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一死,明朝没多久就垮台,难道魏忠贤真的能挽救大明王朝?

魏忠贤一死,明朝没多久就垮台,难道魏忠贤真的能挽救大明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28 更新时间:2024/1/20 7:09:36

在古代的皇宫内,皇室成员尽享荣华富贵,身边的侍奉者无数,而在大内皇宫里,地位十分低下的便是绝大多数宫女与太监了。在古装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偌大的皇宫里,太监与宫女们几乎是随处可见。当然,并非所有的太监宫女都一辈子是皇宫里的牺牲品,他们靠着提拔得宠可能攀上高位,例如,历史上有名的太监——魏忠贤,他便是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九千岁”的称呼已然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了,要知道,古代的皇帝才仅有“万岁”。

01

在大明帝国的末期,天七年,一位颤巍落魄的老太监以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死,引起了当时的百姓拍手称快。这名太监正是被熹宗称作“九千岁”的魏忠贤。魏忠贤一直是明朝“阉党”的代表人物,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奸佞、狡猾的,他被称作是明朝末年最大的反派人物,其权力十分之大。

为了巩固古人的权势,魏忠贤表露出了残忍歹毒、甚至是无恶不作的样子,但是,近年来,魏忠贤却连连被“洗白”,有人认为,倘若魏忠贤不死,那么,当时明朝的局势将会得到扭转,而魏忠贤的作用,可谓是撑起了大半个明朝。

崇祯皇帝即位后,他勤于政务,更换内阁,进行各种整改修正,但是,即便如此,明朝仍然在不久之后败于崇祯皇帝之手。在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的前第五天,太监曹化淳说出了那句“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听完这番话后,崇祯皇帝十分懊恼,自知大势已去,精神也彻底崩溃了……由此可见,魏忠贤的地位与能力,还是得到了当时一众人的肯定的。

在此之前,熹宗执政时,他不勤于朝政,让宦官有机可乘,拿到了专权,而崇祯皇帝登基后,第一时间下发的命令就是要阻止太监掌权,并且,他将“九千岁”的魏忠贤逼到走投无路,自缢而亡。

其实,魏忠贤本是朝外之人,他好赌,欠下了许多债,为了躲债他只能将自己送入宫去当了太监。熹宗即位后,他不问朝政,将这些事情都交给了魏忠贤。魏忠贤将朝政之事都管理得井井有条,熹宗也由此十分轻松自在,他对魏忠贤所得的成就十分满意,将魏忠贤的地位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待到崇祯皇帝即位时,他的势力遭到不断地打压,取而代之的“东林党”。在熹宗时期,朝堂之上的多是“阉党”,真可谓是十年风水轮流转。

02

本来以为东林党会帮助自己管理政务,但崇祯皇帝却失望了——东林党并没有为朝政带来大的贡献,他们只会提出问题而四处推脱,谁也不想解决问题。崇祯皇帝在处死魏忠贤及与之相牵连的官员后,本踌躇满志,想要恢复明朝的往日盛景。但是,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不管崇祯皇帝多么勤于政务,明朝的情势都如江河日下。直到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祯皇帝身边的承恩才说道:“若忠贤在,何至于此!”

在一些史料中有记载说,魏忠贤年少时期身上就有如“地痞流氓”般的性格,他的狠辣正是复苏明朝的“法宝”。在军事上,他力排众议,化解过许多次战争的危机,他勤于练兵,大量修筑防御工事,打造了一支支凶悍的军队;在财政上,他不鱼肉百姓,而是从商业大户上入手,征收赋税,为国库增添收入,即使心存不满,但迫于魏忠贤的权势,这些商业大户只得“哑巴吃黄连”。

可当魏忠贤死后,东林党重新获得权势,他们却心无国家,只为自己笼络钱财,他们开始鱼肉百姓、剥削士兵、克扣军饷。因此,各地的军队也就不断被削弱,百姓怨声载道,士兵也愤愤不平。与此同时,不平之声逐渐变大,明朝的统治摇摇欲坠……

结语

或许就如王承恩所说的,若是没有将魏忠贤逼上绝路,或许明朝的局势还有挽回的余地。当然,任何历史人物,后世对其的评价都不会是绝对的。魏忠贤便是一名褒贬不一的历史角色,不论如何,他的确是历史上为数不多得到极大权力的太监。倘若崇祯时期魏忠贤还在朝野之上,明朝的国运则可能会多运行一番时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不为人知的战神,李世民唯一一次看走眼,曾一人灭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大唐天子李世民

    这个人是苏定方。当时,天下大乱,战争如火如荼,匪徒猖獗,平民遭受蹂躏。苏定方他的父亲苏邕是一个好人,不忍坐下来看看乡镇的老乡民,并成立了一个乡镇小组来练习。当时,苏定方已经15岁了,但它勇敢而有力。他经常与父亲一同作战。每当有一个敌人入侵时,苏定方总是表现出非凡的勇气,不怕生死,往往是第一个冲进敌人

