘一挑”说的正是刘备织席贩履只卖一挑。不过您可认为这是褒义的话语,其实这句民间典故稍微有些调弄的味道,甚至其中还包含了一些强买强卖的意味。

“关一掏”指的是,关羽卖枣子时,大手伸进袋子里,随便掏出来多少,客人必须买下,而“张一刀”,也并非一刀就能切出精准的斤两,而是“三爷我随便一切,你买也得买,不买也得买!”。

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被罗贯中有意的刻画成了莽夫,为的就是凸显刘备的仁德,衬托关羽的冷静。如此一来,三人才会性格互补,也让这本书变得耐读性强。

在小说中,“张一刀”的性格由始至终贯穿全书,从鞭打督邮开始一直到醉酒鞭打士卒被害,张飞的行为与作风都一成不变。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张飞卖肉时的性格也同样如此。

按道理来说,卖猪肉可是一个服务行业,必须要做到和蔼可亲与顾客至上,才能让生意兴隆稳赚不赔。可惜的是,张飞一把大刀割肉剔骨,虽说不上是欺行霸市,但也算得上强买强卖,顾客体验极差。如果您是要买猪肉的顾客,您会选择去张三爷这里称二斤猪肉吗?显然不能!

换句话说,张飞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屠户,甚至称得上是一位失败的屠户。他的梦想不是整天杀猪卖肉,也不是一门心思的赚银子,他想要的是建功立业。

正如他所斥责刘备的那句话所讲,“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这才是张飞真正的心声。最后小编只想说一句,也许毅然丢掉杀猪刀,扛起长矛走向战场,才是张飞一生最明智的选择!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曾三次经历灭国危机,多次化险为夷终成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能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奋六世之余烈是秦国能够保持强盛,并且不断进步的原因。但秦国也曾遭遇亡国危机,一旦处理不好可能秦国早就被灭国了。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三场对于秦国来说十分危急的战役,看看秦人当时是如何化险为夷的。其实秦国能创造这样一个奇迹,除了自身实力以外还需要一定的运气,当然运气

  • 清朝官帽上的顶珠有什么含义?不同顶珠代表不同官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官员的官帽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礼帽、一种是便帽。礼帽需要在正式场合佩戴,例如上朝或者出席一些重要场合,而官帽上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饰品叫顶珠,这个顶珠到底是有什么用呢?我们都知道清朝官员是根据官服上不同的禽兽图案来区别等级,而顶珠除了装饰也是区别官职的重要标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清朝官帽上的顶珠

  • 董卓迁都长安谁赞成谁反对?迁都长安有什么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引起天下诸侯共怒,此后袁绍率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这些诸侯也都心怀鬼胎,不想展露真正的实力,只有孙坚一人将董卓击退。此后董卓提出迁都长安的计划,但杨彪和黄琬反对因此被免职。实际上董卓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迁都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董卓还想把持朝政就必须将汉献帝控制起来。只是董卓没想到

  • 赵高上位有哪些手段?重臣和宗亲全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赵高是秦朝权臣,其野心已经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赵高在职期间,擅自伪造秦始皇诏书,逼死扶苏立秦二世为帝。此后赵高便开始独揽大权,结党私营,根本不把秦二世放在眼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是朝廷重臣还是皇室宗亲一律不放过,哪怕是秦二世都不是赵高的对手。为什么赵高一人能做到如此为所欲为的地步呢?这其中也

  • 李斯和韩非是什么关系?李斯为什么要陷害韩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秦国丞相李斯和韩非师出同门,韩非算是李斯的师弟。不过韩非和李斯的政见并不一致,还有很大的分歧,李斯担心自己会被疏远,便想除掉韩非。但李斯又深知韩非口才了得,于是抢先一步在秦始皇面前直击韩非要害。此后韩非被抓入狱,最后服毒自杀。可以说韩非的死十分可

  • 东汉名将皇甫嵩有多厉害?为什么皇甫嵩不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皇甫嵩是东汉末年名将,雁门太守皇甫节的儿子。在《三国演义》中,皇甫嵩是讨伐黄巾军的主力,曾用大火击败张宝。此后又在讨伐张梁的战役中连胜七场,立下赫赫战功。皇甫嵩为人十分正直,他因不愿贿赂宦官而遭受免职,在抄董卓家产时,还将董卓藏于家中的子女全部释放。皇甫嵩在唐宋时期都被列入武庙正将之一,但皇甫嵩的名

  • 如果赵构信任岳飞,南宋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认为,南宋最终的灭亡,有一部分原因是南宋初期,赵构一直都不信任岳飞所导致的。岳飞虽然一直说着要迎回二圣,但是其实并没有任何想要废掉赵构的意思,他只是心思太直了,没有想到这里来,但是却引来了赵构的怀疑,最终招致杀身之祸。那么,如果当初赵构愿意一心信任岳飞,南宋还会是后来的那个样子吗?如果赵构真

  • 朱允炆削藩不成反被杀,他和朱棣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长子朱标死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元璋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没儿子了,朱元璋一共有26子,但他直接选择跳过自己的儿子将孙子定位继承人,这在历史上也是少有。朱允炆继位后迎来了一段上升期,后被称为“建文新政”。不过朱允炆却在削藩这件事上栽了跟头,最后削藩不成反被杀。

  • 乾隆在位六十年禅让,真的是因为不敢超过康熙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可以说是古代历史上一个很引人注目的皇帝了,光是他的在位时间就长达六十年,在古代可是有很多皇帝连寿命都没有六十岁。而乾隆还当了几年的太上皇,他在位时间到了六十年的时候,说自己不敢超过自己的祖父康熙的在位时间,所以选择了退位,把皇位交出来。但是,皇位毕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乾隆这样让出来,真的只是因

  • 越王勾践为什么赐死文种?文种之死真相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文种是越王勾践身边的谋士,曾辅佐勾践灭吴。此后文种自觉功高,反而是引起勾践的猜忌。范蠡曾给文种留下一封信,劝他赶快逃跑,文种本想装病但最后还是被逼着上朝。当时勾践已经下定决心除掉文种,所以给他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文种最后也选择自刎而死。为什么勾践一定要除掉文种呢?文种之死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下面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