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名将岳飞,并非将门之后,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一代名将的

宋朝名将岳飞,并非将门之后,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一代名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992 更新时间:2024/2/6 8:25:26

据《宋史》等史料记载,岳飞家世代为农。另外从历朝的名人姓氏中,也几乎找不到较为出名的岳氏先贤,由此判断,岳飞家的祖上为官宦的可能性不大。岳飞祖上能溯源的,是他的曾祖父岳成、祖父岳立,以及岳飞的父亲岳和。

岳和当家时,岳家虽然有几百亩贫瘠的田产,但是家中过得并不富裕,岳家人经常要靠野菜充饥。在岳飞长大之后,为了谋生,岳飞甚至还曾去宋朝名臣韩琦的后人家打工。

本来以岳飞的家庭条件,如果是在宋代以前,那么岳飞别说习武,就是读书都不太可能。但是岳飞赶上了“好时候”。

宋朝自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就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而商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宋朝时,书籍不再像以前的朝代那样“珍贵”,而且宋朝非常注重科举取士,因此基层的“文化氛围”也要优于之前的朝代。

因此寻常人如果有心,也能相对比较容易地获得书籍。而且在宋朝拿金银从辽国和西夏那里“买来”和平之后,大宋的皇帝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军事素养。

宋仁宗开始,大宋的官方先后根据前朝的军事资料,编纂出了《五经总要》、《神武秘略》、《兵法精义》等一系列军事著作。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宋朝之前,武将几乎都是家传,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世家大族的对于官职的垄断,二是世家大族对于书籍的垄断,而书籍中有关军事的著作,更是仅限于家传。

但是随着宋朝官方的“平价大派送”,将门私藏的军事著作,开始在民间普及,据《宋史》的资料记载,岳飞家虽然贫穷,但是岳飞仍然想办法读书,而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孙吴兵法》以及《左氏春秋》。后者虽然看似是本史书,但里面也有春秋各国的征伐记录。

由此可见,岳飞的军事素养,早在他青少年时,就打下了一定的底子。另外,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岳飞本人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而且他在参军前,还曾跟一个叫周同的人学过箭术。

《宋史》等书中,就曾多次提到过岳飞的箭术出众,比如不到20岁就能力挽强弓硬弩,在韩家打工时,曾有数百人围攻韩家,结果岳飞一箭就把对方的首领个射死了,在他参军以后,他也曾有过用弓箭扬威的记载。

此外,他参军前除了学习过弓箭之外,还跟着姥爷请来的著名枪手陈广学过器械,他学成之后,打遍当地无敌手。岳飞因为身后好,还曾做过基层的“城管”(游徼)由此可见,岳飞本人对于武学就非常喜爱,而且在这方面不光有一定的天赋,还曾下过苦功学习。

不过想成为一名名将,光靠拳头硬显然是不行的,那么岳飞领军打仗的韬略又是从何而来呢。有人可能会说,岳飞以前不是喜欢看兵书吗,他有没有可能是自学成才。骆驼的答案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可能,但是,我认为不论哪个行业的优秀领导,应该还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居多,单凭理论就能管理好一支队伍的,我还真没见过听过,大家如果有知道的,可以留言让我们见识下。

咱们接着再说岳飞。岳飞参军之后,就一战成名,据记载,当时有流寇作乱,然后参军时被选拔为队长的岳飞,带领几百骑兵前去平乱,结果与非利用伏兵之计,顺利完成了任务。

这一段记载,猛一看,好像是岳飞一参军就开始开挂。但是想想岳飞本人的战斗力,再加上他带领的是骑兵,而对方又是流寇,所以这一战只能说明岳飞够勇,但并不足以说明岳飞在领军打仗上天赋异禀,

此后岳飞因多方面原因,曾先后多次从军队中“退役”,然后又再次参军。在他在不同部队的领导中,曾有一个叫宗泽的人,宗泽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曾率领岳飞等人,取得过与敌人对战十三次,次次皆胜的战绩,金人甚至称呼他为“宗爷爷”,后世还曾把他评价为军事家。

由此可见宗泽本人的军事水平是非常高的,而岳飞曾跟随他作战过一段时间,应该没少从他身上学经验。另一个在岳飞军事生涯中,对岳飞影响比较大的人,是他第四次参军时的领导王彦。

有关王彦的相关事迹,咱们在前面的文章《南宋著名山西籍武将,是岳飞的老领导,曾带着一支纹身的队伍抗金》中详细介绍过。王彦也是当时著名的抗金将领,他曾自己编练了一支名为“八字军”的队伍,打的金人也是节节败退。

当时如果不是宗泽早死,朝中主和派占了上风,王彦当时甚至都要北伐去收复失地。也就是说,王彦面对金人时,也是赢得多输得少。虽然岳飞后来和他分道扬镳,但岳飞也曾在他的麾下听用,因此岳飞在王彦这应该也学了不少东西。

据记载,岳飞和王彦闹矛盾后,曾看不上王彦的保守打法,结果自己出去单干以后,差点被金人包了饺子,岳飞兵败以后,曾前去王彦那负荆请罪,但是王彦并没有收留他。后来岳飞只好又转投宗泽。

岳飞二次到宗泽麾下时,宗泽曾对岳飞说,你现在的身手,已经不比古代的良将差了,但是你只擅长野战,你如今做个裨将还罩得住,但是日后单独领军就差点意思了。于是宗泽就开始教导岳飞行军布阵的经验,岳飞领悟能力本来就很强,在宗泽的点拨之下,他很快明白了为将的奥义。

