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时期。
淳于意终于入了皇帝的法眼,皇帝问他的病人当中,他给诊断生死的真的应验的,一共有多少人?都叫什么。
又问淳于意医术有哪些专长?以及他能治什么病最拿手?有没有医书什么的,都在哪里学的,学了几年都治好了什么人。
[var1]
他们都在什么地方得什么病,治疗之后病情有没有好转,都要详细回答。于是淳于意回答了皇帝第一个问题。
他首先跟皇上自我介绍一番,说到他年轻的时候喜欢学医,然后又找了临淄名医拜公乘杨庆为师。阳庆岁数大了,没有继承人,所以把毕生所学全部教授给了他。
并且传授的是黄帝和扁鹊的诊脉书。能根据五种颜色判断病情,可以预先知道人的生死。
[var1]
还可以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其中还有论述药物的书等等,杨庆对待他非常的认真,医学精髓全部传授给了他。他成了阳庆最喜欢的弟子,跟杨庆学了三年的时间。
开始为病人治病,并且断定生死,能够把老师教的用在病人的身上,使自己的医术也越来越有经验,。现在师傅已经死了十多年了,我到现在也已经三十九岁了。
[var1]
齐国侍御史成 说自己得了头疼病。我为他把脉,然后告诉他说,你的病很严重,不是一句两句可以说清的。出来后,单独告诉他的弟弟史昌说,这是疽病,长在肚腹中,发病于肠胃之间,五天后,那个地方就会鼓包,再过八天之后就会吐脓血而亡。
[var1]
史成的病是喝完酒之后又行房导致的。八天之后,正如我所预料,吐脓血死去了。我在把脉的时候,已经感觉到他的肝脏脉气浑浊而且缓慢, 这是内壁之症。脉象长而弦,却不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
他的主要病因就在肝。 他的病本来是喝完酒之后又行房事,我之所以知道他五天后会肿起来再过八天,会吐血而亡就是在诊脉的时候诊出来的。
[var1]
摘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原文
意家居,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
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有其书无有?皆安受学?受学几何岁?尝有所验,何县里人也?何病?医药已,其病之状皆何如?具悉而对。”臣意对曰:
[var1]
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至高后八年,得见师临菑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馀,意得见事之。谓意曰:“尽去而方书,非是也。庆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臣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要事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有验,精良。今庆已死十年所,臣意年尽三年,年三十九岁也。
[var1]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於肠胃之间,後五日当鍮肿,後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脉法曰“脉长而弦,不得代四时者,其病主在於肝。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其代绝而脉贲者,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其後五日而鍮肿,八日呕脓死者,切其脉时,少阳初代。代者经病,病去过人,人则去。络脉主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分,故中热而脓未发也,及五分,则至少阳之界,及八日,则呕脓死,故上二分而脓发,至界而鍮肿,尽泄而死。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热气已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