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城是什么城?《大秦赋》中嬴政在这举行冠礼,秦国宗庙也在这里

雍城是什么城?《大秦赋》中嬴政在这举行冠礼,秦国宗庙也在这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9 更新时间:2023/12/19 8:38:25

[var1]

在《大秦赋》中,嬴政的冠礼是在雍城举行的,秦国的宗庙也在雍城,掌管秦国宗庙和宗室的关内侯也在雍城,足见雍城具有特殊的地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雍城曾经是秦国的首都,而且时间还比较长,否则宗庙不会设在雍城。 实际上,雍城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前后共294年,一直是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化中心,也是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经过19位国君的苦心经营,秦国也从弱小的部族强大的诸侯国发展。

[var1]

从地图上看,雍城靠近西周故地,这里并不属于秦的土地,而秦当时还不是一个诸侯国,却一直在东进,直到周平将周的首都从镐京迁到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而秦献公因为护送周平王有功,被封为诸侯,赐岐西之地,岐西遂为秦国的活动中心,因为秦国一直要往东发展,接近中原大国,而秦国赶走犬戎以后,雍城就为秦国所有,秦武公(公元前697—前687年)时已开始修大郑宫,且在都平阳时期,雍岭上已建了秦君之离宫,也是雍城建都的开始。 对雍城,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挖掘,秦雍城遗址是我国十大考古之一,根据目前勘探挖掘的数据可知,雍城城址略似正方形,城四周有城墙,其中西城垣保存较好,东墙和北墙保存较差。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秦国以水御敌200年后才首筑城墙,相对于雍城首都的时间,雍城的城墙要年轻的多。

[var1]

雍城内的道路格局呈棋盘状,有八条干道,东西、南北各四条,纵横交错。如果加上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些道路也不能完全像棋盘,因为城内有河流还有一些布局等等,也道路也不是横平竖直,因此这个棋盘状也只是看起来更像。 雍城内有三大宫殿区:姚家岗宫殿建筑区、马家庄宗庙建筑区和铁沟、高王寺宫殿建筑区。城外还发现了多处手工业作坊遗址,雍城作为首都,各种产业也非常的齐备,在雍城近郊和相距10多公里的远郊,离宫别馆星罗分布。 而这里之所以能够被选为秦国首都,其军事防御的条件也很好,城外除了北边和西北均有高山围绕,东南以纸坊河、雍水等自然河流为天然屏障外,又于西垣外开掘人工城壕作为防御设施,这都是借用自然条件防御的巧妙安排,而且雍城并没有筑小城,是典型的单垣式城郭的特点,环城只有一道城墙,没有内城,宫殿外的高墙有防护的作用,这是跟其他诸侯国不同的地方,也体现了秦人个性的筑城历年。 从发掘和文献记载来看,秦国的雍城已经是一座成熟的综合性都城,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地位极为重要,《史记秦本纪》中记述德公居雍后,接着说:“后子孙饮马于河”,《史记正义》也记载:“卜居雍之后,国益广大,后代子孙得东饮马于龙门之河。”也就是说秦国迁都雍城的目标就是东进,从而逐鹿中原,与中原大国一争高下,这是秦被封为诸侯国以后一件重大意义的事件,证明秦国有能力与中原大国掰掰手腕了,秦国统一的基础也从这里奠定。

[var1]

雍城作为秦国统一前的都城,在秦国崛起的历史道路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未营造咸阳之前,秦国任一座都城都无法与雍城相提并论,即使现在雍城已经湮没在离殇的长河中,但是它对秦文化的孕育和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雍城其实是赳赳老秦的一个文化符号,也是秦人东进统一的一个见证。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长沙古井中发现吴国竹简,专家连夜赶来,揭开关羽之死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竹简发现关羽死因,关羽之死解密全集,关羽是魏国人还是吴国人

    不过没等刘备高兴多久,东边的催命鬼孙权就派出使者诸葛瑾前来讨要荆州。虽然当年荆州在法理上和东吴毫无关系(刘表——刘琮——刘琦——刘备自表未被承认),但孙权仍然认为以自己为主力打赢了赤壁之战,那荆州就是我的!诸葛瑾到达成都后便表达了自己的来意,刘备方面自然是不肯把战略要地荆州拱手相让的。于是刘备便表示

  • 长平战败是纸上谈兵的错?其实不然,这口锅不应该赵括全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括能打赢长平战役吗,长平赵括尽力了,长平不该让赵括背锅

