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的霸业,有一部分也是此人的功劳

齐桓公的霸业,有一部分也是此人的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8 更新时间:2024/2/25 7:22:00

齐襄公虽然杀了妹夫,跟自己的妹妹过去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上上下下的人都对他另眼看待,他自己也觉得不是个滋味。一心想干几件大事出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往列国一看,有两个国家进入了他的视野:郑国和纪国。

就在鲁桓公被襄公杀死的这一年,跟郑昭公子忽被杀国卿高渠弥所杀是同一年,高渠弥就立了子忽的弟弟的子亹为国君。

[var1]

这齐襄公盯上子亹,那个年轻的时候跟自己有过过节的人,都当上国君了,是时候国君之间来次会面了。他客气地请子亹去首丘会盟。祭足劝子亹说:“从前齐侯还是公子的时候,你和他曾经争斗过。齐侯气量小,你还是别去了。怕是凶多吉少。”子亹说:“齐国是强国,子突还在栎,我如果不去,他万一率领诸侯来讨伐我就麻烦了。我还是去吧,他还不至于杀我。”于是带了高渠弥去首丘。祭足借口生病,没去。

果不其然,子亹一到了首丘,齐襄公见他没有为以前的事情道歉的意思,就派人把子亹给杀了,高渠弥更惨,五马分尸而死。

齐襄公杀了子亹,派人去郑国说,子亹弑君,已经被我杀了,你们另立一个国君吧。祭足当然还是不敢迎立郑厉公,于是改立子亹的弟弟,陈女所生的子仪为君。这样一来,郑国见了齐国当然低了半截。

搞定了郑国,齐襄公又把目标盯在了纪国身上。纪国和齐国的仇由来已久,是老早以前国君的过节。

纪国,姜姓,侯爵,位于现在的山东寿光南,在西周时,纪国曾经风光一时。周夷王三年,纪侯在周夷王面诋毁当时的齐国国君齐哀公,周夷王大怒,将齐哀公放到鼎中活活煮死。齐国不敢怨主凶周夷王,把一肚子的仇恨都集中到纪侯身上。世世代代不忘报仇,到齐襄公时,这个仇已经结了九世了。纪国位于齐国以东,莱国以北。疆域不亚于齐国或鲁国。齐国一直伺机吞并纪国,报仇是一个原因,其实灭纪是齐国扩张的必由之路。

西周时周天子强大,威临诸侯,齐国虽怨,也不敢把纪国怎么样。到了春秋时代,周室衰微,齐国倒是越来越强大了,纪国如芒刺在背。纪君还想攀上周天子这棵大树,他知道周桓王没有立王后,遂列国游说,终于使纪季姜成功地当上了桓王后。

[var1]

齐襄公即位之后,齐国越发的强大起来,纪国那点点实力,根本阻挡不了齐襄公灭纪的决心。但是,有一件事打乱了襄公对付纪国的步伐。

历史书上记载,齐襄公的正夫人是王姬,这位王姬是周桓王之孙,周庄王之女,不仅襄公,他的兄弟小白的原配正妻也是庄王的女儿。这时候,齐襄公正在热烈地想完成婚姻大事。暂时还不想与王太后的母家彻底翻脸,但为了表示自己复仇的决心,做给齐国人看,齐襄公还是先取了纪国的三座城。

齐襄公的正夫人王姬在第二年七月就病死了。这下齐襄公没了顾虑,周庄王也正忙着收拾他的兄弟王子克和周公黑肩,哪能顾着嫡母的母家如何,于是齐襄公大举伐纪,报了九世之仇,又给了鲁国一巴掌,因为纪侯的妻子是鲁惠公的嫡长女,也就是鲁庄公的伯母,鲁庄公当时才十六岁,年青胆小,没有决断力,眼睁睁地看着伯母的夫家被仇人齐襄吞并了,着实被史家讥讽了一顿。本来齐鲁两国实力相当,但吞并纪国之后,力量对比的天平渐渐偏向了齐国一边,这不能不说是鲁国的战略失误。

齐襄公为齐国在未来的强大奠定根基,齐国抓住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好机会,整个山东半岛基本成为齐国势力范围。

[var1]

接着,襄公又干了一件大事,继郑庄公之后,又去找周天子的麻烦。宣姜的儿子朔在卫宣公死后当上了卫国的国君,称卫惠公。

卫国的左公子洩、右公子职怨恨卫惠公诽谤杀害太子伋而取代他继位,于是起兵作乱,进攻卫惠公,拥立太子伋同母弟公子黔牟为国君,史称卫君黔牟,卫惠公逃亡到齐国。

黔牟也是周庄王的女婿,齐襄公的连襟。

齐襄公要把外甥朔扶上君位,周庄王要保护女婿的君位,公元前689年冬天,齐国联合鲁国、宋国、陈国、蔡国攻打卫国。齐襄公誓要把卫惠公送回去当国君。

周庄王那边自然也不愿意了,公元前688年正月,周庄王派遣属官子突率军救援卫国。

结果呢,周庄王跟卫君的队伍打不过齐国联军,左右公子被诛杀,卫惠公接着当他的国君,周天子的权威又再次一落千丈。

[var1]

