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辩才堪比苏秦张仪的战国公子-春申君

辩才堪比苏秦张仪的战国公子-春申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4/2/9 4:13:09

这时,一位到咸阳的外国使臣写了一张奏疏,劝谏秦王不要出兵。

天下莫彊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釭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然後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这篇奏疏引经据典,气势十足,即便和名动天下的纵横家苏秦、张仪相比也毫不逊色,秦王在读完后,不但放弃了伐楚的计划,还派人到楚国订立了盟约。

[var1]

春申君黄歇

然而,这位使臣并不是活跃在列国之间的游说之士,而是后来楚国赫赫有名的春申君黄歇。

虽然和信陵君、平阳君、孟尝君并列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但和其他三位不同的是春申君并不是真正的公子。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儿子,平阳君赵胜的父亲则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子。孟尝君田文的父亲靖郭君田婴虽然只是齐国公室,出任国相,但考虑到战国时各国诸侯都已经称王,卿大夫地位和春秋时诸侯相当,田文应该也可以勉强算作“公子”。

而春申君黄歇看他的名字就完全和芈姓、熊氏的楚国王室无关,事实上他也确实只是一名普通的楚国贵族。

《史记.春申君列传》只说他叫黄歇,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楚顷襄王因为他能言善辩,所以派他出使秦国。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

在秦、楚结盟后,黄歇陪同楚国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多年在咸阳生活。

[var1]

秦国都城咸阳

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依然不愿意让太子完回国。黄歇找到在和太子完私交甚好的应侯范雎,劝说他帮助太子完回国即位。

黄歇分析,如果太子即位,因为在‬秦国的经历,他一定会和秦国友好,而不能即位的话,他只不过是一个在咸阳生活的普通人,即位的其他人‬一‬定‬会‬敌‬视‬秦‬国‬。

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原相国孰虑之。”

范雎被说动,向秦王进谏,但秦王依然在犹豫,让太子先派使臣回国探望,如果使臣报告楚王真的病重时,再放太子完程回国。

黄歇知道国内阳文君正在争夺君位,如果太子完不能及时回国,必将会失去即位的机会,于是冒险让太子完扮作使臣逃回楚国,自己留下麻痹秦人。

估计太子完走远后,黄歇觐见秦王,说:“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原赐死。”

秦王大怒,想要赐死黄歇。

范雎劝说秦王说:“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于是黄歇和太子完都安全地回到了楚国,三个月后,楚王去世,太子完即位,就是后来的楚考烈王

[var1]

楚考烈王

楚王任命黄歇作国相,并封他为春申君,把淮北十二个县作为他的封地。

十五年以后,黄歇向楚王进言道:“淮北地区靠近齐国,是战略重地,划为郡治理更为方便。”并同时献出淮北十二个县,请求封到江东去。

楚王答应了春申君的请求,真的把‬江东给春申君作为封地,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堡,把它们作为自己的都邑。

长平之战后,秦国人围困邯郸,平原君向列国求援,信陵君窃符救赵,春申君也率领楚军前去救援,一起迫使秦国退兵,挽救了赵国。

春申君任宰相的第二十二年,各国诸侯担忧秦国的攻战征伐无止无休不能遏制,就互相盟约联合起来向西讨伐秦国,而楚国国君担任六国盟约之长,让春申君作联军统帅。六国联军到达函谷关后,秦军出关应战,六国联军战败而逃。楚考烈王把作战失利归罪于春申君,春申君因此渐渐被疏远了。

因为楚王无后,春申君听信了赵人李园的建议,策划了比吕不韦“奇货可居”更早的偷梁换柱计谋,把已怀有身孕的李园妹妹献给了楚王。

李园妹妹生下太子后被楚王立为王后,李园开始参与朝政,由于害怕黄歇威胁自己的地位,开始策划暗杀他。

楚王去世后,虽然春申君的门人朱英预料到了李园的阴谋,并自告奋勇前去消灭李园,但是黄歇被李园蒙蔽,认为他只不过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可怜人,没有采纳朱英的计划。

于是李园妹妹所生的太子即位,是为楚幽王

李园抢先一步入宫,在棘门埋伏下刺客。在春申君进入棘门后,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春申君,斩下他的头,扔到棘门外边,之后,春申君的家人也全部被杀。

[var1]

影视剧照:春申君被刺

在战国四公子中,春申君没有像其他三位一样光芒被手下的门人掩盖,朱英也远远没有孟尝君的门客冯谖、平原君的门客毛遂、信陵君的门客侯嬴那样出色。

但正是因为如此,春申君也没有其他三位那样容易采纳门客的建议,最终导致了他的结局最为悲惨。

有时候,还真是说不清楚,他卓越的才干究竟是帮了他,还是害了他。

太史公说他““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正是:少年谈笑解秦兵,便欲连从却未成。莫谓江东可长保,暮年无意引朱英。

