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五大特务机构,唐朝不屑于设立,最恐怖的特务在清朝

历史上五大特务机构,唐朝不屑于设立,最恐怖的特务在清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4/1/30 7:14:43

说起特务组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明朝的锦衣卫,掌直驾侍卫、侦缉天下,飞鱼服、绣春刀是他们标志性的装扮,让无数贪官污吏闻风而丧胆。其实,特务机构并非朱元璋首创,早在汉朝时期,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就已经诞生了。

一、西汉绣衣直指。绣衣直指是汉武帝所设。晚年的汉武帝昏聩残暴,穷兵黩武,巫蛊之乱牵连数十万人,百姓纷纷造反。因地方官员缉捕不利,汉武帝指派使者身穿绣衣、持斧仗节,兴兵镇压,凡有刺史郡守作战不力者皆可先斩后奏。后世把这些特派官员称为“绣衣直指”。

二、宋朝皇城司。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自封皇帝。登基后他推己及人,生怕有人效仿他,于是设立皇城司。皇城司对内不对外,侦缉对象是殿前诸班直和禁军,主要任务是探查军中情状,预防阴谋作乱。

三、明朝锦衣卫、东厂、西厂。这些都是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统称为厂卫。锦衣卫既对内也对外,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东厂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西厂的权力最大,凌驾于锦衣卫和东厂之上,后来由于反对声音太大而裁撤。清朝入关后,仿效明朝制度,依然设立厂卫。

四、清朝粘杆处。粘杆处最开始只是一个专门捉蜻蜓、钓鱼之类的服务组织,由四皇子胤禛创立。康熙末期,爆发“九龙夺嫡”事件。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实则暗中筹划,招募江湖死士为己用,编入粘杆处掩人耳目。胤禛登基后,粘杆处正式成为国家特务组织,改名为“尚备用处”。民间传说中,粘杆处有一种暗器叫做血滴子,能在百步之外取人首级,故而粘杆处也叫做血滴子。

五、民国军统。1938年,黄埔军人戴笠贺衷寒等“十三太保”在蓝衣社的基础上创建军统,主要活动在抗战时期。军统除刺探情报、进行反谍工作外,亦以刺杀手段打击敌人。抗战期间,军统曾多次策划暗杀投日军政人员,成功地除掉了唐经、张啸林、付筱庵等人。

历朝历代都有特务组织,除秦朝存在时间过短,没有关于特务组织的记载外,从汉朝开始,各朝都变着花样组建特务。唐朝是个例外,武周时期的十六卫中,并没有专职反谍侦查的机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务机构,梅花内卫只是传说。大唐盛世,开明开放,海纳百川,是一个对内对外都极其自信的朝。

更多文章

  • 贵州深山惊现20万“明朝遗民”,600年不出山,只因朱元璋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贵州深山发现明朝遗民,明朝朱元璋墓图片,贵州大山深处最后一个明朝部落

    每一处都带有浓浓的明朝的文化色彩,像是在告诉我们,这是明朝军队留下的村庄。那么深山惊现20万“明朝遗民”,为何600年不出山,只因朱元璋的命令,一起看一下。想要知道具体原因,需要借助当时明朝的时代背景来进行解答。明朝刚刚建立初期,朝代的更替刚刚完成,前朝的反抗势力有所残留,不时引起暴乱,影响民生,为

  • 读《明朝那些事儿》:看历史沉浮,风云翻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那些事儿深度解析,明朝风云,历史上的明朝沉浮录

    由末世战火流离中起,到末世内外交困中寂。一个传奇又普通的王朝,就此偃息。传奇。是因为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有组织京城保卫战的于谦(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创立了阳明心学的王守仁,有云游半生著述《徐霞客游记》的徐宏祖;有开创万历中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有两袖清风敢痛骂皇帝的海瑞;有七下西

  • 他本是菊花诗人,结果却成了唐朝的掘墓人,起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巢掘墓,为唐朝开疆拓土的十大名将,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自掘坟墓的人

