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后期,为何周朝分封的大国都消失了,地理位置很重要

春秋后期,为何周朝分封的大国都消失了,地理位置很重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51 更新时间:2024/2/5 22:20:26

[var1]

西周建立后,为了有效统治国家。周武采取分封天下有功之臣,让他们帮助自己管理广袤的土地。但是,在分封之时,周朝根据亲疏有别以及功劳的大小把诸侯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等,其中以公爵最为荣耀。但是奇怪的是在春秋之后,爵位最为荣耀,获得土地最为肥沃的八个一等公爵的国家都消失或者沦为被欺负的小国了。到战国时,这八个一等公爵的国家更是消失不见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var1]

分封制原理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周朝的分封制是采取一种怎样的原理的。他的分封主要是依靠血缘关系的亲疏以及功劳的大小来进行。作为宗主的周朝肯定是拿走了最为富饶的也是最大的一块土地也就是周王畿这个地方,接着就是按照公、候、伯、子、男这五个等级,越是等级高的爵位其土地就越是接近周王畿。

那时候的中原地区开发还没有非深入,因此人口比较密集开发比较深入、比较富饶的地方就是周王畿以及附近的土地了,周武王一共分了八个公爵,这分别是:陈、、杞、焦、蓟、、祝、虢八个,这八个诸侯国做为第一序列围绕着周王畿,拱卫着周王畿。然后,才是第二序列、第三序列层层外分封。

[var1]

第一序列的诸侯国衰弱的原因

做为第一序列的公爵们虽然拿到了最为肥沃的土地。但是,由于他们的国家周围都是周王分封的国家,在周王室王权没有盘落的年代里面,他们只能保持着原有的土地。而且周王畿当时还面临着犬戎人的威胁,他们不时的还要同犬戎人作战。另一方面,被分封在外围的诸侯们他们四周全是未归化的戎狄,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得不断的同这些蛮族作战。

[var1]

以齐国为例,作为第二序列的诸侯国它被分封到偏远的山东地区,当吕尚还没到达封地的时候就有人来告诉他莱夷人正日夜兼程准备夺取他的封地。就这样还没就藩的吕尚在路上就要考虑怎么对付来势汹汹的莱夷人。最后,经过苦战,吕尚才成功的把莱夷人赶走。如果不是吕尚指挥有方,可能他就要成为西周历史上还没建国就亡国的诸侯了。

[var1]

在吕尚就藩后齐国为了不被莱夷人吞并只能想方设法壮大自己,不是被莱夷人消灭就是把莱夷人奴役。抱着这种想法,齐国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最后联合鲁国成功消灭莱夷人,莱夷人的消失使得齐国占据了大片土地,也正是基于此齐国才能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var1]

当西周君鼎盛的时候,作为第一序列的公爵们沉迷于安逸之中,想扩没地方扩张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国都在拼命的从蛮夷手中夺取土地,拼命的壮大自己。就这样第一序列的诸侯国裹足不前。其他的诸侯国后来者居上。

周王室衰弱,秩序崩坏,诸侯混战

周王室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也不可避免的迎来了衰弱。随着周王室被犬戎人攻灭,王室东迁。周王室彻底的对诸侯国失去了控制。而此时,第一序列的诸侯国们不仅因为自身几百年实力没有得到加强,还要面临着来自犬戎的骚扰。而经过几百年发展的其他诸侯国早就后来者居上,实力远超这些第一序列的诸侯国。更有甚者,吞并莱夷人控制山东半岛的齐国经过改革实力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它更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制霸中原。

[var1]

成长起来的诸侯国实力有的更是在周王室实力之上。于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挑战周王室的权威,他们无视都是周王的臣子的身份开始相互吞并。大国吃小国,小国只能无奈被吞并。而曾经作为公爵的那些大国们此时此刻早已没有当初的威风,只能沦为其他诸侯国粘板上的肉。最后,一个个走向灭亡。

因为靠近周王室,安逸的生活使得这些曾经的大国们失去了进取的方向不得不说是件可悲的事情,如果当时这些国家周边有可以扩张的领地,说不定有机会在春秋争霸中崛起。

更多文章

  • 走进历史: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为什么会互派质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时质子的待遇,春秋战国时期重要100个历史事件,古代质子是互派的吗

    可为什么这些看似被抛弃的质子,到后期甚至经常会混得风生水起呢?今天我就带你以质子的身份来揭开个中缘由。[var1]你是韩国公子你是韩国君主的第七个儿子,生活在春秋战国。韩国是弱国,只能在强国的夹缝中求生。为保全国家,你父亲决定与楚国结盟,派一个儿子做质子。他有一大堆儿子,太子分量最重,被质押的可能不

