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老百姓一年能挣多少钱?来看看明代的那些“工资表”

明代老百姓一年能挣多少钱?来看看明代的那些“工资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075 更新时间:2024/2/6 8:42:46

老百姓的钱袋子够不够鼓,直接决定着民心的安定背。那么,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明代,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到底怎么样呢?

当我们在历史书上读到有关明代的评价时,“商品经济”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

在当今的历史叙事中,对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都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明代物质基础和社会生产能力极大丰富的重要表现。

然而,评价一个朝代是否兴旺发达,国力的强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简而言之,就是要看看在当时占人口最大比例的“士农工商”阶层的钱袋子到底鼓不鼓。

那么,在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朝代中,明代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又是怎样的呢?

一、明代知识分子的收入情况

在明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家”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读书做官,几乎成为了普通人家子弟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

然而,如果说当今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话,明代的科举考试就基本相当于走钢丝。若想要闯过层层关口、成为朝廷命官,才学、运气、甚至于身材长相、语言表达都得是上上之选才行。

正是由于科举难度极高,在明代社会中,屡试不第的知识分子阶层人数也迅速膨胀起来。这些知识分子,从小饱读诗书五经,实际生产技能相对便有限得很,因此,利用所学知识来获取收入几乎成为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虽然同为知识分子,但依照水平高低,待遇自然也有所不同。在明代,取得秀才功名的知识分子虽然没有做官的资格,但却能从政府领取一份收入,称为“廪粮”,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补贴,称为“膏火”。这些收入依各地经济水平不同有所浮动,最高的地区一年收入折算下来可达18两白银,而一般地区也普遍在12两白银左右。

除此之外,这些具有功名的知识分子往往还有一份“经师”的收入。所谓“经师”,基本相当于现在的高级教师,所面对的都是立志于科举的学生,因此相应的收入也较高。根据明代笔记等史料记载,当时“经师”的收入大约在每年30至50两白银左右,个别收入高的甚至能达到百两以上。

与这些秀才们相比,没有取得功名的知识分子待遇就相当可怜了。这些人不仅没有官府的补贴,在社会上也往往只能担任“蒙师”,只能教授幼童读书识字而已。在明代的《陈确集》、《魏叔子文集外篇》中都曾提到,这些蒙师忙碌一年,所得“不过数金”而已,离温饱的水平还相差颇远。

因此,明代的知识分子们在教学之,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寻找挣外快的机会,特别在乡村、县城等基层地区,知识分子往往通过代写书信、状纸、招牌,或是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帮人调停纠纷、担保事务等方式赚取额外的收入。

由此可见,“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我欺。

二、农民的收入情况

在明代,农民大体可分为自耕农和佃户以及雇工等三类,其收入水平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

以明代江南地区为例,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明代江南地区自耕农所拥有的田地面积基本上在数亩到十余亩之间,最多的也不过在40亩左右。按照《熟县志》、《嘉兴府志》等地方史料所载,江南地区每亩地稻米产量依据土地成色的差异,大约在1石到5石之间浮动,按照中间值折算,一个拥有5亩地的自耕农,每年的粮食收入大约在12至15石左右,按照明代官府规定的平价米每石米8钱银子的标准计算,这位自耕农大体能够维持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饱生活。

与自耕农相比,佃户和雇工的生活水平就要低的多了。在明代,佃户租种田主的土地,所要缴纳的田租基本在50%左右,若是赶上歉收的年景,佃户还往往要向田主借贷,这就使得佃户的收入基本在自耕农的一半以下,难以维持家庭的正常开支。

明代雇工,分为固定性的“长工”和临时性的“忙工”两种,这些人与佃户的区别主要在于,雇工单纯为田主提供劳动力来换取收入,在如耕种田地、种植何种作物等方面没有自主权。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雇工收入基本分为工银、饮食米、盘缠银、农具银、柴酒银等部分,这些收入折算到每一天大约在30文钱左右,基本也只能糊口而已。

