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三国中曹操称魏王,孙权称吴王,为何刘备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57 更新时间:2024/2/16 11:45:28

刘备称汉中王不称蜀王,是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对自己最有利的一种称王方式。在汉中之战结束之后,刘备的地盘得到了巩固,占领了一个州的领土。这时候刘备的身份仅仅是汉朝的左将军,曹操手下的于禁都做到了左将军的职位,刘备自己官职过低,将领们也得不到比较好的分封,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扩大。

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为以后称帝做基础,刘备在众人的拥戴下自立为王。

因为刘备是自立为王,想要称什么王,只是刘备一句话的事情。

像曹操称魏王,是因为曹操的统治中心是战国时期的魏国,孙权称吴王是因为东吴的政治中心是吴郡,也就是春秋时期的吴国。曹操和孙权称王都没有太多的讲究,直接采用了历史地名。

可是刘备不一样,他是皇叔,是汉朝的宗亲,刘备在称王的时候肯定要考虑更多的因素。

[var1]

在汉中王和蜀王的对比上,蜀地是古代的蜀国,比较符合封王的标准。况且古代对于单字王比较尊崇,自立为王都是单字王居多。

而且蜀地是刘备的统治中心,刘备的首都在成都,属于蜀郡地区。汉中则是属于蜀汉的边境地区,容易发生战乱,随时可能会被曹操再一次夺走。而且汉中地区的人口密度也不如蜀地,汉中之战时期,曹操把当地的百姓都迁移走了8万户,留给了刘备一个荒无人烟的空城。

如果仅仅看地理位置和人口经济,蜀王似乎更适合刘备,但是刘备称王并不一定非要在那里建都。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统治中心依然还是蜀地。

而且汉中王的政治意义巨大,远胜于蜀王的政治意义。汉中和汉只有一字之差,刘备称王的时候,汉朝还存在,所以不能称汉王,只能在其中加了一个中字,为以后称帝的时候打下了基础。

[var1]

如果按照避讳的标准,汉中王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刘备是自立为王,也就没人能够管他了。除了汉中王和汉朝有一个字相同之外,汉中王还和刘邦的封号比较像。刘邦第一次攻占关中的时候,就自立为关中王,和汉中王只有一字之差。等到项羽军队攻破了关中之后,刘邦被迫取消了这个称号。后来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故意把刘邦分封到了巴蜀两地。为了不留下话柄,项羽把汉中封给了刘邦,让刘邦做了汉王。当时刘邦的实际称号也是汉中王,只是为了表示尊敬简称单字汉王。

刘备取名汉中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刘备称帝的时候,直接把中字去掉,国号依然是汉朝。蜀汉只是后人的习惯称谓,实际上刘备和刘禅时期,蜀国对内都是自称汉国。刘备虽然自立为汉中王,却在称王后再也没有去过汉中。从刘备称王到刘备称帝,刘备一直都在成都地区准备东征。东征结束后,刘备就病死了。这样看的话,汉中王只是刘备的政治口号,能给刘备带来很多政治利益,远比蜀王更加实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少康为何选择复国中兴的道路?楚庄王是怎样当上诸侯霸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夏王,政权由自己执掌。后羿不修政事,与太康一样酷爱打猎。后羿被奸臣寒浞杀害后,寒浞把持了夏政权,仲康不久便在忧郁中死去。仲康之子后相被立为夏王,政权由寒浞及其亲信把持。后相乘机逃出国都,寒浞命令自己的长子浇率大军杀死了夏后相。后相的妻子后缗从围墙破洞中逃出,返回娘家有仍氏(今山东

  • 辩才堪比苏秦张仪的战国公子-春申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四公子春申君,苏秦跟张仪哪个厉害些,苏秦与张仪的故事

    这时,一位到咸阳的外国使臣写了一张奏疏,劝谏秦王不要出兵。天下莫彊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釭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已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然後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

