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的反转:从秦灭六国到“六国灭秦”,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历史的反转:从秦灭六国到“六国灭秦”,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5 更新时间:2024/1/17 7:04:05

[var1]

于是,历史便从"秦灭六国″反转为“六国灭秦”。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强大的秦王朝的崩溃与灭亡,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呢?

或许可以这样认为,与其说是包括六国后裔在内的起义军推倒了大秦帝国,还不如说是大秦帝国自己打倒了自己!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致有以下这么两个原因。

[var1]

一、始皇帝的失策之处

秦始皇在天下刚刚统一,战乱带来的创伤还没有平复的时候,仍然习惯性地奉行以严刑峻法治天下的传统,既没有给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也没有改变不惜竭尽天下之财也要供养的做法。

于是,便在老百姓急需休息的时候,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也要营建骊山陵墓修筑阿房宫殿,以至于起义军在周文的率领下已然打进了函谷关,还有几十万人在骊山做苦工!

由此可见,骊山陵墓和阿房宫的工程量该有多么庞大。

[var1]

其实,早在灭六国的时候,秦始皇便开始在咸阳北郊仿造六国的宫殿,并将六国的宫女和财宝置于其中了。

开国之君本应成为守成之主的榜样,为帝国的长治久安而深谋远虑。

但一代雄主秦始皇在天下归一之后却志得意满,只知道以严厉手段统治天下,使天下人臣服并供养自己,完全没有意识到以怀柔手段笼络人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什么说怀柔天下重要呢?

[var1]

因为,当时天下刚刚统一,人心还没有稳定。尤其是原六国统治区的人们,对秦军残暴无情的印象记忆犹新。

因此,秦始皇才应该想方设法改变他们对秦朝的偏见——还有比怀柔更好更有效的手段吗?

为什么说怀柔天下必要呢?

因为在当时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里,维系了几千年的裂土分茅才是正确的,而秦国以暴力手段鲸吞六国则是不正确的!

所以,原六国之人对秦国的兼并是口服心不服!

[var1]

因此,秦始皇才需要利用怀柔手段笼络人心,施之以恩,辅之以威。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化解潜伏着的抗争情绪,使其逐渐归服大秦帝国。

可惜,秦始皇却反其道而行之,致使天下人只知畏威而不知怀德,从而积累了巨大的抗争情绪。

尽管秦始皇活着时没人敢起来反抗,但却已经为大秦帝国埋下了危险的火药桶——只要有一丁点儿火星,就有可能引起猛烈的大爆炸!

[var1]

二、继任之君无德无能而又残暴无道,忠奸不分而又刚愎自用。

胡亥是在赵高的帮助下登上皇位的,而赵高又曾经作为胡亥的司法老师,给胡亥传授审判犯人的方法。正是因为赵高做过自己的老师,而且拱他上台的也是赵高,所以秦二世上台后就最信任赵高。

不过,赵高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既心狠手辣,权力欲又极重!

为了铲除独揽大权路上的障碍,也为了架空和孤立秦二世,赵高便开始一步步施展开来他的阴谋。

[var1]

赵高先是怂恿胡亥杀了与自己有仇的蒙恬蒙毅,后又怂恿胡亥杀害了他的兄弟姐妹,就连帮助胡亥上台的丞相李斯也被杀掉了。

最后,赵高又利用“指鹿为马”的手段清洗了一批朝廷大臣,彻底架空了胡亥。从此之后,赵高便独揽大权为所欲为。

在赵高的迫害下,秦朝失去了许多能征惯战的将领和善于治国的能臣,等于在自己削弱自己!

因此,函谷关外的起义军,短短数年便星火燎原了!

[var1]

本来秦朝的刑罚就已经很严峻了,但赵高却又怂恿秦二世加重刑罚,这就更是加大了天下人的愤怒情绪!

