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满天下是苏秦,誉满天下是苏代

名满天下是苏秦,誉满天下是苏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80 更新时间:2024/1/21 12:12:43

东周后期,周朝控制的地盘已经很小,仅限于洛阳附近。就这样,周朝实行东西周分治,分成了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两个诸侯国。苏秦,就是东周公国的人,也就是首都的人。

[var1]

苏秦之死

苏秦是在燕国发的家,合纵六国抵抗秦国后,私通燕易王的母亲,燕易王知道了,反而更加厚待苏秦。苏秦害怕被杀,就提议前去齐国以提高燕国地位,燕易王同意。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苏秦就劝说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则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燕易王去世,燕哙继位。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以使贼人出现。齐王照计行事,诛杀了凶手。苏秦死后,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

也就是说,苏秦感恩燕国知遇之恩,自始至终算是对燕国忠心不二。

[var1]

可是,天下人对苏秦却有不同的看法。苏秦困顿时,他家里人曾说过:“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

这段话基本代表了当时天下百姓的价值观,那就是安安生生的做实业,耍嘴皮子是没有用的。只会耍嘴皮子而不耕作不劳动是被大家看不起的。最后,苏秦也确实死于非命,被人当间谍刺杀而死,天下的人都嘲笑他,也忌讳学他的合纵之术。

所以,苏秦虽然功成名就,得到的却是天下百姓的嘲讽和不认可,名满天下却不能誉满天下。就连荀子都评价苏秦:“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太臣,就是奸诈之臣。

苏代何人?

苏秦所在的苏氏家族,看到苏秦凭借纵横之术功成名就,就有样学样的学习纵横之术,想象苏秦一样凭着游说之术纵横天下。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秦的族弟苏代、苏厉两兄弟。尤其是苏代,可以说苏秦名满天下,苏代则是走到了最后。

[var1]

为周朝续命

周朝后期,周朝实行东西周分治,分成了西周公国和东周公国两个诸侯国。苏代作为东周公国人,年轻时作为谋士为周朝延续作出了贡献。

周赧王即位初期,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今洛阳市宜阳县),因为不想秦国作大,楚国就派兵帮助韩国打秦国,并且以周朝曾经帮助秦国为借口还要攻打周朝。苏代作为谋士,出使楚国成功说服楚王不再攻打周朝,即著名的“苏代说楚”。

“何以周为秦之祸也?言周之为秦甚於楚者,欲令周入秦也,故谓‘周秦’也。周知其不可解,必入於秦,此为秦取周之精者也。为王计者,周於秦因善之,不於秦亦言善之,以疏之於秦。周绝於秦,必入於郢矣。”

对于苏代的说辞,我们一一剖析。首先,肯定了周朝帮助秦国,因为这是事实,你无法否认,倒不如干脆地承认,也表明了自己完全是客观的态度,让楚王更能接受。其次,分析周朝帮助秦国的原因,是秦国的人故意散播周朝帮助秦国谣言,目的是让周加入秦朝的阵营。再次,解释了周朝为什么不站出来解释,因为周朝别无选择,虽然周朝解释清楚自己没帮秦国但是这样会得罪秦国,秦国已经算好周朝不敢出来解释,这都是亲的奸计。最后,向楚王提出了解决办法,就是离间计,无论周朝帮助秦国还是不帮助秦国,楚国都要善待周朝,这样就会让秦国怀疑周朝与楚国交好而绝交,周朝自然就会加入楚国阵营。

[var1]

苏代高超的分析说服了楚王,使周朝免遭了一次灭顶之灾,周赧王又多当了50年的天子才灭亡。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周朝末期的卑微和无奈,诸侯想打就可以打,这时候的周天子就是一面大旗,就如同汉献帝一样,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用处顶多是支持某个诸侯国使这个诸侯国的征伐在名义上更加合法化。

挽救燕王性命

战国时期,燕国基本是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齐国则是强国。

苏秦死后,苏代就求见燕王,要继续苏秦的事业,帮助燕国在夹缝中求生存。苏代是这样说服燕王的:

燕国在七国中最弱小,且紧挨着强大的齐国和晋国,虽然环境艰难,但仍然有生存空间。正是因为弱小,自己打仗打不过别人,但是依附于大国则能就不会轻易被消灭。无论依附秦国、楚国还是韩魏,这些国家都将变得更加厉害。

苏代的这种说法,正确却不长久,因为无论依附哪个强国,到最后都不免被这个强国灭掉的命运。燕王也知道会有这么个结果,所以接受了苏代的建议再没多追问。

有一次,秦国邀请燕王到秦国,苏代阻止了燕王,说秦国夺取天下靠的是武力而不是正义,秦国不断攻打别的国家是向天下宣战,燕王如果去了恐怕凶多吉少。燕王最终听了苏代的建议没去秦国,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var1]

