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两个朝代为何历时70多年,花费大量国力去讨伐高句丽?

隋唐两个朝代为何历时70多年,花费大量国力去讨伐高句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3/12/27 22:23:39

高句丽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曾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其疆土巅峰时覆盖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北端占有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拥有军队多达60万人。

公元589年,隋帝统一中国之后,开始要求周边国家大隋称臣,高句丽国表示不服,厉兵秣马,存储粮食,准备和隋朝开战。从598年,隋朝向高句丽一共发起4起战争,最远曾打到高句丽都城平壤,但始终也没有征服,反而连年征战让国力大为减弱,甚至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唐朝吸取了隋朝征战高句丽失败的教训,行事较为小心,最后在公元666年,唐高宗治趁高句丽内乱,派大将李绩统帅军队进攻,最终攻下平壤城,让高句丽灭国。

隋唐两朝一共花了70年时间,耗费大量军力民力,才艰难征服高句丽。后世史书的评价基本上都是认为是隋唐技术是在倾举国之力侵略高句丽,那么为什么要如此费时费力对一个周边国家发起军事进攻呢?

首先,高句丽是对于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高句丽从公元一世纪建国之后,经过长年的扩张和积累,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不仅具备了和中国争夺东亚霸主的实力,甚至都有可能会南下侵略中原,辽东被其侵占便是力证。汉灭亡之后,三国魏蜀吴乱战争斗,高句丽便趁机侵占了辽东地区。

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权对中原虎视眈眈,中国自然不能对其无视。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中国国内政权割据,相互之间连年征战,自然无暇顾及高句丽的威胁。隋朝大一统之后,自然开始考虑中国北境的这个强大敌人。

其次,高句丽文化自成体系,并不认同汉文化。

现代意义上的东亚诸国,都认同中华的儒家文化。高句丽是有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扶余人建立,吸收了濊貊、等游牧民族,只有少数的汉人和古朝鲜遗民。虽然古朝鲜中的箕子朝鲜是由殷商时期的箕子建立,高句丽也将箕子奉为神灵,但却不认同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文化是汉时才出现的。

在国家民族的结构上,高句丽同时拥有农耕和游牧两种文化,所以他们会耕种田地,筑城修堡,也会像游牧民族那样游猎骑射,不断扩张领土。

于是文化上的不认同以及骨子里的游牧民族基因,让高句丽这个国家成了隋唐的心腹大患,在隋朝建立之后,高句丽也拒绝向隋朝称臣朝贡。

除了这两点之外,高句丽还和突厥结盟,意图从东西两面,自北向南对中原地区进行夹攻,形成巨大且直接的威胁。

隋唐两朝在经过多年征战之后,好不容易才统一全国,为了保住政权,自然对北方的高句丽不能听任扩张,所以才不惜国力对其进行讨伐。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52岁暴卒?细看史书才知道,与一个外国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跟秦始皇有一点相似之处,那便是他们二人都很迷信,不过不同点在于,秦始皇是从头迷信到尾,毕竟他那个朝代离神话时代比较近,而李世民却是到了晚年才开始迷信。李世民迷信的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怕死。的确,没有人能无畏生死,即使再坚强的人在面临死亡时也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李世民身为皇帝,平日里享受太多富贵

  • 我国各个朝代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61年,明朝48年,唐朝44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各朝代在位最长的皇帝,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最强皇帝

    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1661年-1722年在位,一共是61年。康熙是七岁的时候继位,可以说是幼年继位。不过康熙一辈子雄才大略,先后铲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准噶尔叛乱。并且开创了康乾盛世。在清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明君。不过清朝掌权时间最长的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虽然在位

  •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四朝元老,拯救了唐朝,最后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第一代武状元,中国历史上十大武状元,唐朝元老

    郭子仪生在唐玄宗年间。早年就中了武状元。说真的武状元在古代并不值钱,和文状元无法相比。因为大多数时间武将身份不是很高。中了武状元之后,担任过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749年,担任左武卫大将军。说白了是御林军的左武卫老大,掌握一般御林军,虽然只有从三品,但

