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三位将军与东野四纵那些事

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三位将军与东野四纵那些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34 更新时间:2023/12/29 0:50:39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塔山阻击战时的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起初不是四纵司令员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与四纵一样,三纵也是在南满艰苦作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东野头等主力纵队,这两个纵队的司令员胡奇才、吴克华韩先楚之间,又有着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var1]

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区也即辽东军区司令员先后由肖华程世才出任,第三纵队司令员先后由程世才兼任,后由曾克林接任。

吴克华在1946年2月对廖耀湘新六军作战的沙岭战役之后因身体原因离开四纵,所留纵队司令员一职由胡奇才接手,韩先楚为副司令员。

几个月之后,四纵对国民党52军25师取得的新开岭大捷,就是胡奇才、韩先楚联手指挥的杰作。

到1947年9月,也即1947年1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编成东北野战军之前两个月,吴克华、胡奇才、韩先楚等人的职位又发生了连锁反应。

[var1]

引发这次连锁反应的可以说是韩先楚,也可以说是胡奇才,更准确地说是胡奇才的身体出了状况,难以再全盘指挥四纵作战。

随着韩先楚调出四纵,升任三纵司令员,加之胡奇才的健康原因,吴克华才重新返回四纵担任司令员,原司令员胡奇才重新回到副职位置。

为便于大家清晰理解,我们把四纵历史划分成三个阶段再稍稍总结一下。

第一阶段,即1945年11月起,东北人民自治军时期;

第二阶段,即1946年2月起,东北民主联军时期;

第三阶段,即1947年11月起,东北野战军时期,至1949年2月改编成四野,四纵也改编成41军。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阶段的四纵司令员由吴克华担任,胡奇才为副,为期大致两三个月,第三阶段的四纵司令员,基本亦由吴克华担任,胡奇才仍为副职。

整个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前期,四纵司令员由胡奇才担任,韩先楚为副,时间跨度大致为一年半。

[var1]

概括说来,解放战争时期的四纵司令员一职,由吴克华起,亦由他终,副司令员由胡奇才开始,同样由他结束,一切又回到了最开始的样子。再补充一点,1955年军衔评定时,吴克华、胡奇才都被授予了中将,韩先楚为上将,可能这与后者在解放海南岛时的表现不无关系吧。说以上这些,只是单纯想把东野三纵、四纵尤其是后者正副主官的复杂变迁史稍加梳理,并无别意,过度解读就不太合适了。这些高风亮节的革命前辈,必定不太在乎个人的职位高低问题,他们在乎的恐怕更多是为革命事业付出多少的问题,对这个我一百个相信,希望你也如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大秦白起狂杀赵军45万?医学家:不可能,不怕瘟疫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如何包围赵军,长平之战白起为啥没有把赵国拿下

    [var1]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虽地处偏远西北,但几代国君励精图治,当之无愧地成为战国七雄。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山西长治),上党却投降了赵国,因此韩国开始攻打赵国。这一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var1]赵国名将廉颇,深知敌我对垒,坚持严守对峙,伺机反攻。秦国也深知廉颇老谋深算,不好对

  • 别被周文王儒雅的外表骗了,真实的他,早已把阴谋阳谋用到家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文王的个人资料,老梁讲周文王完整版,贾里村周文王墓

    忍常人所不能忍但凡成大事者,总有过人之处。周文王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能忍,而且不是一般地能忍。这点跟周人长期的生存环境有关。周人的祖先弃曾做过帝尧的农师,到了帝舜时期,甚至有了自己的封地,还有了后稷这个封号。一直到夏朝初期,周人的先祖都过着安逸的生活。但夏王朝不太重视农业生产,再加上一连出了几任败家子

  • 霍光和多尔衮都复制了吕不韦的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梁讲霍光,刘病已为什么杀霍光,经典传奇霍光和汉宣帝

    文/子玉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在打猎时坠马受伤,一个月后死于北京古北口,时年39岁。年仅13岁的顺治帝身穿缟服率领众王公大臣亲往北京东直门外五里地迎接多尔衮的灵柩。顺治以帝王的礼仪为多尔衮发丧,并给他上庙号为成宗。多尔衮生前睥睨天下,死后享受的也是帝王的待遇,看起来是一百分的人生,但谁也没料

  • 从奴隶到宰相,伊尹为得到商汤赏识,到底使了多少招,你学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伊尹与商汤之间的故事,商汤伊尹简历,商汤和伊尹是什么关系

    把自己推销出去无论现代社会还是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把自己推销出去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做到这点的人,往往都取得了成功,比如令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让周文王背他出山的姜子牙。还有一位,比他们更早,堪称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的祖师——伊尹。伊尹是何方神圣呢?他本为己姓,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伊氏,名挚,尹是后来的

  • 《封神演义》中:为何没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如果纣王赞美女娲娘娘的诗放在现代,那就是一个忠实的粉丝,发自内心对偶像的崇拜,这个偶像听了之后,不但不会怪罪,还会很高兴的。可是在古代,女娲娘娘却无比愤怒。在纣王祭

  • 身为战国剑术家的荆轲,为何刺杀秦王时一对一交手反而被砍了八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荆轲死得有多惨,荆轲刺秦王原版视频,荆轲刺秦王历史真相

    文/文史评天下编辑/文史评天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段豪气万丈的歌诀,被人们所熟知,它来自《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由西汉·刘向编纂。主人公荆轲的壮烈之举,也因被司马迁记录于《史记》中而流传于千古:公元前227年,当时名气颇大,号称战国大剑客的荊柯,为助太子丹救燕国,而前往秦国刺杀秦

  •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这个答案并不复杂,大致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司马光早在《资治通鉴·汉纪三》里说得很透彻,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它总结了作为古代政治家应该最懂的悟性,也就是自古的帝王之术所诠释的经验如此。[var1]第二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

  • 齐国为什么不灭亡鲁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国和鲁国哪个先灭亡,肥城属于齐国还是鲁国,日照是齐国还是鲁国

    [var1]原因很简单,首先是因为鲁国的社会声望非常高,要知道在春秋时代的鲁国,它本身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作为春秋时代首屈一指的姬姓诸侯国,鲁国的先祖是周公的长子伯禽,因为这个身份,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鲁国有着非常高的地位,而春秋战国时代跟之后的时代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当时的诸侯国之间相互尊重,虽然

  • 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军被困,廉颇和李牧不去救援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赵军被秦军围困的四十多天的时间里,为何廉颇和李牧不去救援呢?长平之战爆发前,李牧长期驻守于雁门郡,替赵国防备着北方的匈奴。所以四十万赵军被围困的危急时刻,在雁门郡的李牧,相距长平战场太远,想去救援也有些鞭长莫及。[var1]防备匈奴南下,就是李牧的职责所在,一旦李牧擅离职守,北方的匈奴

  • 曹冲因年少“称象”成名,世人皆夸他聪慧,为何司马懿却说他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分析曹冲的死因,司马懿和曹冲谁最聪明,司马懿为什么要为曹冲守灵3年

    但曹丕为了帝位,想要逼死曹植,而曹植七步成诗,一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唤醒了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但曹操还有一位早夭的天才儿子,名为曹冲。曹冲天赋异禀,年少就因“称象”而出名,世人皆夸赞他聪慧,唯有司马懿,却评价曹冲说:“他是真的蠢”。司马懿为何这么说呢? 童年称象 曹冲,自幼聪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