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建立新朝后,推行了很多不符合当时观念的政策,而受人唾弃

王莽建立新朝后,推行了很多不符合当时观念的政策,而受人唾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33 更新时间:2024/1/25 9:03:07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姬旦在世的时候,把持朝政,人人都以为他是要夺位谋权。而王莽早些年间,身为皇亲国戚,世家大族,从不沾染骄奢淫逸,待人接物都很有理数。

如果这两个人活的时间都很短,想必周公会留下千古骂名,而王莽则成了公子楷模。王莽建立新朝以后,推行了很多不符合当时观念的政策,很像从现代穿越过去的人物,不过他的名声一直不好,受人唾弃。

(一)、谋权篡位,汉朝的第一罪人

"以乡愿窃相位胡广也,以乡愿窃天位王莽也"。在漫长的古代,王莽一直都是负面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直到近代,胡适才第一个站出来为其平反,认为他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者"。

而且,同样有一颗改革之心的王安石,早就已经有人出来伸冤,而王莽还在世人的唾骂声中与世长眠。

1. 皇亲贵胄,少年英才之人

有这么一位少年,他出身于传统的外戚世家;他的姑姑,是当时的皇后;家族中有九人封侯拜相;令有五人担任大司马。但是他不像其他富家子弟那样,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家境。他时常穿着最俭朴的衣物,自己思考人生。

对待家中的长辈,也是温顺有礼,照顾他们,向来是亲力亲为。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类,那更是倒背如流。仰仗姑母照顾,步入仕途,又承蒙叔父恩惠,得到封地,但他依旧行事低调,从不夸耀。这个人,就是穿越者,王莽。

后来,他成为家族中第四个担任大司马的人物。从那以后,这个旁人眼中的老实人,开始逐渐的暴露出政治野心。那些不站队或者站错队的人,王莽都心狠手辣的予以清除,这其中既包括很多三朝元老,也包括他的叔父。

而且王莽演技精湛,是东汉名副其实的"道德表演艺术家"。每当他要加官进爵时,他都会掩面哭泣,让皇后看到自己没有那番野心。

每当天灾降临,他也会带头吃素,以祈祷天下平宁。当时青州之地发生蝗灾,正是在王莽的带动下,才有二百多位官员拿出自己的住宅,以供灾民住宿。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情,王莽必定是名垂青史的人物。

2. 忍辱负重,只为夺得刘氏江山

"孝平之世,政自莽出,褒善显功,以自尊盛"。因为拥立之功,孝平帝对王莽也是十分倚重,对他听之任之。王莽总是能够找出各种理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利用那套"王氏表演法",欺上瞒下,无形之中汇聚了自己的力量。

当时他还担心汉平帝的外戚家族掌权,故意将其封在了中山国,而后又寻找机会,铲除了卫氏一家。他利用舆论宣传为自己造势,把这场屠杀,渲染成了"大义灭亲"。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平帝,是为皇后,而他就是国丈。

王莽不断的笼络学者和有识之士,让他们看到自己礼贤下士之心。同时又命令亲信不断的为自己造势,把自己宣传成大德之人。在百姓心中,王莽就如同神一般存在。当时有四十八万不明就里之人,上街请求皇帝为王莽加封九锡。

就像后来曹操要求加封九锡,而荀彧力阻,其实就是荀令君在孟德身上看到了王莽的影子。自从汉平帝去世以后,他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先是封自己为假皇帝,又镇压反对者。后来干脆直接逼迫皇帝禅位给自己,是为新朝。

(二)、不得入土,死后遭人唾弃

刘家江山命不该绝,穿越者王莽,最终还是败在了"位面之子"刘秀的手中。光武帝对战新朝军队,屡次能够反败为胜,以少胜多,甚至天降流星助其一臂之力。而那个"曾经的少年"王莽下场也非常凄惨。

1. 身首异处,惨遭他人分尸

《汉书》"传莽首诣更始,悬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绿林军进入长安,王莽欲逃未果,起义军数十人争相杀王莽而后快。最终,他的尸体被人开膛破肚,头颅也被割了下来。东汉决定将其头颅保存起来,以起到警示作用。

而后,又落到了曹魏手中,直到西晋洛阳武库大火,王莽的头颅与孔子的木屐还有高祖斩蛇之宝剑,一同化为灰烬。《晋书》"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

可见,后世的君王们对王莽痛恨不已。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讲究死者为大,可是面对王莽这样一个死人,大家都不放过。还要"食其肉,寝其皮",可见,对于他是多么的痛恨。当然,保存王莽头颅首先是统治者们为起到警示作用而为。

