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二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王维二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86 更新时间:2024/1/21 23:15:30

因为他的偶像张九龄回来了,还当上了宰相。飘了这么久的王维,觉得在偶像的带领下,自己肯定能做出点成绩,又有了做官的小心思,他给张九龄写信,希求汲引。

公元735年三月,张九龄举荐王维当上了右拾遗,相当于唐代的纪检干部,官职不大,但有了升迁的机会,总算进入了大唐的中枢权力系统。

接到任命,王维兴奋地写下《献始兴公》,表示愿为张九龄效力。他的政治热情又一次被点燃了。

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雠

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

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

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

此时的王维35岁,精力充沛、年富力强,准备跟着偶像张九龄大干一场。

只可惜,王维、张九龄遇上的是渐入暮年的唐玄宗,对于贤愚忠奸的辨别能力几乎为零,听信了奸臣李林甫挑拨之言,两年后张九龄丢掉了宰相的乌纱,贬为荆州长史,政治生涯就此终结。

官场变化多端,自己的贵人张九龄被贬,王维有感而发,写下《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王维说:我会终身铭记张大人的知遇之恩,不久后,我也会回归田园,做一田间老民。

王维敬重钦佩张九龄,因为他大公无私,知人善用,张九龄失势后,王维对官场的热情瞬间冷却,张九龄对于王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张九龄保持了唐朝开元盛世的最后几年稳定,自此后开始了李林甫长达十七年的黑暗统治,长安城的上空笼罩在一片乌云之下。

王维开了上班摸鱼下班积极的工作模式,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装修他的“辋川别业”上。可谓两耳不闻朝堂事,一心只在山水间。

李林甫虽已大权独揽,但王维依然公开称张九龄张宰相,明目张胆地和李林甫叫板。

也有人主动想牵线搭桥,让王维给李林甫服个软,免除被牵连,但王维偏偏不领这个情,把张九龄当偶像的王维,怎么可能与口蜜腹剑、阴险狡诈的李林甫为伍。

这么不给领导面子,自然没有好果子吃。想舒舒服服地拿着高薪,住着新装修的别墅,还不懂得站队,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这样王维又一次被请出了京城,贬往荒凉的西域边塞凉州做判官。

心境越来越淡然的王维,并不在乎这些,工作圆满完成,还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名篇 《使至塞上》就写于这次出塞期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经典。

明明是李林甫瞄准王维要害的沉重打击,他却通过这次出塞,在文学上收获到不一样的果实,不知李林甫看到王维的边塞诗会作何感想。

边塞军旅的彪悍粗犷,一点点复苏着王维内心的豪情。王维写完《老将行》,感觉全身毛孔都在颤抖。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一年多以后,豪情激昂、悲悯愤慨、感触深刻的王维一脸沧桑地回到了京城,担任监察御史一职,也正式开启了半官半隐的生活。京城公务、辋川山水,交织出亦俗亦僧的乐曲。

王维好像遗忘了前半生的失去和得到,只将一颗禅心融于天地之间。山水名诗《山居秋暝》就出自这一时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成就山水诗的千古佳句。

他曾在《献始兴公》诗里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做粱肉,崎岖见王侯”。这月下青松、石上清泉,不正是王维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公元750年,王维的母亲去世。这位五十岁的老人,送走生命中对他最重要的母亲。他不曾有过一儿半女,更无妻妾,只剩朝中的职位和辋川的风。

752年,王维守孝假期结束。

他前往京城打卡报道,被安排到吏部郎中工位。从五品的职称和待遇,在王维内心却没泛起一点波澜。

唐王朝已经濒临崩盘,唐玄宗哼着小曲泡着澡。杨国忠缺乏李林甫的精干,拽着裙带表演又蠢又坏。

朝堂之上的乌烟瘴气,愈加反衬出山野的清秀。只有每次回到辋川别业,王维才会感觉到身心的安宁。

可是想成佛哪有那么容易,老天掐指一算,最后一关还需要一个契机。

756年,安史叛军攻破长安。

大唐玄宗仓促出逃,给臣工连声招呼都没打,在马嵬驿逼杀杨玉环之后,李隆基彻底丧失帝王尊严。

繁华京都狼烟四起,王维等大批官员被活捉。他们在牢狱里面面相觑,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

王维被带出去审问,不惜吃泻药,让自己虚脱,假装无法说话,企图以这种方式蒙混过关。

叛军得知这是条大鱼,连忙向上级领导请示,连翻墙逃跑的杜甫都懒得去追。

安禄山是王维的超级粉丝,自然不会轻易的放了他,专门派人将他接到洛阳,关进普施寺里软硬兼施,逼他接受官职为叛军代言。

堂堂朝廷五品官员的王维,从正牌官员变成了安禄山的皇协军。

安禄山在凝碧池设宴,逼迫唐玄宗的乐队演奏。乐师雷海青将琵琶砸向安禄山,结果被安禄山的安保人员当众剁成肉泥。

王维听说后,生出万千感慨,写下《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抛却虚名浮利,不为恶的前提下选择先活下来有错吗?

