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只是英式国家对中国的称呼,其他欧洲国家根据其语言则有不同的叫法,如法国称“Chine”,意大利称“Cina”,德国称“China”,希腊称“Cinae”。现代学者认为对于中国的叫法最早见于印度的梵文“Cina”,而其他各国的叫法都是从“Cina”衍生而来。那么梵文“Cina”从何而来呢?
最主流的说法是秦国说。自从公元前9世纪周孝王封非子建立了秦国之后,历代君王历经艰难到了200多年以后的秦穆公时期,秦国已拥有了西部的半壁江山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由于秦穆公的声名在西方远播,使得西方的民族、国家只知道有秦不知道有周,因此西域外的国家就把中国称为“Cina”。“Cina”中“Cin”是秦的对音,“a”为后缀是国土、土地的意思。另一方面印度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文化灿烂、经济发达,它不仅与中国交往,而且早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就与中亚各国以及埃及、希腊、罗马等国存在着相当活跃的贸易关系和其它方面的交往,它充当了中国和西方交往的一个中继站,从而使得中国的相关信息通过印度再次传播到了西方各国,所以“Cina”才会最早出现在印度最古老的语言梵语中,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叫法拼音都和梵文“Cina”极为接近。
值得强调的是“Cina”之所以能在域外延续下秦朝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虽然秦朝只存在了15年,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始皇所建立的帝国制度却延续了2000多年,其影响可以说最为广泛、深远。因此秦的称谓仍然在后世继续被视为中国国家的象征,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那么秦为何称自己为“秦”呢?根据古文字中“秦”的写法可以知道秦的本意是禾,是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草,它是螺和马最喜欢吃的牧草。秦国始祖非子住在天甘肃天水市和礼县一带,特别善于养马,周孝王把他召到宝鸡市一带为周王室养马,非子果然将周王室的马养的很好得到了周孝王的赏识,并封他在周王室旁边建立一个附庸小国,这就是秦国最早的政治实体。正是因为“秦”这种牧草让非子由奴役变为小国国主,为了标志这立国的根本,为了纪念这难得的荣耀,所以非子将他的国号起名为“秦”,也成了中国“China”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