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潘世璜考上探花,为何却选择回乡守丧不在出仕?

潘世璜考上探花,为何却选择回乡守丧不在出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1/21 19:51:36

世璜是清朝探花状元潘世恩的从弟,当时潘世璜、潘世恩还有潘祖荫被称为“苏州三杰”,已经是当地非知名的人。潘世璜考探花后,原本能直进入朝廷当,但此后潘世璜因为自己母亲去世,所以选择回乡守丧。丧期满后又不忍心让自己年迈的父亲独自一人在家,所以要求留下来照顾自己的父亲,打算不再出仕。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探花,却被潘世璜亲手放弃,看来潘世璜的确是一位大孝

人们常说:“寒窗苦读。”在古代,读书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无数读书人,读书读到胡子花白,都没有混到一个功名。只有极少数的幸运儿,能够在千军万中杀出一条“血路”,考中举人进士后,获得一官半职,宗耀祖。如果运气足够,能在殿试里名列前三(状元、榜眼、探花),此后必然官运亨通,用不了几年,出则封疆大吏,入则朝廷中枢,当拉

可是,在清朝时期,有这样一个人,在辛辛苦苦考了一个探花后,却不肯留在朝廷里做官,宁愿跑回老家孝敬父母,与到手的荣华富贵擦肩而过,让许多人感到可惜。

他叫潘世璜。潘世璜是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1765年。潘世璜出身书香家庭,家里出了很多“学霸”。比如,他父亲潘奕隽是进士,他弟潘世恩是状元,他侄孙潘祖荫是探花。在这种氛围下成,潘世璜自然也会很容易成为“学霸”。

1795年,潘世璜进京参加会试,并在殿试中发出色,考中一甲第三名,人称“探花”。随后,潘世璜进入翰林院,授翰林院编修。散后,潘世璜被分配到户部,任职户部事。后补户部浙江、云南司行走。

应该说,潘世璜在官场上的起点不顺利。翰林的分配有三种。第一种分配到皇帝身边,入值南书房,或担任侍读、侍讲之类官职,青云直上,指日可待。第二种是分配到外地当学政,或主考乡试,收一批门生、弟子,必然好处多多。第三种就是像潘世璜这样,分配到部院当一名正六品的主事,上不天,也下不着地,既没有实权,也挣不到钱,只能在京师里苦熬。

这三种分配中,第一种最好,第二种稍差,第三种最坏。

不过,在京师里苦熬,也不是没有出头之日。熬了三五年,等到地方上出现空缺,立即可以“带缺出京”,去地方上当州县正官,也相当不错。

但是,潘世璜没有走这条路。潘世璜补户部浙江司、云南司行走没多久,他母亲因病去世。按照清朝制度,官员父母去世,必须辞去官职,回老家为父母守丧,这就是“丁忧”。“丁忧”期满,便可以回京等候朝廷安

潘世璜为母亲守丧3年期满后,却没有回京,而是以父亲年迈,需要供养为由,请求留在家乡孝敬父亲。

潘世璜并不是找借口,而是真的在全心全意赡养父亲。当时,潘世璜的父亲潘奕隽年近六旬,视力不好,出行需要人搀扶。潘世璜每天早不早就起床了,侍候父亲盥洗。白天,他随时站在父亲旁边,听候父亲的召唤。遇到晴好天气,潘世璜便会扶着父亲,到外面散步。上,潘世璜陪父亲谈话,脸上绝不显示出疲倦的情。等到父亲入睡后,潘世璜才悄然退出,回到自己的房间休息。

有时候,潘世璜外出做事,回家晚了,父亲已经就寝,不便惊扰他,便在舟船上歇息,第二天早晨才进屋。

在潘世璜的悉心照料下,父亲潘奕隽的晚年生活过得比较惬意。他活了90岁高龄,直到1830年才溘然长逝。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嘉靖为何要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嘉靖帝大家也知道的,在位的时间还是挺长的,感觉这个人不好评价,但是他在改革新政什么的方面还有抗击倭寇都是做得非常的好的,所以他这位皇帝不奈,再说明成祖吧,他的争议就非常大了,这个郑和下西洋就是他主张的,但是他的名声并不好,话说嘉靖有一次好像就差点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