一年后,唐军收复长安洛阳,开始“秋后算账”。王维等大批伪官被活捉。他们在牢狱里面面相觑,不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大批“叛徒”杀的杀贬的贬,王维坐在昏暗牢房里,脸上的神情不悲不喜,反而带着一丝圆融平静,五十七岁的他,几乎尝遍世间各种滋味,他没有为自己高声辩解,只是静静等待着他人生的最后时刻。

王缙为救大哥的性命,放弃各种平叛所得奖赏,且自愿消籍,又以王维《凝碧池》诗作为证,表明王维一直心系大唐,这才换来了王维的平安,朝廷只对王维做了降职罚俸的处罚。

这件事对王维的打击是巨大的,“佛系”了那么多年,晚年背上“叛徒”的标签,对于一个在品质上对自己特别有要求的王维而言,可能到死都没有释怀!况且还愧对自己的弟弟一家。

公元758年,王维官至尚书右丞,再升一级就是相位了。王维两次请辞,并提出让弟弟王缙回朝,最终唐肃宗同意了他的请求,五年后,王缙官至宰相。

761年王维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5月,王缙回朝,王维上了谢表,跟所有亲朋好友写了告别信,7月安详的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壮丽的一生。

如果说李白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他的狂傲不羁是每个诗人挣脱束缚的一个梦,那么王维就是一颗温润光洁而又细腻的珍珠。他经历了人世间的繁华,也见识了繁华背后不过都是一场虚空。

他想禅修佛系,却总是跟官场挂着勾,他和我们所有人一样,背负着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矛盾与痛苦,却选择把最好的自己写入宣纸笔墨中,在诗与禅的意境里云淡风轻。

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

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佛”系只是他的盔甲,用于保护自己柔软的肉身。那些岁月的刀,变幻的崩坍,都只能精心的包裹起来,用“佛”的宽慰,慢慢消化以得解脱。

只是总是强迫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而不能真实的做自己,对于普通人而言确实太难了!比起李白的洒脱和豪放、杜甫的深沉和悲怆,后世的读者与李杜有了更多的共鸣。这也许就是王维被挤出唐朝诗坛C位的原因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人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五代十国的历史,时常被忽略?1、前所未有的大乱世五代十国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前所未有的大乱世。这个乱世不光体现在社会秩序上,也体现在人心败坏这方面。虽然在五代十国之前,中国历史上也遭遇过类似秦末的楚汉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后期的永嘉之乱,以及永嘉之乱开启的长达数个世纪的南北对峙。

  • 明朝时火药武器就全面落后于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火药武器,火药对欧洲的影响,明朝时期最先进的武器

    一,火枪领域。1,火门枪。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的。1332年元朝制造的青铜火炮是史书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1351年元朝制造了铜火铳,也就是初始的火门枪。火门枪:它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发射管(即枪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发射管尾端接一称之为“舵杆

  • 唐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你都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宫廷图片大全,唐朝历史全集完整版

    一、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为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长庆二年(822年),李湛被册立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日(827年1月9日

  • 他从北周活到唐朝,屡屡身处“无间道”,为何成为政坛“不死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苏威。 苏威出身于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北周第一名臣苏绰,他堪称是宇文泰的“王猛”。他的英年早逝,让宇文泰痛哭不已。彼时苏威才刚刚五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 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美阳县公”的爵位,以及良好的家族名声,少年时期的苏威以孝顺和学术著名,引起了贵族圈的瞩目。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

  • 明朝的火枪大炮为什么挡不住清朝的冷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才真正开始重视起炸药的使用,而明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包容性和学习性的比较强的朝代。在当时,明朝组建了一直配有“火器”装备且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被称作“神机营”。神机营当时的装备绝对可以领先同一时期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军队。然而这种超然的地位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欧洲胡斯军也在历史中

  • 明朝最大的叛徒,带走了一支军队导致明亡国,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叛徒,谁是中国历史上明朝最大的奸臣,明朝打得日本差点亡国

    (一)明金之战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并发动战争袭击明朝抚顺,正式拉开了明金战争的序幕。而在战争打响后,明朝皇帝想着之前曾经施恩于朝鲜,便下令让朝鲜援助,但是,时为朝鲜君主的光海君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自己都自顾不暇这仗打了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也不一定能一举歼灭努尔哈赤,万一被报复了咋办?

  • 专一、精细、精益求精的古代工匠,为何直到南北朝才提高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到底有多吓人,古代杰出的工匠,精益求精的工匠事例

    《百家书》“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路东亿村人也”。如今国家所提倡“工匠精神”,提倡其做事专一,精细的态度。而提到工匠则会条件反射的想到这一行当的祖师爷—鲁班。 他发明了锯齿、曲尺、刨子等工具。在民间神话中,也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他发明的墨斗,传说还能辟邪。还有《鲁班书》,也非常之神秘。所以,人

  • 元朝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有多乱,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的荒淫、地主的剥削、百姓的困苦。人吃人,至易子而相食,勉强支撑着这个将死国家最后的荒唐。今人不解,元朝为何不到百年便走向了灭亡?可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就会明白,百年,真是幸运。于是中原无数皇帝,甚至都显得小心翼翼。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所谓天子,真算不上是多强力的资本。但元朝不一样,元朝皇位传承的混乱

  •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下坡路“?权力争夺才是“倒台”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刘宋王朝偏安一隅,仅仅拥有半个中国版图,但是在经历义熙土断,重用吏治,提拔寒门等等措施之后,刘宋王朝走向了繁花似锦的局面,逐渐有了与北方争雄的资本。然而在公元479年,这个曾经还是欣欣向荣的王朝却迎来了灭亡,其王朝的寿命不过才短短的60年。现今,就让我们带着疑问站在上帝视角,回溯到1700多年之

  • 明朝将领卢象升战死疆场后,为何天下为之震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与他一起身陷重围的,只有几千“天雄军”。抱定必死之心的卢象升下令:刀必见血,人必带伤,马必喘汗,违者斩!随后他自己身先士卒奋勇冲杀,惨烈的厮杀持续了一整天,明军最终炮尽矢穷。最后,卢象升在亲手击杀数十人后,身中4箭3刀,仆地而亡。亲兵杨陆凯伏在卢象升身上,为了保护其遗体,身中24箭,被活活射成了刺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