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林党”是干嘛的?有人说是一群嘴炮,万人痛恨,真实情况呢?

“东林党”是干嘛的?有人说是一群嘴炮,万人痛恨,真实情况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06

明朝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东林党”,而东林党出现几乎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是事实“东林党”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正牌,被人痛恨打压也是自然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仔细说说东林党人吧!

东林党的创始人算是官场不得意吧,吏部顾宪成得罪了万历,就回家开书院了,而这书院名字就叫做“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本没有什么名气,而是一群人聚在一起谈论政事,这政治不是一般人能谈论的,一群文人聚在一起一会聊聊这个朝廷大员贪污了多少,一会谈谈那个宦官又在皇上耳边吹吹耳旁风,这没有被人听见还好,要是被当事人听见,不免会追究一番。

明朝呢,党争很激烈,五花八门的什么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

反正不管多少党大部分都和东林党不对付,其实党派之争主要看皇帝偏谁,东林党呢,势力最大的时候是在崇祯年间,东林党做大对那些朝廷大员和宦官来说可是天灾!这就是当时人痛恨东林党人的一大原因,东林党根本没有能力彻底清除阉党之乱,就敢下狠手,我也是很佩服东林党人的精神了。

话说这东林党真的是为国为民了,主打宦官,呼吁停止收矿税,让大家想说什么说什么,而在明熹宗年间东林党人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都能左右皇帝言行了,任那个皇帝也不愿意自己做事时旁边一大群人说三道四的,明熹宗就想找宦官来制衡一下东林党人的势力。

就出了个历史上名声数一数二的大太监魏忠贤,虽然在今天骂名不止,但是在当时可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呢!说到底也就是政治斗争,有人痛恨东林党,那就是东林党人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而东林党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特别正派,也干了一些正派事,可是只要是党派之争都会为自己一方获取利益(划起来这是重点),东林党人也不例外,攻击其他党派也是不可避免的,你不打人家人家还要打你,一来二去就开始大乱斗了,不是说东林党遭人痛恨,而是每个党派都会有痛恨的人,这东林党只不过做的比较大,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东林党就招来各个党派的攻击了。就算你东林党势力再大,各个党派联合你也不好对付吧!这样也把东林党的名气给打出来了。(人怕出名,猪怕壮,看来党派也是这样!)出了名,讨论的人自然就多了,讨论的人多了,就有人研究,研究研究就发现这东林党咋那么惨各个党派都不待见。

而东林党内部也并不团结,内部会分为很多的小团体,可以说是派中有派,这派中派就不好管理了,指不定啥时候被自己人买了都不知道。东林党创立之初,只是文人之间聚集谈论国事,发展到现在东林党大都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排除异己,扩大势力,变得和其他党派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别人用刀枪攻击,东林党的笔剑嘴炮也一点不差!

东林党最后渐渐就变成一群文人伪君子的聚集地,当时人都知道,而朝廷大部分官员都是东林党人,他们也在把不是自己党的人换掉安排自己人上位,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为了大明朝中兴,而在明灭投降的就有大批东林党人,人家太监之流误国误民的也算光明正大,所以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两面的东林党肯定更让人痛恨了。

小结:

开来任时候,人聚集的多的时候,就不免有点变味,东林党需要的应该是一个核心人物,可以将整个东林党人团结在一起,或许这东林党就可以存在更久一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假意归降后叛逃,再次被抓临刑大喊:再给我次机会,朱元璋:停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假意归降,朱元璋被通缉,朱元璋临刑前死亡

    最开始的朱元璋和朱亮祖原本是无法静下心来谈话的仇敌,公元1356年,朱元璋趁机贡献宁国府,将朱亮祖抓获,而后为了保命他假意归降,甚至还在朱元璋的队伍之中有所任职。后来有了机会他便逃窜回了元廷,由于之前有在敌人军队潜伏过的检验,于是他对于朱元璋所带领军队的行军套路十分熟悉,于是两方之间的战争也陷入了极

  • 李自成:你只要点头应承,我就奉你为皇,崇祯:我选择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自成怎么处理崇祯,如果李自成投降崇祯会怎么样,闯王李自成和崇祯

    后来李自成还曾经派手下前去和崇祯帝谈判,个中细节我们不知,只能从史书中窥探一二,但是究竟他说了什么,让两方的谈判直接崩盘呢?权力的争斗向来少不了对于钱财的渴望,于是李自提出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要百万两赏银犒劳军中将士,虽说当时的崇祯生活窘迫,但是这些钱还是可以凑出来的,毕竟后来城破,李自成可是从官员家中