  • 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一个人好色这件事情还是挺有意思的也比较的有内涵的,不管是上到皇帝还是下到黎民百姓好色这件事情还是真的是太多见了,话说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是这样一位好色的人,比较都是爷们吗,但是最后曾国藩却改掉了这个习惯了,那么这个曾国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确实很

  • 如果孙权没有偷袭荆州,徐晃能打败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荆州在三国时期是极其重要的一块地域,魏蜀吴三股势力都在这里交汇,所以如果能够有人得到荆州,那么对于另外两国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而在关羽死前,荆州是在刘备手里的,由关羽镇守,但是不料却被孙权偷袭,丢失了荆州,关羽也因此丧命。但是如果当时孙权并没有偷袭荆州,徐晃对阵关羽能不能赢?徐晃去攻打关羽,最终是不

  • 曹魏稳坐江山就能避免五胡乱华?这个锅还让不让曹操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晋发生的五胡乱华,一度让中国陷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黑暗时期。当时侵犯中华的胡人远不止五个,北方各族在华北地区足足建立了十几个国家政权,等前秦统一北方后,才算是正式进入到南北朝时期。但在这百余年间,可以说战乱不断,百姓苦不堪言,甚至难寻一片和平之地。要说会爆发五胡乱华,也是因为在晋朝出现了八王之乱,

  • 后周柴荣经常屠城,为什么还是一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柴荣,说起来很多人应该都是比较了解他的,只不过也有很多都是在了解赵匡胤的同时,顺带提了一下柴荣,并没有专门的去特意了解过。而柴荣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明君,那么一般人眼中的明君就是爱民如子、勤政等等特质集中在一起,然而柴荣却经常会屠城,为什么这样的柴荣还会被人们认为是

  • 赵匡胤究竟是不是被赵光义害死的?烛影斧声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976年,赵匡胤叫上自己的弟弟赵光义一起在宫中饮酒,结果第二天早上赵匡胤突然驾崩,而赵光义宣称自己是皇位继承人,而且还拿出了众人听都没有听说过的“金匮之盟”。所以有人认为,赵匡胤其实是被赵光义害死,目的就是为了篡夺皇位,可惜

  • 董卓死后人人都高兴,为什么蔡邕要叹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的死,对于很多人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他们终于摆脱了噩梦一样的日子,自然是会很高兴的出来庆祝,而面对董卓的尸体,也是将他点燃、而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董卓已经死了这件事情带来的高兴当中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为他叹了口气,这个人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而也正是因为这一声叹息,将蔡邕送上了绝路。那为什么蔡邕要为董卓

  • 掌印太监比秉笔太监地位高,魏忠贤为何当秉笔太监不当掌印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其实按照常理来看的话,这个掌印太监是要比秉笔太监地位高了很多很多的,但是魏忠贤作为当时最大的宦官,他为什么不选择当掌印太监而是做了地位更小的秉笔太监呢?其实这个也还是挺有说法的,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魏忠贤是秉笔太监。当时的

  • 东吴二宫之争是如何发生的?孙权立嗣为何犹豫不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东吴在三国时期是仅次于曹魏的存在,甚至一度能和曹魏平分秋色。不过孙权晚年在立嗣问题上犹豫不决,导致朝局不稳,最后爆发二宫之争也让东吴一度走向衰落。孙权长子孙登意外早逝,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孙和跟孙霸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一时间朝堂被分成两派,以“人和”著称的东吴也开始出现裂

  • 骊姬为什么是妖姬?历史四大妖姬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骊姬是晋献公的妃子,奚齐的生母,传闻骊姬姿色艳美,很快便得到了晋献公的宠爱。此后骊姬利用自己的美色逐步获得晋献公的信任,开始插手朝政,想要挑拨申生、重耳、夷吾三兄弟之间的感情,好让自己的儿子得到太子之位,历史上将这件事称为骊姬之乱。所以后人也将骊姬称为妖姬,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历史上的骊姬,还有四大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