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皇帝因为猜忌心重,错过了很多翻身的机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这个皇帝因为猜忌心重,错过了很多翻身的机会,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2/6 8:42:34

古代的皇帝是整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也是国家最尊贵的象征,封建王朝登上帝位的人一般都称自己是孤家寡人,因为人人都对自己尊敬,却没人敢说真话给自己听。但是你作为一个皇帝虽然富有四海,可是一个人管是管不过来的肯定也需要派人去帮自己打理,除此之外自己也要认真关心国家的大小事务。如果像明朝末年一样,派了个昏官,或者自己不勤政再加上全国各地都有天灾人祸什么的,国家估计就要出大乱子。皇帝是个苦差事,即使享受了富贵荣华但是坐了这个位置就得操一辈子的心。当皇帝不仅要会识人还要会用人,疑心病可以有但是不能太强,不然就会落得和崇祯帝一样的结局。

明朝是由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建立的汉人政权,虽然最后也亡在了农民军手里,但在明朝中国的文化经济十分繁荣,所以能人也是辈出。只是国家再富强也经不起昏庸皇帝和贪官污吏的折腾,这不等到崇祯皇帝接手的时候祖先们留给他的等于就是一个烂摊子了。各地的农民纷纷起义造反,关外的满族人蠢蠢欲动,里里外外都得用兵。虽然形势险恶,但是老天还是留有一线生机。不同于其他王朝覆灭时无良将可用,明朝的优秀将领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照这么说,只要崇祯帝继续他的励精图治,大明王朝再多延续一大段时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只可惜这个皇帝疑心病太重。

首先要说的是明末的著名将领袁崇焕,袁崇焕是后金皇太极的死敌,这个人对崇祯是忠心耿耿而且军事作战能力特别强。明朝依靠着他建立了牢不可摧的军事防线,一次次的阻挡了后金的进攻。后金的创建者努尔哈赤因为无法突破袁崇焕的防线而对他咬牙切齿,后来更因为在与他作战中不小心负伤只好暂时中断入侵中原的计划。所以也难怪皇太极对袁崇焕恨得牙痒痒,毕竟这人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的杀父仇人了。把袁崇焕同样视为死敌的皇太极通过间谍的情报知道从未见过面的明朝皇帝疑心病特别重,愣是做了一个反间计离间这个大臣和他效忠的主子。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疑心病超重的崇祯皇帝果然中了招,他亲自下令把这个刚刚解除京城安全危机同时也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将军凌迟处死。袁崇焕的死伤了一批武将的心,但因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很多武将对明王朝的统治者还是抱有希望,再加上后金在当时的汉人眼里是异族,投降异族是个被人视为不齿的事。所以,伤心归伤心,皇帝下令也还是尽心照办。

像是另一位著名的名将孙传庭,他被崇祯皇帝用来镇压内地农民起义军的叛乱。但在作战过程中和崇祯帝非常信任的一个将领因为意见不合产生了矛盾所以和这个将军结了梁子,孙传庭好几次气不过想上奏皇帝直接说明自己的作战意图却偏偏被这个将军阻拦。于是没办法无奈之下的孙传庭打算直接装病撂挑子不干了,由于是装病所以很快就被自己的对头发现是假病。这个事被人告诉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发现身为臣下却敢欺瞒自己,一气之下干脆把他的官给罢了让他在监狱里待着。

孙传庭被皇帝一关就是3年,外面的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了孙传庭,朝廷在镇压农民军的过程里吃了不少败仗,眼看着自己江山就要不稳,无奈之下崇祯皇帝又把孙传庭放了出来让他去和李自成打。孙传庭出来后也确实是为自己挣了一口气,刚开始打了几场胜仗,但是后续由于传染病的流行,军中粮草和药物都不够的原因,最后落得了一个在陕西战死的结果。如果说崇祯皇帝在3年前没有关押孙传庭的话,可能李自成的起义军就不会越做越大最后弄得一个不可收拾的局面。关于这位良将的阵亡,明史上说了一句话体现了这位将军的重要性,那就是:孙传庭死了,明朝离灭亡也不远了。由此也可以看出,随着良将战死的战死,赐死的赐死,最后崇祯皇帝手里也没有什么良将可用了。当然这2个人只是崇祯皇帝手里许多人才中能用的一部分,只是这些人的去世加速了整个明王朝的灭亡。

所以小编还是那句话,但凡崇祯皇帝猜忌心没有那么重的话,或许明王朝还是有翻身的可能的,也或许就没后面的清朝什么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老百姓一年能挣多少钱?来看看明代的那些“工资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代工资表,明代老百姓一年需要花多少钱,明代正常百姓收入

    老百姓的钱袋子够不够鼓,直接决定着民心的安定和向背。那么,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明代,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到底怎么样呢?正文:当我们在历史书上读到有关明代的评价时,“商品经济”无疑是其中的关键词之一。在当今的历史叙事中,对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基本都做出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明代物质基础和社会生产能力极大丰富的重

