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儒黄宗羲为父报仇,锥刺魏忠贤党羽,崇祯赞叹:忠臣孤子!

大儒黄宗羲为父报仇,锥刺魏忠贤党羽,崇祯赞叹:忠臣孤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31 更新时间:2024/2/9 19:12:18

黄宗羲是学术大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学富五车,见闻广博,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鲜为人知的是,黄宗羲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手持铁锥,为父报仇,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黄宗羲的父亲名叫黄尊素,是“东林七君子”之一。

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擅朝政,党同伐异,唆使党羽将“东林六君子”和“东林七君子”全部害死。

黄尊素被阉党污以贪污之罪,逮捕到北京,关入昭狱,最终被魏忠贤心腹、时任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的许显纯严刑拷打而死。

史书记载,黄尊素遇害5天之后,遗体才被人从监狱移出,全身由于腐烂已无法辨认,只有17岁的黄宗羲,目睹这一切,怒发冲冠,发誓要为父亲洗掉污名并报仇雪恨!

当时,魏忠贤权势如日中天,黄宗羲深知现在报仇,难于登天,于是返回老家,等待时机。

两年后,崇祯皇帝继位,铲除魏忠贤,大批阉党成员被捕入狱,黄宗羲闻讯,上书请求为父亲平反,清算阉党罪行,得到崇祯批准。

用酷刑折磨黄尊素的阉党成员许显纯、李实被捕,由刑部公开审讯,允许百姓旁听,黄宗羲也在其中。

魏忠贤虽已伏法,但依然有不少阉党成员位居庙堂之上,在他们的干涉和阻挠下,许显纯等人气焰嚣张,花言巧语,百般为自己辩解,而刑部官员不敢得罪阉党,问案疲软无力。

连审多日,依然毫无结果,案件陷入胶着状态。

一直旁听的黄宗羲忍无可忍,怒吼道:“逆贼!你害死我父,铁证如山,还敢狡辩!”说着从袖子中掏出一把铁锥,扑向许显纯猛刺,一边刺一边说:“我看你如实招与不招!”

衙役们痛恨阉党,无人上前阻拦,许显纯被刺得浑身是血,忙不迭地磕头求饶,连说“愿招!愿招!”

刑部根据供词,判处许显纯死刑。

李实大惧,托人用重金贿赂黄宗羲。那个人带着三千两黄金找到黄宗羲,说道:“李实托我带黄金给你,以弥补当年诬陷你父亲的罪过,请你不要再追究了。”

黄宗羲冷笑一声:“三千两黄金能买屈死的灵魂吗?能买国泰民安吗?李实这逆贼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言毕,将来人赶出家门。

第二天审讯时,李实贼心不死,依然狡辩,黄宗羲怒不可遏,拿出铁锥走过去,李实脸色惨白,失声叫道:“愿招!愿招!”

另一位阉党崔应元不甘心认罪,在黄宗羲铁锥的猛刺之下,乖乖认罪伏法。

李实和崔应元最终全被处死。

崇祯皇帝听闻黄宗羲锥刺阉党之事后,称赞黄宗羲是大明的忠臣孤子,然后下诏追封他父亲为太仆卿。

这件事之后,19岁的黄宗羲名满天下,被人们誉为“姚江黄孝子”。

更多文章

  • 工程队无意挖出两具巨棺,震惊了考古界,有人猜测和建文帝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经过文物部门的调查核实,这是两具用“三合土”制作的棺椁。两副棺椁应该为夫妻墓葬,此次发掘的棺椁较小,只有约一吨重,较大的棺椁约为五吨重,体积约为小棺椁的两倍。根据这两座“三合土”墓葬制作的形状,初步推断,属明代时期的墓葬。并还断定,以“三合土”为外椁的这两个墓葬,在“三合土”椁内必然存在有棺木。按照

