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尽最大所能的在曹魏集团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又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使用韬光养晦的策略,以此来保存实力。曹操呢,是一个爱才之人,同时也善于用人,但是他的疑心又很重。所以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司马懿的情感十分复杂。一方面他要利用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替自己打天下,另一方面又要提防着司马懿的狼子野心。
[var1]
曹操在世时,司马懿没有发迹,只是中级干部,但是司马懿也提出不少建议,显示出一定能力。曹丕登基后,司马懿地位得到提升,但司马懿也不具备篡位条件,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曹叡。曹叡执政时期,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曹叡去世,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var1]
从曹操到曹芳,历代曹魏统治者对司马懿的猜忌,从来没有停止过。曹操发现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猜出司马懿将来必定干预曹氏统治;曹丕虽然重用司马懿,但也对司马懿多忌讳;曹叡更是对手握重权的司马懿屡次敲打。但,即便如此多的忌讳,司马懿却依旧一步一步的取得曹魏统治者的信任,甚至是到了不得不用司马懿的程度。
[var1]
从此司马懿开始大权独揽魏国朝政,迫害原来亲近曹氏的大臣,夏侯氏的一些大臣都逃到蜀国避难去了,还被后主刘禅认了个舅舅,原来打着打着的两家硬是让司马懿给迫害成了亲戚,真是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