齐襄公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跟自己的妹妹花前月下,谁曾想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若不认输李世民该怎么办?你看尉迟恭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玄武门之变尉迟恭对李渊说了什么,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去哪儿了

    大唐的天下,李渊只扛着大旗,坐在龙椅上,其余的事李世民和李建成这两个儿子,就都替他办了。其中尤其是李世民,一大多半的大唐天下,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渊其实对此也认可,以至于后来他对李世民已经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了。因为再赏赐,就只能给“太子位”和自己的“皇位”了。 这便是为何,李世民在虎牢关一战擒

  • 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是何下场却鲜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廉颇和蔺相如谁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和好的原因,廉颇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概括

    饱读经书的蔺相如,一生为赵国安危出谋划策,他和廉颇举世闻名的负荆请罪故事给后世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两个人更是被后人称为“将相之和”,作为赵国最出色的文官武将,即使不出兵,都能震慑四方。负荆请罪人尽皆知,长平之战后,廉颇和蔺相如是何下场却鲜有人知。[var1]廉颇一生经历的战争加起来得有上百场,以勇气闻

  • 长平之战,如果不换上赵括而坚持用廉颇,赵国能守得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战争是赵括替代了廉颇吗,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赵括直抵长平战场

    [var1]秦赵双方总共投入兵力百余万,陈兵长平对攻三年,彼此都未能突破对方的防线,可见廉颇的壁垒固守战术的确取得了阻滞秦军虎狼之师的效果。此时,战争进行到战略对峙阶段,就逐渐转为了秦、赵两国综合国力的比拼对耗。这当中最关键的因素,最后落在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上。[var1]秦国在孝公时期,由商鞅主持,

  • 玄武门之变后,被迫让位的“太上皇”李渊,住破旧行宫孤独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的下场,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放过李渊,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生了几个孩子

    李渊最终被逼放弃了皇位,那么他的退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大唐的建立 李渊原本是隋朝的官吏,因为隋炀帝的骄奢淫逸,让他不满,于是起兵讨伐。他的目的是推翻隋朝的统治,建设一个更好的朝代。他仰仗的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太子李建成名义上是讨伐的主力,然而他实际上对打天下做出的贡献并不大。而秦王李世民为了辅佐父

  • 楚汉之争,汉军遭遇了什么,最终只剩下了四万大军还在楚国境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汉80集免费观看,楚汉历史讲解,周老师讲历史楚汉争霸

    [var1]根据史书记载,楚汉之争的爆发,源于楚汉相争时期,楚汉战争双方共计的五十万大军首领是楚威王和楚怀王,在楚威王手下所建立的五十万大军是刘邦和项羽的共同合作才获得的,楚怀王说的还算算客气,刘邦呢,不仅有自己的独立大军,还将自己的本家伍子胥给弄死了。自古以来,楚人分成了两支,一支由刘邦和项羽所主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大骂李世民14个字,20年后竟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玄武门之变李渊为何不处罚李世民,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渊说了16个字,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都杀了谁

    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其实应该是李渊。 唐高祖李渊起兵于太原地区,他的发迹主要靠的是一群“太原功臣”,在开国之后,李渊为了排挤这些功臣,虽然没有卸磨杀驴,但他便开始重用亲信——自己的儿子们,让李世民和李建成共同掌管军政大权。 李建成作为长子,李渊早早就把他立为太子。但李渊也给自己留了一手,为了制

  • 楚国的历史是怎么发展的,楚国从何而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楚国历史上的今天,楚国的历史有多少年,楚国的发展史

    中原地区周天子,郑国,齐国的故事说得差不多,让我们看看南面一个被中原人称为蛮夷的国家正在悄悄地崛起。[var1]这个国家就是楚国。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李世民是否和解?未完工的大明宫揭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没有杀李渊,李渊玄武门之变完整版,大明宫玄武门之变

    在射杀李建成、李元吉后,李世民派尉迟恭持矛入宫宿卫,明为保护李渊的安全,实为挟持并逼迫他交出皇权。 李渊心有不甘,故意试探大臣说道:“没想到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你们有何看法。”这叫投石问路,看看朝中还有多少人站在自己这边。见尉迟恭手持长矛,怒眼圆睁,萧瑀和陈叔达两位老臣不禁打了个寒战,连忙劝李渊

  • 长平之战,赵国用进攻型赵括取代防御型廉颇,实在是缺粮食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从长平之战催生的成语“纸上谈兵”来看,对于这场使赵国掏空了身子的战争,历来的观点是赵军主帅、少壮派将领赵括的莽撞出击,才钻了秦国战神白起的口袋阵,以至于40余万赵军被坑杀殆尽。[var1]本来,在赵括之前廉颇统帅的赵军,已经在长平一线构筑起牢固的壁垒防御体系。战局证明,廉颇的战法虽未能击败秦军,却也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弟媳为妻,李世民的弟媳究竟有多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李世民晚年后悔玄武门之变了吗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玄武门之变爆发杀兄夺权还夺妻?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毫无争议的千古一帝,唐朝在他的治理下可谓是空前绝后,成为了当时全世界经济最为昌盛的国家,无数来自海外的商人纷纷选择在唐朝定居生活,这足以可见盛唐时期的风貌。只可惜,在李世民的身上仍存在着一个污点,那就是在玄武门之变残忍的杀害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