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钰如果狠心除掉朱祁镇,下场就不会那么惨,大明也将因此受益

朱祁钰如果狠心除掉朱祁镇,下场就不会那么惨,大明也将因此受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4/2/21 5:40:48

朱祁钰当年如果能够对朱祁镇狠心一点,不仅是他的下场不会凄惨,大明也会跟着受益。

如果说谁是大明第一昏君的话,那么一定非朱祁镇莫属。

而且他还不仅昏,还庸。

大明在经历了靖难之役,又经历了获得史学家高度评价的“仁宣之治”,国力其实已经即将达到鼎盛。

可是朱祁镇一出,这个还没出现的鼎盛就戛然而止。

这样的戛然而止在历史上几乎可以说绝无仅有,没有任何一个大一统朝代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拿大清来说,大清经历了顺治、康熙和雍正这三代人在军事、政治以及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之后,才在乾隆时期达到了鼎盛。

然而,大明呢?

大明在经历了朱棣时期军事上的扩展,以及仁宣时期的军事休整和政治经济的发展,按理来说到朱祁镇时期就该达到鼎盛。

然而就因为当时是朱祁镇这个昏庸之君当政,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人的积累瞬间灰飞烟灭。

朱祁镇不顾所有人的劝阻,只听王振一人的蛊惑,执意御驾亲征,从而让自己遭遇了土木堡之祸。

但是土木之祸可不仅是改变了朱祁镇一人的命运,因为他是皇帝,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可能改变大明的命运。

而他的被俘,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对于大明而言,朱祁镇的被俘和也先的气势汹汹,轻则步老赵家的后尘而遁避南方一隅,重则国祚消亡。

而在那样一个危急关头,是谁站出来救了大明?

一个是于谦,一个是朱祁钰,还有一个是孙太后。

其实于谦和朱祁钰在土木之变发生了之后,对于救大明一事,他们两个人的功劳应该说不相上下。

没有于谦,朱祁钰当不了皇帝。

没有朱祁钰,于谦也干不成后面的事。

至于孙太后,她功劳也不小。

至少没有她的支持,于谦想要拥立朱祁钰当皇帝可没那么容易。

不过,孙太后其实一开始并不想让朱祁钰当皇帝,毕竟朱祁镇才是她的亲生儿子,而且还有一个亲孙子

她一开始也只是让朱祁钰监国而已。

而朱祁钰和于谦君臣二人也是配合默契,于谦所做的很多决策都得到了朱祁钰的支持。

也正因为有了朱祁钰的支持,于谦才能在也先打过来的时候守住京城,才能阻止士大夫集团试图南迁的阴谋。

总之,大明就是因为有了朱祁钰和于谦的默契配合,才得以顺利度过了朱祁镇所带来的危机。

不仅度过了这次危机,大明还在朱祁钰和于谦的默契配合之下,一扫朱祁镇当政之时的颓气。

毕竟朱祁镇把大明弄得乌烟瘴气,还掐断了大明达到鼎盛的机会,又给大明带来了差一点消亡的危机。

倘若没有朱祁钰和于谦站出来,哪怕大明不亡,也会成为第二个老赵家。

朱祁镇但凡有一点朱祁钰的识人之明,但凡有朱祁钰一小半的才能,但凡能像朱祁钰一样听得进良言,他都不会遭遇土木之变。

只可惜,也先后来一见不能用朱祁镇来要挟大明,继续养着这个废物也没用,所以就放走了他。

这就不得不说朱祁镇这个人气运好了,被俘了之后没事,回到了京城之后也没事。

朱祁钰和于谦一起力挽狂澜,不可谓有大功于大明。

然而他身上却有一个致命的大缺点,那就是心还不够狠。

朱祁镇回到京城长达七年之久,而朱祁钰一则念及兄弟之情,二则自认为坐稳了皇位,所以放过了朱祁镇。

这七年时间,如果朱祁钰想让朱祁镇死的话,可以有无数种方法给朱祁镇制造一场意外,或者对外宣称是意外。

可是,他一直没有这么做。

谁知道最后却遭反噬!

如果朱祁钰心狠一点,早一点解决了朱祁镇的话,他后来的结局根本不会那么凄惨。

因为没有了朱祁镇,就不会有夺门之变。

朱祁镇复位了之后,不仅剥夺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恩将仇报地给了朱祁钰一个恶谥,还杀了于谦。

而复位之后的朱祁镇除了废除宫妃殉葬制度之外,根本就没敢什么正事。

不仅给王振招魂建祠堂,还再一次打断了朱祁钰和于谦二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明国力的恢复期。

只能说是朱祁钰的心软害了他自己,害了于谦,也害了大明。

倘若朱祁钰当年能够心狠一点除掉朱祁镇,大明绝对会完全不一样。

虽然朱祁钰最后还是得把皇位传给朱见深,可是让有于谦辅佐的朱见深当皇帝和让昏庸的朱祁镇复位却有本质不同。

朱祁镇复位之后,还得受石亨和曹吉祥等人摆布,还得虚耗国力去摆平他们,而且又无于谦那样的干臣辅佐,根本不可能让大明恢复国力,只会让大明再一次虚弱。

可是除掉了朱祁镇,而在朱祁钰病逝了之后让朱见深当皇帝的话,就等于跳过了朱祁镇复位当皇帝那八年。

这样一来,于谦能够继续辅佐朱见深,也就不用虚耗国力用于内斗,也就能继续施行他此前的政策。

而于谦一旦能够继续在朝堂上发挥作用的话,那对于大明而言绝对是一件幸事。

哪怕于谦也不能让大明走上巅峰之路,但是至少能够一改朱祁镇所带来的颓气而让大明的衰败减缓。

可惜,朱祁钰一时心软终于酿成了大祸。

更多文章

  • 金朝和宋朝是敌对,为什么金人却喜欢起汉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靖康之耻金人大肆入侵宋朝的资料,宋朝皇后受金人羞辱,宋朝金人是现在哪里人