最终,在秦二世和赵高的折腾下,整个天下已然宛如遍地干柴,″欲为乱者十室有九”,危险正在一步步逼向年轻的大秦帝国。

终于,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时刻,在一群看似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人的率领下,极其不偶然地爆发了“大泽乡起义”,进而引发了天下大乱!埋藏已久的,足以将大秦帝国送上天的火药桶,终于还是无可避免地爆炸了……

[var1]

结束语:秦始皇费尽了心机,才灭掉六国统一了天下,本打算传之于“二世、三世,至于无穷″的。可谁知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居然由"秦灭六国″反转成了“六国灭秦”。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梦幻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另类"的童年造就了其传奇的人生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成就了一代帝王的伟业。秦始皇,名嬴政。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他的父亲作为当时秦国公子,却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使他们母子成为当时与秦国对立的赵国的人质。可以说当时他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

  • 历史小故事 神医淳于意 二 齐国侍御酗酒行房事 害处多 八天后吐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国历史小故事大全,淳于意的治病故事,淳于髡历史典故

    汉朝时期。 淳于意终于入了皇帝的法眼,皇帝问他的病人当中,他给诊断生死的真的应验的,一共有多少人?都叫什么。又问淳于意医术有哪些专长?以及他能治什么病最拿手?有没有医书什么的,都在哪里学的,学了几年都治好了什么人。[var1] 他们都在什么地方得什么病,治疗之后病情有没有好转,都要详细回答。于是淳于

  • “外戚盛本枝,栉比封列侯”,西汉外戚权力有着怎样的兴衰历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汉外戚专权,内戚外戚区别,外戚干政最严重的朝代

    在中国古代,“两宫”多半代表着皇帝和太子,太子和女眷居住的地方,叫“东宫”,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别称,入主东宫也就是成为太子的意思。但是在两汉时期,“两宫”则一般代表着皇帝和太后,皇帝和太后并称“两宫”或者“至尊”,皇帝和太后分别住在位于皇城西面的未央宫和位于皇城东面的长乐宫。在等级观念极强的古代社会

  • 韩信被害时,后悔没有听他的话,留下这九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有很多君主都是一样,当初凭借这一批勇将的帮助赢得了天下,当天下稳定后,不需要再打仗了,而开始畏忌这些勇将的能力,总是怕他们夺走了自己的天下。真的是伴君如伴虎呀。帝王的心思非常的难以猜测,稍微不留意就会掉了脑袋,而且还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事。汉朝的刘邦也一样,当初他的手下有非常的多干将,比如萧何

  •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葬送了赵国40万精锐,为何还会有人为他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许多历史迷认为,赵括其实是个十分有才的伟大将军。说赵括在接手军队的时候,军队的军粮已经不足,在固守不出的话只能被活活饿死,所以要速战速决才是出路,认为廉颇就是废物,不敢和秦军决战,所以要速战速决才是出路,但真相真是这样吗?我们来分析下。[var1]赵括是赵国大名鼎鼎的马服君,他父亲可是个

  • 晋文公重耳的“五贤”及其后代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文/魁说历史导语:大型历史剧《重耳传》即将播出,讲述了在春秋时期时局动荡的背景下,一代霸主晋文公以信治国,以义待士的复国传奇。晋文公重耳是春秋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一生命运坎坷。因骊姬之乱他从43岁开始流亡各国,流亡长达19年,直到花甲之年62岁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自己当了国君。流亡的

  • 汉武帝宠妃赵婕妤,她的宫殿为何叫“钩弋殿”,只因一个生理缺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少好清静,姿色甚佳。"这座宫殿早已找不到了。尽管它的“形”消失了,可“神”仍然存在着,而这里所说的“神”便是在它的身上产生过的这些桥段。它到底是谁?题目里早已给大伙儿写了汉朝钩弋殿!“钩弋”?这听起来并不是一种金属材料吗,为什么会有宫殿取此类大老粗的名字。实际上有关“钩弋

  • 妒忌真要命:著名统帅庞涓伤害好友师弟最后却毁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当年魏国国君魏惠王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时,庞涓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而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临行,他对孙膑说:“我们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一去,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

  •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草船借箭,但历史上不是诸葛亮,而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三国演义草船借箭诸葛亮立军令状,为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不用火箭

    罗本一部《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述成了“神”。罗本笔下的诸葛孔明:多智近妖,神机妙算,简直有鬼神不测之术。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位精于内政而不太擅长军事奇谋的管理人员。罗本在《三国演义》里把“草船借箭”这一幕描述的惟妙惟肖,子敬简直被孔明戏耍的不行不行的,以为船快要反了,子敬趴在舱内的地板上附着身

  •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大刺客排行榜,高渐离排第五荆轲没有进前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中国早期的刺客,其行刺动机较为单纯,往往因感激委托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因此带有一些侠的气息。秦朝以后的刺客,行刺动机多为金钱、名声、仇恨、政治等各类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古代中国五大著名刺客排行榜。[var1]第五名高渐离:比荆轲更悲壮[var1]高渐离是荆轲的好朋友,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