  • 潇洒不羁,才华横溢,历史上文坛中的领军人物—苏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千年文明熠熠生辉,孕育了伟大的文明。在这其中,诞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词作者。他们就像一颗又一颗明星,点亮夜空,发出灿烂耀眼的光芒。而在这其中,提起最为后人称道的几位,苏轼必能名列其中。他也是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成长于一个文学世家,他的父亲在当时已经是一位著名的词人。在父亲的谆谆教导和家中文化氛围

  • 魏忠贤独揽朝政时,后金没打进来,崇祯称帝后明朝反而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忠贤为何会让崇祯继位,崇祯皇帝杀魏忠贤是明朝灭亡根源,魏忠贤不死明朝灭亡吗

    明朝走下坡路多年了,国库和正常收税是没办法保障战争经费的。魏忠贤没有仁义道德观念,他在国防管理上毫不含糊,重用袁崇焕,吴三桂等人,放手让毛文龙在努尔哈赤后方建立根据地,开辟东线战场。 魏忠贤收富人的税,发放辽东军饷。魏忠贤是奸臣,更不是皇帝的忠臣,对崇祯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魏忠贤的亲信遍布朝野

  • 朱元璋悬挂一铁牌,不到80年他摘下来毁掉大明王朝:也就这样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是一个争议不断的存在,按照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宦官的出现是种顺势的潮流,皇宫里的男人只能有皇帝,这是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如果有别的男人进宫的话,那些常年得不到宠幸的妃子难免会春心荡漾,没准还会给皇帝戴顶绿油油的帽子。可是如果只招宫女的话,面对宫中繁重的体力活,宫女实在是有心无力。一方面为了维持皇宫

  • 魏忠贤对明朝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崇祯一杀他,明朝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有一个“阉人”比较特殊,这个太监虽说也是把控朝廷良久,导致朝廷混乱不堪,但是另一方面,因为他的存在,让一个朝代延后了几十年。 甚至有人说,要是他不死,将不会改朝换代。 这个神奇的太监就是明朝其实的“阉党”代表,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鲜为人知的是,魏忠贤死后,崇祯皇帝还命人厚葬了他,那么

  • 这个南宋进士一句话令很多读书人汗颜,他不屈的事迹值得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进士一览表,南宋时期每个地方的进士,南宋1256年进士一览表

    比如说南宋的文人文天祥,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还有元朝的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虽然出身于豪强之家,衣食无忧,他还是选择了保留自己心中的“正气”,做一个忠诚于国家民族的人,他的事迹成为了后世标榜爱国忠诚的榜样,被很多人奉为圭臬。再如明朝的于谦,以一位文人出身的官员的身份,他却在皇帝被俘、国家陷入一片混乱

  •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一书,曾让朱元璋担惊受怕,崇祯皇帝奔命寻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的遗书,刘伯温死后对朱元璋说的话,刘伯温死后给朱元璋留下的四件事

    不过虽然刘伯温在大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晚年的刘伯温也得不到朱元璋的待见,甚至刘伯温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朱元璋所造就的。在晚年刘伯温病危之际,朱元璋曾经派胡惟庸送去了太医亲自为他熬制的汤药,但是,让胡惟庸送汤药在刘伯温眼中毫无疑问是一道“催命符”,更何况朱元璋在这之前已经处理了多位开

  • 水浒传:逼上梁山,可这背后谁才是主谋?宋江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水浒传中宋江被逼上梁山的过程,谁把宋江逼上梁山,宋江是被吴用逼上梁山的吗

    金枪将徐宁擅长使用钩镰枪,当梁山众人遇到连环马的时候便屡遭挫败,为了对付连环马将局面扭转过来,吴用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去请金枪将徐宁上梁山来帮忙,但是梁山上所谓的其实与劫持差不多。徐宁家里的宝物祖传的宝甲被偷,徐宁为了寻回被偷去的宝甲一路寻到的梁山。实际上这确实梁山众人设计好的诡计为的就是利用宝甲引徐宁

  • 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庆历新政失败原因,庆历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失败的原因,庆历新政对后世的影响

    朝廷统治的传统势力强大。在宋仁宗统治的时期,北宋社会正处于矛盾重重的社会中,北宋内部自身受到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影响,同时外部还需要受到来自众多民族地区的侵略和干扰,进一步加深了北宋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民族矛盾冲突,这内部和外部的双重社会矛盾冲突,一直影响着北宋社会的稳定。这样的动荡社会背景下,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