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朱元璋和朱亮祖原本是无法静下心来谈话的仇敌,公元1356年,朱元璋趁机贡献宁国府,将朱亮祖抓获,而后为了保命他假意归降,甚至还在朱元璋的队伍之中有所任职。后来有了机会他便逃窜回了元廷,由于之前有在敌人军队潜伏过的检验,于是他对于朱元璋所带领军队的行军套路十分熟悉,于是两方之间的战争也陷入了极为焦灼的状态。
重新回到江北的朱亮祖可谓是顺风顺水,不仅集结了旧部,还将曾经的宁国夺了回来,似乎怎么看都有光明的未来,只是好景不长,很快他还是被占有优势的吴军俘虏,由于他之前有过归降,但却叛逃的前科,于是再次抓住他的众人不打算给他重头来过的机会,再加上他还将军中的大将常遇春打伤,于是众人决定将其处死,以除后患。就在行刑的关键时刻,他却突然喊出了朱元璋的大名,并问起,究竟还想不想要获得天下?本就对他能力欣赏的朱元璋动摇了,再三确认之后,打算给他、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再赌一把,于是再次将朱亮祖召回到了自己的麾下。
看清形势的朱亮祖在归降朱元璋后,也拿出了为其誓死效力的气魄,在战场之上立下了累累功绩,后来明朝建立,由于其功绩突出还特别被封为了永嘉侯。只是虽然在战场为人们所称道,但实际上的朱亮祖却是个贪得无厌之人。国家安定之后,他被帝王派去管理广西地区,在那里因为天高皇帝远,于是他便无恶不作、强取豪夺,民风也被大大破坏。甚至在番禺县令道同秉公执法期间,因为私人情感放回豪强地主,这一切都让道同无法忍受,于是他一封奏折告到了帝王那里。只是奏折还没到达都城,便被小人反过来告了一状,道同因此遇害,待到众人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
被欺瞒的朱元璋火冒三丈,下令将朱亮祖父子带到都城亲自发落。后来他命人将其二人活活打死,也算是为正义之士报了仇,不过他仍旧年纪旧部曾经的功绩,还是按照厚礼为其下葬。而正是朱亮祖的贪赃枉法引起了身为帝王的朱元璋的注意,他认为已经松懈够久了,是时候给他们立些规矩了。于是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国内拉开了清扫重臣的序幕。在后来众人皆知的“胡惟庸”案中,早已去世的朱亮祖再次被打为了逆党,不仅被从棺椁中拖出来曝尸,甚至家中的子孙后代也在这场浩劫中丧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