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了对付关陇集团,隋炀帝真是费尽心思,可惜没成功隋朝就灭亡了

为了对付关陇集团,隋炀帝真是费尽心思,可惜没成功隋朝就灭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89 更新时间:2023/12/10 1:40:19

关陇集团起源于北魏。北魏最初为了保障首都的安全,在沿边地区也就是河北北部、内蒙古南部建立了六个军镇。这些人最初以鲜卑人为主,后来也有大量的汉人。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这些人实力强大。后来这些人入关之后,他们定居关中,胡汉杂糅,武合一,互相通婚。就这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军事实力,这些人就是关陇集团。因为他们的根据地就在关陇地区。关陇集团领导主要是一些柱国大将军,后来的西魏、北周都是他们建立的。隋朝也是这些人建立的。

隋文帝继位后,觉得关陇集团的实力太强大了,威胁皇权,想要想办法来削弱这些人的势力。任一个皇帝碰到这种状况都会在这样做。这和新皇帝登基后杀掉旧臣是一个意思,就是想要一个自己的统治班底。之后隋炀帝为了这个目标做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修建东都洛阳。隋朝首都是长安,不过隋炀帝大力修建洛阳,按照首都的标准修建。隋炀帝修建洛阳的目的,就是想之后迁都洛阳,这样就能避开关陇集团的核心长安。也就可以减少关陇集团对朝政的控制。毕竟长安是关陇集团的老窝,即使他们也去洛阳,那影响力也会大大下降。

其次是修建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修建最主要的目的是两个,第一让南方的粮食能运到洛阳,保证洛阳的粮食安全。第二是加强南北沟通,南方同时也能通过京杭运河加强对南方的统治。这两点无论是哪一点都是针对关陇集团的。一旦洛阳有足够的粮食,隋炀帝就能把所有家底都带到洛阳去,关陇集团去不去对他都没影响。因为他不需要关陇地区的粮食支持了。还有如果对南方控制的加强,那关陇地区在隋朝的影响也会减弱。

第三是改革官职。隋炀帝增设殿内省,与之前已有的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共同成为五省。隋炀帝还增置谒者、司隶二台等官职。增加这些官职主要目的就是可以让其他势力进入中央,在中央对关陇势力进行牵制。毕竟关陇集团已经牢牢掌控很多官职,想要动他们很难,所以隋炀帝新设官职,这样阻力会小一点。

第四就是下江南。隋炀帝通过京杭大运河来到了江都,也就是今天的扬州。隋炀帝统治后期一直都在这里居住的。他来到江南最主要的就是想要拉拢南方的世家大族,想要取得这些人的支持。这些人要是支持隋炀帝的话,隋炀帝的实力就更加强大了。而且隋炀帝的皇后萧皇后也是南方皇室的后代,这也是拉拢南方士族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对抗关陇集团,加强自己的统治。可以说在这种状况下,关陇集团对朝中的掌控是越来越小了。隋炀帝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了。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因为他过度耗费民力,最终百姓造反了。这时关陇集团觉得机会来了,于是拉拢同样是关陇集团的渊,在他们的支持下,李渊也造反了,并且取得了成功。可以说隋炀帝还没有成功就身死国灭了。

其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隋炀帝虽然没有打败关陇集团,但后来的唐朝却打败了这些人。唐朝皇帝也看不惯这些人手握大权,在武则天时期对这些人进行了大力打压。自此关陇集团才开始没落。可惜,隋炀帝看不到这一幕了。

更多文章

  • 唐朝灭亡后的100年时间里,这个皇帝的皇位来路是最正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最强盛时期的皇帝,唐朝最重要的两个皇帝,历史上唐朝灭亡之际最后一个皇帝

    我们首先看一下五代十国,五代里面表面是禅让,继承的是唐朝下来的东西,但是都是逼迫的。而且五代里面的国家多数都是传不了三代的,有的第二代来路就不正。比如郭威建立了周,取代汉,郭威的来路不是很正。郭威没有子嗣,柴荣即位,柴荣位置又不是很合法,之后的小皇帝就不提了。而当时的十国只能算是地方政权,更不能代表

  • 隋唐两个朝代为何历时70多年,花费大量国力去讨伐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唐攻打高句丽死亡人数,唐朝攻打高句丽的历史,隋唐收复高句丽失败原因

