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明明是抢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宋朝累世优待柴家?

赵匡胤明明是抢了后周郭家的皇位,为何宋朝累世优待柴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1/18 4:17:12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从七岁的后周恭帝柴宗训手里夺取天下,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即宋太祖。

柴宗训是周世宗郭荣(921一959,四子。郭荣,也叫柴荣,刑州山县(隆尧县)人,出身当地望祖。

柴宗器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文墨,谨性笃厚。少年时期家道衰落,便投靠了姑姑柴氏。

柴氏原来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嫔妃,后唐灭亡后,被遣散回家。

柴氏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大雨,就来到一家旅馆避雨。

在这里,柴氏一眼便看上了身材魁梧,勇力过人的大头兵郭威

郭威(904一954),邢州尧山人,出身将门,脖子上刺个家雀,人称郭雀人。

柴氏的父母都不同意这门婚事,急道:“汝帝左右人,归当嫁节度使,奈何嫁此人!"。

柴氏说:"柴贵人也,不可失也!"便把自己的财宝分给父母一半,自己留一半,毅然嫁给了郭威。

郭威是个兵痞,喝酒,打架,赌博,什么事都干。他有一个优点,对柴氏的话言听计从。

在柴氏教导下,郭威改掉恶习,发奋读书,终于学有所成,成为后汉高祖刘知远手下大将,任检校司徒,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

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后,性格多疑,把几个辅政大臣杀了,还把正在领兵在外的郭威妻子儿女杀了。

于是,郭威回到京城,杀了后汉隐帝刘承祐,自立为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郭威是五代时期最英明的皇帝之一,在位不几年就去逝了,他的儿子都被后汉隐帝杀了,临终前,把帝位传给养孑晋王郭荣,郭荣,即周世宗。

周世宗是英明神武的皇帝,曾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至太平的志愿。

可惜在位六年就英年早逝了,年仅三十九岁。郭荣有七个儿子,前三个儿被被后汉隐帝杀了,便把帝位传给四子柴宗训。

柴荣是郭威的养子,入郭家宗谱了,生前一直叫郭荣,宋以后才被叫做柴荣。

柴宗训继位时才七岁,符太后辅佐,给了赵匡胤篡位的机会。

赵匡胤性格仁慈,加上他得国不正,怕留下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的话柄,也是为了安抚前朝遗臣,并没有对柴荣一脉斩尽杀绝。

此时,柴荣尚有四子在世。恭帝柴宗训,曹王柴熙让,纪王柴熙谨,蕲王柴熙诲。

赵匡胤封柴宗训为郑王,赐丹书铁卷。符太后为周太后,奉周宗祠,后来,柴宗训被迁到房县安置,最后死在那里,年20岁,谥号:恭。柴宗训有五个儿子。

柴熙诲被上将卢琰收养,仁宗时任殿前防御使,封爵武烈候,儿子卢可为礼部尚书,子孙遍布江浙一带。

柴熙让十岁时早夭,柴熙谨被潘美收养,名潘惟吉,真宗时任供备库使,天雄军督鉴。

柴荣的四个儿子,或早夭,或改姓,已对赵家构不成危胁,赵匡胤亦达到了安抚前朝遗老的目的。

宋仁宗时,他女儿生了不少,儿子皆早夭,皇位没有继承人,非常着急。

群臣议论说:"绝人之世,灭人之祀,而妨继嗣之福也!"意思是没有善待柴家,遭报应了。

1060年,宋仁宗下诏,封柴荣的侄子柴咏为崇义公,且子孙世袭。

宋仁宗没有封柴荣的直糸血脉,而是封了旁枝,可见对柴家还是不放心的。

自柴荣之后,柴家再也没有出现英明神武的人物。

到了宋微宗时期,对柴家撤底放心了。徵宗下诏说:"昔我艺祖受禅于周,嘉佑中择柴氏旁支一名,封崇义公,议者谓不当封周。恭帝之后,世世宣义郎,监周陵庙,永为定制。”

此外,柴氏子孙还有免除徭役的特权。柴氏子孙受优待达几百年,几乎与宋同寿。

帮TA点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五大特务机构,唐朝不屑于设立,最恐怖的特务在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的特务机构,历史上的七大特务机构排名

    说起特务组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明朝的锦衣卫,掌直驾侍卫、侦缉天下,飞鱼服、绣春刀是他们标志性的装扮,让无数贪官污吏闻风而丧胆。其实,特务机构并非朱元璋首创,早在汉朝时期,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就已经诞生了。一、西汉绣衣直指。绣衣直指是汉武帝所设。晚年的汉武帝昏聩残暴,穷兵黩武,巫蛊之乱牵连数十万人,

  • 贵州深山惊现20万“明朝遗民”,600年不出山,只因朱元璋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贵州深山发现明朝遗民,明朝朱元璋墓图片,贵州大山深处最后一个明朝部落