宗泽去世以后,既有有理论武装,又有实战经验的岳飞,很快从南宋的武将中脱颖而出,后来要不是有人作梗,岳飞很有可能成为南宋的统兵第一人。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岳飞之所以能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一代名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他本人喜欢军事,且还有很高的悟性;第二,宋朝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以及社会背景,给了岳飞成为名将的机会,第三,岳飞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两位好老师。

更多文章

  • 及时雨宋江,一声贤弟,却让他抱憾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及时雨宋江的事迹,宋江及时雨的故事50字,宋江绰号是呼保义还是及时雨

    武松能为老大哥,气愤杀掉嫂嫂,杀掉西门庆,鲁提辖更能为了萍水相逢之人,便能拳打镇关西。可我们的林大官人,却是不敢,甚至于可以用“窝囊”来形容这个男人。好在,在历史上查无此人。也让我等观众,了了这等烦心。自己被高俅陷害,却不知反抗,老伯被人戏谑落得个自尽的结局,是如有个好仕途还能说过一二,可即便是你在

  • 汉献帝,崇祯,光绪三个皇帝,如果给他们机会,哪个翻盘最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献帝和光绪,光绪和汉献帝谁能力强,光绪汉献帝哪个最难

    1.汉献帝汉献帝是最应该说出“我太难了”这句话的人。汉献帝从记事开始,便成为了傀儡皇帝。他先是被董卓控制,在董卓死后又被董卓的部将挟持,最后更是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有能力,有才情,有胆识,史料有载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但他的命运实在是太悲惨了,从出生开始就受到胁迫。

  • 青年风流不羁,中年不伦晚年扒灰,有关欧阳修的这些传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欧阳修简介照片,欧阳修的个人经历,深度剖析欧阳修

    风流的青年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醉翁亭记》之外,其实还写过很多诗文,据骆驼不完全查证,这个数字应该在1300篇之上。而在这些诗词中,有几首非常有意思,咱们先来说第一首《临江仙》:这首诗骆驼就不从文采上给大家细分析了,光看最后一句的字面的意思:“床上放着俩枕头,枕头旁有放着她头上遗落的发

  •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真的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水浒传武大郎之死,武大郎后人,施耐庵后人去武大郎墓

    前些年阳谷县令武植的后人曾在网上公开表示他们就是小说中武大郎的后代,并且要求作者施耐庵的后人向他们道歉。甚至有一些不太懂历史的专家也就认为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武植本身就是一个人。严格的来说,武大郎和武植是两个人,两者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尽管武植的后人表示他的祖先就是小说中的武大郎,但是二者确实不是一个人

  • 明朝的名人那么多,为什么金庸先生,只给袁崇焕写了一篇人物评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还有袁崇焕吗,明朝怎么评价袁崇焕的,明朝的第一将军袁崇焕

    第一个消息,是曾扬言六万人就可以把女真铁骑干趴下的王化贞,被女真人痛打一番之后,赶出了辽西。第二个消息,是刚来兵部不久的一个小主事,突然人间蒸发了。女真自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军队占据辽西,前面其实已经经历过了两次打仗。公元1619年,距努尔哈赤正式和大明叫板已经过去了两年,

  • 封禅这么酷的事儿,为啥宋代以后没人干了?有一个帝王刷新了下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代以后为什么不封禅,封禅次数最多的帝王,封禅的帝王列表

    封禅的帝王那么历代封禅的帝王都有哪些呢?历史上封禅的帝王总共有六位:第一位是统一六国、混一华夏的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当之无愧;第二位是征伐漠北、击溃百年匈奴之患的汉武大帝,以汉军克游骑,打出了中原王朝千年的底气,封禅实至名归;第三位是中兴汉室的位面之子汉光武帝,这位要不去封个禅,跟上天交代一下,实

  • 鲁智深坐化后,宋江对武松说了四字,兄弟情义就此全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鲁智深谈宋江武松,宋江鲁智深和武松关系怎么样,宋江武松鲁智深有哪些共同点

    宋江对武松说了四字,兄弟情义就此全无 梁山好汉们因为义气而聚集在一起,许多好汉都是出身草莽,他们只知道为民除害,打劫贪官,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根本没有想过未来,比如鲁智深、武松等人,他们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只潇洒过完一生就好。 而宋江明显不是这种人,他一直怀有报效国家的热血,得不到施展。因此这两类人

  • 《水浒传》的背后,为何打宋江需要1000人,而打方腊则要150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征讨方腊108好汉只剩多少人,宋江带着多少兵打方腊,水浒传中谁打过宋江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江并没有方腊那么“有名”,因为根据记载,宋江的队伍,被宋军仅用了1000余人就给摆平了,而大宋朝廷为了征讨方腊,却足足派去了15万人,那么他们俩的差距,为何会这么大呢?我们先来看有关宋江的记载。有关宋江的宋代史料非常稀少,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连贯性,不过零零碎碎的资料,隐约的能拼接

  • 西夏党项人现在是哪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党项后人今何在,西夏党项民族图片,西夏消失的党项

    当年西夏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曾覆盖了现在的宁夏,甘肃,内蒙,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常年与北宋发生战争。尽管西夏的国土和北宋不在一个量级,但两者打仗一般平分秋色。最后双方为了保持了和平状态,西夏向北宋称臣,但是宋朝要每年给西夏钱来维持和平。不过自从西夏被蒙古所灭之后,党向族在历史上就像消失了一般,有传言

  • 宋朝最华丽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为欧阳修,批量选出了一堆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第一牛人,宋朝名人录欧阳修,欧阳修当主考官

    而在这一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当中,有一榜科举考试的结果,非常华丽,其选出的人才质量之高,数量之众,可谓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宋代时期,仁宗嘉祐二年的那次科举考试,这场考试可谓是整个科举考试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以文治国的宋朝,在重文抑武的思想观念之下,宋代文风浓郁,经济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