    为什么金朝和宋朝敌对,金人却喜欢起汉名呢?上图_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一、金人与中原朝代的交往位于东北的肃慎,是金人的发源地。唐之前,由于距离遥远,肃慎与中原交往甚少,长期过着原始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唐时,肃慎南边的屏障高句丽亡国,肃慎引起了唐朝的注意。唐朝称肃慎为靺鞨。唐朝在黑水靺鞨地区设勃利州、建

  • 她被称为清代“李清照”,揭开女词人早早去世之谜,让人无比心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女词人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是怎么成为女词人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照片

    第二年,史震林便在绡山村开了一家耦耕书院,并时常与本地的一些学者文人,在书院中吟诗作对,进行交流。这天史震林踏青回来,他正在绡山村的土道上行走着,忽见路边一家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面貌姣好的女子来,手里端着一个簸箕从里面走出了,她将簸箕里的杂物倒到了门口的灰堆之上后,回头这才发现站在一旁,一个

  • 宋太宗干了一件事,为后代留下珍贵的法帖,还最终确立书圣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四大书圣是哪四个,宋太宗的后代,唐朝孙书圣是谁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事实上,宋太宗留给后人的印象并不好。他哥哥是大宋朝的开国皇帝,而他从他哥手中继的皇位,却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谜题。虽然他亲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却又毒死的伟大的词人,南唐后主李煜。可

  • 元朝是航海大国,他建造的三种船都不一般,但有一种却是歪剌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建造的三种船,元朝三大船都是哪三种,元朝民间航海

    一提到元朝,我们总会想到的是那个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团,可入主中原后,结果却应了“胡无百年运”的老话,仅仅维持了98年国祚。可是,您知道吗?元朝曾经是一个航海大国。有很多读者听到这句话,表示不信,元朝是航海大国,到底有什么顶尖的宝贝船只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

  • 朱元璋当和尚时,曾经为前途干一件事,可是结果却让人感到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当和尚经历,朱元璋当和尚前是干什么的,朱元璋当过和尚为什么还会那么狠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朱元璋是明王朝的开国帝王,其本人经历极为传奇,历来被史学界称之为“最成功的逆袭”。朱元璋少时家贫,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自己年龄太小,只能胜任放牛放羊的工作。此时已是元朝末年,随着王朝苛政的愈来

  • 建文帝是否铸造过“建文通宝”钱,专家说:这种钱应该都是赝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文通宝拍卖记录,建文通宝稀少版,建文通宝真品价格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小编要从清末的一件事儿说起。王懿荣这个名字,相信对收藏感兴趣的读者,都不会陌生,他是发现并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是有名的收藏家。王懿荣对收藏非常痴迷,什么书籍,字画,金石文物,印章,钱币,甚至

  • 这位气死金兀术的宋朝大将,死后葬在这里,墓内藏有三个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朱森墓,宋朝蒲田承相墓,揭阳南陇宋朝林绍坚墓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他就是牛皋(gāo),河南鲁县人,出生贫寒,以打柴为生,因力大无比又擅长射箭,后金军入侵,便组织村民抗金,取得了多次胜利,期间他击退完颜拔,活捉耶律马五,一时间也让金军闻风丧胆,最后还得到了宋

  • 万历皇帝墓中,藏有这样一种“犯禁”之物,考古专家竟不敢将其公之于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历皇帝陵墓考古现场,万历皇帝考古诡异事件,明国万历

    万历皇帝驾崩后,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大峪山下的定陵,定陵中藏有什么宝贝,陵墓的构造究竟是怎样的,明朝皇帝的葬制又如何,一件件,一桩桩的疑问,困扰着考古人员,而这些问题,想要找到正确答案,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挖开万历皇帝的定陵,接下来的一切疑问,就将迎刃而解。1956年5月17日,定陵开始挖掘,考古专家们

  • 张居正力保儿子考上状元,儿子却去放了一辈子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好家伙,跟当朝首辅、次辅家的三个孩子同场竞技,你觉得还有活路吗?所以,还没等开考呢,就有不少考生退出了。张四维可能还有点抹不开面子,跑去跟皇上说:“我家的狗儿子(不好意思,是犬子)也要考试,我看我就不当考官了,免得让人说闲话。”皇上问:“那张首辅避嫌了吗?”张四维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没有。”皇上说

  • 崖山海战南宋官兵为何选择投海自尽,而不退守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崖山之战将领,南宋的崖山海战在今天的哪里,南宋崖山海战详细介绍

    随即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后宫女眷和诸多大臣一同跳海,众多军民一并殉国,海上浮尸十余万具。宋朝就此覆灭,取而代之的则是暴虐的蒙元。崖山海战之时,主要决策者有两人,分别是陆秀夫和张世杰,危急时刻,为何他们不选择退守台湾或者海南,而选择投海自尽呢?上图_南宋版图(蒙古、金、西夏、南宋)宋朝的武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