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赵国国君也是嬴姓赵氏,秦赵之间有何关系?

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赵国国君也是嬴姓赵氏,秦赵之间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40 更新时间:2024/1/15 12:43:49

[var1]

这个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黄帝,当然,黄帝的后代多了去了,所以这个说明不了什么,我们可以继续往近处追溯。

黄帝有一个孙子为颛顼,颛顼后代中有一个名叫女脩的女娃,女脩在织布的时候抬了一下头,正好有玄鸟飞过,掉落下来鸟卵,女脩吞下去之后有了孕然后就生了大业,大业有个儿子名叫大费。

大费是个名人,他曾经跟随大禹治水,立下不小的功劳,舜在嘉奖大禹的时候,大禹还提到了大费,所以舜也就嘉奖了大费,还将姚姓美女赐给了大费为妻。

从这之后,大费就留在了舜的身边,为舜驯养鸟兽,大费工作认真,驯服了很多鸟兽,也因此,人们又将大费称作柏翳,也作伯益,而且,舜还将伯益赐姓嬴,从此之后,伯益就有了姓。

伯益有两个儿子,即大廉和若木,若木有一个玄孙名叫费昌,费昌的子孙分散在中原地区和夷狄,而他本人正好生活在夏时期,夏桀不仁,费昌就投奔了人商汤,为商汤驾车,参与了商汤对夏桀的鸣条之战,立下大功。

[var1]

也因此,伯益的后代在商朝混得不错,尤其是大廉这一支的后代,大廉有一个儿子名为中衍,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因为车架的好,还娶了帝太戊的女儿,一跃成为商朝的新贵,其后代逐渐壮大,在商朝混得风生水起,而中衍的玄孙中潏居住在西部戎狄生活的地方,为商王朝护卫西部边陲。

中潏生了一个儿子名叫飞廉,飞廉就是秦赵共同的祖先,他的两个儿子中,哥哥恶来是秦国的祖先,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飞廉父子生活在商晚期,即帝辛(商纣王)时期,飞廉跑得特别快,而恶来孔武有力,所以父子俩都侍奉帝辛。

即便当时的商王朝已经大厦将倾,父子俩也没有抛弃帝辛,一直对商王朝忠心耿耿,也因此,武王伐纣之后,周武王杀死了随同帝辛作战的恶来,而飞廉因为被帝辛派去出使北方,所以躲过了一劫,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帝辛已经死了,飞廉无法向帝辛汇报工作,遂在霍太山设坛祭祀向帝辛汇报工作,父子俩的忠心可见一斑。

[var1]

与父兄臣事帝辛不同,季胜选择了西岐,尤其是季胜的儿子孟增,得到了周成王的宠信。所以季胜这一支在西周时期还是过的不错的。尤其是季胜的曾孙造父,是周穆王的车夫。造父因为善于驾车而得到了周穆王的宠信。

周穆王让造父驾八骏之乘载着周穆王巡游天下,他们往西还到达了西王母处,也正是在西方乐而忘归,以至于时间长了,徐偃王发动叛乱,周穆王让造父日夜兼程赶回去平叛。

这正是考验造父驾驶水平的时候,造父“长驱归周,一日千里。”将周穆王快速送回去平叛而立下大功,所以周穆王就将造父封在赵城,所以就有了赵氏,嬴姓赵氏就是自此开始。

季胜这一支就都居住在赵城,从造父这里开始,其后代臣事周天子,偶有能人为周天子驾车,比如公仲曾是周宣王的车夫,在千亩战中立下大功。公仲有一个儿子叔带,叔带生活在周幽王时期,因周幽王不仁,因此不再臣事周天子,反而到了晋国侍奉晋文侯,赵氏自此在晋国开始发展壮大。

[var1]

叔带的五世孙赵夙侍奉晋献公,得了耿这个封地,算是真正在晋国落脚。而赵夙的孙子赵衰也生活在晋献公时期,他没有跟随晋献公,反而选择与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交好,后来跟随重耳在外流浪十九年,成为晋文公重耳继位之后的重臣。

赵氏家族自此开始兴旺起来,成为晋国的六卿家族之一,并在后来联合韩氏和魏氏三家灭智,进而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了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身份,赵国自此成为一个诸侯国。

自造父被封在赵城到赵列侯跻身诸侯之列,其间间隔了五百多年,可以说是相当漫长了,相比来说,嬴姓赵氏的另一支建立秦国所用的时间就比较短了。

造父封在赵城之后,不仅季胜这一支得了赵氏这个氏,就是恶来这一支也为赵氏,“以造父之宠,皆蒙赵城,姓赵氏。”

[var1]

恶来的五世孙非子原本居住在犬丘,以饲养马匹和牲畜为生,随着造父的受宠,非子也得到了周王室的重视,当周孝王知道非子善养马之后就让非子在汧渭之间管理马匹。

在非子的管理下,马匹大量繁殖,周孝王特意将秦地封给非子,非子这一支成为嬴姓的大宗,不过当时非子的地盘仅仅是作为西周附庸的存在,并未成为诸侯国。

后来非子曾孙秦仲被周宣王派去攻打西戎,结果死在西戎手中,其五子再次领着周宣王给的七千兵卒攻打西戎,收复了犬丘之地,秦仲的长子秦庄公被周宣王任命为西垂大夫,秦庄公之后秦襄公继位。

[var1]

秦襄公时期正好赶上周幽王作死,周幽王为了褒姒废长立幼,废了申王后,更是派兵攻打申国,结果申国联合缯国和犬戎围攻周幽王,秦人、卫国、郑国、晋国等派兵救驾,但周幽王还是死了,申国反过来攻打犬戎,秦卫郑晋等将犬戎赶回了西边,而废太子继位,即周平王。