更多文章

  • 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三位将军与东野四纵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塔山阻击战时的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起初不是四纵司令员吗,这是怎么回事呢?与四纵一样,三纵也是在南满艰苦作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东野头等主力纵队,这两个纵队的司令员胡奇才、吴克华、韩先楚之间,又有着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var1]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

  • 长平之战,大秦白起狂杀赵军45万?医学家:不可能,不怕瘟疫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如何包围赵军,长平之战白起为啥没有把赵国拿下

    [var1]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虽地处偏远西北,但几代国君励精图治,当之无愧地成为战国七雄。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山西长治),上党却投降了赵国,因此韩国开始攻打赵国。这一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var1]赵国名将廉颇,深知敌我对垒,坚持严守对峙,伺机反攻。秦国也深知廉颇老谋深算,不好对

  • 别被周文王儒雅的外表骗了,真实的他,早已把阴谋阳谋用到家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文王的个人资料,老梁讲周文王完整版,贾里村周文王墓

    忍常人所不能忍但凡成大事者,总有过人之处。周文王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能忍,而且不是一般地能忍。这点跟周人长期的生存环境有关。周人的祖先弃曾做过帝尧的农师,到了帝舜时期,甚至有了自己的封地,还有了后稷这个封号。一直到夏朝初期,周人的先祖都过着安逸的生活。但夏王朝不太重视农业生产,再加上一连出了几任败家子

  • 霍光和多尔衮都复制了吕不韦的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梁讲霍光,刘病已为什么杀霍光,经典传奇霍光和汉宣帝

    文/子玉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在打猎时坠马受伤,一个月后死于北京古北口,时年39岁。年仅13岁的顺治帝身穿缟服率领众王公大臣亲往北京东直门外五里地迎接多尔衮的灵柩。顺治以帝王的礼仪为多尔衮发丧,并给他上庙号为成宗。多尔衮生前睥睨天下,死后享受的也是帝王的待遇,看起来是一百分的人生,但谁也没料

  • 从奴隶到宰相,伊尹为得到商汤赏识,到底使了多少招,你学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伊尹与商汤之间的故事,商汤伊尹简历,商汤和伊尹是什么关系

    把自己推销出去无论现代社会还是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把自己推销出去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做到这点的人,往往都取得了成功,比如令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让周文王背他出山的姜子牙。还有一位,比他们更早,堪称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的祖师——伊尹。伊尹是何方神圣呢?他本为己姓,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伊氏,名挚,尹是后来的

  • 《封神演义》中:为何没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如果纣王赞美女娲娘娘的诗放在现代,那就是一个忠实的粉丝,发自内心对偶像的崇拜,这个偶像听了之后,不但不会怪罪,还会很高兴的。可是在古代,女娲娘娘却无比愤怒。在纣王祭

  • 身为战国剑术家的荆轲,为何刺杀秦王时一对一交手反而被砍了八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荆轲死得有多惨,荆轲刺秦王原版视频,荆轲刺秦王历史真相

    文/文史评天下编辑/文史评天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段豪气万丈的歌诀,被人们所熟知,它来自《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由西汉·刘向编纂。主人公荆轲的壮烈之举,也因被司马迁记录于《史记》中而流传于千古:公元前227年,当时名气颇大,号称战国大剑客的荊柯,为助太子丹救燕国,而前往秦国刺杀秦

  •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这个答案并不复杂,大致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司马光早在《资治通鉴·汉纪三》里说得很透彻,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它总结了作为古代政治家应该最懂的悟性,也就是自古的帝王之术所诠释的经验如此。[var1]第二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

  • 齐国为什么不灭亡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国和鲁国哪个先灭亡,肥城属于齐国还是鲁国,日照是齐国还是鲁国

    [var1]原因很简单,首先是因为鲁国的社会声望非常高,要知道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它本身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作为春秋时代首屈一指的姬姓诸侯国,鲁国的先祖是周公的长子伯禽,因为这个身份,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着非常高的地位,而春秋战国时代跟之后的时代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当时的诸侯国之间相互尊重,虽然

  •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困,廉颇和李牧不去救援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赵军被秦军围困的四十多天的时间里,为何廉颇和李牧不去救援呢?长平之战爆发前,李牧长期驻守于雁门郡,替赵国防备着北方的匈奴。所以四十万赵军被围困的危急时刻,在雁门郡的李牧,相距长平战场太远,想去救援也有些鞭长莫及。[var1]防备匈奴南下,就是李牧的职责所在,一旦李牧擅离职守,北方的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