  • 历史上的秦始皇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秦国从统一六国到最后灭亡只有十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从公元前259年在赵国邯郸出生,至公元前210年驾崩于邢台沙丘。虽然秦始皇终年只有四十九岁,可他的经历却远比我们想象地还要离奇。[var1]秦始皇,嬴姓赵氏,又称赵政或者祖龙。他的父亲是秦国并不受宠的公子异人,祖父就是未来的秦孝文王。因为异人的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加上秦赵两国当时的关系十分紧张,所以

  • 战国四大名将:一个功成身退,三个下场凄惨,其实都和兵权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四大名将大结局,奇葩将领自解兵权,战国四大名将排行榜前十名

    [var1]一、白起秦昭襄王虽然罢免和驱逐了以自己舅舅穰侯魏冉为首的朝中四贵,从母亲宣太后手中夺回了朝中大权,但军权却仍掌握在和魏冉关系不错的白起和国尉司马梗等人之手,对秦王来说只有把军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算真正执掌大权。长平之战后秦国攻打邯郸,白起主张一鼓作气,秦王却在丞相范雎的建议下接受了韩、赵两

  • 吕后为什么那么恨戚姬和赵王刘如意?张良:他们活该,换谁来都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王张良,赵王刘如意简历,戚姬和赵王的关系

    [var1] 糟糠之妻 《史记·吕太后本纪》开篇说道: 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 吕雉是刘邦一穷二白的时候嫁到刘家的,是贫贱糟糠之妻,所幸生下一儿一女,是刘邦的长子长女,宗法里吕雉占据着原配和正妻的地位。鲁元太后即鲁元公主,是吕后为弥补心中愧疚在其死后所追赠的。吕后是贤内助,不

  • 越王勾践剑2500年了,为何不生锈?专家放大500倍,终于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越王勾践剑排名,越王勾践剑保存了多少年,越王勾践剑为何埋于地下

    导语:1965年,湖北荆州发现了2500年的勾践墓地。这个发现引起了湖北省的重视,专家们立刻展开了考古发掘。经过了一个月的大规模的发掘,勾践墓地中许多陪葬品相继出炉。不过,其中最惹人关注的还是那把勾践宝剑。这把剑长三尺有余,剑身宽大,做工则是相当细致。放在灯光下来看,宝剑剑光锋利,浑身上下都透着灵气

  • 吕不韦至死不知,那么多人怀疑嬴政的血脉,为何异人却坚信不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吕不韦至死不知,那么多人怀疑嬴政的血脉,为何异人却坚信不疑? [var1] 真相其实很扎心,大家怀疑嬴政的身世,无非是因为嬴政出生的时间有些不对,而按照十月怀胎的定律推断,赵姬那个时候,还是吕不韦的妻子,所以,大家便认为嬴政是吕不韦的骨肉而非赢氏血脉!然而,异人和赵姬在一起的时间,真的

  • 吕不韦的传奇之路,人人都懂却无一人能模仿,一步错全盘皆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不韦资料,吕不韦到底有多牛,吕不韦成长经历

    (本文为拾荒杂谈原创,欢迎转载!)在史书上留名你至少需要达成下面一个条件:一、非常高贵的出身,例如王朝皇室、孔家家主、藩王嫡长子、大门阀长房嫡子等。[var1] 二、极其出众的能力,这类参考文武状元、沙场名将、治世能臣或乱臣贼子。 三、无可匹敌的运气,攀龙附凤、姻亲结缘、东床快婿算是其中典型。四、豪

  • 吕不韦权倾朝野,嬴政短短30字,看后为何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不韦嬴政简介,吕不韦是被嬴政逼死的吗,历史上吕不韦支持嬴政

    [var1] 吕不韦,战国末期著名商人,是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年轻时曾经在河南禹州地区经商。由于吕不韦天生慧眼,总能准确分辨出东西的好坏,所以经常低价囤货高价抛售,从中赚到不少钱,成为战国末期的知名富商。 精明的吕不韦不仅想做天下富商,同时也向拥有万人敬仰的将相,他在邯郸见到秦国质子异人,回家就对他

  • 吕不韦收到嬴政一封信,内容仅有28字,他看完后为何就服毒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嬴政写给吕不韦的信,吕不韦最后与嬴政说的话,吕不韦给嬴政上的最后一课

    [var1] 其实吕不韦会饮鸩自尽的原因,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早已说明了一切,那就是忌惮。 《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岁馀,诸侯宾客使者相望於道,请文信侯。秦王恐其为变,乃赐文信侯书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饮酖而死”,前

  • 齐国公主在深宫中的“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春秋时代,诸侯国的联姻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作为姜太公的封国,齐国自始至终都以强盛的姿态,屹立在东方。而卫国处于齐国和晋国两个大国之间。周边还有郑国鲁国等强国环绕。要想在如此艰难的乱世中生存,就的找个靠山。于是卫国就瞄准了强盛的齐国,便派人去求婚。《诗经▪陈风▪衡门》就有“岂其取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