    [var1] 一、被防守掏空,赵国急于结束战争 人们总是认为赵王更换将领是受了秦国留言的影响,在此之中,我们并不能说留言没有起到作用,但是赵国换将更多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留言,而是因为赵国自身的发展实力因素。 我们都知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法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变法,经历了这场变法的赵国在军事实力上有了长足的

  • 长平之战秦军围困赵军的重要武器,秦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长平赵军,秦弩图片,白起围困四十万赵军

    [var1] 两千的秦骑兵跟现在骑兵不同,因为那时古人还没有发明马蹬,在没有马蹬的战马上,骑士无依无凭的身体很难保持平衡的。所以,当时长平战场上直冲赵军大本营的五千骑兵不是像后来的骑兵一样,挥刀枪冲向赵军的。也就是说,秦军骑兵部队在用秦弩在马背上作战。 [var1] 这是一支让人敌人胆战心惊的部队,

  • 长平之战白起为什么杀40万人?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长平之战白起真实杀了多少人,长平之战白起为何坑杀40万战俘,长平之战白起有多厉害

    [var1] 有文献说当时3000为万,坑杀40万实际12万。即便这样,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古代杀降的事情不是没有,但是像白起这样大规模杀降的事情,还真没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需要这样做呢?原因真的让人瞠目结舌。 [var1] 首先要明确一点,这40万人,要么杀,要么放。收编肯定不可能,毕竟

  • 长平之战后,面对被打残的赵国,杀神白起为何宁死也不愿再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长平战争演示资料,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白起赴长平

    [var1] 既然长平之战的胜利彻底使得统一天下的天平倾斜向了秦国,那么为何武安君白起自长平之战之后并没有再大举进攻赵国呢?要知道长平一战,赵国的所有青壮年都被杀戮殆尽,秦军理应乘胜追击,灭掉赵国的,可是白起却在关键时刻反对了秦国对赵国都城邯郸的进攻,这是为何?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赵国举国之力抗

  • 长平之战后白起让胜利冲昏脑子执意灭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白起长平战争演示资料,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白起赴长平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里记载这事,以苏代贿赂范睢劝说灭赵后白起的功劳就大过自己,范睢劝说秦昭王只要求韩赵割地求和罢兵,白起知道范睢从中作梗阻止了他的灭赵计划后就结下了仇怨。从此事看来,白起灭赵果真可行吗?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 [var1]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赵

  • 长平之战45万赵军全军覆没,赵括有责任,胡服骑射模式也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长平之战赵括兵败原因,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赵括与赵军

    [var1] 咱们先来看一下长平之战的前后始末。 赵国与秦国的纠葛由来已久,公元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赵奢击败。 阏与之战是前所未有的胜利,在此之前,无论哪一国都没单挑打赢过秦国,秦军不得不正视“胡服骑射”战略武装起来的赵军强劲战力。赵奢本人,也因此战功跻身名将行列,

  • 儒家不甘为统治者工具的反抗:春秋学派的“存三统”学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时期儒家的地位,春秋儒家和宋明儒家,春秋晚期儒家

    [var1]始终奉行仁德爱民之道的儒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苦苦思考,终于想出了一套解决之法——“存三统”,他们希望通过这套方法,实现朝代的和平过渡,而不再通过战争的方式。“存三统”思想诞生于西汉,由儒家春秋学派提出,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曾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它是因何应运而生的呢?[var1]一、推翻到被

  • 藩王制度的弊端朱元璋难道看不出来?范蠡一语道破野心家朱棣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晚年如何制约藩王,朱元璋封藩王的恶果,朱元璋为啥要大封藩王

    这位赤脚贱民出身的皇帝,放过牛、当过和尚、做过乞丐、参加过红巾军的造反运动,其彪悍的人生成长轨迹宛如一部励志大片,冠绝于历代帝王的漫长称帝心路。而朱元璋尚未发迹前,在苛政猛如虎的元朝末年,其曾祖父至父辈作为破产的流民四处乞讨过活,朱元璋的童年就是在这样颠沛流离遭人白眼中艰难度日。比至1343年,濠州

  • 重耳:被亲爹追杀,逃亡19年,饿到讨饭,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重耳的逃亡过程,重耳逃亡的真实例子,重耳逃亡历史背景

    [var1]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出来后,大家都在热议“齐桓公”,与其并称“齐桓晋文”的是晋文公,晋文公重耳的道路与齐桓公小白的人生轨迹很相似,都是非嫡长子因内乱流亡国外后回国做上国君,并且任人唯贤、心胸豁达、重振朝纲、励精图治,当上了中原霸主。 而且,晋文公的流亡之路更加坎坷艰辛,在流亡的过程中,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