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老朱的方法令人佩服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老朱的方法令人佩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4/1/16 4:34:39

猪与朱同音,这样一来平时人们说起吃猪肉,杀猪之类的话,朱元璋不会感到不适吗?其实根据史料记载,答案显然是不会的。明朝对于皇帝姓名的避讳,主要是避讳名,而不避讳姓。

比如曾经有个开元县,因为和朱元璋有一个字相同,于是就开成了开原县。而像猪和朱,却很少有人避讳,包括杀猪行业也是如此。同时在书中,也没有对猪的避讳。在水浒传中,就有郑屠这样以杀猪为业的人物,书有些对话,是涉及猪的,而在西游记中,主角之一就叫猪八戒。

三国演义中,张飞一开始也是杀猪的。此外,明朝时期由于上朝时,很多大臣来自各地,说话的口音各不相同,于是就出了一本叫《洪武正韵》的韵书。这里头,也有猪字,可见朱元璋对猪字是没有啥意见的,不然,这些书籍根本不会流传出来。

而在朝廷举行的各类祭祀中,也都有猪的出现,虽然有些人出于心里的顾忌,会把猪叫做彘彘、豕、万里哼等等,但也没有发生过因为说了杀猪之类的话而被朱元璋惩罚。

况且朱元璋早的时候家境贫寒,起于微末,没当皇帝以前,也经常和手下杀猪吃肉,他知道老百姓不容易,要是禁止养猪、禁止杀猪,那是在逼他们。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没有因为朱姓而有所忌讳。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君主都是开明的,因为到了明朝最奇葩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时期,便发生了一件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的大事。

有一天,正好是朱厚照二十七岁生日。而在生日宴会上,朱厚照夹起一块猪肉,正要放入口中。随即他就忽然想到自己姓朱。而且生肖也是猪。朱厚照立马就很不开心。随后,直接离席而去,留下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

不吃怕浪费,吃了又怕惹恼皇帝,后来没过多久,朱厚照就命人写了篇禁猪令,禁止民间养猪,同时也不准杀猪,违背者发配边疆,这也让百姓苦不堪言。但迫于无奈,也只能默默遵守。

而没有了猪百姓也是少了一部分经济与粮食的来源,猪的排泄物是可以当作肥料的,放走了猪之后,不仅施肥受到影响,而且那些猪有时还会啃食农户种的菜。就连祭祀时为了规避,也都没有使用猪肉,而是用羊肉代替。

而后又过了不久,朱厚照开始发觉有些不对劲,自己平时吃的蔬菜,味道比以前要差了,于是本就喜欢查访民间的朱厚照就出宫前去查看,想要一探究竟。在京城郊外的乡下,看到病恹恹的庄稼和蔬菜,就询问一旁的农夫,农夫则答到,没有猪粪,就没办法肥田了。

由于不知道眼前人就是皇帝,农夫顺带还咒骂了皇帝一番,朱厚照也意识到自己做的不对,他拦住了正要治农夫罪的太监。回宫之后,就下令取消了禁猪令,百姓们这时候才终于敢养猪。而除了明朝不避讳猪以外,其他很多朝代也不会避讳姓氏。

古代同一个姓的人要比同名的人多很多,光是一个家族就有不少,要是姓氏避讳,那么很多人都要改姓,所以古时候基本都是规避名字。隋唐时期徐世勣带着兵马和土地投靠唐朝,李渊为了奖赏他,就赐他李姓,徐世勣就改名为李世勣。之后玄武门之变发生,李世民继位,李世民自己其实是不在意的什么忌讳的,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很常见,就规定如果有人正好叫世民那就改名,如果只是单个世或单个民就不用改。

但后来李世民去世,李世民去世后,李治为了宣传自己的仁孝之名,就下令世或民即使单个字也要避讳,于是李世勣就改名为李勣,此外本来三省六部中的民部也改成了户部。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不仅只避讳皇帝,自家祖先父母的姓名也会有所规避。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于是每当读书遇到敏字时,就把它叫读作密字,写字的时候遇到了就故意少写两笔。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跟父亲司马谈名字相同的人,都会被改名,比如李谈改成李同,张孟谈改张孟同。

此外历史上也有皇帝主动改名的。汉朝时期,有一任皇帝原名刘病已,民间按照规矩规避他的名字,但是病字用的很广泛,这一改,就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刘病已也怕给人们添麻烦,于是就特地改名叫刘洵,但这样的好皇帝着实不多见。

本文由老谭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步人甲有什么特殊之处,为什么能支撑宋朝三百年不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再者说,步人甲根本也算不得一个兵种,更为准确地来说,步人甲是一种着重防御的军械装备。而且,步人甲所出现的时期,是南宋时代。根本谈不到支撑宋朝三百年不亡。充其量,也就是在延续南宋国祚上起了作用。一个王朝的存亡,与军械或许有关,但军械也不过是微乎其微的关系。宋朝国祚的延续靠的根本不是步人甲。它靠的是“先

