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擒、绝粒自尽而亡,朱元璋:他的妻子何在?

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擒、绝粒自尽而亡,朱元璋:他的妻子何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914 更新时间:2024/2/9 14:27:04

1367年10月,徐达攻破平江城,生擒张士诚。在押解回南京时,徐达特意派张士诚的亲信李博生陪同,以防不测。当李博生发现张士诚坐在囚车里时,他哭得说不出话来,叹道:

当初,我们18个兄弟聚众起义,攻入高邮城。面对百万大军,我们也不怕。吴,拥有数十万大军之后,你贪图享乐,狂妄好色,完全忘记了高邮的危险。现在,怎么能见到当年死去的兄弟?”

张士诚大吃一惊,十分诧异,他责怪道:“这些事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李博生不怒反喜。没想到,直到现在,张士诚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失败的根源。看着一脸震惊的张士诚,李博生斥责道:

“满洲文武都是你的族人亲戚,天天唱歌跳舞,我们这些老兄弟连见你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我怎么跟你说呢?” ?

张士诚听后,久久沉默。到南京后,张士诚羞愧难当,不愿受朱元璋侮辱,毅然绝食而死。听到张士诚死了,朱元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笑着说:“死得好。”

那么,张士诚是不是像李博生所说的任人唯亲呢?他和三无的人关系如何?为什么朱元璋说自己死得好?

仁慈的私盐商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官山海”政策,实行盐铁专卖。数百年后,汉武帝重用桑弘羊主持“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官府,实行专卖。但在朝末,朝廷官员为了掠夺百姓的脂油,为之施膏,便故意抬高盐价,使国家深受其害。

官盐的暴利不仅会滋生腐败,还会把私盐商推上历史舞台。元朝末年,江苏泰州有很多人卖给官府做运盐的。其中,就有著名的私盐商张士诚。

张士诚兄弟三人,都是台州白驹场盐塘的运盐工。趁着接触官盐的机会,张士诚的生意蒸蒸日上。他“劫富济贫”,善待穷人和乡亲,他冒着生命危险偷来的官盐无偿赠与;对待有钱不仁的劣绅,张士诚就会用手中的私盐狠狠地打击他们。

因此,豪门对张士诚恨之入骨。他们联手上官告状,并借机逼迫张士诚兄弟为他们走私官盐。那些豪门武士连张士诚都不屑一顾,轻则侮辱,重则殴打,根本不把他当人看待。

张士诚平时寡言少语,心机却极重。在弓弩手秋仪将他们兄弟逼入绝境后,张士诚高举双臂,联合李伯生等14人冲进秋仪家中,将秋仪杀死,放火烧财主的房子和仓库,前去反抗元朝“光明大道”的暴政。

5年前,张士诚和国祯在台州起义时,其目的是一致的。然而,张士诚起义是为了反抗元朝统治者,而方国珍则打着造反的旗号寻求招安。

张士诚造反的时候,方国珍已经造反5年了。韩山童、徐寿惠的南北红巾军也与元兵交战两年多,互有胜负。因此,元朝廷在各地叛乱的情况下不堪重负,他们多采用招安的方式来暂缓叛乱分子的后患。

盲目狂妄的张士诚

1353年,张士诚挣扎了一段时间万余人围攻高邮。面对袁挺送来的“万户”职位,张士诚没有理会。他执意攻打高邮,在平叛将领察罕帖木儿和波罗帖木儿交战时,诱杀了高邮守将李琦。所有法庭都相互对立。

一年后,袁相脱脱率百万大军,南下张士诚,将张士诚的军队围困在高邮城内。当时脱脱铁了心要拿张士诚当刀吓鸡怕猴,多次拒绝张士诚投降。张士诚对自己的招摇行为更加后悔了。不过,张士诚的运气非常好。城破人亡,脱脱被群臣陷害。元顺帝把他带到吐蕃,趁机结束了他的生命。

脱脱死后,元兵再无战意。张士诚适时反击,不仅打败了元兵,还攻占了扬州等地,间接扩大了自己的版图。

元军大败后,张士诚以弟弟张士德为将,救出“队友”朱英。张士德身强力壮,足智多谋,是张士诚的几个弟弟中最能干的。他救出朱英后,先后攻占江阴、无锡,兵马直指苏州。

当时,元军主力在淮河流域被韩林儿牵制,无暇援救苏州。可张士德又突然来了,让平江路总经理龚士泰措手不及。于是,袁廷在江南的重要税地瞬间落入了张士诚的手中。

自从张士诚起兵以来,可谓是顺风顺水。除了被重兵袭击外,他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强敌。这多亏了韩林儿抵抗元军,察罕帖木儿和波罗帖木儿的明争暗斗。躲在韩林儿身后的张士诚,已经成为了苏武之地最强大的势力。