    每一处都带有浓浓的明朝的文化色彩,像是在告诉我们,这是明朝军队留下的村庄。那么深山惊现20万“明朝遗民”,为何600年不出山,只因朱元璋的命令,一起看一下。想要知道具体原因,需要借助当时明朝的时代背景来进行解答。明朝刚刚建立初期,朝代的更替刚刚完成,前朝的反抗势力有所残留,不时引起暴乱,影响民生,为

  • 读《明朝那些事儿》:看历史沉浮,风云翻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那些事儿深度解析,明朝风云,历史上的明朝沉浮录

    由末世战火流离中起,到末世内外交困中寂。一个传奇又普通的王朝,就此偃息。传奇。是因为有抗倭名将戚继光,有组织京城保卫战的于谦(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创立了阳明心学的王守仁,有云游半生著述《徐霞客游记》的徐宏祖;有开创万历中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有两袖清风敢痛骂皇帝的海瑞;有七下西

  • 他本是菊花诗人,结果却成了唐朝的掘墓人,起兵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巢掘墓,为唐朝开疆拓土的十大名将,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自掘坟墓的人

    这是黄巢科考落榜后写下的《不次第赋菊》,黄巢已经参加了好几次科举考试,可就是没能考上。但是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得出,黄巢是个有才华的人。黄巢喜欢写诗,喜欢菊花,所以人送外号菊花诗人。这样一位菊花诗人,并不是以诗词闻名于世,而是以起兵造反的事迹名留史册,这倒是挺让人意外的。黄巢是个少年天才,五岁的时

  • 误我中华600年?明朝和清朝,究竟谁才是导致落后的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明朝和清朝的确有一定责任,但我们也不能一杆子打死,把过错都推给他们。封建王朝的过错在于思想过度保守,很难开化,但这只能说是中国近代落后的一部分原因,其真正的问题所在,还得是下面这两点。首先,就是最基本的农耕文明。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对于当时罗马、希腊等国以海洋贸易为基础的海洋文明而言,农

  • 讲透宋朝三百年(第一讲):赵匡胤,乱世中穷困潦倒的一根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郑恩死后陶三春反赵匡胤吗,赵匡胤演义100回完整版,张悦楷粤语讲古赵匡胤

    许多人的思维里有一个固有的认知,在中国的朝代更迭中,唐宋元明清是一路踩着肩膀下来的,其实不然。这种说法,不过是中原地区汉文化圈的自说自唱,因为在古代汉人眼中,只有占领“中原”才称得上王朝霸业。宋太祖赵匡胤像事实上,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同时期存在的王朝非常多,自从朱温灭掉唐朝后,短短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五

  • 明明是汉家王朝,最重要的封疆大吏,节度使的任免,却看不到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朝末期地方官为啥会有兵权,汉朝新疆都护府,历史上最高级的封疆大臣

    天宝十节度使势力范围权势滔天的军事统帅唐朝的节度使初置时,节度使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掌握天下劲兵。他们相当于现在的大军区司令,还兼任一省或者数省的省长于一身。他们权势滔天,俨然就是自己地

  • 讲透宋朝三百年(第三讲):郭雀儿,这才是原汁原味的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鲜花、奖金、升职的刺激下,郭威很高兴,赵匡胤很高兴,三军也很高兴;平定了这么一场大叛乱,大臣们很高兴,百姓也很高兴。然而,在全国人民灿烂笑容的背后,有一个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他就是后汉的皇帝——刘承祐。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仗都打赢了,还有什么不高兴的?这不正是他所盼望的么?郭威如果大家换位思考一下

  • 解读宋太宗第一次北伐,为什么宋朝能统一中原却打不过契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太宗为什么进攻契丹,赵匡胤北伐契丹,宋朝辽国契丹地图

    当时,宋朝的将士皆疲惫不堪,“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只有殿前都虞崔翰力主伐辽,他说:“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宋太宗深以为然,即令枢密使曹彬调集各路兵马,决意北伐。由于将士无意北伐,出现了“扈从六军有不即时至者”,宋太宗大怒,“欲置于法”,由于赵延溥的极力劝阻,宋太宗

  • 西晋,宋朝,清朝,最后为什么却轮流到这种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最窝囊的两个朝代宋朝清朝,西晋与两宋的关系,宋朝vs清朝

    历史上,每个王朝都有崛起和没落的时候,最鼎盛的时候,就是建国。任何一个国家在建国前都要经过一场大战,历代的开国帝王,都是带着自己的将军南下的,吃尽了苦头,吃尽了苦头。所以他们明白了自己的艰难,也明白了自己的帝国是由多少人的生命和生命建立起来的,所以他们一旦坐上了王位,就会勤勤恳恳的为自己的帝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