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分仇视满清的学者钱穆,为何不希望太平天国成功?

十分仇视满清的学者钱穆,为何不希望太平天国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16 更新时间:2024/1/24 8:59:01

那么,为什么钱穆会有这样的想法?

1、绝无仅有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场农民起义。

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是秦末的大泽乡起义,之后历朝历代,大大小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但是,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存在相似性。

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史上,农民起义多数是以秘密宗教为笼络手段:比如东汉后期的黄巾起义,西晋的成汉王朝,东晋的卢循起义,都是以秘密宗教为基础起事的。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清朝中期:比如嘉庆帝在位时期的白莲教起义,就是基于秘密宗教基础上发动的。

事实上,从本质上来说,太平天国起义的基础是拜上帝会。而拜上帝会本质上也属于洪秀全发起的秘密宗教。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拜上帝会和之前的白莲教、五斗米教有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区别就在于,对儒家的态度上。

2、白莲教与儒家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脱胎于秘密宗教组织上的王朝。比如前文说过的:西晋末年,四川地区的流民以五斗米教为组织架构,发动了反对西晋王朝的农民起义,并建立了成汉王朝。虽然成汉王朝是基于五斗米教的基础上,但是成汉王朝并没有对儒家乃至华夏传统文化带来破坏,毕竟,五斗米教的底蕴,可是正儿八经的中华文化。

此外,元朝末年,白莲教起义在元朝大地遍地开花。韩宋王朝就是白莲教基础上建立的势力。朱元璋起初是韩宋王朝的部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朱元璋也具备一定的白莲教背景。虽然随着朱元璋实力不断壮大,最终朱元璋选择抛弃白莲教,和白莲教划清了界限,并建立了明朝。但是,本质来说,白莲教的很多文化元素,其实也是来自中华文化,所以,朱元璋抛弃白莲教,并没有给自己的团队带来任何的撕裂。在朱元璋从白莲教起义军部将到儒家社会的皇帝这个身份转型过程中,白莲教和儒家也没有产生任何的冲突。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白莲教和五斗米教一样,不论如何折腾,也都是中华文化内部的问题。

3、奇葩的拜上帝会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即便是从中国秘密宗教史角度来看,都是十分特殊的一个组织。因为洪秀全的拜上帝会,指导思想大约来自三部分:一部分是洪秀全道听途说来的西洋宗教思想,当然这部分思想早就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和走板。一部分则是洪秀全个人的意志和想法,此外则是对儒家的仇恨——洪秀全文化水平不咋地,所以,洪秀全对科举制度和儒家十分仇恨。

这三部分思想驱动下的拜上帝会,从一开始就和中华文化存在巨大的冲突。这就导致了后来的太平天国,很难取得当时社会的精英阶层支持,只能依靠草莽出身的豪杰,来为太平天国的事业而奔波。而太平天国在存续期间,也在其占领区对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进行破坏。

因此虽然清朝的咸丰时期十分腐败,但是诸如曾国藩这样的儒家知识分子还是选择帮助清朝弹压太平军。其实对于曾国藩他们来说,与其说他们是帮助清朝攻打太平天国,不如说是为了捍卫儒家文化而战。

甚至就连钱穆这种仇视清朝的学者,都不觉得太平天国成功是好事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文宗志在诛灭宦官,然因一人的擅自行动而惨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文宗李适简介,唐文宗知乎,唐文宗国色天香

    唐文宗物色了很久,终于看中了两个人物:郑注和李训。郑注原本是一个江湖游医,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大宦官王守澄,善于察言观色的他很快与其打成了一片。李训和郑注都不是善人,之所以愿意帮助唐文宗,主要还是想要在事成之后,夺取相位。进过了长期的观察,唐文宗最终选择相信这两位的忠心,并把自己心中诛灭宦官的

  • 太平天国的“大脚蛮婆”是如何从“女兵”变为“女奴”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856年9月的一天,"北王"韦昌辉叛乱,三千名披坚执锐的叛军包围了天王洪秀全的府邸。当宫门打开的时候,一群妇女,手持大刀长矛,呼喊着从天王府内杀出,与惊诧不已的三千士兵杀作一团,这支英勇的女兵队伍,就是天王洪秀全的女保镖,为"天王"洪秀全筑起了最后一道屏障......。1864年天京城破,大批清兵