在三吴,张士诚建了鸿鸿阁,开设了课程被元朝统治者剥削了近百年的三吴人民,第一次感受到了“皇恩浩荡”。然而,历史无数次证明,要成为天下的主人,光有民心是不够的。

张士诚南面是投降元廷的方国珍。自从张士诚占领平江后,方国珍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乘元廷围剿张士诚之机,率军攻打平江。当时,张士诚的兵力强大,步骑兵都极为勇猛,陆振、史文兵等将更是厉害。然而,在遇到方国珍之后,张士诚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战争。在方国珍的进攻下,张士诚七战皆败,退守平江城。

不过,张士诚也有自己的自保手段。元末乱世,各路豪杰总是奉行“打不过就投降”的战术。就连骁勇善战的朱元璋都写了郭括帖木儿这样的投降书,更何况是心思深沉的张士诚了。

成为袁挺的投降军,让张士诚收复了昔日的领地。由于地处东南沿海,补给充足,战事不足,张士诚的部队很快得到恢复。

当时,朱元璋已经占领了金陵,钳制皖南、浙东,距离张士诚的地盘越来越近。在攻打镇江时,张士诚和朱元璋两军终于会师。面对张士诚,朱元璋摆出很低的姿态,让杨先去张士诚的大营递“和书”。没想到,张士诚不但没有回信朱元璋,还把杨先扣押在营中。不管朱元璋多少次要求,张士诚都不予理会。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必须报仇雪恨的人。张士诚嚣张的态度,让他很是不爽。他先是让徐达在镇江打败了张士诚,然后又派汤和攻打常州,又大破了张士诚的军队。经过两次大战,终于平定了张士诚和朱元璋的梁子。

自杀自杀

1357年,朱元璋又想起了张士诚。他让徐达攻打宜兴,并顺势擒获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太湖战场上,朱元璋的大将廖永安也成了张士诚的俘虏。张实程氏想用廖永安换张士德,朱元璋不肯。

在朱元璋看来,用廖永安换张士德是吃了很大的亏。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张士德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张士德被捕后不久绝食而死。

张士德之死,彻底将张士诚推向了朱元璋的对立面。但是,张士德的离去,对于张士诚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弥补的损失。没有张士德,就没有张士诚的三吴之地;没有张士德,张士诚也无法在这半天世界中坐稳。

张士德死后不久,张士诚就与袁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顾群臣劝阻,执意称帝。他任用才学平庸的张士信为丞相,纵情歌舞,全然忘记了创业的艰辛。

至于跟随他征战天下的兄弟们,张士诚则彻底抛弃了他们。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亲戚家眷,呼声呼应。张士诚的朝廷不听谏言,只听阿谀奉承。

1363年,陈友谅率领60万大军攻打朱元璋,并与他战在鄱阳湖。作为陈友谅的“盟友”,张士诚担当起两面夹击朱元璋的重任。不过,张士诚胆小,试探性地只派出五万大军进攻朱元璋。长兴城遭到耿炳文的袭击后,他立即撤军。

鄱阳湖之战告一段落,陈友谅大败。朱元璋的大将徐达也已经抵达金陵,以防张士诚。张士诚想要坐收渔翁之利,已经不可能了。

陈友谅死后,张士诚成了朱元璋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以徐达为统帅,率部攻打吴国。李文忠、常遇春先后占领杭州、湖州,进而逼近平江。

在平江,张士诚手上还有数万精锐。城中百姓感激他,扶老携幼登塔助他守城。然而,那些从前跟随他的将领,一个个离开了张士诚。连李博生都成了徐达的说客。

张士诚投降后,李伯生与他进行了一次令人痛心的长谈。可想而知,如果张士诚没有堕入享乐的深渊,他也会像朱元璋一样拼命拼搏,他的未来可能不会比朱元璋差。

值得一提的是,张士诚被捕后,其妻儿相继跳入火中自焚。朱元璋这种通过折磨竞争对手的家人来获取快感的行为,在张士诚的妻儿身上得逞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官回乡运十箱金子,乾隆得知后,再赏十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画像相传孙嘉淦一生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没有存下什么家产。他告老还乡时怕被乡亲们笑穷酸,载运十几箱砖头返乡充场面,这事被人举报传到乾隆皇耳里,乾隆反倒又赏了他十箱金子。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谥文定,祖籍山西。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除了清廉以外还以直言敢谏著名,在乾隆皇

