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为何还能击败强秦,打赢邯郸之战呢?

长平之战赵军全军覆没,为何还能击败强秦,打赢邯郸之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50 更新时间:2024/2/16 11:46:09

而在战国时期,七国之间相互征伐,争夺地盘。有的时候一场战争就能奠定一个国家的兴衰,而长平之战无疑是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长平之战中,白起击败了赵括,并且坑杀了赵国40多万的士兵,赵国在这一场战役之中全军覆没,损失惨重。此战之后,赵国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本,再也无力图谋天下,从此,赵国开始由盛转衰。

而在长平之战中,秦国自然希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以此消灭赵国。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邯郸之战中,秦国却遭受到了惨重的失败。这场失败的战役,不仅让秦国付出了30万秦军伤亡的代价,更丢失了此前辛苦打下来的三晋疆土。那么,为何赵国如此惨败之后,还能击败秦国,打赢邯郸之战呢?

[var1]

首先,长平之战中,赵国固然全军覆没,但是秦国在这场战役中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根据《战国策》,秦军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30万人的兵力,其中牺牲的就有20万人,役成为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秦赵两国都伤亡惨重。

另一方面,在赵括兵败被杀后,大将廉颇继续受到赵国君主的重用。在邯郸之战中,赵国大将廉颇率赵军十万顽强抵抗,赵相平原君赵胜亦散家财于士卒,鼓励士兵和百姓一起抵抗强大的秦军。在赵国将士众志成城的背景下,王陵率领的秦军战至第二年,仍不能取胜。

[var1]

所以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无疑被推迟了,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显然也犯了连年兴师动众的错误,这导致邯郸之战的战场上,秦军已经非常疲惫了,从而最终败给了赵国、魏国、楚国组成的联军。另一方面,魏国和楚国的支援,显然也是赵国能打赢邯郸之战的重要原因。在邯郸之战中,秦国的进攻一开始就遭到了挫败,这是因为赵国上下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而秦国这一方面,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帅,白起称病推辞。所以秦国这一方面没有了能与廉颇抗衡的将领在一线作战。

[var1]

再者,其他国家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所以面对秦军的进攻,魏、楚两国两国大军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在邯郸之战中,赵孝成王不再孤独,因为他获得了楚国和魏国的支援。其中,魏国信陵君和楚国春申君,都主张救援赵国,以此遏制秦国。在三国军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我国古代有6大鬼才,袁天罡、姜子牙入围,第一人则是实至名归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才在许多人心目中都是让人仰视的,他们就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让别人根本没能力与之抗衡。还有一种人才被称作鬼才,他们自身的实力有强有弱,但他们在某个领域有着不可置信的能力,甚至可以称之为超能力。这种人平常是不显山露水,但一旦爆发,他们的力量比起天才更为惊人。一提起鬼才,大家可能第一想到的便是姜子牙

  • 长平之战后,武安君白起为何要诛杀40万战俘?补充到秦军不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739期。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战役之一,实力强劲的秦国和赵国在长平正面交锋,最终秦军大获全胜,为后来一统天下打下了军事基础。[var1]这里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长平之战中,赵军有约40万人被生俘,秦军主将白起下令将他们活埋。本来赵国士兵

  • 三国最强的刺客,实力绝不亚于荆轲,凭一己之力解决魏国最大心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陈坤饰演荆轲汉朝建立以来,北方草原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最大的敌人;自汉武帝起,对于匈奴的打压一直不断,直到东汉末期才初见成效,北方匈奴在中原坚持不懈的打压之下,终于土崩瓦解,匈奴失去北方霸主地位。北方草原统治权出现真空,势必会有其他势力趁虚而入,于是鲜卑乌桓等势力趁势崛起。其中

  • 3000年前,姜子牙说:此地有宝,可福及子孙万代!1988年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故里风水宝地,3000年前姜子牙预言,姜子牙深山考古

    3000年前,周武王分封姜子牙于齐,姜子牙成为齐国的第一位国君,最初的都城在今天潍坊昌乐营丘。姜子牙在此治国长达50年,据史书记载,他在离开昌乐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此地有宝,可福及子孙万代也。”那这里究竟有什么宝呢?三千年来这只是一个预言,直到1988年,这个预言果然应验了,而且震惊世界!此事还需从

  • 三国志——关于魏讽谋反案牵连甚广,很多魏国大臣受到诛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讽在三国志哪里,魏讽谋反案,魏延谋反视频完整版

    对三国有些了解的读者都清楚,建安二十四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这是一个让活跃在建安年间众多谋臣将帅谢幕的一年。自从建安二十二年开始,曹操与刘备便在为汉中的争夺战卯足了劲。建安二十三年,曹洪在武都击破吴兰,宛城守将侯音与关羽连和发起了叛乱。而建安二十四年呢?正月,夏侯渊被黄忠部斩杀;五月,曹操撤军退还长

  • 别再被骗了!烽火戏诸侯典故掩盖着最早的带路党—西周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左传》说“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褒姒背了一个大黑锅,成了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当然了,许多学者早已驳斥了这种甩锅的行为;现代人的我们,当然不会认为三个美女该担负夏商西周兴亡的责任。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有一个人会笑得特别开心:申候——历史上最早的带路党!那么到底他干了什么

  • 三国中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称汉中王不称蜀王,是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称王方式。在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刘备的地盘得到了巩固,占领了一个州的领土。这时候刘备的身份仅仅是汉朝的左将军,曹操手下的于禁都做到了左将军的职位,刘备自己官职过低,将领们也得不到比较好的分封,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扩大。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为以后称

  • 少康为何选择复国中兴的道路?楚庄王是怎样当上诸侯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政权由自己执掌。后羿不修政事,与太康一样酷爱打猎。后羿被奸臣寒浞杀害后,寒浞把持了夏政权,仲康不久便在忧郁中死去。仲康之子后相被立为夏王,政权由寒浞及其亲信把持。后相乘机逃出国都,寒浞命令自己的长子浇率大军杀死了夏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从围墙破洞中逃出,返回娘家有仍氏(今山东

  • 辩才堪比苏秦张仪的战国公子-春申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四公子春申君,苏秦跟张仪哪个厉害些,苏秦与张仪的故事

    这时,一位到咸阳的外国使臣写了一张奏疏,劝谏秦王不要出兵。天下莫彊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釭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然後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

  • 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三位将军与东野四纵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塔山阻击战时的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起初不是四纵司令员吗,这是怎么回事呢?与四纵一样,三纵也是在南满艰苦作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东野头等主力纵队,这两个纵队的司令员胡奇才、吴克华、韩先楚之间,又有着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var1]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