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女13岁入宫,14岁生下千古一帝,谥号只比慈禧少3个字!

此女13岁入宫,14岁生下千古一帝,谥号只比慈禧少3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976 更新时间:2024/2/16 16:48:57

今天就说一位皇后,这位清朝皇后虽然是死后才追尊为皇后,而且知道的人不多,但是他的儿子却被尊为千古一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位皇后乃清朝首位佟佳氏皇后,后被尊为:孝康章皇后。他的儿子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要说起为何康熙帝这么知名,而佟佳氏却鲜有所闻的原因,只能说她没有福气,年纪轻轻的就去世了。

既然佟佳氏的儿子是康熙帝,那么就都知道佟佳氏乃清朝顺治帝的一个妃嫔,佟佳氏不幸的就是成为顺治帝的妃嫔,顺治帝忠爱董鄂妃是后人皆知的事实,所以佟佳氏在入宫后基本上没怎么入了顺治帝的眼。

佟佳氏在刚入宫后只是一个小福晋,说起小福晋这个位份,大多数人也不太了解,其实在顺治帝的时候,清朝皇帝后宫的妃嫔制度还不完善,大致分为:皇后、皇贵妃、妃、嫔、福晋、小福晋和格格这几个级别。虽然如此看来佟佳氏刚入宫时位份不高,但是佟佳氏也很幸运,入宫时年仅13岁,第二年14岁时就生下了儿子,就是千古一帝康熙。

其实在清朝大多情况也都是子凭母贵,这就说到了佟佳氏不怎么受宠,为何儿子玄烨就能当上下一任皇帝了。

顺治帝在世期间也就24岁,在这短短的24年间,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董鄂妃,所以顺治帝对其他妃嫔的孩子应该没有哪一个是因为妃嫔而宠爱的,至于顺治帝为何喜欢玄烨,跟佟佳氏也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因为玄烨讨人喜欢,在众皇子中是最聪明睿智的一个。所有顺治帝才会认定玄烨为继承人。

当玄烨即位后,佟佳氏母凭子贵当上了圣母皇太后,可她却福薄,在康熙二年就去世了,时年24岁。

不得不说佟佳氏这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很有价值,清朝的辉煌时期是从他的儿子开始的,间接来说对清朝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在佟佳氏去世后,康熙帝为了抬高母家身份,就把母家(佟养正这支)由汉军正蓝旗抬到汉军镶黄旗,后来又在康熙二十七年再抬至满洲镶黄旗。而佟佳氏因为康熙帝的原因,在雍正乾隆帝时期也不断地加谥,最后全谥为: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天育圣章皇后,统共19个字。

要知道在清朝皇后中,谥号最长的乃是慈禧太后,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太皇太后,慈禧谥号是22个字,佟佳氏能有19个字,可见后人对她的尊敬。这个13岁入宫,14岁生下千古一帝的女人着实了不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狡兔三窟”与此人息息相关,孟尝君因他而重得相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孟尝君的狡兔三窟结局,孟尝君田文简介,冯客孟尝君

    孟尝君听后大怒,立即叫回冯谖责备他。冯谖解释说:“我设宴席是为了方便将他们聚在一起调查清楚原因,有能力还的已经还了,没能力还的我给免除了;公子让我给家里买点缺的东西,我看公子家里什么都不缺,却缺少一个“义”。我把他们的债务免除就是给公子买回来了这份“义”,他们不会记恨公子去催他们的债务,而对公子免除

  • 清朝一老头修炼内功60年,年过90精神抖擞,却被4名少女一月破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最厉害的老人气功,历史上第一奇功的故事,驼背老人武功有多厉害

    清朝乾隆年间,在江苏的南通地区出现了一个非常有钱的乡绅,大家只知道他姓柳,于是就叫他柳翁。柳翁不喜欢出门,只喜欢在家读书,还真的在不久之后考中了进士,而且被外放成为了知县,本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轨迹,可是他却在年轻的时候喜欢上了道家气功,每天除了做一些知县的琐事之外,就是打坐修炼。这就让他并没有什

