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为啥不喜长子朱高炽,却偏爱长孙朱瞻基?背后藏着隐情

朱棣为啥不喜长子朱高炽,却偏爱长孙朱瞻基?背后藏着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1/16 18:45:28

明朝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中一个比较大的朝代了,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带领之下,明朝迎来了它的开立和它的辉煌时期,紧接着在朱棣等皇帝的统治下又继续了明朝的辉煌。

虽然明朝在后来还是走向了衰败和灭亡,但是它依旧跨越了历史上很长的一个时间阶段,尤其是朱棣到朱瞻基的统治时期,大明王朝在这个期间也发生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历史故事。

通过对明朝历史的基本了解,在提到朱棣和朱元璋时,大部分人都会非常的熟悉,但是提到朱高炽时,却有很多人表示不知道,据说朱棣虽然里朱高炽为太子,但是却并不喜欢自己这个儿子,反而在这期间更加偏爱自己的长孙朱瞻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孩子,很早就被朱元璋立为了藩王,去往了自己的封地早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那么朱棣最后是怎样坐上皇位的呢?其实朱棣的这个皇位是从自己侄子的手中抢来的。

一开始朱元璋有意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太子朱标,为此从小就亲自对朱标进行培养,朱标也不负众望,各个方面都能力过人,做事风格也受到了朱元璋的表扬和称赞。

但是好景不长,朱标当上太子没多久就染病身亡了,朱元璋眼看着自己后继无人,没有办法,只能将自己的皇位传位于自己的长孙朱允炆

朱允炆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了,勤恳做事,但是却欠缺一些头脑和治国方法,经验,只能算得上是一位勉强合格的皇帝。

朱元璋放心不下,在确定由朱允炆继承皇位后,就对朝堂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去世之前为朱允炆清除了朝堂上的潜在隐患。

然而朱元璋刚刚去世没多久变故就发生了,朱允炆刚刚即位,明朝正处于换位时期导致整个朝堂有些不稳,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允炆心浮气躁,只想证明自己,不顾后果马上展开了削藩的活动。

作为皇四子的朱棣本来就对自己这个侄子登上皇位不符,而朱允炆的这个削藩正好激怒了朱棣,忍无可忍之下朱棣对自己的亲侄子出手了,发动了靖康之难。

最后的结果以朱棣推翻朱允炆统治收尾,而朱棣也成功坐上了皇位,明朝的江山也开始又朱棣这一脉开始继承。

根据历史资料可以得知,朱棣之后的皇位是由他的长子朱高炽继承,大家或许以为这是朱棣对于朱高炽的一种认可,才回将皇位传给他,其实并不是这样,据说朱棣非常不喜欢朱高炽。

其实朱棣不喜欢朱高炽的主要原因在于朱高炽的性格,这并不是说朱高炽的性格不好,说他愚笨,只知道享乐,而是说朱高炽太过于善良,且优柔寡断,这样的性格其实不适合做皇帝,身为一个皇帝需要处理很多事情,并不是善良就可以做到的。

而且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朱高炽和父亲朱棣的性格相差非常大,甚至可以用完全相反来形容,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继承了朱元璋善战,残忍果断的性格。

所以朱棣面对一个和自己性格完全相反的人时,自然会不喜欢,当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时,心中对于朱高炽的看法可想而知,更加觉得儿子善良敦厚的性格其实是一种懦弱的表现,这也是朱棣看不起长子朱高炽的原因。

长孙朱瞻基受到朱棣偏爱

朱棣看到自己的长子和自己差别如此大的时候,其实内心是十分失落的,也为自己皇位的继承感到担忧。

但是这样的担心没有持续多久,朱棣就注意到了自己的长孙朱瞻基,其实从朱瞻基在历史中的出名程度就可以看出,朱瞻基的能力相比于自己的父亲朱高炽,要高出很多。

在对朱瞻基观察过程中,发现朱瞻基可以用能文能武来形容,及擅长骑射,又擅长文笔,而且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相比于朱高炽,朱瞻基遇事要更加果断,而且很多事情上的决定和想法还和朱棣不谋而合。

在性格,以及处理事情的风格方式上也要更像自己的祖父朱棣,此时的朱棣看见朱瞻基就像看见一件宝物一样,对于朱瞻基从身为祖父的亲情上,又增加了对朱瞻基的欣赏,这也成为了朱棣最偏爱朱瞻基的地方。

这也让朱棣开始了对朱瞻基的培养和扶持,就像朱元璋扶持朱标一样,朱棣不仅带领着朱瞻基和自己一起打仗,还允许朱瞻基参与朝政,从小培养朱瞻基的治理能力。

而后来的朱瞻基也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不仅顺利继承了皇位,在位期间还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平定了汉王之乱,维护了明朝江山的稳定性。但是朱瞻基却并没有在皇位上待多久,年仅三十岁就因病离世了。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对继承人如何选择,还是更看中哪一个儿子或者孙子,其实真正的目的都是自己的国家稳定和发展。也可以看出这几个皇帝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算得上是步步为营,为了江山的稳固煞费苦心。

