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有可能拯救大明朝的人不是袁崇焕,孙传庭,而是杨嗣昌。

最有可能拯救大明朝的人不是袁崇焕,孙传庭,而是杨嗣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31 更新时间:2024/2/7 23:49:47

杨嗣昌

杨嗣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杨嗣昌是一个优缺点都特别明显的人,优点是足智多谋,极具战略眼光,非常有能力,缺点呢:心胸狭隘,急于求成。但是,如果其能跟着一任明君,用好他的优点,他的缺陷就会慢慢缩小,但是崇祯帝是寻常之主,导致他的缺点无限被放大。说其心胸狭窄,排除异己大多数是两件事,看到孙传庭很有本事,怕他被重用,就在崇祯大帝面前构陷他,利用崇祯大帝心眼小的毛病,把这员名将送到监狱里,二是卢象升战死,但是其原因主要是与太监高起潜不和。崇祯帝非明君,他的缺点被无限放大,导致杨嗣昌不得不自己去面对这些言官,从而演变成新的间隙与矛盾!

图片来源大明劫

杨嗣昌在当时发挥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他是忠臣,也是少有的几个有判断能力的大臣,崇祯为什么要重用他,因为他弥补了崇祯那可怜的判断力。在崇祯十一年十二年的时局中,他知道应该跟清军议和,他敢于面对言官,但是崇祯帝缺少魄力,不敢直对言官。而且杨嗣昌没有群党,深受崇祯帝信任,所以在当时的明朝官员中,能做到实事的也只有他!

提出过一些什么策略?杨嗣昌为明朝的规划大致归为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二,足食然后足兵;三、保民方能荡寇。第一点,杨嗣昌认为明朝的主要威胁是已成燎原之火的农民军,而清军为次要威胁,所以杨嗣昌主张先与清朝和谈,稳住京师附近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农民军。第二点,他建议增兵12万,其中步兵74000人,马兵36000人,并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他“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来服务的。各省督抚在杨嗣昌的指挥下,围剿农民军有了很大进展,湖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刘国能、张献忠先后受熊文灿招抚,杨嗣昌鉴于其父招抚失败的教训,提出反对意见,并主张刘、张等杀贼自效才可信任,崇祯帝和熊文灿急于招安,杨嗣昌只好顺从皇帝意见,相信了农民军的投降。而此时的李自成正在洪承畴、孙传庭等的穷追不舍下势力锐减,到崇祯十一年率刘宗敏、田见秀等十八骑逃亡商洛山中。明军终于在1638年荡平了起义军,明朝出现了回光返照。

能拯救明朝的我认为最有可能的就是杨嗣昌,但是,给他的时间太短,只给了他两年的时间,但是他的战略战术所提出的种种方案在后世看来也是相对最为可行且务实的了。而与满清和谈的计划流产,导致崇祯十一年冬清兵入塞,崇祯帝急忙把围剿农民军的洪承畴、孙传庭等调入京师勤王,杨嗣昌非常反对,力争:“贼未绝种,承畴、传庭宜留一人于彼镇压。崇祯帝为解燃眉之急,拒不接纳。随着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再举反旗,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网”的计划宣告破产,崇祯十二年到崇祯十七年,崇祯再无大的战略,农民军声势越来越大,崇祯帝在李自成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维二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他的偶像张九龄回来了,还当上了宰相。飘了这么久的王维,觉得在偶像的带领下,自己肯定能做出点成绩,又有了做官的小心思,他给张九龄写信,希求汲引。公元735年三月,张九龄举荐王维当上了右拾遗,相当于唐代的纪检干部,官职不大,但有了升迁的机会,总算进入了大唐的中枢权力系统。接到任命,王维兴奋地写下《献

  •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人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五代十国的历史,时常被忽略?1、前所未有的大乱世五代十国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前所未有的大乱世。这个乱世不光体现在社会秩序上,也体现在人心败坏这方面。虽然在五代十国之前,中国历史上也遭遇过类似秦末的楚汉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后期的永嘉之乱,以及永嘉之乱开启的长达数个世纪的南北对峙。

  • 明朝时火药武器就全面落后于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火药武器,火药对欧洲的影响,明朝时期最先进的武器

    一,火枪领域。1,火门枪。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的。1332年元朝制造的青铜火炮是史书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1351年元朝制造了铜火铳,也就是初始的火门枪。火门枪:它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发射管(即枪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发射管尾端接一称之为“舵杆

  • 唐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你都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宫廷图片大全,唐朝历史全集完整版

    一、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为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长庆二年(822年),李湛被册立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日(827年1月9日

  • 他从北周活到唐朝,屡屡身处“无间道”,为何成为政坛“不死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苏威。 苏威出身于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北周第一名臣苏绰,他堪称是宇文泰的“王猛”。他的英年早逝,让宇文泰痛哭不已。彼时苏威才刚刚五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 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美阳县公”的爵位,以及良好的家族名声,少年时期的苏威以孝顺和学术著名,引起了贵族圈的瞩目。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

  • 明朝的火枪大炮为什么挡不住清朝的冷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才真正开始重视起炸药的使用,而明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包容性和学习性的比较强的朝代。在当时,明朝组建了一直配有“火器”装备且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被称作“神机营”。神机营当时的装备绝对可以领先同一时期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军队。然而这种超然的地位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欧洲胡斯军也在历史中

  • 明朝最大的叛徒,带走了一支军队导致明亡国,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叛徒,谁是中国历史上明朝最大的奸臣,明朝打得日本差点亡国

    (一)明金之战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并发动战争袭击明朝抚顺,正式拉开了明金战争的序幕。而在战争打响后,明朝皇帝想着之前曾经施恩于朝鲜,便下令让朝鲜援助,但是,时为朝鲜君主的光海君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自己都自顾不暇这仗打了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也不一定能一举歼灭努尔哈赤,万一被报复了咋办?

  • 专一、精细、精益求精的古代工匠,为何直到南北朝才提高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到底有多吓人,古代杰出的工匠,精益求精的工匠事例

    《百家书》“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路东亿村人也”。如今国家所提倡“工匠精神”,提倡其做事专一,精细的态度。而提到工匠则会条件反射的想到这一行当的祖师爷—鲁班。 他发明了锯齿、曲尺、刨子等工具。在民间神话中,也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他发明的墨斗,传说还能辟邪。还有《鲁班书》,也非常之神秘。所以,人

  • 元朝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有多乱,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的荒淫、地主的剥削、百姓的困苦。人吃人,至易子而相食,勉强支撑着这个将死国家最后的荒唐。今人不解,元朝为何不到百年便走向了灭亡?可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就会明白,百年,真是幸运。于是中原无数皇帝,甚至都显得小心翼翼。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所谓天子,真算不上是多强力的资本。但元朝不一样,元朝皇位传承的混乱

  • 刘宋统治为何走上“下坡路“?权力争夺才是“倒台”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刘宋王朝偏安一隅,仅仅拥有半个中国版图,但是在经历义熙土断,重用吏治,提拔寒门等等措施之后,刘宋王朝走向了繁花似锦的局面,逐渐有了与北方争雄的资本。然而在公元479年,这个曾经还是欣欣向荣的王朝却迎来了灭亡,其王朝的寿命不过才短短的60年。现今,就让我们带着疑问站在上帝视角,回溯到1700多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