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尴尬的皇帝——宋仁宗,明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直有个备胎在陪跑

尴尬的皇帝——宋仁宗,明明是自己的皇位却一直有个备胎在陪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89 更新时间:2024/2/6 8:43:26

自己第二个儿子又夭折了,在此之前,已经一连夭折了四位皇子,三十多岁的赵恒如今依然没有子嗣,这让其有些觉得这世上好像真的有一种冥冥之力,即便自己贵为天子,却依然无法抗拒,老天你是要亡我这一脉吗?

皇帝的儿子接二连三地夭折,这让宋真宗崩溃的同时也让下面的群臣很担心,大家虽然不说,但心里都已经接受了宋真宗绝嗣的大概率可能。

官家如今虽然身体康健,但国本不稳,以后万一圣上龙驭上宾,届时群龙无首,那可怎么成?于是为真宗找个继承人,则成为了帝国的一个重要之事。

也有些认命了的宋真宗,经不住群臣们的刺激,最终决定,将自己四弟赵元份的三子接入宫内来抚养。

不久,一辆旄节绿车便来到了商王府门外,商王赵元份将自己的八岁儿子赵允让送上了车,看着马车离去,不由得感慨万千,这个皇位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如果真宗之后不再有儿子,那么北宋的江山便会顺理成章地落在这个幸运的小孩头上,而且事情也仿佛朝着有利于赵允让的方向发展着,自咸平六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真宗的后宫再也没有子嗣的消息。

在这段时间,八岁的赵允让在宫内慢慢长大,虽然没有被立为太子,但宫内的宫宦、侍女,包括一些宫妃们都对之非常尊敬,毕竟这位小哥儿,以后很可能就是大宋的皇帝了。

赵允让就这样,在宫内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虽然有时候会想父亲、母亲,但他不敢说,因为,临行那一晚,父亲已经告诫了自己,今后,自己只有一个父亲,那就是官家。

因为,自己未来是要当皇帝的,然而赵允让的这个梦最终还是破灭了,大中祥符三年后宫李氏的房内,传出了一声清啼,四十三岁的宋真宗在绝望时刻,迎来了最后的转机,上天最终垂怜,赐予了他一位皇子—赵受益,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儿子还是自己的好,既然自己有了亲儿子,那么先前一直抚养的那个备胎顿时也就失去了价值,宋真宗看着自己那个粉嘟嘟的孩子,再转身看着忐忑的赵允让,没有分毫犹豫,便将之打发出了皇宫,作为补偿,十几岁的赵允让被赐予卫州刺史之职,从皇储跌落到刺史,赵允让很受伤,但又能怎么样呢?

这个皇位本来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念头,就当是做了一场梦吧,大起大落后的赵允让有些看淡人生了,人生如梦,当及时行乐,失意的赵允让开始纵情山林,游弋于美色之间,在未来的二十年内,他一口气生了二十二个儿子,这还不算女儿的人数,真可谓是一位兢兢业业的高产者。

这边赵允让纵情山水,宫内却再次掀起波澜,宋真宗驾崩之后,仁宗继位,然而宋仁宗赵祯却继承了自己父亲的悲催——子嗣艰难,三个儿子全部早夭,自己老爹当年面临的那个难看局面再次降临到自己身上。

面对宰相大臣们的催促,和皇后抱头痛哭的宋仁宗也没有办法,谁让自己生不出儿子呢,最终宋仁宗也只能选择走父亲的老路,选宗室入继,而人选则从当年那个差点代替自己即位的表哥家中选出,最终赵允让的十三子——赵宗实被选中,送入宫中。

赵允让送自己的儿子上车,感慨万千,当年自己父亲扶着自己登上马车,以为将会迎来一个不同的命运,然而最终却狼狈而归,如今自己的这个儿子,会不会再次重蹈覆辙呢?

赵允让摇了摇头,不敢想,也不愿想,都交给老天吧。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戏剧性,几年后,历史重演,宋仁宗的宫妃再次产下一子,豫王赵昕出生,宋仁宗感慨老天有眼,也觉得这个临危出生的儿子就如同自己当年一样,是来拯救自己的,他像自己老爹当年那样,立即将赵宗实送回了赵允让身边。

唉,这就是命,赵允让对自己的儿子感慨道,人就要认命,咱家就是备胎命,转不了正。

然而命运总是无常,庆历三年,豫王赵昕再次夭亡了,宋仁宗的膝下再次面临着无子的尴尬,面对朝臣的担忧,宋仁宗却执着地不再宣布赵宗实入宫,他觉得自己还能生,自己还可以再争取一下,毕竟自己还算康健,生儿子,应该没问题。

然而他这一奋斗,就是十五年,这十五年来,宋仁宗付出了所有的热情,却还是没有任何子嗣。

当五十九岁的宋仁宗白发苍苍却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之时,群臣们再也按捺不住了。

官家,别费劲了,认命吧。

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再次向宋仁宗提出皇太子之事,委屈的宋仁宗看着群臣的紧逼,几乎带着哀求的哭腔回应道,宫内如今又有一个怀孕的,他知道,自己的身体不行了,只能看这位宫娥了,如果生出来的是个女儿,那就万事皆休了。