  • 魏璎珞第一次服侍乾隆,为何要在阁楼上?这智商,很多人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多长的时间中,多少的古代影视剧出现,而在这些影视剧中大多都是讲述的清朝事情,这便是因为在清朝的时候,是距今最近的一个朝代,所以当人们去考证历史的时候也是最为接近,表现出来的时候也是比较容易的还原历史真相。然而就拿刚刚过去没多久的《延禧攻略》来说,其中的女主角魏璎珞第一次服侍乾隆,为何要在阁楼上?这智

  • 以贸易换和平——北宋用“货币战争”克制了强大的辽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于宋辽金,北宋货币演变的原因及评价,南宋与金朝的贸易

    引言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峰的北宋王朝,虽然无力依靠军事手段有效压制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但是却善于利用自身繁荣的经济和发达的文化对周边民族施加巨大的影响力,将文化经贸活动作为调节民族关系的重要工具和辅助 手段。从宋辽之间持续近百年的互市情况来看,与武力压制相比,经济力量的影响无疑程度更深,影响面更大,

  • 生前饱受慈禧虐待,死后惨遭盗墓开膛,孝哲皇后尸身百年不腐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的傍晚,紫禁城内撕心裂肺的哭嚎声打破了这座庄严肃穆的宫殿内的宁静,哭声经由同治皇帝居住的养心殿内传出,此时的养心殿内,两位皇太后正襟危坐,同治皇帝的嫡母慈安太后痛哭失声,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也默默垂泪,而跪在地上哭泣的则是同治皇帝的后妃以及宫中服役的宫女和太监,能让这些人一起痛

  • 亦非阴鸷之谋、徒以恃宠溺爱—明宪宗万贵妃和纪淑妃的那段史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英宗在权宦王振的撺掇下,仓促出兵征讨入寇的瓦剌,临出征前,英宗册立只有两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并命弟弟郕王朱祁钰监国,以安定京师。当年八月,英宗在于土木堡之役中战败被俘,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大明社稷危在旦夕。情势万分紧张之际,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群臣们奏请孙太后

  • 3本民国历史文,主角凭着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终成大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历史小说十大经典,民国历史看哪本书好,讲述民国历史的书籍

    一、《民国教父》 作者:叁拾伍短评:民国历史文,本文讲述1915年民国上海滩,江湖后辈翘楚的男主角,获后世的国安英雄记忆的加持,知晓家国的苦难,凭着非凡的眼界、手腕与魄力,在帮派林立的上海滩之中,快意恩仇,终成大势的故事。作者大大叙事老道,角色性格鲜明,大量的历史人物穿插在其中,鲜活又真实,故事推进

  • 崇祯说此人是明朝的“诸葛亮”,若他不死明朝就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究竟是谁能够让崇祯皇帝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个人就是是明末时期河北高阳的孙承宗,他当时担任东阁大学士,他的相貌也是很奇特的,他的体型高大挺拔,他的胡子还非常多,他的长相虽然很奇特,但是他的家里很穷,学业有成之后就去富贵人家当私人教师,教有钱人家的小孩知识。其中有一次他在去明朝北境的一户人家当老师的路

  • 5张长图看懂清朝皇帝的4种继位方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皇帝顺序表及功过,清朝皇帝顺序表及在位最长的,清朝所有皇帝正确在位时间

    一、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创立八旗制度后,八旗旗主都有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称为“八和硕贝勒”。清朝入关之前,后金采用“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体制,“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汗位继承人也在八王范围内进行推举,这就是汗位推选制。努尔哈赤皇太极虽然继承了汗位,但囿于旧制,皇太极还要与其他三大贝勒

  •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皇帝的心思,真的很复杂,却也符合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457年2月15日,大明忠臣于谦的家中,突然,砰的一声,大门大开,一众锦衣卫气势汹汹进门。领头人说道:“于大人,对不住了,皇命所在,奉旨抄家!”于谦默然无语!于谦的管家壮着胆子,拦在锦衣卫前面,悲痛地说:“不,你们不能抓走老爷,他是清官,他是保卫大明的功臣。”但是,锦衣卫身负皇命,又怎么可能什么也

  • 晚清中国的真实照片:这才是“真实的大清朝”,别被电视剧忽悠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晚年真实的清朝照片,清朝怎么把明朝灭亡的,清朝一两银等于多少人民币

    #头条创作挑战赛#“对于过着富裕生活的人来说,烤鸡就像杂草一样。对于生活贫困的人来说,萝卜也是一种美味。”作为一种流行的视觉艺术,电视剧被期望具有戏剧性、冲突性和感人性。并不是历史纪录片,那么多我们看到的清代流行电视剧,讲的都是人物之间的故事,并没有真正捕捉到清末的真实生活状况。但是电视剧有着神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