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飞为什么不敢造反?实力决定一切,赵构其实被大家严重低估了

岳飞为什么不敢造反?实力决定一切,赵构其实被大家严重低估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77 更新时间:2024/2/19 10:00:21

并且,岳飞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这三位出道、军界大佬相比,他的崛起完全是赵构一手扶持和提拔的结果,并非是因为自己的资历和实力足够。

最初,当张俊、韩世忠、刘光世都已经是军区司令级别的长官时,岳飞还才刚刚踏入团级军官的行列。后来,岳飞因为作战英勇,被先后指派为韩世忠和张俊的手下,跟随他们俩剿匪平叛。

在这个过程中,岳飞和他的军队作为一支杂牌军,但他所表现出来的忠诚、纪律和战斗力,却比正规军还像正规军。因为类似的原因,各级官员向上汇报工作时,会没完没的夸岳家军,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口碑,也会没完没了的夸岳家军。

时间久了,这些声音也就传到赵构耳朵里,于是赵构就亲自在岳飞的军职和他的军队前面,加上了御前二字。由此,岳飞和他的军队才变成货真价实的中央军。

这一年,岳飞28岁。

后来,赵构鉴于岳飞的优秀表现,于是决定重点培养岳飞。因为,张俊、韩世忠和刘光世三人,他们的地位,大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他们的军队也都是自己一手拉起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并不是赵构的嫡系小弟,他们的军队,自然也不是赵构的嫡系军队。

在这种背景下,赵构就想把岳飞当成自己的嫡系小弟来重点培养,从而与张俊、韩世忠和刘光世三人相互制衡。

随后,赵构就开始把更多的平寇任务交给岳飞,还先后把牛皋、董先、李道等人的军队都划归到岳飞军统领。于是,等到岳飞30岁时,他因为平定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的叛乱,被赵构提拔为神武后军统制。此时的岳飞,终于踏入了军级长官的行列。

不过,此时的岳飞,与张俊、韩世忠和刘光世三人相比,仍然还差着一个等级。

一年后,岳飞因成功平定洞庭湖杨幺的叛乱,被赵构加检校少保,进封武昌郡开国公,后又升荆湖北路、襄阳府路招讨使。这一年,岳飞31岁,终于成为军区司令级别的长官。

此时的岳飞,才终于能与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三人相提并论;此时的岳飞,可谓是风光无限,所以他高兴之余免不了对部下们吹牛,总而言之,我朝三十余岁就能当节度使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太祖皇帝赵匡胤,另一个就是我岳飞!

当然,因为岳飞的崛起太过迅速,他在赵构的提拔下,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从一个团级官员成长为和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三人相提并论的军区司令长官。

因为类似的原因,张俊、韩世忠、刘光世三人和岳飞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因为他们见到岳飞,多少有些羞与樊哙为伍的感觉,自然是一肚子的不高兴。

另一方面,因为岳飞的快速崛起,主要是靠赵构的破格提拔,所以岳飞不论如何成长,都会遇到一个天花板,那就是他的整体实力,绝不可能真正超过张俊、韩世忠、刘光世,甚至是吴氏兄弟。

因为,赵构在培养岳飞的过程中,基于他自己的利益,显然会有意让这几个人的势力,一直保持均衡的发展。事实上,后来岳飞、张俊、韩世忠、刘光世这几个军方大佬的实力一直比较均衡,绝不是因为他们能力相若,而是因为政府有意设计出来的。

说得具体点,就是这几个军方大佬在扩编军队的过程中,皇帝看到某个将领势力扩张的差不多了,就会把扩张的机会留给别人;甚至而言,当皇帝看到,既有的几个将领,势力有点太大时,就会再培养新人,比如后来的杨祈中和吴氏兄弟。

从某种意义上说,赵构当初大力培养岳飞的目的,是了牵制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等人,并不是让岳飞超过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等人,所以岳飞的整体实力,一直就和他们差不多,他们四人的实力并没有质的差距。

至于官职和地位,因为岳飞的资历和履历有限,所以一直屈居于张俊和韩世忠之下。在这种背景下,岳飞如果敢造反,恐怕只会给刘光世、张俊和韩世忠三人做嫁衣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弘扬岳飞“尽忠报国”精神,让岳飞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岳飞孙子发现岳飞遗书,岳飞的爱国精神品质,若不杀岳飞岳飞必反

    “尽忠报国”这句话出自于《宋史·岳飞列传》。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二次投军,又开始了他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相传岳飞临行前,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意思是要竭尽全力报效国家。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也成为千百年来无数爱国志士报效国家的豪迈誓言。也称作作“精忠报国”。也有的

  • 抗战时期的“文艺战”:八路军用岳飞画像、日文歌曲瓦解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画像100幅,八路军抗日所有战役,岳飞人物画像图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抗战时期关于八路军文艺宣传的故事。八路素来重视文艺宣传,通过文化手段瓦解日军。平型关战斗之后,八路军就对如何开展对日军的宣传工作总结了初步的经验。当时的宣传队主要是涂写日文的反战口号或者在敌人驻地附近散发宣传品,但是效果一般。后来八路军各个敌工部门建立后开始了自己的宣传队或小组工