  • 韩先楚、吴克华、胡奇才三位将军与东野四纵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大家都注意到了,塔山阻击战时的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起初不是四纵司令员吗,这是怎么回事呢?与四纵一样,三纵也是在南满艰苦作战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东野头等主力纵队,这两个纵队的司令员胡奇才、吴克华、韩先楚之间,又有着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var1]1946年1月,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南满军

  • 长平之战,大秦白起狂杀赵军45万?医学家:不可能,不怕瘟疫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长平之战白起如何包围赵军,长平之战白起为啥没有把赵国拿下

    [var1]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虽地处偏远西北,但几代国君励精图治,当之无愧地成为战国七雄。秦国攻打韩国上党(山西长治),上党却投降了赵国,因此韩国开始攻打赵国。这一战就是著名的长平之战。[var1]赵国名将廉颇,深知敌我对垒,坚持严守对峙,伺机反攻。秦国也深知廉颇老谋深算,不好对

  • 别被周文王儒雅的外表骗了,真实的他,早已把阴谋阳谋用到家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文王的个人资料,老梁讲周文王完整版,贾里村周文王墓

    忍常人所不能忍但凡成大事者,总有过人之处。周文王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能忍,而且不是一般地能忍。这点跟周人长期的生存环境有关。周人的祖先弃曾做过帝尧的农师,到了帝舜时期,甚至有了自己的封地,还有了后稷这个封号。一直到夏朝初期,周人的先祖都过着安逸的生活。但夏王朝不太重视农业生产,再加上一连出了几任败家子

  • 霍光和多尔衮都复制了吕不韦的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老梁讲霍光,刘病已为什么杀霍光,经典传奇霍光和汉宣帝

    文/子玉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在打猎时坠马受伤,一个月后死于北京古北口,时年39岁。年仅13岁的顺治帝身穿缟服率领众王公大臣亲往北京东直门外五里地迎接多尔衮的灵柩。顺治以帝王的礼仪为多尔衮发丧,并给他上庙号为成宗。多尔衮生前睥睨天下,死后享受的也是帝王的待遇,看起来是一百分的人生,但谁也没料

  • 从奴隶到宰相,伊尹为得到商汤赏识,到底使了多少招,你学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伊尹与商汤之间的故事,商汤伊尹简历,商汤和伊尹是什么关系

    把自己推销出去无论现代社会还是信息不发达的古代,把自己推销出去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做到这点的人,往往都取得了成功,比如令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让周文王背他出山的姜子牙。还有一位,比他们更早,堪称成功把自己推销出去的祖师——伊尹。伊尹是何方神圣呢?他本为己姓,出自上古八大姓之一,伊氏,名挚,尹是后来的

  • 《封神演义》中:为何没神仙敢杀商纣王?女娲:我都不敢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如果纣王赞美女娲娘娘的诗放在现代,那就是一个忠实的粉丝,发自内心对偶像的崇拜,这个偶像听了之后,不但不会怪罪,还会很高兴的。可是在古代,女娲娘娘却无比愤怒。在纣王祭

  • 身为战国剑术家的荆轲,为何刺杀秦王时一对一交手反而被砍了八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荆轲死得有多惨,荆轲刺秦王原版视频,荆轲刺秦王历史真相

    文/文史评天下编辑/文史评天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段豪气万丈的歌诀,被人们所熟知,它来自《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由西汉·刘向编纂。主人公荆轲的壮烈之举,也因被司马迁记录于《史记》中而流传于千古:公元前227年,当时名气颇大,号称战国大剑客的荊柯,为助太子丹救燕国,而前往秦国刺杀秦

  • 越王勾践为何要杀功臣范蠡与文种?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这个答案并不复杂,大致原因有三点:第一点,司马光早在《资治通鉴·汉纪三》里说得很透彻,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它总结了作为古代政治家应该最懂的悟性,也就是自古的帝王之术所诠释的经验如此。[var1]第二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提到:““范蠡事越王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