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王朝:康熙要干掉双簧管的计划,班布尔善趁机捣乱,康熙展现大智慧

康熙王朝:康熙要干掉双簧管的计划,班布尔善趁机捣乱,康熙展现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271 更新时间:2024/2/8 4:46:31

鳌拜和班布尔善各有心思

鳌拜被顺治任命为援相。此时,索尼和苏克沙哈已经死去,朝廷的大权全部掌握在鳌拜手中。班布尔善是努尔哈赤孙子,地道的皇室成员。奥拜和班布尔善联手照顾年仅16岁的康熙

鳌拜想废掉康熙,另立贤君。他的本意是找一个傀儡皇帝,实现自己继续掌权的目的。

鳌拜一直以忠臣自居,但鳌拜还真没有叛逆之心。这也是鳌拜后来能够独自闯入慈悲宫的原因。

但班布尔善与鳌拜不同,他怂恿鳌拜闹事,其实是想自己称帝。

鳌拜只是班布尔善的一枚棋子,他想借鳌拜之手除掉孝庄太后和康熙,进而以护卫之令除掉鳌拜本人,实现自己称帝的野心。

康熙消灭双簧管的先期计划

双簧管面前示弱。16岁的康熙已经凝聚了自己的力量来除掉鳌拜。他的摔跤保镖已经和敖白交手了,被敖白打倒了。这些年轻人甘示弱,傲白鄙视他们。

康熙下旨贴早朝,谎称孝庄太后突然生病,命鳌拜前来探望。鳌拜心中疑惑,可是康熙为什么要预言鳌拜会来呢?

这体现了康熙的智慧。魏东亭的保镖郝老四,早就被班布尔善重金收买了。康熙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但他从未告诉过任何人。

康熙此举是“一错再错”的策略。

郝老四已经暗中禀告班布尔善,慈宁宫内只有几个角力侍卫,鳌拜敢一个人前来。康熙并没有说这种内部反应使双簧管不值得。

康熙在奥拜家中的内部代理人。

奥拜家里的知情人康熙从来不说出来,一直躲起来。虽然最后表扬了应得的人,康熙却继续隐瞒这个人。但一定是康熙在奥拜家里画的眼线。看看康熙对奥拜说的话:

八月初三深夜,你在别墅里与班布尔善等人密谋。其他五个人的手心都写了一个“废”字,而你的手心只写了一个“阴”字。就凭这一点,我就不杀你。

这表明康熙对双簧管的行为了如指掌。

此外,康熙还在京城内外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孝庄太后从热河派来的五千精兵,天不亮就能感受到京师的护送。如有不测,5000名精锐士兵可立即抵达康熙;城门紧闭,部队不得调往城内城外。如果找到,他们将被处决。

康熙放过敖白,在京城内外做好布局,显示敖白故意示弱。康熙本有把握除掉鳌拜,没想到却半路杀了班布尔善。

班布尔善的突然造反其实是康熙始料未及的

康熙一直认为,班布尔善和奥拜一样,只是想开党谋私,退位拥护傀儡皇帝。直到班布尔善派兵护送,康熙才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班布尔善才是真正的野心家,他想借机闹事。

九门提督吴六义立即赶到,率部追杀班布尔善的士兵。就在这时,魏东亭焦急地去打开城门迎接吴六义。康熙称他为:

不开门,现在你能确认谁是吴六义和班布尔善,谁是护送人员,谁是闹事者吗?

这再次体现了康熙的大智慧。

他早就知道班布尔善是个闹事者,可吴六义才是真正的护卫吗?如果吴六义也趁机闹事,这才是康熙最担心的。

康熙想了想,吩咐魏东亭打开城门迎接吴六义。从康熙去掉双簧管来看,康熙真的成熟了,足见康熙的大智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冷知识13则:朱棣忌日当天,竟有1118人放了皇帝鸽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配图 清明上河图 明 仇英 局部01明朝工业很发达,但是因为没有打假部门,所以造假也做的很不错,有的人可以用纸伪造成皮革制品,造假技术炉火纯青,从外表看和正品一模一样,只是不能见水,一下雨就完蛋了。02当今打工人,不论996还是007,考勤是少不了的,指纹打卡、面部识别总有一种方式会提醒你:别睡了,

