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奸臣秦桧作的两句诗,现在广泛流传,竟然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大奸臣秦桧作的两句诗,现在广泛流传,竟然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88 更新时间:2024/1/22 18:31:00

说到秦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残害抗金英雄岳飞将军的事情。但秦桧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个投降派,反而恰恰相反是个主战派,甚至因为皇帝给自己派了个主管割地求官职,三次上奏辞职。

那么,为什么秦桧后来又变成了主和派,还极力贬斥抗金将士,成为一代奸臣了呢?明明是一个臭名昭著、陷害忠良的大奸臣,他到底说了什么竟然能让教书育人的老师们奉为口头禅?

教书育人说出名句

秦桧出生在北宋末年,也算是一个官二代,父亲秦敏学曾出任玉山县令和静江府古县的县令。但秦侩这个官二代的少年生活并没有那么逍遥自在,因为县令这个芝麻大小的官职根本不能给一家带来富足的生活。

因此,在出仕之前,秦桧只能去私塾当先生,靠着私塾里微薄的学费过日子,也就是这个时候,秦桧作那两句让现在的老师当做口头禅的诗:“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

这句话说的是啥呢?其实意思就是如果我要是有三百亩水田,我才不给你们当私塾先生呢。如今老师们这么说不过是面对顽皮学生的调侃,但是秦桧却不一样,这句话里包含了秦桧对富贵生活的向往。

能做到青史留名的大奸臣说明秦桧还是有一定才华的,没几年他就通过科考中进士当了官。刚刚当官的秦桧其实还没有后世那么坏,也曾积极上书与百官讨论如何加强守备,不让南犯宋朝的金军进一步割占国土。

但是当时的宋钦宗却不觉得割地赔款有什么问题,他觉得秦桧能言善道十分适合去割地赔款的干事。但当时的秦桧觉得这与自己的主张不符,曾三次上书请奏辞去此职。

宋朝靖康之耻

那么,是什么让秦桧突然从抵抗派变成了议和派呢?这还要说到历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耻。公元1126年,当时的京城汴京失守,北宋的两任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军俘虏。而同事被抓的就还有包括秦桧在内的一众大臣。

让人觉得搞笑的事,宋徽宗被金军俘虏时没有着急,而听到说宋高宗建立南宋时着急了,生怕自己再也当不了皇帝了,于是就派秦桧去和议,用年年纳贡称臣换自己回去当皇帝。

也正是这次经历,让秦桧再次尝到了荣华富贵的甜头,当时秦桧奉命去贿赂金兵首领,但却被金军扣下了。秦桧被扣可不是当什么阶下囚,而是实实在在被金兵重用。据说当时的金兵首领十分赏识秦桧的能言善道,不仅赏赐了他很多的财务,还任命他当了“参谋军事”。

后来,在金军干了四年的秦桧可能是发现还是在宋朝才能捞的更多油水,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又回到了宋朝。

秦桧的突然回归也让很多人起了疑心,但秦桧多会给自己贴金呀,人家声称自己是好不容易杀了看守的士兵逃回来的。再加之,秦桧在朝廷中的一众好友也帮忙力荐他的忠心,秦桧就这样做回了宋朝的大官。

而这次回归后的秦桧再也不是之前那个有胆识主张跟金兵做作的秦桧了,他不仅开始主张议和,甚至对主张作战的大臣们进行打压。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在金军里待了四年的人回来后还能得到重用。其实这事很好理解,因为秦桧“聪明的”提出来一个南北分治的策略,而这个策略恰好符合了金军挞懒和南宋高宗令人的心意。也正是这个策略的提出让高宗觉得秦桧值得重要,忠心可嘉,对其进行提拔。

功高震主,岳飞被陷害

那么,秦桧为什么有非得对岳飞下狠手呢?难道只是因为两个人一个主战一个主和吗?其实,秦桧之所以一定要残害岳飞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顺应宋高宗的心意。按理说,作为一个皇帝不说不奖赏为自己守家卫国的臣子,也不应该打压呀。

但是当时靖康之耻刚过没几年,宋高宗害怕重蹈宋徽宗他们的前车之鉴,生怕自己也成了金军的俘虏,对金军可以说是害怕到了骨子里。

而岳飞却非得跟自己作对跟金军作对,因此宋高宗早就想把岳飞除掉了。而秦桧正是探查了宋高宗这个隐秘的心思,于是甘当宋高宗手里的一把刀,帮主子把岳飞除掉了。

除了讨好宋高宗之外,秦桧的此举也是为了讨好金军。岳飞让金军吃了无数败仗,可以说是金军的眼中钉肉中刺,而除掉岳飞就可以帮金军出一口气,推进双方议和的进程。而从最终结果来看,岳飞死后宋金也顺理成章地达成了绍兴和议。

当然,除了讨好自己的两人主子之外,秦桧除掉岳飞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自古以来,文臣武将都是水火不服的两个阵营。当时正值战乱,保家卫国的武将的地位本来就已隐隐超过了文臣。

这时,如果岳飞在打了胜仗班师回朝,那自己的地位肯定会受到进一步的威胁。再说岳飞本来就跟自己政见相左,如果再让岳飞地位再提升,那哪里还有自己的位置。所以,无论是给武将一个下马威,还是扳倒政敌,岳飞都是非死不可。于是,他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残忍杀害。

