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盛世唐朝无人能接,宋朝才对出下句

李贺写出“天若有情天亦老”盛世唐朝无人能接,宋朝才对出下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50 更新时间:2024/1/22 0:58:40

在这个空前绝后的年代,涌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唐代三李中李贺

李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难倒了整个盛唐,直到宋朝才对出下句。

诗仙李白,诗鬼李贺

钱易说,李白是天才绝,白居易是人才绝,李贺是鬼才绝。

李贺被人称之为诗鬼,主要有三个原因。

其一,李贺身材消瘦,一字眉,手指很长。

其二,李贺英年早逝,年仅27岁。

其三,李贺天资卓绝,作诗风格诡谲空灵,有长吉鬼才之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李贺姓李,唐朝皇帝也姓李,李贺的李和皇帝的李实际上同出一宗,最早可以追溯到李渊的叔父李亮。

李贺身上有皇族血统,只是传到李贺这一代,关系已经隔了好几座山,换句话说,他和皇帝五百年前是一家,但颇有傲骨的李贺在外出时仍然称自己为“陇西李贺”。

他家境贫寒,母亲生了一女两男,大姐很早就嫁人了,李贺兄弟二人为了吃饱饭,也是早早的外出谋生。

但不一样的是,李贺一心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恢复祖上的荣光。比起他的兄弟来,他不仅要想方设法填饱肚子,还要勤学苦读。

一诗封神的李贺

好在李贺天资聪颖,加上他足够勤奋,所以自小负有才气,在当地都非常有名,韩愈和皇甫湜听说了李贺之名,便决定前来拜访。

韩愈和皇甫湜,一个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一个是韩愈的关门弟子。一个是都官员外郎,一个是侍御史。另外,皇甫湜更是宰相王涯的外甥,妥妥的官二代。

两人的到来让李贺受宠若惊,决定好好表现一番。

韩愈和皇甫湜给李贺出了个题目,让他当场写诗,李贺提笔就写下一首《高轩过》。

整首诗结构紧严,条理清晰,既写出了二人到访时的气派,称赞了二人的学识,又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跌宕起伏,又富有诗性韵味。

韩愈和皇甫湜看了,大加赞赏,李贺自此扬名。

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李贺能一举扬名,并非单靠他的天赋。

李贺随时随地都在熔炼字句,偶有所得,便赶紧记下,到了晚上再挑灯夜读,细细整理。

连他的老母亲都说他的字句不是从脑子里面想出来的,而是从心口里面滴出来的。

仕途失意

虽然得到了韩愈、皇甫湜的赏识,李贺的仕途之路却并没有顺风顺水,反而坎坷不断。本来凭借李贺的才华,他早就该步入仕途,但却因为父亲的死而服丧三年。

三年后,在韩愈劝说下李贺去考进士,但这时又因为他人的嫉妒而遭到恶意中伤。造谣者称李贺父亲的名讳犯了“嫌名”,即“晋”与“进”。

中伤一个人真的很简单,甚至不需要证据,无奈李贺就此离开了试院。

这件事情对李贺的打击很大,写了许多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但天无绝人之路,李贺靠祖上荫庇,加上韩愈不遗余力地推荐,很快就被举荐到了长安当官。

为官的几年时间里,他见识到了社会上诸多黑暗,也认清了现实,写下许多揭露社会黑暗,针砭时弊的作品。

他的作诗风格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李白之所以被人称之为诗仙,是因为他的缥缈、狂傲、潇洒。

例如:“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又如“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仙人扶我顶,结发受长生。”

而李贺之所以被人成为诗鬼,是因为他的诡谲,空灵,绮丽。

例如“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又如“百年老枭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诗仙、诗鬼,一个写仙,一个写鬼。

跌宕起伏的人生以及目之所及的黑暗,让李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一种另类的浪漫主义,即“长吉体”。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为官的几年时间里,他见识了社会的黑暗,加上自己身体抱恙,于是辞官回乡,在回乡的途中,写下了千古名篇——《金铜仙人辞汉歌》。

盛唐的分水岭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过后,盛世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唐王宗室一蹶不振,藩王割据,到处民不聊生,国家早已千疮百孔。

而李贺自认作为宗室分支,空有建功立业,恢复宗室荣光的抱负,却无施展抱负的机会。

《金铜仙人辞汉歌》中,一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感人至深。

第二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被司马光称之为“奇绝无对”,在整个盛唐都无人能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偌大的盛唐轰然倒塌,随之而来的是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宋太祖赵匡胤于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

赵匡胤深知武将的可怕,于是“杯酒释兵权”,建立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

宋朝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天若有情天亦老”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欧阳修在《减字木兰花》中这样写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欧阳修在保持唐诗整体凝练的基础上,多了一份古拙的美,但这样一来,却少了几分唐诗的纯粹。

《忆秦娥·别情》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他运用古法写诗,故意作得似对非对,拗口的点在于这个语助词,读起来少了一分平仄的韵味。

石延年是北宋时期的一个书法家,他与李贺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他立志官场,却遭人陷害中伤,整日酗酒度日。

一次朋友聚会,他在半醉半醒,酒意朦胧时,听人谈起“天若有情天亦老”,思索一番后,作出:“月如无恨月长圆。”