  • 后武则天时代,唐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太平公主,为何死于李隆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武则天儿子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就都想成为女皇帝,为此不惜毒杀李显,可以说是人伦惨剧了。可以说,武则天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但成功的人却只有她一个,她的众多追随者,无一得到善终,比如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再比如她最喜欢的女儿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女儿,也是最

  • 解析唐朝战争:唐朝初年,刘黑闼为何被李世民击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喜绕后突袭,擅围点打援。早年,他攻打宋金刚的时候,在介休直接切断了宋金刚的后路,宋金刚全军溃败。后来,他攻打窦建德,同样用着相同的方法,在虎牢关取得大捷,窦建德十万大军溃败,自己也被押往长安斩首。而李世民此次对于刘黑闼的方法,同样如此。公元622年,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定都洺州。这一年,李世民提

  • 誓死效忠隋朝的屈突通,为何最终还是降了大唐,一句话天意难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屈突通生平简介,屈突通墓,屈突通为什么守不住长安

    屈突通在隋文帝时就已经是大隋的重臣,官拜亲卫大都督,深受隋文帝杨坚的倚重。他为人正直,秉公执法,决不会包庇宽容,哪怕是亲属也不例外。因此在当时有“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的谚语,可见人们对屈突通的敬畏之心。屈突通虽然执法严明,但并非是严苛酷吏。比如在隋文帝时期,有一次屈突通奉命巡查朝廷的牧马,他秉公

  • 汉末群雄:孙权尊贤接士基业渐固,袁绍聚众官渡与曹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既而许都遣回张纮,令为会稽东部都尉,且赍奉诏书,授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张纮前为孙策所遣,入贡方物,曹操留他为侍御史,差不多有两三年。至袁、曹相争,孙策欲袭许都,颇有风声传入许都中,自曹操以下,俱有戒心;独郭嘉料孙策轻佻无备,必为匹夫所制,未足深忧,果然不出所料,孙策即殒命。曹操得到孙策凶耗,

  • 成功躲开了官盗和私盗的霸陵,真是源于汉文帝的低调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概而言之,就是切勿劳民伤财,简简单单低调最好。这显然与动辄就厚葬,以显示气派的多数皇帝不同,他这样节俭的皇帝,自然受到了当时与后世的一致称赞。他就是汉文帝刘恒,去世于公元前157年,享年46岁。随着时间滚滚流逝,刘氏皇族的陵墓几乎被盗了个遍,那些曾经厚葬,把陵墓修建得如高山一般的都未幸免。如刘恒的老

  • 西晋亡后为何流行大家族观念?庄园经济发展,大家族观念有功利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灭亡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原大地短暂和平的破灭,带来了臭名昭著的五胡乱华,给中国古代历史带来深重灾难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彼时蛮夷猾夏,中国不绝如缕。然而,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西晋的灭亡固然使大部分汉族士族跟随琅琊王前去江东经营,但北方仍有不少未曾迁徙的“留守”士族。对于这些人

  • 他若年轻20岁,吕布和他谁是第一猛将恐怕就要改写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五虎将和吕布比谁能赢,能接住他射出的箭也只有吕布了,没想到还有比吕布更勇猛的人

    史书记载,黄忠勇冠三军,十分勇猛,每次交兵都冲在最前面,勇不可当。《三国志黄忠传》记载: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忠和万人敌关羽大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要知道,黄忠当时是晚年,关羽是壮年,正是巅峰的时分,晚年的黄忠能和巅峰时期的关羽战平,可想年青时分的黄

  • 西晋将军王沈的私生子偶然上位,引来胡兵入华生乱,8000妇女遭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朝王沈简介,西晋左卫镇国大将军,西晋王沈有孩子吗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位名为王沈的曹魏将军,一直参与了这个过程,因为立功所以得到晋封,在西晋建立以后,官拜骠骑将军。西晋将军王沈的私生子偶然上位但是王沈建功的方式并不光彩,他属于卖主求荣的典型人物。曹髦在位的时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不甘心坐以待毙,于是召集来几位“心腹”,决定做最后一搏,其中就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