总结

与其说是秦桧杀了岳飞,不如说是整个南宋杀了他,他的刚正不阿与当时南宋的懦弱腐朽是截然相反的存在,于是南宋朝廷根本容不下岳飞。

而秦桧卖主求荣,残害忠良却能够寿终正寝,不仅有皇帝亲自去探视病情,还的了“忠献”申王的谥号。这两个字真的是讽刺无比。

不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为了表达对英雄岳飞的敬意,对权奸之臣秦桧的厌恶憎恨,在岳飞墓前打造了秦桧夫妇跪像,让其永远向岳飞忏悔。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灭金,以南宋的实力有可能灭掉吗?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赵构支持岳飞吗,赵构赐岳飞手札全文,岳飞和赵构

    如果南宋敢果断的任用岳飞,并无条件的支持岳飞,南宋的国土面积会一点点扩大。在南宋,国土面积扩大的同时,就意味着金国面积的缩小。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南宋的国力就一天天强大起来,金国就会衰落下去。量变引起质变,到南宋绝对实力全面压倒金国的时候,就是岳飞灭亡金国的时候。金灭宋也是一种趋势。北宋末年,金国在和

  • 考官卖考题被判死罪,临刑前为求生说了一段话,唐高宗:免去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宗被谁毒死,乾隆皇帝考验考生断案,高宗即位初期军事形势

    公元663年,也就是龙朔三年。四月的洛阳城春暖花开,右史董思恭被押上了刑台,唐高宗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刑场,一起观看董思恭被砍头的现场。可是,正当刽子手上的刀准备砍到董思恭的脖子上时,求生的本能让垂死的董思恭大喊道:“刀下留人!”接下来,董思恭又大喊:“告变!”听到这两个字之后,唐高宗赶紧令人将董思

  • 明朝六部尚书都管什么?哪部权利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六部尚书哪一部最好,六部尚书哪部权力最大,天启年间六部尚书名单

    吏部即人事部,为六部之首,负责官员们的奖励处分或升调退休,是朝廷中权力最大、身份最高的部门。户部,负责全国户籍、田地、俸饷、赋税及一切财政事宜。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礼部春季最为繁忙,负责科举、祭祀大典、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等!兵部,类似今天的国防部,中央军委及其各军事机关,兵马未

  • 大唐开国元勋长孙无忌,为何被逼自缢而死?史书评:主暗臣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太宗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怎样死的,唐朝长孙无忌最后结局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644年,唐太宗李世民欲废太子李承乾,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因是废长立幼,有悖于封建伦理,怕大臣们反对而内心犹豫不决。一日散朝,他留下李治、司徒(宰相)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jì]等人后,抽佩剑要自刎。李世民,祖籍陇西

  • 明代皇帝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是因为前者没有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朱由校和朱由检,朱由校的五弟是朱由检吗,江山风雨情朱由校临终托付朱由检

    朱常洛当上皇帝后,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就死了,临死前传位给皇长子朱由校就是明熹宗。无论是朱常洛还是朱由校,当皇帝都费了很大周折,朱常洛时有挺击案,国本之争等,朱由校时有红丸案,移宫案,相对来讲,朱由检当皇帝时轻松多了,可谓没有什么周折和争议。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校登基的时候,年纪还非常小,只有十几岁

  • 唐朝的禁军到底是什么?致唐朝于死的不仅是藩镇,还有禁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北衙禁军和南衙禁军哪个厉害,古代禁军名称,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去哪儿了

    实际上,对唐朝危害最大的不仅是藩镇之兵,还有一个便是禁军。藩镇之兵这便要说到唐朝的兵制了。唐朝的兵制是府兵制。显然,这是安史之乱之前的制度。府兵制,是起源于西魏、北周的。其制度是籍民以为兵,拣身体魁健才力的,令刺史以农隙教练。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为农,农隙训练,战士从军打仗。合为百府,每

  • 明朝皇帝大部分寿命都非常短,原因竟然没跟女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寿命一览表,明朝人寿命,明朝寿命

    明朝是个大国,在当时封建主义专制达到了顶峰。自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制度之后,皇帝每天的工作量竟要高达十二小时,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对皇帝身体是一种非常巨大的消残。除了工作之外,基因也是一大原因,自朱棣谋权上位后,其明朝皇帝都是他的后代了,可以发现他的后人生育能力普遍不强,后者都是一代单传,其某种遗传基因方

  • 文成公主进藏,开启民族交往历史新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文成公主进藏用了几年时间,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知识

    当时吐蕃族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青海地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并派人向唐朝请求和亲,最终得到允许,唐太宗委派其侄女文成公主进藏结亲,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论禄东赞献纳聘礼,641年唐宗女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受唐太宗之命,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

  • 明朝3个醉汉一起吹牛,只因说了1个字,一个被流放,两个死在牢中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袁可立,是明末历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在明朝对抗清朝的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当时名震一时的“三袁”之一,其他两人分别是蓟辽督师袁崇焕,辽东经略袁应泰。袁可立早年曾担任苏州府的推官,长达六年之久,直接参与审理辖区的各类案件。袁可立心细如发,明察秋毫,执法如山,被百姓誉为包青天和狄仁杰式的人物。明万历二十

  • 宣华夫人状告杨广非礼,杨广当上皇帝后,宣华夫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01.公主沦为奴婢宣华夫人陈氏出身高贵,她是南陈陈宣帝的女儿,臭名昭著的陈后主陈叔宝则是她同父异母的兄弟。贵为公主,陈氏本可以衣食无忧过完她“朴实无华”的一生,可惜摊上了一个不靠谱的哥哥。杨坚代周立隋后,仅用2年时间,便解决了突厥这个大麻烦,稳固北方后,立志再造统一的隋文帝杨坚磨刀霍霍,剑指江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