如果月亮没有爱恨情仇,那么就可以长久的圆满。

这句诗无论是从字词的工整度,还是意境语义,都非常工整,堪称千古绝句。

两个有着相同人生经历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抒发着同一种感情,人的悲欢或许并不相通,但一定相似。

正是这相同的人生经历,让两个不同的人穿越时空的阻碍,造就出璀璨艳丽的中华文化。

更多文章

  • 最有可能拯救大明朝的人不是袁崇焕,孙传庭,而是杨嗣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杨嗣昌杨嗣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杨嗣昌是一个优缺点都特别明显的人,优点是足智多谋,极具战略眼光,非常有能力,缺点呢:心胸狭隘,急于求成。但是,如果其能跟着一任明君,用好他的优点,他的缺陷就会慢慢缩小,但是崇祯帝是寻常之主,导致他的缺点无限被放大。说其心胸狭窄,排除异己大多数是两件事,看到孙传庭很

  • 王维二丨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他的偶像张九龄回来了,还当上了宰相。飘了这么久的王维,觉得在偶像的带领下,自己肯定能做出点成绩,又有了做官的小心思,他给张九龄写信,希求汲引。公元735年三月,张九龄举荐王维当上了右拾遗,相当于唐代的纪检干部,官职不大,但有了升迁的机会,总算进入了大唐的中枢权力系统。接到任命,王维兴奋地写下《献

  • 五代十国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人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五代十国的历史,时常被忽略?1、前所未有的大乱世五代十国在中国古代史上,堪称前所未有的大乱世。这个乱世不光体现在社会秩序上,也体现在人心败坏这方面。虽然在五代十国之前,中国历史上也遭遇过类似秦末的楚汉战争、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后期的永嘉之乱,以及永嘉之乱开启的长达数个世纪的南北对峙。

  • 明朝时火药武器就全面落后于欧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火药武器,火药对欧洲的影响,明朝时期最先进的武器

    一,火枪领域。1,火门枪。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将火药用于战争的国家的。1332年元朝制造的青铜火炮是史书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1351年元朝制造了铜火铳,也就是初始的火门枪。火门枪:它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发射管(即枪管),发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门,用来点燃火药,发射管尾端接一称之为“舵杆

  • 唐朝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次“兄终弟及”,你都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宫廷图片大全,唐朝历史全集完整版

    一、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湛是唐朝第十四位皇帝,为唐穆宗李恒长子,母为恭僖皇后王氏。长庆二年(822年),李湛被册立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礼遇朝臣,耽于玩乐。任由权宦王守澄勾结宰臣李逢吉,排斥异己,败坏纲纪。宝历二年十二月初八辛丑日(827年1月9日

  • 他从北周活到唐朝,屡屡身处“无间道”,为何成为政坛“不死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他,就是苏威。 苏威出身于一个不平凡的家庭,他的父亲就是北周第一名臣苏绰,他堪称是宇文泰的“王猛”。他的英年早逝,让宇文泰痛哭不已。彼时苏威才刚刚五岁,就成了没爹的孩子。 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美阳县公”的爵位,以及良好的家族名声,少年时期的苏威以孝顺和学术著名,引起了贵族圈的瞩目。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

  • 明朝的火枪大炮为什么挡不住清朝的冷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才真正开始重视起炸药的使用,而明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包容性和学习性的比较强的朝代。在当时,明朝组建了一直配有“火器”装备且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被称作“神机营”。神机营当时的装备绝对可以领先同一时期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军队。然而这种超然的地位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因为欧洲胡斯军也在历史中

  • 明朝最大的叛徒,带走了一支军队导致明亡国,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叛徒,谁是中国历史上明朝最大的奸臣,明朝打得日本差点亡国

    (一)明金之战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并发动战争袭击明朝抚顺,正式拉开了明金战争的序幕。而在战争打响后,明朝皇帝想着之前曾经施恩于朝鲜,便下令让朝鲜援助,但是,时为朝鲜君主的光海君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自己都自顾不暇这仗打了有什么好处?更何况也不一定能一举歼灭努尔哈赤,万一被报复了咋办?

  • 专一、精细、精益求精的古代工匠,为何直到南北朝才提高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到底有多吓人,古代杰出的工匠,精益求精的工匠事例

    《百家书》“师讳班,姓公输,字依智,路东亿村人也”。如今国家所提倡“工匠精神”,提倡其做事专一,精细的态度。而提到工匠则会条件反射的想到这一行当的祖师爷—鲁班。 他发明了锯齿、曲尺、刨子等工具。在民间神话中,也将其传的神乎其神。尤其是他发明的墨斗,传说还能辟邪。还有《鲁班书》,也非常之神秘。所以,人

  • 元朝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有多乱,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的荒淫、地主的剥削、百姓的困苦。人吃人,至易子而相食,勉强支撑着这个将死国家最后的荒唐。今人不解,元朝为何不到百年便走向了灭亡?可看看他们的皇位传承就会明白,百年,真是幸运。于是中原无数皇帝,甚至都显得小心翼翼。在历史的洪流面前,所谓天子,真算不上是多强力的资本。但元朝不一样,元朝皇位传承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