  • 曾国藩的湘军是如何挑兵选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1853年,丁忧在籍的曾国藩奉旨办理湖南团练,创立湘军,征战11年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曾国藩以一介书生从戎,历经磨难,最终以儒生为将,农夫渔民为兵,练就了闻名天下的湘军。但是湘军成军之初,仅1.7万人;全盛时期也不过12万人。与它的主要对手太平军动辄数十万人的规模根本无法相比,但两军交战,同样有

  • 明朝中期规模最大的起义,波及8省,正德皇帝调边军平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明朝时期的起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起义,前者甚至攻入北京城,推翻了明朝,但鲜为人知的,在他们之前,明朝也爆发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起义,义军转战八省,给明朝造成沉重打击,这就是正德年间的“刘六、刘七起义”。刘六本名刘宠,刘七本名刘宸,兄弟两人是河北文安县人,出身贫寒,无法维持生计,就

  • 为何双方都围绕天京布局兵力占优的太平军反而败给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湘军攻破天京有多惨,陈玉成不死湘军能打下天京吗,为什么湘军要攻打太平天国

    太平军于1853年春攻克南京,面临西征、北伐、东进三个方向的战略选择。太平天国前期,向北向西不向东当时,东南沿海有小刀会到处起义响应,兵锋正盛的太平军完全可以挥师席卷苏、浙、上海等富饶之地。但当时的全军统帅东王杨秀清决定避免与占据上海商埠的外国军队发生冲突,命令太平军东线以镇江为界,尽量争取以上海为

  • 从“一田二主”到“一田多主”,宋朝永佃制如何在继承中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一、统治阶级大力鼓励农业发展,缓解私有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奠定了永佃制度产生的基础自宋王朝建立以来,统治阶级就大力鼓励农业的发展,颁布了大量的措施鼓励国家农业的发展,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政策就是允许人们开垦荒地。这些原本没有主人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促进了宋代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后来,土地私有化程度越来

  • 讽刺和珅坐着冲天炮竹升迁的江西巡抚,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四十一年,是和珅飞黄腾达的一年,是名副其实的“和珅年”。在这一年之内,得到乾隆宠信的和珅屡获升迁:二月,升任命户部右侍郎;三月,升军机大臣;四月,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任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十一月,任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十二月,任总管内务府三旗事务,赐紫禁城骑马。其中,紫禁城骑马是极为难得的

  • “顺物之性”,宋朝如何通过政府干预政策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生态政策,王立群讲宋朝完整版,宋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

    虽然环保一词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新词,但是环保观念并不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思想产物,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古代就已经开始出现生态环保的实践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在千年前的宋朝,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拥有成熟的环保理念,并且懂得用政策来促进环保行为。中国古代环保意识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宋朝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 清朝末年的头几批留学生,归国后清政府都直接提拔任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现状,清朝选拔人才的资料,清政府第一批留学生

    首批留学生非常受到重视和提拔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清政府内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湘淮集团内部,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主动向外国学习先进技术,并推动清廷于1871年陆续派遣了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对于中国首批官派留学生,清政府非常重视,明确规定:不准

  • “累世同居”到“割肉疗亲”,为何宋朝的孝道观念趋于极端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的孝道,宋朝人守孝要多少年,宋朝时期孝文化

    回顾历史,若说唐朝是一个着盛装戴金银的丰腴女子,那么宋朝必然就是一个着素衣戴荆钗的弱质女流。唐朝的文人感觉像是豪放不羁的侠客,然而宋朝的文人则是一派文质彬彬。因而相对于开放的唐朝,宋朝则要严谨、恪守本分的多,再加上受儒家思想熏陶,深受理学思想的教导,因此宋朝对于孝道乃是极为看重的。宋朝以孝道治天下,

  • 黎明前的黑暗:清朝的女性抗争——拯救自己,也在拯救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黑暗王朝,黎明前的黑暗1-40集全,黎明前的黑暗完整版原唱

    人类的文明进程,就是一条追求平等的征途。我们追求平等就是为了有尊严,有自由地活着。这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却是过去的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目标。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妇女作为人类成员的一半群体,她们承受的荼毒要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纵观全球各国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历史有着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