  • 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扮猪吃老虎的典范,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是蛮夷,楚王给人的感觉总是眼睛一瞪就要杀人,而楚庄王却完全没有蛮夷气息,更像是一位正统的中原帝王。他儒雅,谦和,彬彬有礼;他能听任何人的劝谏,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不管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一位有德之君。连孔子都夸赞:“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var1]因为楚庄王父亲楚穆王的突然离世,楚

  • 清朝为什么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有什么危害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闭关锁国的利与弊,海禁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和海禁的区别

    其实你会发现,现在有些人的思想还真不如晚清人开化,满嘴妖言惑众,黑白颠倒。比如有文章把清朝闭关锁国美化成维护国家主权、防范西方殖民侵略。首先说维护国家主权这就存在巨大漏洞,作为前现代社会的清朝其实没有所谓国家主权,只有“王朝主权”。现代社会主权国家是主权在民,国家主权的最终受益人应该是广大人民,而清

  • 诗歌版中国历史—(两晋十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两晋十六国开国武帝命归天,白痴儿子竟接班。皇后贾氏坏朝纲,八个王爷齐作乱。兄弟阋墙招外侮,内迁胡人皆反叛。匈奴刘渊建前赵,擒杀二帝占中原。衣冠南渡求偏安,司马王家共掌权。琅琊王称晋元帝,史称东晋帝祚延。羯族石勒建后赵,专和前赵对着干。石虎领兵灭前赵,篡位杀子性凶残。汉人流离遭涂炭,猛人冉闵心不甘。建

  • 辛亥革命后,张勋跟他的“辫子军”都被收编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勋图个人简介,张勋庄园,张勋复辟辫子军图片

    毅军最早由宋庆在1861年建立,是由河南协饷的勇营,甲午战争后改编为武卫左军,属当时国内的“劲旅”之一。姜桂题原为宋庆部将,甲午战争因战败被免职,由袁世凯延请入新建陆军,任统带、翼长,与袁世凯的关系,半是助手,半是师友,因此在北洋集团内资历最深。后来姜接手了老部队武卫左军,并在民国成立后重新改回毅军

  • 周朝为中华文明奠定礼乐基础和精神面貌,礼崩乐坏后孔子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考察周朝的礼乐,周朝礼乐音乐,周朝礼乐中的月指什么

    提到乱世,我们能够想到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一时期的硝烟四起,战火弥漫,让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这种乱象持续的时间足足有300多年,也就在这个乱世之中,有很多的学说和流派,陆陆续续诞生。与此同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的激化着,因为社会矛盾特别的尖锐,所以战火和硝烟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这是意味着一系

  • 经过激烈的分家过程,晋国三兄弟,为何只有赵国和韩国关系密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晋国被灭后人去了哪里,晋国公,晋国大夫郇跞

    虽然韩赵魏三国是三家分晋而来,说到底最早是一国的兄弟,后来从晋国分家,兄弟之间关系好也是自然。可是魏国与赵国、韩国之间也发生过多次战争,这么看来,兄弟并不是一定和睦。那么,为什么唯独韩国和赵国就关系好呢,我们一起来扒一扒韩赵这两兄弟的“亲密”原因。[var1]赵武灵王兄弟关系最早的开始:赵氏孤儿公元

  • 四大名将三人不能善终,为何唯独王翦历经秦国四王仍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翦简介简历,王翦剿灭嫪毐叛乱视频,王翦读音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每个国家都想从激烈的竞争中率先脱颖而出,吞并其它六国,建立不世之功。为了达到此目的,各国纷纷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使战国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如商鞅、张仪、苏秦等人。而在军事上,更是出现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名将,其中白起、王翦、廉颇及李牧四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因为战功显赫,并在

  • 晋文公和楚成王的双雄会(三):城濮之战的兵者诡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遭遇战,而是双方两年全方位角逐的终结点,陈旧的战场规则被初次打破,而晋军收获的也不是仅仅一场险胜。晋、秦、齐联军对阵楚军以及郑、蔡、许、陈四国的仆从军,可谓势均力敌,而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双方的心态也在不知不觉中起了一些变化。逐渐坚定的晋文公晋文公迷茫来自一个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