因此,在明代的农民家庭中,单纯依靠男性耕种来获取收入已经很难维持生活开支,家庭妇女们开始在家庭经济收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时,家庭妇女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纺织业。在明代,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纺织业都极为兴盛,妇女从事纺织所得,有时甚至能够超过男性耕种的收入,而如果妇女纺织水平较高,其收入则更加可观:

因此,在明朝,“妇女能顶半边天”已经成为农民家庭中的事实了。

三、商人与手工业者的收入情况

在我们以往的印象中,明代商人往往以“腰缠万”的形象出现,但实际上,明代商人的收入水平两级分化的情况相当严重。

当时,从事小本经营,甚至走街串巷销售商品的小商人收入情况并不比一般的农民家庭来得优厚。在明代宣德年间,这些小商人终日勤劳经营,获利“厚者十之二、三,薄者不过十分之一”(《典故纪闻》),若一不小心,赔光本钱的情况也是经常出现的。

自然,有赔钱的就有挣钱的。在明代,晋商、徽商等商人群体已然相当发达,他们资本雄厚,所从事的也基本上以盐业、茶业、加工制造业等为主,他们可称是在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大潮中获利最为丰厚的一群人。

明代手工业者分为“官匠”、“民匠”两类。“官匠”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朝廷和官府,依照所从事的行业和服务对象的不同,收入差距也相当大。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工部厂库须知》中记载,当时在宗人府从事“裱褙玉牒”的工匠,每月工食银为1.5两,全年收入在18两左右,与自耕农的收入水平类似;而在南明弘光朝银作局中工作的匠人,收入竟能达到“日给工食银一钱二分”,折算全年收入在40两以上。

为皇家服务的工匠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官匠和民匠的收入还是相当微薄的,例如在苏州织造局工作的官匠,收入水平仅仅是“每月食粮四斗米”,而从事纺织业的民匠,雇主在支付微薄工资之外,其他的补贴收入每年仅一钱白银而已,可见其收入之低。

综上所述,纵使明代商品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也仅仅能够糊口而已,一旦发生天灾人祸,老百姓的生存需要就难以得到满足,这也是明代末年流民四起,以至于王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陈确集》《魏叔子文集外篇》《常熟县志》《嘉兴府志》《肇城志.东昌府》《南直隶.松江府》《锡金识小录》《典故纪闻》《工部厂库须知》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的背后,道光皇帝的“无知”,让人捶胸顿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图注:道光皇帝 但道光到时的认知,可能真的不能让他做出这样的判断。大规模使用火器这点,当时的清朝军队其实也是做到的。根据文史学者吕小鲜的研究,他认为道光时期,中国军队的冷热兵器的比例,已经到达了5:5。火枪作战在中国也是常态,在没有正式较量的情况下,真的很难体现出差距。 与此同时历史上,女真族搭配

  • 鸦片战争最让人想不到的真相 只吃四个菜的道光输给了吃天鹅的女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道光与鸦片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历史名人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在中国传统文人看来,君主的食谱和餐具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产生了纣王象牙筷子、唐明皇荔枝等著名段子,到了近代还有人拿明治天皇一天吃两顿饭说事,仿佛君主们只要天天学习勾践就能战无不胜一样。但在鸦片战争中,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那就是常年只吃四个菜的道光皇帝输给了吃天鹅的烧钱女王——维多利亚。 道光皇帝是

  • 鸦片战争惨败,皆因大清使用的武器与英军相差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1840年大清武器装备,大清的武器有多厉害,3分钟了解鸦片战争

    图/清军的弓箭手与鸟枪兵 01 大清火器盛况 众多周知的是,在明清鼎革之际的大战中,明朝军队在初期凭借葡萄牙系火器(鸟铳、红夷大炮等)的优势对八旗造成了巨大威胁。皇太极即位之后,即利用当时的汉人降兵与工匠大肆研发火器,并在得到孔有德等人的投奔后迅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火器部队(乌真超哈营)。 在清朝入

  • 鸦片战争小插曲:道光得知维多利亚女王芳龄23,竟想纳她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小故事,鸦片战争道光悲痛大哭,鸦片战争时期小故事