  • 康熙驾崩之后,十四阿哥仗着什么敢大闹灵宫,毫不收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驾崩后,远在西北担任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回京奔丧来到康熙的灵柩前,十四阿哥便大哭大闹,雍正到了仍然不知收敛。十四阿哥仗着什么敢大闹灵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仗着他和雍正是一个娘胎里生出来的,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这个胆量。雍正在继位之前,在兄弟们和大臣中的口碑并不是很好,兄弟中只有老十三、老十七和雍

  • 元朝遗留问题:满清从始至终的痛处,为何回民与清廷格格不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穆斯林在中国境内的大量定居,是在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较多的国家之一。作为一个古老的世俗国家,穆斯林的治理始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明朝灭亡后,清廷入主中原。由于满清来自关外,对伊斯兰教和回族缺乏了解,再加上明代回回社会的本土化,清朝统治者并未意识到回回与汉族的区别。而是强调

  • 朱元璋问死囚:祖为谁?死囚回答后,朱元璋:赦免,再赐免死五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起步低,在夺得天下当上皇帝后,许多人身份比他高,毕竟靠的是别人的智慧和力量,心中不踏实,疑心重。所以他怕有功之臣夺他的天下。因此朱元璋废除相权集中皇权,还对曾经一起卖命的兄弟们实行了“清君侧”。朱元璋首先是给有功之臣统统加官进爵,赐良田以及丹书铁券。表面上是不忘开国功臣笼络人心,为自己效力,实

  • 康熙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面对很多无理的要求他会怎样做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其次就是腐败现象严重。由于清军入关后,大量的明朝大臣投降,当时的多尔衮为了能够全面夺取汉人江山,稳定长期战乱,对这些汉臣全盘接收,官复原职,而这些汉臣把明朝官场上的一些官场腐败陋习也全部传染给了从关外来的大清官员,因此不管是汉臣还是满臣不但不尽心任职,反而更加贪污受贿,中饱私囊。由于清政府刚成立不久

  • 朱元璋微服出巡在路边吃瓜,夸瓜农瓜甜,转身就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有太多的皇帝,我们都知道帝王之位,是非常不容易拥有的,对于能登上皇位的人都是能力出众的人,老话说的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太难了,皇帝们就会处心积虑的想办法保住自己的皇位,想到的事情都是极其缜密的,就如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朱元璋。朱元璋在当了皇帝后,还是很体恤百姓的,经常到老百姓

  • 朱元璋见过真龙脉,可惜他二话不说就将其斩断,难怪明朝短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听了不高兴,因为他想当皇帝,可刘伯温却说什么真龙天子会在这里出现,这不就是说他当不了皇帝的意思吗?朱元璋问刘伯温:“将来我要打下这片天下,做真龙天子,若是这里再出一位真龙天子,我难道还要给他让位不成?”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心中担忧,他想了想,对朱元璋说:“山下龙气聚集在城东十二里出,若想毁了这真龙

  • 皇太极175,康熙170,乾隆165,同治160,清朝皇帝为啥越长越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皇太极算清朝第一位皇帝吗,清朝的第一个皇帝皇太极

    第二个,皇太极,身高175CM左右,他是清朝皇帝中身高最高的一个,可谓称得上古代的高富帅。多尔衮,身高172CM,也是挺高的。第三个,顺治皇帝,身高170CM左右,与他爷爷努尔哈赤一样,不过却不及他老爸皇太极。这时候,清朝还未完全统一天下呢!第四个,康熙皇帝,他身高170CM左右,清朝在他的统治下基

  • 雍正王朝:张廷玉举荐胤礽为“新太子”,原来竟也是一出双簧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时候上书房的三位阁臣,对于此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状态。佟国维和马齐,这两位满洲官员,不仅坚定的选择支持八阿哥胤禩,并且在暗中进行积极的串联,到最后已经发展成为了毫不避讳的以上书房的名义,向康熙上奏保举胤禩的联名折子,给予了八阿哥胤禩以重要支持。至于张廷玉,这个时候他非但没有像佟国维和马齐一般,在举

  • 朱棣为啥不喜长子朱高炽,却偏爱长孙朱瞻基?背后藏着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中一个比较大的朝代了,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带领之下,明朝迎来了它的开立和它的辉煌时期,紧接着在朱棣等皇帝的统治下又继续了明朝的辉煌。虽然明朝在后来还是走向了衰败和灭亡,但是它依旧跨越了历史上很长的一个时间阶段,尤其是朱棣到朱瞻基的统治时期,大明王朝在这个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值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