    这是黄巢科考落榜后写下的《不次第赋菊》,黄巢已经参加了好几次科举考试,可就是没能考上。但是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得出,黄巢是个有才华的人。黄巢喜欢写诗,喜欢菊花,所以人送外号菊花诗人。这样一位菊花诗人,并不是以诗词闻名于世,而是以起兵造反的事迹名留史册,这倒是挺让人意外的。黄巢是个少年天才,五岁的时

  • 误我中华600年?明朝和清朝,究竟谁才是导致落后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明朝和清朝的确有一定责任,但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把过错都推给他们。封建王朝的过错在于思想过度保守,很难开化,但这只能说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一部分原因,其真正的问题所在,还得是下面这两点。首先,就是最基本的农耕文明。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对于当时罗马、希腊等国以海洋贸易为基础的海洋文明而言,农

  • 讲透宋朝三百年(第一讲):赵匡胤,乱世中穷困潦倒的一根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恩死后陶三春反赵匡胤吗,赵匡胤演义100回完整版,张悦楷粤语讲古赵匡胤

    许多人的思维里有一个固有的认知,在中国的朝代更迭中,唐宋元明清是一路踩着肩膀下来的,其实不然。这种说法,不过是中原地区汉文化圈的自说自唱,因为在古代汉人眼中,只有占领“中原”才称得上王朝霸业。宋太祖赵匡胤像事实上,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同时期存在的王朝非常多,自从朱温灭掉唐朝后,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五

  • 明明是汉家王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节度使的任免,却看不到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末期地方官为啥会有兵权,汉朝新疆都护府,历史上最高级的封疆大臣

    天宝十节度使势力范围权势滔天的军事统帅唐朝的节度使初置时,节度使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掌握天下劲兵。他们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还兼任一省或者数省的省长于一身。他们权势滔天,俨然就是自己地

  • 讲透宋朝三百年(第三讲):郭雀儿,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鲜花、奖金、升职的刺激下,郭威很高兴,赵匡胤很高兴,三军也很高兴;平定了这么一场大叛乱,大臣们很高兴,百姓也很高兴。然而,在全国人民灿烂笑容的背后,有一个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他就是后汉的皇帝——刘承祐。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仗都打赢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这不正是他所盼望的么?郭威如果大家换位思考一下

  • 解读宋太宗第一次北伐,为什么宋朝能统一中原却打不过契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宗为什么进攻契丹,赵匡胤北伐契丹,宋朝辽国契丹地图

    当时,宋朝的将士皆疲惫不堪,“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只有殿前都虞崔翰力主伐辽,他说:“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宋太宗深以为然,即令枢密使曹彬调集各路兵马,决意北伐。由于将士无意北伐,出现了“扈从六军有不即时至者”,宋太宗大怒,“欲置于法”,由于赵延溥的极力劝阻,宋太宗

  • 西晋,宋朝,清朝,最后为什么却轮流到这种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最窝囊的两个朝代宋朝清朝,西晋与两宋的关系,宋朝vs清朝

    历史上,每个王朝都有崛起和没落的时候,最鼎盛的时候,就是建国。任何一个国家在建国前都要经过一场大战,历代的开国帝王,都是带着自己的将军南下的,吃尽了苦头,吃尽了苦头。所以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艰难,也明白了自己的帝国是由多少人的生命和生命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一旦坐上了王位,就会勤勤恳恳的为自己的帝国发展,

  • 五代十国:南汉,一个非正常官员执政朝廷的落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晚唐之际,遭到安史之乱重磅一击的中原王朝陷入了风雨飘摇的衰弱境地,四海之内各地节度使纷纷称王,自黄巢起义后,地方割据势力由暗潮涌动转变为波涛四起,北方随即进入到乱世争雄的混沌时期,与此同时,再偏安一隅的岭南地区各方势力也在暗中摩拳擦掌,为乘势争得立足之地,积蓄实力。我是一名读书人,也是一名官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