  • 岳飞(1140年)“北伐”的时代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岳飞北伐历史年表,岳飞三次北伐,岳飞北伐的过程

    岳飞(1140年)“北伐”的时代背景据《金史。宗弼传》记载:…宗弼查清楚了挞懒和宋人勾结互相贿赂,馈赠礼品,竟将河南、陕西拱手献给宋朝,所以上奏请求杀了挞懒,恢复旧有疆土。当时,宗磐已经被杀,挞懒在行台,他于是又与鹘懒谋划造反。行台正好设置在燕京,皇上诏令宗弼为太保,领导行台尚书省,原任都元帅还像以

  • 岳飞郾城大捷、朱仙镇大捷的背景及南宋各大将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郾城之战岳飞保存实力,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岳飞抗金郾城之战

    绍兴十年(1140),金朝背叛盟约攻取河南一、金史宗弼传中对这次战事的记载:。。。宗弼查清楚了挞懒和宋人勾结互相贿赂,馈赠礼品,竟将河南、陕西拱手献给宋朝,所以上奏请求杀了挞懒,恢复旧有疆土。当时,宗盘已经被杀,挞懒在行台,他于是又与鹘懒谋划造反。行台正好设置在燕京,皇上诏令宗弼为太保,领导行台尚书

  • 岳飞被害后,7个子女结局如何?长子被杀幼女投井,子孙弃武从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岳飞死后七个子女,岳飞一家被害死了多少人,岳飞遇害后谁救了他儿子

    古往今来,世间一直纷争不断,帝王们为了自己的王权霸业,朝权在握往往不会顾惜百姓们的安危。也有无数将士在为国为民抗争时,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至死不能荣归故土。说起岳飞人们都很熟悉,宋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将领,不仅熟读兵法攻略,更有一身武艺。然而最让人敬佩的是岳飞屡次不顾危险和外敌抗争,把国家原先的失地

  • 岳飞被冤杀后,赵构在灵位前说“非卿不忠,非朕不明”,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岳飞是被赵构杀的吗,赵构赐岳飞手札全文,岳飞之死与赵构的关系

    扪心自问,岳飞从未做错任何一件对不起祖国的事情,他反而是所有的宋朝臣子中最为忠贞,也最有大义的民族英雄。但赵构却仍在明知他“精忠报国”的情况下,认可了所谓的“谋反”之罪,这又是何意?大概赵构曾在岳飞的灵位前说的“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一句话能点明了。岳飞出生于1103年3月,是今河南汤阴人,自幼读书习

  • 岳飞的精神洁癖:自己不贪污,认为大家都该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岳飞的精神品质,岳飞的精神四字成语,岳飞的品质值得推崇吗

    岳飞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渴望看到儿子成为栋梁之才,所以教给岳飞的全是正统思想教育,要忠君报国。日复一日的强化和灌输,还在思想成长期的岳飞,头脑里再也容纳不了其它信仰,他坚定地树立了忠君报国、国家为大的思想。十几岁的时候,岳飞就主动放弃了和别人一样无忧的童年,过着艰苦而自律的生活:每日黎明就起床,

  • 岳飞的部下没有背叛岳飞,岳飞之死和部下作证关系不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岳飞死后谁又为岳飞报仇了,岳飞庙里岳飞母亲图片,济宁嘉祥岳飞后人祭拜岳飞

    有一种观点,说岳飞的死和部下背叛有关,因为在岳飞的案件中,有十几名岳家军的重要将领作证。事情真是这样吗?岳飞案的起因是张宪企图制造军队异动,希望借此要挟朝廷放岳飞回来安抚,重掌岳家军。张宪找自己的嫡系王俊商量,并让王俊试探其他将领的态度。这么重大的事,张宪首先想到的是王俊,可见张宪和王俊的关系不一般

  • 岳飞屈死“风波亭”,真的是因为愚忠报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是个极其孝顺的人,家中没有姬妾。当时南宋的将领,大多妻妾成群,岳飞只有一个妻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同为名将的吴玠一向都敬服岳飞,想要与他交好,便送了一位美女给岳飞。结果岳飞却说:“现在主上日夜操劳,我们做大将的,还没有到享受安乐的时候”。拒绝了吴玠的美意。吴玠则更加敬重岳飞。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

  • 岳飞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唯一被冤杀的高级官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岳飞冤杀案历史资料,宋孝宗为岳飞平冤是哪部电视剧,宋朝十大名将岳飞

    背景在靖康元年,金兵攻打到开封城下,宋廷向金人求和,金人以要宰相或者亲王为人质,方可退兵。九太子赵构赴金营为人质,是足量足色的亲王,由于赵构进入金营义正言辞,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概,金人怀疑赵构不是亲王,要求宋廷调换人质,宋钦宗只好用赵枢换赵构为人质赴金营。当了赵构的替死鬼。靖康二年,金军在次南下,攻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