秦卫郑晋等再次护送周平王东迁,东周历史开始,在救驾幽王和护送平王东迁的过程中,秦襄公领着秦人立下了大功。周平王对秦襄公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意思是你有本事从西戎手中夺过土地里,就是你的,这虽然有点不靠谱,但秦国却实实在在成为了诸侯国,公元前770年,秦国正式成为诸侯国,开始与西戎争夺土地,然后图谋东进,最重东进灭六国,一统天下。

更多文章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视为宝贝,收藏272年,它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现存王莽的头颅是真的吗,王莽的头颅为什么保存,王莽头颅在哪里收藏

    在中国漫长悠久的历史中,有很多朝代在时间的长河里出现,兴盛并最终走向了湮灭。在这些朝代中,大家对其中的很多朝代都多有耳闻,比如国力强盛的唐朝、明朝,又比如经济文化繁荣的北宋、南宋,而其中有一些十分短暂的朝代,如今的人们往往很少知晓,就比如今天和我们故事主人公王莽有关的新朝。初听到新朝这个朝代,可能很

  • 盘点秦国历史上的4大权臣,皆权势滔天,但仅有一人勉强算是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国十大名臣排行,真正的秦国历史人物,秦国一统天下最重要的几个人

    第一位:商鞅[var1]商鞅是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秦孝公一心想让秦国重新强大起来,所以在得到商鞅后,为了让商鞅充分发挥才能,为了变法成功,所以给了商鞅极大的权力;这权力到底有多大呢?秦孝公的儿子嬴驷(秦惠文王)犯了法,商鞅不能对储君施刑,但却处罚了嬴驷的老师公子虞,这公子虞乃是秦孝公的哥哥,由于是庶

  • 王莽改革后的面貌,人民生活富裕,为何还逃不过被刺杀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莽祖籍大名哪里,王莽女儿,历史中王莽改革的背景

    这些王朝的短命,无一不和统治者骄奢暴政,以及上层政权的斗争有关,比如李自成建立大顺王朝42天即被反杀,秦始皇一统天下,秦朝也仅存在14年二世而亡.可是历史上有一个短命王朝的灭亡原因却十分独特,竟因为皇帝好心办了坏事,但它的独特之处是没有穷人,这一点也带了后世褒贬不一的评说。出身名门贵族 却节俭勤奋低

  • 秦军带甲百万,秦国谋士云集,武将辈出,顶配阵容助秦始皇统一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剧照前言一直有一些专家认为,秦始皇能够实现统一,与秦朝几代君王的努力密不可分,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即便当时不是嬴政,换做其他人秦朝也能够实现统一,原因就是秦国国力已经非常强,这种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var1]▲剧照秦始皇如果不是一个谋略胆识过人的君主,或者秦始皇麾下没有聚集一群猛将,

  • 王莽建立新朝后,做了15年皇帝,15年他做了什么竟导致身首异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莽死后谁做了皇帝,王莽建立的新朝延续几年,王莽之前的各皇帝关系

    这是白居易评价王莽的诗,太多野史给王莽冠了许多污蔑称号,让后人对这个皇帝没多少好感。单从品行上,历代皇帝比他做的好的真心不多。王莽,夹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新朝皇帝,可以说命运多舛。父兄早逝,孤儿寡母在庞大的家族中地位寒酸,虽说有个姑姑做了太后,可她侄子很多啊,不过王莽在他所有侄子里确实另类,别的侄子骄奢

  • 秦国攻打韩国时,为何同盟的其他五国不去救援?只因有此人这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卤。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var1]公孙衍曾游说天下各国,试图联合六国之力而灭秦。战国末期,秦

  • 王莽币政改革:扰乱经济秩序,引发“经济危机”,短命的新朝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一、王莽及“托古改制”西汉后期,元、成、哀、平四帝时,在汉武帝时被压制的豪强重新被统治者认可,再次获得经济和政治上的特权。因此豪强们大量兼并土地、买卖人口,造成了西汉晚期社会大量的人口失去土地沦为流民,而流民又被豪强强占沦为奴隶。汉成帝甚至直接参与到土地买卖之中。上行下效,外戚、官僚、宦官纷纷与豪强

  • 秦国逐个灭掉五国,只剩下齐国的时候,齐国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国是怎么打败齐国的,齐国是寡人的齐国,秦国公主从齐国回来诉说齐国繁华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赢得一方自然得意至极稳坐高位,但失败者往往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的状态,这其中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恐怕是清朝时九子夺嫡的场景。当时四王爷继位成为雍正帝后,对其他的兄弟可谓是赶尽杀绝。也许是最狠不过帝王心,但道理上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因为既然夺嫡的情况如此激烈,兄弟情义自然不顾了,留有后

  • 王莽真是穿越者吗?若不是,为何他的头颅被历代皇帝收藏近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最大的污点就在于“篡位”,公元9年1月15日,54岁的王莽通过皇太子孺子婴禅位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帝,开了我国史上通过禅让作皇帝的先河,也是除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外,另开篡夺之例。篡位一事是封建王朝中影响最为恶劣的事情,正如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朱棣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即便他在位期

  • 秦国名将王翦打仗有个习惯,秦始皇都觉得肉疼,但还不能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却有一点习惯,让始皇帝肉疼不已。[var1]少从始皇,早露头角王翦的生卒年龄皆不可考,《史记》上只记载了他是频阳东乡人(今属于陕西)。但我们可以透过一件记载在《史记》里的故事稍稍地推测出王翦的年龄,就在秦国准备出兵灭楚之前的军事会议上,秦始皇问麾下的将领各自需要多少兵力,这时少壮派将领李信说我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