从后来明朝的历史趋势发展,也能够看出,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他们对于下一任皇帝的挑选和担心都是正确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可以选择出一位可以真正统治大明王朝的有能力的皇帝。

但是自朱瞻基之后,明朝失去了好皇帝的带领,也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也得出了一句话,朱瞻基之后再无大明,又一次印证了朱瞻基的历史地位。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古人身上的一个特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具有前瞻性,既要考虑清楚后果,也要果断的做出决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朝对外战争胜率明明超过七成,但为何都认为宋军太弱?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中央集权的王朝,但是并不能算作实际意义上的大一统帝国,原因就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宋朝本身带有国力弱的因素。这一部分因素不一定体现在宋朝的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其实大部分体现的领域是政治和军事领域。从综合力量上来看,宋军的战斗能力还是比较强的,胜率也是比较高的。但是为什么后来的很多

  • 雍正陵寝开挖的时候,专家看了就让迅速撤,并且还用水泥封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都是高高在上的,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而他们的故事也往往都是人们好奇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皇室的秘闻。清朝的雍正皇帝,也算是一位明君了,一生勤勤恳恳,大清的康乾盛世,他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也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大清的盛世繁荣。而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位皇帝,也从他的古墓中进行探索。但是专家在开

  • 宋徽宗被俘虏九年,生下14个孩子,为了苟活,他做了什么不耻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宋徽宗,大家可能都会想到他创造出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笔迹瘦劲,至瘦却不失其肉,字体风姿绰约。由此可见宋徽宗的文采能力是不差的,但作为皇帝,单单仅凭文采是不够的,他却始终不思进取,只想醉心诗书,最终也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宋徽宗名赵佶,早在他尚未出生的时候,就被人所关注着,原因是他的母亲还在怀孕的时

  •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死后在墓中放了本书,吓得朱元璋重新厚葬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的预言有多准呢?他竟然连自己死后被开棺的事都能算出来。刘伯温逝世后,他在自己的棺中放了一本书,当他被开棺后,朱元璋竟然因为这本书吓得重新厚葬他。一生戎马的朱元璋究竟看到了什么吓成这样呢?难道刘伯温真的预言到了自己会被开棺吗?刘伯温在民间以神机妙算出名,在朱元璋四处征天下的时间里,刘伯温一直辅佐

  • 太平天国疆域有多大?占据半壁江山?实际不到清朝2%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如果我告诉你,太平天国的疆域只有清朝的1-2%,你信吗?一、太平天国起义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欧洲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腐朽的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雪上加霜的是,这段时间,自然灾害频繁。1846年至1

  • 乾隆办的千叟宴,为何后来成了“夺命宴”,老人:看看我们吃的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千叟宴,是清朝皇帝为了在天下臣民面前显示自己与民同乐,同时也是向天下臣民宣示王朝的强盛。古代封建王朝有记载的大规模,也就办了四次千叟宴,还都赶上了清代,还是祖孙两人,即康熙和乾隆,每人各两个,还真是公平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认为 :自秦汉以来,皇帝在位的时

  • 朱棣谋反成功后,意外发现一道圣旨,放声大哭:父亲你害得我好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这段历史,其实最辉煌的阶段是朱棣创造的,朱棣这个皇帝什么都好,但是不管有多少功劳,也不能抹去他得位不正的事实,为了这个,朱棣可谓是用尽心机,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其实他永远都在面对一个不存在的敌人,他的侄儿,朱允炆,好像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把这个叔叔当敌人。朱棣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已经是他攻陷南京,造反成

  • 太平天国最终走向灭亡的真正原因非杨秀清的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死被历史学家定义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他就是东王杨秀清,一个天生极具军事才华的优秀人物。杨秀清,原名杨嗣龙,祖籍广东嘉应(今梅州),出生在广西桂平市紫荆山平隘新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杨秀清属于家庭移民,杨秀清成年后,由于没有田地耕种,他只能以种山烧炭为生,生活十分贫困,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事情

  • 咸丰的三个嗜好让他身体严重透支,31岁驾崩,慈禧要背锅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人们都感慨,国家要灭亡了,皇帝的寿命都短了很多,清朝康熙之后的各个皇帝寿命都不短,可是到了咸丰这一代,却如同坏了风气。咸丰帝菜31岁就驾崩了,之后的同治帝和光绪帝都很年轻就去世了,正好慈禧都是在场的。慈禧要背锅吗?同治和光绪短命或许与慈禧有关,毕竟当时的慈禧权利很大,可是咸丰短命慈禧还是影响

  • 朱棣的两位朝鲜嫔妃权贤妃和韩丽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对于永乐大帝朱棣的生母,一直有所怀疑并非是马皇后所生。很多人认为朱棣是朱元璋身边一个朝鲜女子所出,这个女子就是硕妃。正是因为朱棣有一半的朝鲜血统,所以在朱棣时期,后宫朝鲜嫔妃是最多的。在朱棣继位后不久,就派身边的宦官黄俨去到了朝鲜,黄俨带去的旨意,就是要求朝鲜的美女去和亲。其实朝鲜将美女送到朝