    高句丽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曾是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其疆土巅峰时覆盖了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北端占有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根据史料记载,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拥有军队多达60万人。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开始要求周边国家向大隋称臣,高句丽国王表示不服,厉兵秣马,存

  • 李世民为何52岁暴卒?细看史书才知道,与一个外国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跟秦始皇有一点相似之处,那便是他们二人都很迷信,不过不同点在于,秦始皇是从头迷信到尾,毕竟他那个朝代离神话时代比较近,而李世民却是到了晚年才开始迷信。李世民迷信的原因也很简单,那便是怕死。的确,没有人能无畏生死,即使再坚强的人在面临死亡时也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李世民身为皇帝,平日里享受太多富贵

  • 我国各个朝代在位最久的皇帝,清朝61年,明朝48年,唐朝44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各朝代在位最长的皇帝,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最强皇帝

    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康熙。1661年-1722年在位,一共是61年。康熙是七岁的时候继位,可以说是幼年继位。不过康熙一辈子雄才大略,先后铲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平定准噶尔叛乱。并且开创了康乾盛世。在清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少有的明君。不过清朝掌权时间最长的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虽然在位

  •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四朝元老,拯救了唐朝,最后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第一代武状元,中国历史上十大武状元,唐朝元老

    郭子仪生在唐玄宗年间。早年就中了武状元。说真的武状元在古代并不值钱,和文状元无法相比。因为大多数时间武将身份不是很高。中了武状元之后,担任过桂州都督府长史、单于都护府副都护、振武军使、安西副都护、北庭副都护等。749年,担任左武卫大将军。说白了是御林军的左武卫老大,掌握一般御林军,虽然只有从三品,但

  • 唐太宗曾创立一职业,女子从事后永无尊严可言,现在却争着想进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用人,唐太宗和武则天,唐太宗开创的事业

    提起“三教九流”,大家都会感受到其中的贬低意味。在古代,谁要是从事了下九流的勾当,不仅本人一辈子抬不起头,就连家人乃至子孙都无法开豁贱籍,只能世代从事着这些令人厌恶的职业。然而风水轮流转,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原本属于“下九流”的行业如今却极受欢迎。比如优伶。优伶又称伶人,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专指

  • 500年前郑和远航,一场繁华终成了脆弱的喧嚣,一切其实早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郑和历史资料,郑和的一生故事,郑和下西洋真实历史记录

    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古代航海史上的一项空前的盛举,它是中国古代航海史发展到顶峰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外交流史上的重大成就。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作为15世纪以来最庞大的船队,横渡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遍访了亚、非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航海史和中外交流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一、郑和其人郑和本姓马,初名为三保,明成祖赐

  • 南宋的开禧北伐,大好形势,宋军为何兵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开禧北伐之谜,南宋开禧北伐的真实故事,宋军北伐路线

    北伐前期,南宋臣民牛皮吹得震天响,似乎真的能够以犁庭扫穴的姿态一举荡平金国铁骑。结果,雷声够大,雨点也够小,到头来签订了更加不平等的和议,倒贴的更多的钱财。所谓的开禧北伐,可谓是得不偿失。开禧北伐的背景发生在隆兴议和之后,这期间,宋金长达四十多年未经战事,而北方的蒙古部落逐渐强大,金国在北部边塞疲于

  • 南宋王朝突发“淮西军变”,怎样影响着宋金两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淮西是现在的哪里,南宋初期宋金兵力分布图,淮西军打仗厉害吗

    先说说当时南宋的防御战区。在南宋和金国数年兵戈相向的过程中,金国一向秉持“宋人治宋”的理念,扶持了一个傀儡政权。这便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大齐政权”。大齐政权的皇帝是刘豫。刘豫的大齐政权恰好处于宋金交战区的中间,他可以很好的为金国提供战略屏障。南宋五大防御战区,分别为京湖、四川、淮东、淮西、池州。这五大

  • 明代天子守国门很感人,其实是朱棣放弃大宁,使北部防御失衡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北伐守国门图片,明朝朱棣为什么守国门,山河月明朱棣夜袭大宁

    古代因为交通通、讯不发达,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军队又最容易造反,所以皇帝所在区都会部署大量军队,这些军队在皇帝的眼皮底下直接受到监控,这样皇帝的安全系数就会增大,即所谓强干弱枝政策。中国历史上只有明朝(朱棣以后的)将国都放在临近边境的地区上,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因为明代的国防威胁始终来自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