2. 引以为鉴,告诫世人万不可学

在古代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王莽的举动可以说是完全违背了儒家理念。无君无父,在王莽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东汉的皇家保留王莽头颅,首先是对他生前行为的惩罚。让他身首异处,永世不得超生。

其次,就是告诉那些位高权重之人,如果他们有着和王莽一样的心思,尽早打消念头。否则,就会和他落得一样的下场。王莽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前期谦恭礼让,中期演技十足,最后还不是落得个无法入土的结局。

更何况,大部分人还不如王莽,所以那些有异心的臣子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当个大臣就好。

而且东汉对王莽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如果没有王莽,皇位轮不到刘秀来做;恨是因为,王莽如此欺负老刘家的人,还想篡夺江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将其打垮。

晋朝虽然是另一个大一统朝代,但毕竟汉朝的影响还未就此消亡。保留王莽的头颅,首先是向世人宣告,大汉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增添司马家的正统性。其次,也是和东汉一样的目的,起到一个对臣子的警示作用。

这大抵就是恨之入骨,最完美的体现。

(三)、标新立异,引发极大民怨

其实对王莽的恨,不只是皇家之人,就连底层的百姓也对其怀恨在心。因为王莽推行的政策,虽然大都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不过对于当时的贵族和百姓而言,那就是暴政,苛政。他没有考虑国情,在政令推行方面,有些过于理想主义化。

1. 施行新政,得罪一众既得利益者

王莽一直以忠臣良将的形象示人,所以他称帝自立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遭受了戏耍。他竟然如此胆大,蒙骗了所有的大汉子民。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之时,那些蒙在鼓里的人,肯定是十分愤怒,怨恨自己当初还为这样的人走上街头,怨恨自己遭受奸人蒙骗,助纣为虐。

当然,这并不是贵族阶级痛恨王莽的主要原因。王莽新政中,最为"社会主义"的一条就是将大地主的土地收归国有,再由国家统一调拨给百姓耕种。同时,对于盐铁行业一直由世家大族垄断的情况,王莽也决议全部经由国家操控。

如此一来,本以为还可以生活无的贵族阶级,彻底震怒。王莽从各个方面,动摇了这些人的利益,让他们不再享受人上人的特权待遇。所以,他们才会利用现有的力量,进行造反。所以,对王莽的恨除了皇家还有贵族阶级。

这些贵族支持东汉,除了因为刘秀是皇家正统外,还因为东汉朝廷倚仗他们,注重对贵族利益的维护。他们还可以继续作威作福。

2. 水平一般,底层百姓遭殃受难

按常理而言,王莽推行的新政是对底层老百姓的关怀,而且还想方设法的为他们谋求社会福利,那为何他们也对王莽痛恨不已。因为,王莽过于的眼高手低,也太急于求成。尤其是他的四次币制改革,造成了通货膨胀。

同时,不断地与匈奴交战,搞的民不聊生。在没有实现社会经济总量提升的情况下,王莽的这些政策,都是空谈。非但不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反而拖着他们坠入深渊。有时候王莽也会自相矛盾,为了拉拢那些知识分子,他还会增加农民的赋税。

当时水旱灾害频发,百姓们吃不上饭,新朝又拿不出足够的赈济粮食。大家认为,这都是王莽篡权导致的天怒人怨。所以把责任全部归咎于他们曾经信任的王莽。跟着那些地方豪强和贵族势力,一同造反。

曾经王莽给底层人带来过很高的希望,但是又因为太过心急而且眼高手低而让人们大失所望。大家裹挟着这些失望,开始对王莽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双拳难敌四手,穿越人最终殒命。

结语:

王莽篡位称帝后,可以说把社会各个阶级都得罪了个遍。比如那些刘氏皇族,还有贵族地主以及知识分子还有农民阶级,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社会公敌,大家怎能不恨他。

不过王莽的新政的确有很多超前之处,比如他废除了奴隶、发明了游标卡尺,还赞助了飞行实验等等。

参考文献:

《汉书》

《晋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赵国国君也是嬴姓赵氏,秦赵之间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韩秦赵,秦国的赵氏是怎么来的,秦赵上党之战完整版

    [var1]这个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当然,黄帝的后代多了去了,所以这个说明不了什么,我们可以继续往近处追溯。黄帝有一个孙子为颛顼,颛顼后代中有一个名叫女脩的女娃,女脩在织布的时候抬了一下头,正好有玄鸟飞过,掉落下来鸟卵,女脩吞下去之后有了孕然后就生了大业,大业有个儿子名叫大费。大费是个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视为宝贝,收藏272年,它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现存王莽的头颅是真的吗,王莽的头颅为什么保存,王莽头颅在哪里收藏