  • 都是清朝割出去的地,为何香港可以回归,海参崴却难以收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在时间的磨砺之下,往往会经历建立或者是灭亡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一个国家也往往会丢失掉自己的一些国土。比如古代再强大的中国在近代面临西方国家的时候,也免不了被他们宰割一番的厄运。不过虽然当时的中国丢失掉了不少的国土,但是好在现在我们的国家十分的争气,在近几十年的时间中一直为收复我国领

  • 明朝哪一位皇帝代替崇祯,才有可能挽救危局?国人答案出奇一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后人邹启贵,崇祯哥哥,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在分析开始之前咱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年的崇祯帝面临着怎样的烂摊子?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定然是“内忧外患”,而且还是典型的那种,此话从何说起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首先是东林党的问题,崇祯帝在位期间,东林党一家独大,皇室对他们竟然只能起到压制性的作用,根本无法去除这块顽疾。你可能就要问了,明太祖朱元璋都

  • 嘉庆皇帝虽然很努力,但是却失败了,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要说大清皇帝里面谁比较勤快一些,相信绝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嘉庆皇帝。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勤快的皇帝,而且他把所有的内容都想进去了。他在皇帝这个位置里面待了25年的时间,几乎是把所有自己能够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了。一直希望大清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而且也希望他们能够一直繁荣下去。可是现实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 明朝凤阳守备太监,敢在朱元璋龙兴之地放肆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包揽词讼压迫军伍成化十八年,“中都留守指挥郭玉,亦上言:‘(凤阳)守备中官,徇奴隶之言,掣诸司之肘,决狱惟货,多不以情,请罢勿设。’”却被“下巡按御史,逮问妄奏之罪,”理由是“临濠乃祖宗根本之地,特命中官往镇,寄以守备之权,循祖制也。玉何人,敢议罢革”《明宪宗实录》对该事亦有登载,内容稍有异同:

  • 大清一等带刀侍卫:五步之内格杀勿论,一刀毙命,佩刀是宫廷特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是奉旨办事,陌生人一旦靠近存在对皇帝造成危险之人,果断出手;一刀毙命是他们的特点,腰板挺直是他们的作风,他们就是御前带刀侍卫。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保证首脑的人身安全都是安保的一等大事,尤其在古代集权社会,皇权更替无不血雨腥风,所以他们的作用就至关重要,连佩刀都是宫廷特制。如何去做一个带刀侍卫?

  • 明朝川蜀之战:7位名将上阵,“大夏”国君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投降名将一览表,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明朝开国最惨战役

    1368年,明军北伐,燕京之战、太原之战、庆阳之战、兰州之战,王保保的蒙古骑兵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不敢再来招惹徐达。明军连战连胜,北方边境比较安定,却未能彻底解决问题,而西南地区还没纳入版图,对朱元璋远征漠北造成极大的困扰。云南、贵州、四川一带,有两个“政权”存在。一个是忠于元朝的梁王,麾下兵马十几

  • 工业革命:对清朝的续命还是催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工业革命对清朝产生了一定的催命作用。清朝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初期,已经渐渐陷入了一个衰落的状态。由于封建经济的落后和农业生产的低效,国家财政一蹶不振,士兵的装备和训练水平严重不足,国防能力大幅下降,这也让外国势力开始向中国领土发起侵略。#工业革命#此时,工业革命的到来给予了清朝一次重大的机

  • 明朝大厦将倾,崇祯皇帝找算命先生测字,连测三字后,失魂落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时,内有闯王李自成反叛,外有满洲女真侵略,大明朝内忧外患,身为一国之君的崇祯皇帝眼看大厦将倾,实在有说不出的苦闷和无能为力。一日他乔装出宫,碰见一个算命先生,心里念着明朝的将来,想自己的江山到底前途如何,不如问一问神仙。于是崇祯对算命先生说:“你帮我测个字。”先生:“测什么字呢?”崇祯皇帝本命朱

  • 她是“魏璎珞”的儿媳妇,与嘉庆是姐弟恋,被封皇后,死后葬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虽然是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但毕竟还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清朝的辉煌也为中华民族争夺了荣光。清王朝一度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国力雄厚,万国来朝,她殷实的国力在康乾盛世的时候达到了顶点。然而在乾隆皇帝死后,清朝由盛转衰,嘉庆皇帝是清朝发展历史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