  • 唐太宗曾创立一职业,女子从事后永无尊严可言,现在却争着想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用人,唐太宗和武则天,唐太宗开创的事业

    提起“三教九流”,大家都会感受到其中的贬低意味。在古代,谁要是从事了下九流的勾当,不仅本人一辈子抬不起头,就连家人乃至子孙都无法开豁贱籍,只能世代从事着这些令人厌恶的职业。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原本属于“下九流”的行业如今却极受欢迎。比如优伶。优伶又称伶人,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专指

  • 500年前郑和远航,一场繁华终成了脆弱的喧嚣,一切其实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和历史资料,郑和的一生故事,郑和下西洋真实历史记录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空前的盛举,它是中国古代航海史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外交流史上的重大成就。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作为15世纪以来最庞大的船队,横渡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遍访了亚、非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航海史和中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一、郑和其人郑和本姓马,初名为三保,明成祖赐

  • 南宋的开禧北伐,大好形势,宋军为何兵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开禧北伐之谜,南宋开禧北伐的真实故事,宋军北伐路线

    北伐前期,南宋臣民牛皮吹得震天响,似乎真的能够以犁庭扫穴的姿态一举荡平金国铁骑。结果,雷声够大,雨点也够小,到头来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和议,倒贴的更多的钱财。所谓的开禧北伐,可谓是得不偿失。开禧北伐的背景发生在隆兴议和之后,这期间,宋金长达四十多年未经战事,而北方的蒙古部落逐渐强大,金国在北部边塞疲于

  • 南宋王朝突发“淮西军变”,怎样影响着宋金两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淮西是现在的哪里,南宋初期宋金兵力分布图,淮西军打仗厉害吗

    先说说当时南宋的防御战区。在南宋和金国数年兵戈相向的过程中,金国一向秉持“宋人治宋”的理念,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这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大齐政权”。大齐政权的皇帝是刘豫。刘豫的大齐政权恰好处于宋金交战区的中间,他可以很好的为金国提供战略屏障。南宋五大防御战区,分别为京湖、四川、淮东、淮西、池州。这五大

  • 明代天子守国门很感人,其实是朱棣放弃大宁,使北部防御失衡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北伐守国门图片,明朝朱棣为什么守国门,山河月明朱棣夜袭大宁

    古代因为交通通、讯不发达,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军队又最容易造反,所以皇帝所在区都会部署大量军队,这些军队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直接受到监控,这样皇帝的安全系数就会增大,即所谓强干弱枝政策。中国历史上只有明朝(朱棣以后的)将国都放在临近边境的地区上,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因为明代的国防威胁始终来自北方

  • 南宋时期,朝廷并无实权,如何架空“中兴四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南宋4大中兴之将,南宋谁是真正的中兴四将之首,南宋中兴四将有哪些功绩

    所谓的“中兴四将”真的有中兴之意?恐怕除了岳飞、韩世忠两人,其余的张俊、刘光世算的上中兴四将?看看刘光世,行军打仗从来不敢正面对抗金国铁骑,更多的时候,未战而退,收拢流寇、叛军,壮大自己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倒是一把好手。再看看张俊,前半生颇为精彩,力抗金兵,拥帝定国,可谓是数一数二的中兴战将。可是,没

  • 朱祁钰有多倒霉,一件坏事没做还拯救了明朝,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朱祁钰现状,历史上朱祁钰有多厉害,历史上朱祁钰对朱祁镇做了什么

    朱祁钰的父亲是明宣宗朱瞻基,母亲是吴贤妃。他是朱瞻基的第二个儿子,不过他从生下来就不被朱瞻基待见。因此,朱祁钰出生之后和自己母亲吴贤妃一直居住在宫外,他基本上没见过自己的父亲。可以说这孩子从小还是比较可怜的。个人觉得朱瞻基之所以这样做和他的皇后有直接关系。朱瞻基的原配是胡善祥,这两人从小青梅竹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