  • 鸦片战争的背后,道光皇帝的“无知”,让人捶胸顿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图注:道光皇帝 但道光到时的认知,可能真的不能让他做出这样的判断。大规模使用火器这点,当时的清朝军队其实也是做到的。根据文史学者吕小鲜的研究,他认为道光时期,中国军队的冷热兵器的比例,已经到达了5:5。火枪作战在中国也是常态,在没有正式较量的情况下,真的很难体现出差距。 与此同时历史上,女真族搭配

  • 鸦片战争最让人想不到的真相 只吃四个菜的道光输给了吃天鹅的女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道光与鸦片的战争,鸦片战争的历史故事,历史名人对鸦片战争的评价

    在中国传统文人看来,君主的食谱和餐具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产生了纣王象牙筷子、唐明皇荔枝等著名段子,到了近代还有人拿明治天皇一天吃两顿饭说事,仿佛君主们只要天天学习勾践就能战无不胜一样。但在鸦片战争中,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那就是常年只吃四个菜的道光皇帝输给了吃天鹅的烧钱女王——维多利亚。 道光皇帝是

  • 鸦片战争惨败,皆因大清使用的武器与英军相差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1840年大清武器装备,大清的武器有多厉害,3分钟了解鸦片战争

    图/清军的弓箭手与鸟枪兵 01 大清火器盛况 众多周知的是,在明清鼎革之际的大战中,明朝军队在初期凭借葡萄牙系火器(鸟铳、红夷大炮等)的优势对八旗造成了巨大威胁。皇太极即位之后,即利用当时的汉人降兵与工匠大肆研发火器,并在得到孔有德等人的投奔后迅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火器部队(乌真超哈营)。 在清朝入

  • 鸦片战争小插曲:道光得知维多利亚女王芳龄23,竟想纳她为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小故事,鸦片战争道光悲痛大哭,鸦片战争时期小故事

    自古以来,国人将“以和为贵”的精神深深扎根于心,作为一个屹立几千年都不曾倒下的古国,我国处处展现着独一无二的大国风范,因而各朝和亲事件几乎都始于外族或外国的请求。疆域辽阔且实力强劲的古代中国在和亲一事中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这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社会中屡见不鲜。 乾隆皇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嘉

  • 鸦片战争中,清朝投降的原因是什么?看英军的这个做法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揭秘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鸦片战争是在清朝发生的吗,鸦片战争给清朝所带来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因为意识到了鸦片对于清朝的巨大危害性,在林则徐等一批大臣的坚决主张之下,清朝开始的大范围的禁烟活动,而这种行为直接导致了英国在华的烟土贸易受到了重大的打击,而英国表示为了维护自己在东方的利益,直接从海上派遣远征军对清朝开战。 其实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当时的英国的这个做法完全是没有

  • 鳌拜被除有一个重要原因,康熙:太自信,小瞧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鳌拜为何宁死也不推翻康熙,康熙是如何除掉鳌拜的,康熙怎么除掉鳌拜的

    这些整天跟在皇帝身边的侍卫。对于鳌拜的惧怕,甚至大过了对皇上权威的惧怕,也有侍卫对鳌拜崇拜得无以复加,甚至还有人追捧鳌拜为圣人,显然怕鳌拜和奉承鳌拜的两类人,明显都不是无权的,康熙能够依靠的了,他只能另起炉灶,训练出一支值得信任,专为自己效忠的禁卫军,当然这里少不了孝庄太后的推波助澜,他们共同密谋

  • 鳌拜被擒获后,在天牢中病逝,康熙皇帝如何对待鳌拜的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鳌拜师兄救鳌拜出狱,鳌拜被康熙拿下的下场,鳌拜被康熙处死的原因

    各朝各代都有权臣,比如汉宣帝时期的霍光,权倾朝野,可以废立皇帝;比如唐朝末年的太监,肆意杀害皇室子孙,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清朝时期,同样也有权臣,顺治皇帝登基时,就有摄政王多尔衮把持朝政。 顺治皇帝去世后,八岁的康熙皇帝登基,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了争夺权势,互相倾轧,

  • 鳌拜被擒后结局如何?康熙没有杀他,但也没想象中宽宏大量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鳌拜怎么被康熙擒杀,康熙几岁杀鳌拜,鳌拜为什么不取代康熙

    ▲鳌拜画像 但康熙帝不是汉献帝之流,直接擒了鳌拜。 康亲王杰书等上书,列了鳌拜三十条大罪,如果按照当时的律法来看,鳌拜不但本人是死罪,甚至还要诛族。 不过,当康熙看到鳌拜为救他祖父皇太极,而留下一身的伤疤,又念及鳌拜屡立战功,且无篡弑的迹象,对鳌拜进行了宽大处理,赦免了他的死罪,将其禁锢。 //i

  • 鳌拜被囚禁的时间并不长,为何会离世?家族受清算的程度严重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鳌拜视频,康熙秘史鳌拜,索尼出山压制鳌拜

    至少相对来说,初时的鳌拜在军中并不受重视,一是从征皮岛,二是并没有人安排给他建功立业的机会,占领全岛的关键是西北角的突击,为了让阿济格能用上自己,鳌拜甚至下了军令状。 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远的不提,就以阿济格和多铎为例,入关后基本上是跟在汉将后面拾便宜柴禾,那军功多得不要不要的,反观鳌拜,甘当突击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