  • 高丽北进政策的破产和在元明之间的首鼠两端使其与明朝开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高丽攻打大明失败了吗,元明之战,秦汉唐宋元明

    年)向明朝挑衅,形同失智的以弱击强,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理智的的行动加速了王氏高丽的灭亡。至于为何会如此的不自量力无非就是两个原因:第一、高丽在明朝和北元政权之间左右跳梁,导致明丽关系的恶化。第二、明朝对辽东的统治逐渐稳固,导致了高丽自元末以来北进拓土政策的破产。就是这两个原因,让高丽“狗急跳墙”,与明

  • 唐朝一武将,把一个县城3万多人全吃光,至今被当作大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755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他带领15万大军,烟尘滚滚铁蹄铿锵,直扑中原大地。已经137年没有经历战争的唐朝,重新沦为血火疆场。昏庸的唐玄宗怠政误国,宠信奸佞,终于被迫品尝自己酿制的苦酒。安禄山此番志在不小,他深知唐王朝已是外强中干,想要取而代之。757年正月,叛

  • 除了岳飞,宋朝还有一猛将,却被岳飞盖住了光芒,下场也极其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重视文人,由他们掌握国家大权,制定出很多的规范。虽然在规范百姓行为上,宋朝是十分严格的,但是这样只能短暂地维持内部安稳,对待外部的强敌,宋朝皇室就显得十分懦弱了。所幸到了南宋时期,出现了岳飞这样的猛将。当年他带领着部下,抗击金军的入侵,就在即将功成的时候,却被糊涂皇帝与奸臣所害,命丧风波亭。这件

  • 近代有抗美援朝,明朝有抗倭援朝,了解一下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叫高丽的小弟,被别人欺负了,跑过来找大哥帮忙。欺负他的人是小日本。话说小日本出了一个人物—丰臣秀吉。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几百年的战乱时期,训练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此时的丰臣秀吉野心膨胀,不满足日本小小的疆土。将主意打到了邻国高丽的土地上。高丽国力弱小,于是带着倭国精锐军团进攻了

  • 吐蕃王朝乃是唐朝的劲敌,为何会崩溃并且再没崛起过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的维度下,不管有多少英雄人物,终究难逃时间的制裁,一切英雄往事,都只成了纸上的寥寥几笔。曾经,吐蕃也是盛极一时,不过可惜也是难逃此劫。要想到,它在巅峰之时,尚能让大唐帝国咬牙切齿,甚至引得公主入吐蕃,但顷刻之间,就走入衰落,并且一蹶不振。一、吐蕃的辉煌此后到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吐蕃依旧采取进攻

  • 赵构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我们说了都不算,宋朝百姓说了才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史学界,他临危受命,重整山河,将一个摇摇欲坠的帝国从死亡边界发展为我国艺术史上的巅峰王朝,罢黜''中兴四将'',杀岳飞以震慑江南士绅,更是令本已分散的兵权再度集中赵宋皇室手中,保证了赵宋王朝的延续,被誉为宋朝中兴之主,累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可见对其评价之高。那么赵构

  • 赵匡胤明明是抢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宋朝累世优待柴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七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手里夺取天下,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柴宗训是周世宗郭荣(921一959,四子。郭荣,也叫柴荣,刑州尧山县(隆尧县)人,出身当地望祖。柴宗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文墨,谨性笃厚。少年时期家道衰落,便投靠了姑姑柴氏。柴氏原来是

  • 历史上五大特务机构,唐朝不屑于设立,最恐怖的特务在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的特务机构,历史上的七大特务机构排名

    说起特务组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明朝的锦衣卫,掌直驾侍卫、侦缉天下,飞鱼服、绣春刀是他们标志性的装扮,让无数贪官污吏闻风而丧胆。其实,特务机构并非朱元璋首创,早在汉朝时期,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就已经诞生了。一、西汉绣衣直指。绣衣直指是汉武帝所设。晚年的汉武帝昏聩残暴,穷兵黩武,巫蛊之乱牵连数十万人,

  • 贵州深山惊现20万“明朝遗民”,600年不出山,只因朱元璋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贵州深山发现明朝遗民,明朝朱元璋墓图片,贵州大山深处最后一个明朝部落

    每一处都带有浓浓的明朝的文化色彩,像是在告诉我们,这是明朝军队留下的村庄。那么深山惊现20万“明朝遗民”,为何600年不出山,只因朱元璋的命令,一起看一下。想要知道具体原因,需要借助当时明朝的时代背景来进行解答。明朝刚刚建立初期,朝代的更替刚刚完成,前朝的反抗势力有所残留,不时引起暴乱,影响民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