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初剃发令有多严?孔子不是挡箭牌,戏子更不是

清初剃发令有多严?孔子不是挡箭牌,戏子更不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72 更新时间:2024/1/18 22:22:42

[var1]

剃发应该剃成什么样?

这个问题,大家觉得并不难,我们看过很多清宫戏,那些留着一个乌黑大辫子、前额剃光的男主角们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一些人爱慕的偶像。其实,如果真的回到清初的历史中,这些男主角们根本没有这么潇洒。

据清初《榕城纪闻》记载,清廷颁布的发式为“剃发,只留一顶如钱大,作辫,谓之金钱鼠尾。”所以当时的剃发并非我们所理解的仅仅提取前半头的头发,然而生于头发结辫,符合标准的剃发应当是剃去几乎所有头发,仅留头顶上一小块头发,面积不超过一枚铜钱大小,留下的这一小块头发结辫,辫子需要通过钱眼,就如同老鼠的尾巴一样细,所以被称作“金钱鼠尾”。

[var1]

在清初,金钱鼠尾是剃发的标准,来不得半点含糊,如果不满足条件,很有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顺治四年,此时清朝已入关四年,苏州浒墅关一个名叫丁泉的百姓的发型被发现不符规制,“周环仅剃少许,留顶甚大”,被发现后就被地方官捉拿上报,最终朝廷批复“着就彼处斩”,丁泉仅仅因为剃发不符合标准,而不是不剃发就被处斩了,甚至连地方官员、家长、邻居也因此受到牵连处罚。

什么样的人可以不剃发?

知道了标准之后,可能有人要问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剃发了?有没有例外?答案是没有。

孔子后裔、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仗着自己的特殊身份,希望能够得到特殊赦免,免于剃发。于是孔闻謤上疏:“念孔子为典礼之宗……惟臣祖当年自为物身者无非斟酌古制所载章甫之冠,所衣缝掖之服,遂为万世不易之程,子孙世世守之……应否蓄发,以复本等衣冠,统惟圣裁。”

[var1]

孔闻謤原本以为搬出了孔子这尊大神,应该能够免了自己的剃发之苦,没想到多尔衮软硬不吃,下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此番上疏请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孔闻謤原本打算免于剃发,结果受到一番斥责,差点丢了脑袋,还落了个“永不叙用”的下场。可见,连作为礼制典范的孔子后裔也免不了剃发,更遑论他人。

除了孔闻謤这种主动上疏要求免于剃发的人,还有一些人“自说自话”地为自己免去剃发。顺治十年,有两个唱戏的戏子被人发现没有剃发而被抓获,他们供认“系唱旦戏子,故此留发;在外戏子似此尚多”。他们是唱旦角的戏子,因为角色的需要留长发会比较方便,所以他们便没有遵从剃发令,而是留了长发。最终,此事上升到很高的层面,顺治皇帝为此下旨:“剃头之令,不遵者斩,颁行已久,并无戏子准予留发之例。”并限定未剃头的戏子十日之内剃发,否则立即处斩,由此可见,戏子也不是挡箭牌。

漏网之鱼如处置?

尽管剃发令执行严厉,并涉及广泛,但是中国之大,人数之多,难免有漏网之鱼,那么这些漏网之鱼又作如何处理呢?

顺治二年十一月,有人多尔衮报告丰润县生员苏之子张东海没有剃发,多尔衮立即派人将张东海斩首,其父也被牵连,杖责五十,还被革去功名,同事乡里邻居也受牵连,遭到杖责。

[var1]

还有一些乡野之人,他们并不知道剃发令的严酷性,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剃头,自己以为并无大碍,最终却也不免被发现而被处斩。顺治五年,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黄州府广济县县民胡俊甫因为居住在乡下,又因为一度卧病在床,所以耽误了剃发,但是他却不以为意。后来,黄州知府牛铨下乡堪田,胡俊甫竟然跑到知府老爷面前诉苦说深受灾荒之苦。结果牛铨一眼就发现了这个没有剃头的违法之人。牛铨心花怒放,因为发现这样的人可以在上级面前邀功,所以胡俊甫被押送到湖广总督处,最终被“立正典刑”,乡里保正、邻居等人也都被鞭打一百。

看了上面几个问题,大家应该都比较清楚清初的剃发令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了,这是一个适用性十分广泛的政令,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逃避剃发,孔子的后裔不行,戏子更不行。

参考献:《榕城纪闻》、顾诚《南明史》、《清世祖实录》

更多文章

  • 一农民挖出两千年前长平之战的遗址,揭秘白起活埋赵军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白起长平战争演示资料,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实情况,白起坑杀20万赵军真相

    [var1]随后他们报告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队迅速赶到高平现场,经过询问和考察,尸骨均为男性,根据出土的武器和尸骨的位置!专家确认这里就是长平之战的古战场!经过上级同意,考古队就开始挖掘,经过一个多月,“一号坑”上层尸骨大部分都已清理出来,挖掘出头盖骨60多个。所以考古队推测此坑所埋赵军官兵尸体