最终的结果正是宋仁宗不想看到的那个结果,随着仁宗最后一个公主的诞生,宋仁宗的希望最终破灭了。

嘉祐七年,在宋仁宗去世的前半年,这位倔强的皇帝最终向命运低头,赵宗实被迎入宫内,并册立为太子,改名赵曙。

嘉祐八年三月,宋仁宗病逝,当了二十八年备胎的赵宗实结束了皇位长跑,最终转正,是为宋英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林党”是干嘛的?有人说是一群嘴炮,万人痛恨,真实情况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东林党”,而东林党出现几乎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是事实“东林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正牌,被人痛恨打压也是自然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仔细说说东林党人吧!东林党的创始人算是官场不得意吧,吏部顾宪成得罪了万历,就回家开书院了,而这书院名字就叫做“东林书院”。东林书院本没有什么名气,

  • 假意归降后叛逃,再次被抓临刑大喊:再给我次机会,朱元璋:停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假意归降,朱元璋被通缉,朱元璋临刑前死亡

    最开始的朱元璋和朱亮祖原本是无法静下心来谈话的仇敌,公元1356年,朱元璋趁机贡献宁国府,将朱亮祖抓获,而后为了保命他假意归降,甚至还在朱元璋的队伍之中有所任职。后来有了机会他便逃窜回了元廷,由于之前有在敌人军队潜伏过的检验,于是他对于朱元璋所带领军队的行军套路十分熟悉,于是两方之间的战争也陷入了极

  • 李自成:你只要点头应承,我就奉你为皇,崇祯:我选择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如果李自成投降崇祯会怎么样,闯王李自成和崇祯

    后来李自成还曾经派手下前去和崇祯帝谈判,个中细节我们不知,只能从史书中窥探一二,但是究竟他说了什么,让两方的谈判直接崩盘呢?权力的争斗向来少不了对于钱财的渴望,于是李自提出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要百万两赏银犒劳军中将士,虽说当时的崇祯生活窘迫,但是这些钱还是可以凑出来的,毕竟后来城破,李自成可是从官员家中

  • 潇洒不羁,才华横溢,历史上文坛中的领军人物—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千年文明熠熠生辉,孕育了伟大的文明。在这其中,诞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词作者。他们就像一颗又一颗明星,点亮夜空,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而在这其中,提起最为后人称道的几位,苏轼必能名列其中。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成长于一个文学世家,他的父亲在当时已经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在父亲的谆谆教导和家中文化氛围

  • 魏忠贤独揽朝政时,后金没打进来,崇祯称帝后明朝反而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忠贤为何会让崇祯继位,崇祯皇帝杀魏忠贤是明朝灭亡根源,魏忠贤不死明朝灭亡吗

    明朝走下坡路多年了,国库和正常收税是没办法保障战争经费的。魏忠贤没有仁义道德观念,他在国防管理上毫不含糊,重用袁崇焕,吴三桂等人,放手让毛文龙在努尔哈赤后方建立根据地,开辟东线战场。 魏忠贤收富人的税,发放辽东军饷。魏忠贤是奸臣,更不是皇帝的忠臣,对崇祯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魏忠贤的亲信遍布朝野

  •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这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如果有别的男人进宫的话,那些常年得不到宠幸的妃子难免会春心荡漾,没准还会给皇帝戴顶绿油油的帽子。可是如果只招宫女的话,面对宫中繁重的体力活,宫女实在是有心无力。一方面为了维持皇宫

  • 魏忠贤对明朝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崇祯一杀他,明朝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一个“阉人”比较特殊,这个太监虽说也是把控朝廷良久,导致朝廷混乱不堪,但是另一方面,因为他的存在,让一个朝代延后了几十年。 甚至有人说,要是他不死,将不会改朝换代。 这个神奇的太监就是明朝其实的“阉党”代表,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鲜为人知的是,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还命人厚葬了他,那么

  • 这个南宋进士一句话令很多读书人汗颜,他不屈的事迹值得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进士一览表,南宋时期每个地方的进士,南宋1256年进士一览表

    比如说南宋的文人文天祥,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还有元朝的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虽然出身于豪强之家,衣食无忧,他还是选择了保留自己心中的“正气”,做一个忠诚于国家民族的人,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世标榜爱国忠诚的榜样,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再如明朝的于谦,以一位文人出身的官员的身份,他却在皇帝被俘、国家陷入一片混乱

  •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一书,曾让朱元璋担惊受怕,崇祯皇帝奔命寻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的遗书,刘伯温死后对朱元璋说的话,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的四件事

    不过虽然刘伯温在大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晚年的刘伯温也得不到朱元璋的待见,甚至刘伯温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朱元璋所造就的。在晚年刘伯温病危之际,朱元璋曾经派胡惟庸送去了太医亲自为他熬制的汤药,但是,让胡惟庸送汤药在刘伯温眼中毫无疑问是一道“催命符”,更何况朱元璋在这之前已经处理了多位开

  • 水浒传:逼上梁山,可这背后谁才是主谋?宋江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水浒传中宋江被逼上梁山的过程,谁把宋江逼上梁山,宋江是被吴用逼上梁山的吗

    金枪将徐宁擅长使用钩镰枪,当梁山众人遇到连环马的时候便屡遭挫败,为了对付连环马将局面扭转过来,吴用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去请金枪将徐宁上梁山来帮忙,但是梁山上所谓的其实与劫持差不多。徐宁家里的宝物祖传的宝甲被偷,徐宁为了寻回被偷去的宝甲一路寻到的梁山。实际上这确实梁山众人设计好的诡计为的就是利用宝甲引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