    自古以来,国人将“以和为贵”的精神深深扎根于心,作为一个屹立几千年都不曾倒下的古国,我国处处展现着独一无二的大国风范,因而各朝和亲事件几乎都始于外族或外国的请求。疆域辽阔且实力强劲的古代中国在和亲一事中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这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社会中屡见不鲜。 乾隆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嘉

  • 鸦片战争中,清朝投降的原因是什么?看英军的这个做法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鸦片战争是在清朝发生的吗,鸦片战争给清朝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因为意识到了鸦片对于清朝的巨大危害性,在林则徐等一批大臣的坚决主张之下,清朝开始的大范围的禁烟活动,而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英国在华的烟土贸易受到了重大的打击,而英国表示为了维护自己在东方的利益,直接从海上派遣远征军对清朝开战。 其实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英国的这个做法完全是没有

  • 鳌拜被除有一个重要原因,康熙:太自信,小瞧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鳌拜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康熙是如何除掉鳌拜的,康熙怎么除掉鳌拜的

    这些整天跟在皇帝身边的侍卫。对于鳌拜的惧怕,甚至大过了对皇上权威的惧怕,也有侍卫对鳌拜崇拜得无以复加,甚至还有人追捧鳌拜为圣人,显然怕鳌拜和奉承鳌拜的两类人,明显都不是无权的,康熙能够依靠的了,他只能另起炉灶,训练出一支值得信任,专为自己效忠的禁卫军,当然这里少不了孝庄太后的推波助澜,他们共同密谋

  • 鳌拜被擒获后,在天牢中病逝,康熙皇帝如何对待鳌拜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鳌拜师兄救鳌拜出狱,鳌拜被康熙拿下的下场,鳌拜被康熙处死的原因

    各朝各代都有权臣,比如汉宣帝时期的霍光,权倾朝野,可以废立皇帝;比如唐朝末年的太监,肆意杀害皇室子孙,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清朝时期,同样也有权臣,顺治皇帝登基时,就有摄政王多尔衮把持朝政。 顺治皇帝去世后,八岁的康熙皇帝登基,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了争夺权势,互相倾轧,

  • 鳌拜被擒后结局如何?康熙没有杀他,但也没想象中宽宏大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鳌拜怎么被康熙擒杀,康熙几岁杀鳌拜,鳌拜为什么不取代康熙

    ▲鳌拜画像 但康熙帝不是汉献帝之流,直接擒了鳌拜。 康亲王杰书等上书,列了鳌拜三十条大罪,如果按照当时的律法来看,鳌拜不但本人是死罪,甚至还要诛族。 不过,当康熙看到鳌拜为救他祖父皇太极,而留下一身的伤疤,又念及鳌拜屡立战功,且无篡弑的迹象,对鳌拜进行了宽大处理,赦免了他的死罪,将其禁锢。 //i

  • 鳌拜被囚禁的时间并不长,为何会离世?家族受清算的程度严重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鳌拜视频,康熙秘史鳌拜,索尼出山压制鳌拜

    至少相对来说,初时的鳌拜在军中并不受重视,一是从征皮岛,二是并没有人安排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占领全岛的关键是西北角的突击,为了让阿济格能用上自己,鳌拜甚至下了军令状。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远的不提,就以阿济格和多铎为例,入关后基本上是跟在汉将后面拾便宜柴禾,那军功多得不要不要的,反观鳌拜,甘当突击小

  • 鳌拜是怎么把自己弄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鳌拜怎么被除掉的,康熙秘史鳌拜,史上最强李元霸vs鳌拜

    在电视剧中,经常会把鳌拜演艺成一位无脑猛 男。但其实,他非但不是无脑,可以说是有勇有谋。为什么这么说呢?还得从他的赫赫战功说起。1637年,皇太极命孔有德、尚可喜等人攻克皮岛,可惜没有成功,再又命阿济格攻岛,而此时,鳌拜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不得此岛,勿复见王。”。鳌拜奋勇杀敌,不负众望,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