  • 魏国天子灭蜀前曾下诏:大批姜维一无是处,诏书中不见钟会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维死后谁统领大军,钟会姜维死后祸乱成都,邓艾钟会姜维谁更厉害

    [var1] 曹奂下诏指出,蜀,一个小弱国,面积小且人口少。在这个情况下,姜维还虐待百姓,发动群众侵扰中原。去年战败之后,他还在沓中耕种并强拉硬拽羌人,使他们妻离子散、流离失所。姜维滥用劳役,百姓苦不堪言。 曹奂表示,现在蜀国所依赖的,只有姜维一人而已。这是因为他远离蜀国的老巢,在边境附近捣乱非常便

  • 马谡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平地筑城能挡住魏国骑兵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马谡败给哪位魏国大将,孝感话诸葛亮骂马谡,新三国马谡失街亭全过程视频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何马谡占据地理优势,领兵从山上往下冲,都打不过魏兵?[var1] 街亭的地形 从诸葛亮和马谡的对话中,我们能看到,街亭这个地方,太过于偏僻,所以其实是没有大的城池的,防御工事都是需要自己现做的。 原文:孔明曰:“街亭虽然小可之地,干系有泰山之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

  • 长平之战又有新发现,山西一村民挖出骸骨,原来我们都误会白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白起长平战争演示资料,长平之战遗址尸骨,长平之战40万尸骨考古

    [var1] 公元前262年,山西省高平市上演了一出惨绝人寰的大战,这场战役便是历史中赫赫有名的长平之战。交战双方秦赵两国共出动约90万有生力量,战争持续三年时间,秦国大将白起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彻底歼灭赵国剩余士兵。长平之战是不少文学专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想必喜欢历史的朋友也能从网上找寻到许多长平之

  • 韩信用兵如神,背水一战中一举拿下赵国,被誉为“封神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韩信背水一战深度解析,韩信大战赵国完整视频,背水一战韩信完整版

    [var1] 韩信先摘了一个软柿子。没过多久,他就把戴国抓获,并活捉了代国项国霞。在这个时代,王辰瑜在赵国协助王昭。至于戴王为什么在赵国,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时,刘邦和项羽加紧了搏斗。兴阳地区十分紧张,于是他调回原来交给韩信的精锐部队,并请韩信、张二来率领剩下的部队,然后

  • 面对大国政治联姻,为何郑昭公能硬气拒绝,晋文公却忍辱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文公评价郑昭公,郑昭公为什么拒绝晋文公,郑昭公真实身份

    [var1] 郑昭公姬忽,是春秋时期郑国第四位第四任及第六任君主,郑庄公长子,郑厉公姬突和郑君子亹的哥哥。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去世,郑国权臣祭仲按照郑庄公的遗愿,扶持太子姬忽上位,此即郑昭公。 公子姬突的母亲是宋国人,宋国自然是希望公子突能成为郑国的国君,故而宋庄公听说祭仲拥立太子忽为郑国国君,

  • 雍城是什么城?《大秦赋》中嬴政在这举行冠礼,秦国宗庙也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时的雍城在哪,雍城纪录片,宁夏吴忠雍城

    [var1] 在《大秦赋》中,嬴政的冠礼是在雍城举行的,秦国的宗庙也在雍城,掌管秦国宗庙和宗室的关内侯也在雍城,足见雍城具有特殊的地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雍城曾经是秦国的首都,而且时间还比较长,否则宗庙不会设在雍城。 实际上,雍城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前后共294年,

  • 长沙古井中发现吴国竹简,专家连夜赶来,揭开关羽之死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竹简发现关羽死因,关羽之死解密全集,关羽是魏国人还是吴国人

    不过没等刘备高兴多久,东边的催命鬼孙权就派出使者诸葛瑾前来讨要荆州。虽然当年荆州在法理上和东吴毫无关系(刘表——刘琮——刘琦——刘备自表未被承认),但孙权仍然认为以自己为主力打赢了赤壁之战,那荆州就是我的!诸葛瑾到达成都后便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刘备方面自然是不肯把战略要地荆州拱手相让的。于是刘备便表示

  • 长平战败是纸上谈兵的错?其实不然,这口锅不应该赵括全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能打赢长平战役吗,长平赵括尽力了,长平不该让赵括背锅

    [var1] 一、被防守掏空,赵国急于结束战争 人们总是认为赵王更换将领是受了秦国留言的影响,在此之中,我们并不能说留言没有起到作用,但是赵国换将更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留言,而是因为赵国自身的发展实力因素。 我们都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变法,经历了这场变法的赵国在军事实力上有了长足的

  • 长平之战秦军围困赵军的重要武器,秦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赵军,秦弩图片,白起围困四十万赵军

    [var1] 两千的秦骑兵跟现在骑兵不同,因为那时古人还没有发明马蹬,在没有马蹬的战马上,骑士无依无凭的身体很难保持平衡的。所以,当时长平战场上直冲赵军大本营的五千骑兵不是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枪冲向赵军的。也就是说,秦军骑兵部队在用秦弩在马背上作战。 [var1] 这是一支让人敌人胆战心惊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