誉满天下

苏代不仅获得了燕王的信任,还让苏代像苏秦一样合纵天下诸侯。可惜时过境迁,秦朝统一大势已成定局,诸侯有的参加了苏代的合纵有的也没参加,终不能像苏秦时代那么辉煌。

但是,苏代让天下诸侯和百姓都相信了他们苏氏兄弟,相信了他们所提倡的合纵联盟,获得了天下的赞誉。更难得的是,苏代和兄弟苏厉都获得了善终。

所以说,苏秦名满天下,苏代誉满天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妲己为什么被称为狐狸精?看完复原图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做四个人的容貌,被称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其实中国古代最美的四个人并不一定是她们四个,与她们齐名的还有四大妖姬,他们分别是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晋之骊姬。这四个人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妲己和褒姒,大家为什么会熟知妲己呢?因为一部经

  • 在位52年,把魏国由超级大国变成最弱体,魏惠王究竟干了点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99.9%的人都会回答秦国,这不明摆着的事嘛,人家秦国可是西部老大,经过商鞅变法后大盘水涨船高,到了秦始皇时期统一六国造就了战国时期最大的牛市。[var1] 但如果穿越回战国初期,我们继续在街头采访上面的问题,估计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魏国了,秦国在哪?没听说过。” 那时候的秦国,还是个

  • 妲己一生的3件发明,其中一件如今家家户户离不开,还风靡全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永远都是特别有意思的在公元前1047年的时候那时商纣王已经超过60多岁,但是他的身体血特别的好就像年轻人一样,当时他因为身体十分健壮的原因所以在带兵攻打有苏部落的时候,在获得大量珍宝的同时,还无意间,俘获了一个十分漂亮的美女,其实说到这,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谁了,她就是妲己,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件发明

  • 喋血长平,赵括的背锅之战,优秀的“军二代”如何沦为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国大将赵括纸上谈兵,赵括纸上谈兵图片简笔,真正的赵括深度解析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一带)发生的一次战略性决战。赵国在这次战争中阵亡及被坑杀45万人,从此赵国元气大伤,秦国扫清统一六国的最后阻碍。而为后世讨论流传的除了宏大的战争规模,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正是他的战略失误才导致赵军的惨败,赵括成为不切实际的贬义词。但如果仔细研

  • 为何神话故事都发生在西周之前一本正经地分析一下两个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周哀王真的变成僵尸了吗,西周初年800个诸侯国地图,西周神话体系

    不管古代有多少典籍描述,其实一部《封神演义》就足以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了。在阐教联合众神大破截教的万仙阵之后,封神大战就结束了,古神们在人间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众神归位,然后纷纷辞别姜子牙而去。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两位圣仙先行离开,十二金仙随后一一跟姜子牙告别辞行,广成子拉着姜子牙的手道:“师弟,我等众仙

  • 周游列国那些年,孔子到底经历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如何评价孔子的周游列国

    当时孔子已经55岁了,在古代是一个标准的老年人,但为了找到那个能够一展抱负的诸侯国,他毅然率领弟子们走天下。[var1] 卫灵公刚开始很欣赏孔子,好吃好喝好住,但过了3年,他对孔子厌倦了,就想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赶走,但又不明说,而是给孔子摆了谱,孔子一看架势不对,第二天就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这是

  • 姜子牙的后裔流落海外,现已当上一国总统!曾数次回国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键锋姜子牙,姜子牙祖籍山东哪里,姜子牙娶68岁黄花闺女

    在亚洲地区的东亚以及南亚地区的文化圈,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因为无论是东边的日本、韩国与朝鲜,还是南边的泰国、缅甸、新加坡等国家,要么是自古以来就传承着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要么就是有许多移民来自于我们中国。在新加坡,汉语甚至是他们官方语言的一种。在朝鲜半岛的韩国,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华文化的影

  • 周天子为什么一定要楚国进贡苞茅,其他诸侯国都没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作为诸侯国,楚国的义务就是向周朝进贡 在人们的印象中,楚国似乎十分强大,但其实那只是在战国时期而已,在此之前楚国只是一个又小又弱、地处偏远的小国家而已。周文王的时候,有一个名叫鬻熊的人,带着自己的部落前来投奔,从此之后,他们就开始为周朝效力,并且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可是在周武王灭商之后,

  • 大良造商鞅,相邦吕不韦,丞相李斯,这三个官职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左庶长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可以说是秦国的首席军政大臣,商鞅入秦之前秦国的左庶长是秦孝公的兄长嬴虔,公元前356年商鞅以左庶长(实际上就是秦国的最高军政长官)的身份开始变法,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设十七级爵制(二十级爵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十七级爵制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

  •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场闹剧,“街亭之战”马谡失败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马谡失街亭诸葛亮对马谡做了什么,马谡丢街亭三维地图,诸葛亮不用马谡能守得住街亭吗

    【诸葛亮、魏延路线之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完全不采纳。看似对北伐路线的争论,实际上是魏延和诸葛亮对北伐战略的分歧。魏延兵出子午谷的主张是:先抢下长安,回头再收拾西边的陇右五郡(直接拿下魏国西部核心长安,对魏国长安以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弄好了就会重现当年韩信暗度陈仓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