    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朝代在时间的长河里出现,兴盛并最终走向了湮灭。在这些朝代中,大家对其中的很多朝代都多有耳闻,比如国力强盛的唐朝、明朝,又比如经济文化繁荣的北宋、南宋,而其中有一些十分短暂的朝代,如今的人们往往很少知晓,就比如今天和我们故事主人公王莽有关的新朝。初听到新朝这个朝代,可能很

  • 盘点秦国历史上的4大权臣,皆权势滔天,但仅有一人勉强算是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十大名臣排行,真正的秦国历史人物,秦国一统天下最重要的几个人

    第一位:商鞅[var1]商鞅是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秦孝公一心想让秦国重新强大起来,所以在得到商鞅后,为了让商鞅充分发挥才能,为了变法成功,所以给了商鞅极大的权力;这权力到底有多大呢?秦孝公的儿子嬴驷(秦惠文王)犯了法,商鞅不能对储君施刑,但却处罚了嬴驷的老师公子虞,这公子虞乃是秦孝公的哥哥,由于是庶

  • 王莽改革后的面貌,人民生活富裕,为何还逃不过被刺杀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莽祖籍大名哪里,王莽女儿,历史中王莽改革的背景

    这些王朝的短命,无一不和统治者骄奢暴政,以及上层政权的斗争有关,比如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42天即被反杀,秦始皇一统天下,秦朝也仅存在14年二世而亡.可是历史上有一个短命王朝的灭亡原因却十分独特,竟因为皇帝好心办了坏事,但它的独特之处是没有穷人,这一点也带了后世褒贬不一的评说。出身名门贵族 却节俭勤奋低

  • 秦军带甲百万,秦国谋士云集,武将辈出,顶配阵容助秦始皇统一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剧照前言一直有一些专家认为,秦始皇能够实现统一,与秦朝几代君王的努力密不可分,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即便当时不是嬴政,换做其他人秦朝也能够实现统一,原因就是秦国国力已经非常强,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var1]▲剧照秦始皇如果不是一个谋略胆识过人的君主,或者秦始皇麾下没有聚集一群猛将,

  • 王莽建立新朝后,做了15年皇帝,15年他做了什么竟导致身首异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莽死后谁做了皇帝,王莽建立的新朝延续几年,王莽之前的各皇帝关系

    这是白居易评价王莽的诗,太多野史给王莽冠了许多污蔑称号,让后人对这个皇帝没多少好感。单从品行上,历代皇帝比他做的好的真心不多。王莽,夹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新朝皇帝,可以说命运多舛。父兄早逝,孤儿寡母在庞大的家族中地位寒酸,虽说有个姑姑做了太后,可她侄子很多啊,不过王莽在他所有侄子里确实另类,别的侄子骄奢

  • 秦国攻打韩国时,为何同盟的其他五国不去救援?只因有此人这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var1]公孙衍曾游说天下各国,试图联合六国之力而灭秦。战国末期,秦

  • 王莽币政改革:扰乱经济秩序,引发“经济危机”,短命的新朝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王莽及“托古改制”西汉后期,元、成、哀、平四帝时,在汉武帝时被压制的豪强重新被统治者认可,再次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因此豪强们大量兼并土地、买卖人口,造成了西汉晚期社会大量的人口失去土地沦为流民,而流民又被豪强强占沦为奴隶。汉成帝甚至直接参与到土地买卖之中。上行下效,外戚、官僚、宦官纷纷与豪强

  • 秦国逐个灭掉五国,只剩下齐国的时候,齐国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是怎么打败齐国的,齐国是寡人的齐国,秦国公主从齐国回来诉说齐国繁华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赢得一方自然得意至极稳坐高位,但失败者往往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这其中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恐怕是清朝时九子夺嫡的场景。当时四王爷继位成为雍正帝后,对其他的兄弟可谓是赶尽杀绝。也许是最狠不过帝王心,但道理上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因为既然夺嫡的情况如此激烈,兄弟情义自然不顾了,留有后

  • 王莽真是穿越者吗?若不是,为何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帝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最大的污点就在于“篡位”,公元9年1月15日,54岁的王莽通过皇太子孺子婴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帝,开了我国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也是除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外,另开篡夺之例。篡位一事是封建王朝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事情,正如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即便他在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